接納學生的不完美,就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下)實務篇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2rrepd80q5g01v6bksk8jdg/platforms

這一集是關於上一集「接納學生的不完美,就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的實務篇。在進行今天的節目前,先來回顧第三集的主題和內容。第三集的主要核心內容,就是同理學生的不完美及耐心等待學生的成長。並且能夠透由即時鼓勵來啟動學生學習的動力,還有能夠區別老師自己個人情緒的期待和教學目標的不同,最後跟學生建立互信的基礎,才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這個部分的內容歡迎還沒有聽過的朋友可以去第三集聆聽。接下來就來進入今天的正題囉!

今天會從兩個部分來進行實務篇。第一部分是實務運用的三大原則,第二個部分是老師自身如何調整教學心態的策略。還有實際教學案例的分享。其實,這些也適用於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的部分。

接納學生的不完美其實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這個道理在教學中甚至在生活中會逐漸浮現出來。我們常常會希望學生們能夠表現得無懈可擊,甚至將他們的進步或挫折視為我們自身教學能力的延伸。事實上,所謂我們看到的學生的不完美,不僅反映了他們自身的學習狀態,也揭示了我們作為教師對完美的期許。教學是雙向的,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我們也同時在學習接納自己,時時修正自己的教學態度和方式。


因此,關於這集的這個主題,第一部分,我提出了實務應用的三大原則:

這三大原則是:以學生為中心。正面鼓勵和自我反思。

第一個是以學生為中心: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節奏都不一樣,也就是各自的智能和專長都不盡相同。作為老師,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個別差異,這也是接納的一部分。例如,一個在語文學習上進度比較緩慢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去掌握某個概念,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學習能力,而是他的成長路徑與別人不同。在語文能力比較沒那麼出色的孩子,可能在數學上很優秀,甚至可能人際關係不錯。

所以,在大班教學的教室裡,其實可以給他個別化的作業進度,讓他可以容易完成,來建立他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別人一次完成的練習,我們可以分個幾次讓他慢慢達成。畢竟,學生在學校是來學習如何學習,並不是來學習老師給他的挫敗,如何一步一步學會,是老師可以給他的主要學習方向。

第二個是正面鼓勵:每當學生表現出努力的態度,即使成績沒有立刻提升,我們也應該給予正面的鼓勵。這種正向的肯定能夠增強學生的信心,幫助他們在學習的道路上保持動力。即使在學生犯錯時,我們可以引導他們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是只關注錯誤本身。就像我常跟學生說的,我看到的是你做的行為可以再努力和修正的部分,而不是否定你這個人,讓他知道我們在乎的是他這個人,因此事情上做得不對或是不夠的部分,只要再修正和努力就可以,但是這些並不代表他這個人的全部。將學生的學習成果和他這個人分開來,這是對學生最基本的尊重。

第三個是老師的自我反思:老師經常對學生會有過高的期望,而當學生無法達到這些期望時,老師可能會感到挫敗。在這個過程中,接納學生的不完美也是一種自我反思的過程。我們需要問自己,這些期望是基於什麼?我們是否要求自己或學生達到一種過度的完美標準?

當我們要求學生達到某一個標準時,其實我們也常常對自己有類似的期望。例如,某次作文課上,我發現一位學生的文章內容總是達不到要求。無論是語法錯誤,還是思路不清,他似乎總是在原地踏步。我忍不住感到失望,甚至開始質疑自己是否教得不夠好。然而,當我仔細思考後,我意識到自己在這過程中給了學生過多的壓力,而這些壓力正來自我內心對於「完美」的追求。看到這點,我開始思考:如何找到這個學生目前可以展現的部分,讓他發現自己可以的部分來繼續努力,他自己還不足的地方可以給他時間來成長:而不是讓他感到深深的挫敗而直接放棄。此時,降低對他目前的要求標準,讓他可以跨上來,是他可以繼續學下去的動力。

所以,以學生為中心、正面鼓勵和老師的自我反思是面對學生的不完美時的三個實務應用原則。


再來,如何在實務中接納學生的不完美 在這一部分,我再舉幾個實際教學經驗來分享。

有一位學生在閱讀課中,經常無法流利地朗讀課文。我發現他對於朗讀的緊張情緒來自於他害怕犯錯,因為他一緊張就會口吃。因此,我便開始減少對「正確」的強調,並轉而鼓勵他每一次進步一點點,並且只讓他從閱讀的內容中試著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咬字精準上。這樣的過程讓學生漸漸放下焦慮,開始在課堂上主動發言,也願意開口來朗讀課文。

另一個學生的例子,是他在作文課中很多次都未能交出滿意的作品,我並沒有因此讓他重寫,而是引導他將重心從「完美」的文章,轉向「如何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上。結果,該學生的作品雖然仍然不完美,但他卻學會了如何享受寫作的過程,而不再追求完美的結果。因為我知道,當他可以安心地表達自己時,描述過程便會開始細膩起來,漸漸的,內容便豐富了。而不是一直糾結在他害怕寫不出完美作品,而現在自己認為的「不會寫,寫不好」這件事。因為唯有先能詳細的表達自己,下一步才是引導他如何修飾或是讓自己的文句,能夠更流暢和優美。沒有這一步,是無法進到下一步的。

還有一個例子是現在一年級的一位自我要求又焦慮的孩子,他常常因為怕自己拼錯,而時時關注在別人已經完成,自己就無法好好拼讀,可想而知,她一定比別人晚完成,因此特別焦慮。一開始,我就知道他的特質和狀態,我不斷告訴他,他沒問題,可以慢慢來,也讓他坐在我的旁邊,讓他有安全感。但是,對他還是不起作用。他總是淚眼汪汪地拉著我的手跟我說,我不會,你教我。當下,我的內心很是糾結。因為對於自我苛責的孩子總是讓我焦慮,因為我對自己也是會有這樣的問題。幾次下來,我內心也升起了挫折感。心想:對於能力低落的孩子,我的接納和包容總是可以協助學生突破自己。遇到這個跟我類似的孩子,我看到了自己內心排斥的那一塊。我是否接納了自己對自己苛求和自責的那一塊?如此思維後,我深深地深呼吸,再次調整自己的心態面對他。接納他需要我接納他的焦慮感,其實是接納自己的害怕自己做不好的焦慮感。於是,再一次一次支持他的過程中,我讓他知道我一直知道他可以做好,我也會在他身邊陪他,讓他安下心來把學習放在當下的學習上,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造成自我的焦慮。其實他的能力一直沒有問題,但是他的跟他人比較造成他的焦慮,也讓他失去了原來的能力。在面對這個學生的過程,我再一次面對屬於自己的焦慮:怕自己做得不好的部分。是他,讓我再次接納我自己,經由接納他的焦慮之下,我接納了我自己。而現在,這個孩子也比較能放鬆的學習,並且放心的做他自己。

這些例子強調了「接納學生的不完美」,不僅能幫助他們提升學習效果,也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因此,接納不完美並不代表降低學生的能力,而是讓他學會在不完美中尋找可以成長的契機。在那位學生的作文案例中,我改變了教學方式,不再只是批評他的錯誤,而是幫助他發現文章中他的亮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學生開始逐漸有了進步,雖然他的文章仍然有待加強,但他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我們知道:當態度改變,進步也會一點一滴的累積。這也是學生來學校學習的最終目的,知道我們原本就是不會才來學校學習,建立正確的面對學習的態度,才是老師該教導學生學習的部分。


第二部分,我想跟大家談的是,老師自身如何調整教學心態的策略。第一個是自我調整,第二個是從錯誤中學習。

1自我調整:老師也會在教學過程中經歷挫敗感,尤其當學生的進步不如預期時。在這樣的情況下,保持一種開放、接納的心態其實是非常重要。這時候老師可以採取深呼吸(把呼吸放在吸進來和吐出去上,練習個幾次,來轉換自己當下的情緒,讓自己回到當下,不被情緒所干擾。

2從錯誤中學習:與其強調錯誤,不如讓學生明白:其實錯誤是成長的必經過程。透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減少對失敗的恐懼,反而更加專注於學習本身。例如,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測驗後進行自我評估,反思哪些部分需要改進,而不是單純因成績不佳感到沮喪。在這裏,我舉個舉例:我在小一課程教注音符號拼讀時,有一位韓國來的學生,聲調常會拼錯,我都會在旁邊以輕鬆有趣的神情唸出他寫出的錯誤的聲調,讓他覺得很好笑,反而降低他害怕拼錯的挫折感,願意嘗試不斷從不同聲調中練習找到正確的聲調,現在也進步不少,因為他知道拼錯並不可恥,再多練習就可以。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接納學生的不完美,同時,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要接納學生的不完美,首先需要我們,學會放下對完美的執著,並相信成長是循序漸進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作為教師,既是陪伴者,也是學習者。每一次的挫敗,都是重新調整步伐的機會,每一次的進步,都是值得慶祝的成果。便不會以當下的表現當結果,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下次更好的開始。

因此,當我們能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們自然能夠更從容地面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並陪伴他們一起成長。接納,是一個互相支持、彼此學習的過程。願我們在這一條教學的路上,彼此成就,成就學生的同時,其實也成就了我們自己。這是我教學30年最深的體悟。願我們共勉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然的無框人生
2會員
25內容數
談教學、談教育,也談人生。 整個人生,是我們的大教室。 每個人都在這條人生的道路上,學習著。 整個人生軌跡也就是我們的學習歷程,打破不屬於我們的綑綁和框架。 活出屬於我們安然自在的無框人生。
安然的無框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談家長的自我覺察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3lvx7vc089p01spgvww6ow0/platforms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歡迎回到無框教室。我是安然。 還記得,一位媽媽曾在我的教室裡難過的說:「我好像總是在生氣,可是我真的很愛我的孩子。」她的
2024/11/18
談家長的自我覺察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3lvx7vc089p01spgvww6ow0/platforms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歡迎回到無框教室。我是安然。 還記得,一位媽媽曾在我的教室裡難過的說:「我好像總是在生氣,可是我真的很愛我的孩子。」她的
2024/11/10
歡迎大家再次來到「無框教室」,我是安然。很高興能繼續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一路走來的心得與體會。實在很抱歉,這段時間身體有些微恙,喉嚨狀況不佳,拖了一段時間才更新,再加上製作這個節目後,我常常在反思自己在教學和教育這部分的落實與否,這部分待會再來分享。今天是第五集的播出。在這一集中,我將深
Thumbnail
2024/11/10
歡迎大家再次來到「無框教室」,我是安然。很高興能繼續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一路走來的心得與體會。實在很抱歉,這段時間身體有些微恙,喉嚨狀況不佳,拖了一段時間才更新,再加上製作這個節目後,我常常在反思自己在教學和教育這部分的落實與否,這部分待會再來分享。今天是第五集的播出。在這一集中,我將深
Thumbnail
2024/10/19
在教學的過程中,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意味著要先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本文探討瞭如何在教學中耐心等待學生的成長,分享了真實的教學故事和從中獲得的啟示,讓教師和家長能在教育過程中重新思考自己的期許與忍耐,並最終學會更好地陪伴孩子的成長。這不僅是教學的修行,也是自我實現的旅程。
Thumbnail
2024/10/19
在教學的過程中,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意味著要先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本文探討瞭如何在教學中耐心等待學生的成長,分享了真實的教學故事和從中獲得的啟示,讓教師和家長能在教育過程中重新思考自己的期許與忍耐,並最終學會更好地陪伴孩子的成長。這不僅是教學的修行,也是自我實現的旅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鼓勵那位小孩?我沒辦法!他事情都沒有做好,我稱讚他,對其他小朋友不公平啦!」老師說著。當然不是希望導師沒來由地亂稱讚一通,做錯事也按小孩讚,只是希望,不要只從一個面向看這位小孩,小孩有在努力、有其他的面向或可能性,也正等著我們發現。但這美好的光景,在現實學校生活中,還真的很困難啊... 白紙
Thumbnail
「鼓勵那位小孩?我沒辦法!他事情都沒有做好,我稱讚他,對其他小朋友不公平啦!」老師說著。當然不是希望導師沒來由地亂稱讚一通,做錯事也按小孩讚,只是希望,不要只從一個面向看這位小孩,小孩有在努力、有其他的面向或可能性,也正等著我們發現。但這美好的光景,在現實學校生活中,還真的很困難啊... 白紙
Thumbnail
其實我從小對於老師一直有個很深的疑問,就是我發現老師是一個特別有「執念」的職業,而這個執念可以是認真教學對學生付出用心,也可以是對學生的表現不如預期而有恨鐵不成鋼的怨氣。 曾經有一位在大學任教的同學跟我抱怨:「底下的學生都不專心聽我講課,真的非常生氣!」我聽了他的抱怨許久,我感到自己內心的怒火
Thumbnail
其實我從小對於老師一直有個很深的疑問,就是我發現老師是一個特別有「執念」的職業,而這個執念可以是認真教學對學生付出用心,也可以是對學生的表現不如預期而有恨鐵不成鋼的怨氣。 曾經有一位在大學任教的同學跟我抱怨:「底下的學生都不專心聽我講課,真的非常生氣!」我聽了他的抱怨許久,我感到自己內心的怒火
Thumbnail
終於等到這一天 「我只有三個字不會。」 上課的時候 學生朗讀唸錯 我會直接告訴他們正確讀音 多數學生會隨口改正 並且不感到挫敗感 高度自信者 甚至會開玩笑 覺得自己讀錯很有趣 但是 沒自信的學生 此時會覺得很丟臉 愈唸愈小聲 甚至放棄學習 我有個學生就是這樣 教她快一
Thumbnail
終於等到這一天 「我只有三個字不會。」 上課的時候 學生朗讀唸錯 我會直接告訴他們正確讀音 多數學生會隨口改正 並且不感到挫敗感 高度自信者 甚至會開玩笑 覺得自己讀錯很有趣 但是 沒自信的學生 此時會覺得很丟臉 愈唸愈小聲 甚至放棄學習 我有個學生就是這樣 教她快一
Thumbnail
只要用心寫評語,原來學生也是會細細閱讀,並且從中得到成就感。過去,我曾像學生學寫作一般,用心揣摩評語的寫法,然後觀察學生讀後的反應和進步與否。這些年來,我累積了幾個寫評語的心得,和各位老師及家長分享。 一、教學與批改一體,打造客製化的評語 二、把評語當成聆聽孩子心聲的回饋
Thumbnail
只要用心寫評語,原來學生也是會細細閱讀,並且從中得到成就感。過去,我曾像學生學寫作一般,用心揣摩評語的寫法,然後觀察學生讀後的反應和進步與否。這些年來,我累積了幾個寫評語的心得,和各位老師及家長分享。 一、教學與批改一體,打造客製化的評語 二、把評語當成聆聽孩子心聲的回饋
Thumbnail
圖片 卡內基:「能力會在批評中萎縮,而在讚賞下綻放花朵。」教育的本質是為了成就孩子未來的快樂。比起處罰責罵,還有別的點子,提升教育品質,不打擊孩子。 成為老師不是要展現自己的知識含量,而是要增加學生的心理質量,孩子需要的不是永無止境的挫折,而是一句「加油!你可以!老師陪著你。」如此而已。
Thumbnail
圖片 卡內基:「能力會在批評中萎縮,而在讚賞下綻放花朵。」教育的本質是為了成就孩子未來的快樂。比起處罰責罵,還有別的點子,提升教育品質,不打擊孩子。 成為老師不是要展現自己的知識含量,而是要增加學生的心理質量,孩子需要的不是永無止境的挫折,而是一句「加油!你可以!老師陪著你。」如此而已。
Thumbnail
在高教現場第三年,我愈來愈了解老師輩的無力感。在人人都念大學的時代,卻有更多習得無助的學生進入課堂,但抗拒與防衛已經是他們的標準配備。 簡言之,學習是要從「不會到會」的歷程。但是,學生如果在進入高教以前已經被翦除自主學習的翅膀,又缺少正向心態的建立,(在某些極端情境下,)要能自行跨出自己的情緒障礙,
Thumbnail
在高教現場第三年,我愈來愈了解老師輩的無力感。在人人都念大學的時代,卻有更多習得無助的學生進入課堂,但抗拒與防衛已經是他們的標準配備。 簡言之,學習是要從「不會到會」的歷程。但是,學生如果在進入高教以前已經被翦除自主學習的翅膀,又缺少正向心態的建立,(在某些極端情境下,)要能自行跨出自己的情緒障礙,
Thumbnail
如果學習的過程不容許錯誤,那算什麼學習?
Thumbnail
如果學習的過程不容許錯誤,那算什麼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