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講義-突破舒适圈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總是習慣待在舒適圈裡,享受熟悉的日常,但有時候,我們需要一些勇氣去打破這種穩定,讓生活多一點變化和驚喜。比如,每天上下班總是走同一條路,可以嘗試換一條新路,或許你會發現一些從未注意到的風景或有趣的店家。

美國心理學家埃倫‧蘭格(Ellen Langer)是積極心理學的先驅之一,積極心理學強調研究如何提升人們的幸福感與心理健康,她的研究聚焦於如何通過打破確定性來促進健康。2019年,她在中國進行了兩場演講,有意思的是,翻譯老師在準備 PPT 時,發現兩場演講的 PPT 頁面順序居然不一樣。他以為這是工作上的疏忽,但蘭格教授告訴他,這是她刻意安排的。她說,只有打亂頁面順序,讓自己無法預測下一頁的內容,她在演講時才能保持更高的專注度,也許還能激發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靈感。例如,有一次在演講中,她因為不確定下一頁的內容而臨場發揮了一段幽默的故事,結果引起了全場的熱烈反應,讓她成功地與觀眾建立了更深的連結。

這種做法給我們帶來一個很好的啟示:當你為某件事做好充足準備時,試著在穩定的大框架下製造一些不確定性,這或許會帶來不一樣的收穫。比如,買一本你從未感興趣的書、報名參加你從未想過會學習的課程、接受一個原本打算拒絕的邀請,或主動與一位不太熟悉的同事聊天。你也可以從小事開始,例如每天早上改變一下早餐的選擇,或者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上下班,這些小變化都能讓你漸漸習慣擺脫日常的慣性。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或許能為你的人生注入新的活力。

這些行動是否一定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顯著的幫助呢?未必。但我們先不要急著尋找熟悉的意義,因為意外的發生本身就代表了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往往是我們突破現有思維框架的契機。如果我們總是急於為每個行動找到明確的意義,反而會錯失那些潛在的機會與改變。如果總是待在熟悉的世界裡,哪怕一切都井然有序,時間久了也會讓人感到索然無味。在這種停滯的狀態中,我們的認知世界是封閉的,缺乏真正的新事物,也缺少了成長的機會。

在沒有危機出現之前,你不必強行打破這種穩態,但你可以為自己的生活開一扇小小的窗,讓一些意外的經驗有機會進入你的世界。例如,參加一個從未嘗試過的興趣班,或者在週末去探索一個你從未去過的城鎮,這些小小的舉動都可能為你的生活帶來新鮮感和驚喜。當然,這並不是要你頻繁地打破規律,大多數時候,我們仍需要穩定和熟悉來維持生活的平衡。只需要偶爾允許自己"出格",比如每個月的一天,或者一天中的某個小時,去做一些你從未嘗試過的事情,或許就會有驚喜發生。

偶爾的改變,像是一道微風,能讓你原本平靜的湖面泛起些許漣漪,讓生活中的某些時刻變得閃亮且充滿趣味。比如,在一個偶然的瞬間,你可能會因為嘗試了一個新的興趣而發現自己原來對某個領域充滿熱情,或者在一次突如其來的對話中與人建立深厚的友誼,這些意外的瞬間往往會讓人感到生活的美妙和無限可能。這些瞬間,或許才是生命中最動人的片段。

    內容總結
    心理學講義
    5
    /5
    0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理工博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匯總了最新的 AI 領域動態,包括蘋果公司將 ChatGPT 集成至 Siri 的計劃、OpenAI 與博通及台積電聯手研發自研晶片的動向、微軟和 Google 之間的激烈競爭、英偉達高管對 AI 未來的展望,以及 OpenAI 主席布雷特·泰勒的初創公司 Sierra 成功融資的消息。
    「精神內耗」指的是對自我的不滿,因而企圖改變自己的過程,但人格特質難以改變,這會導致持續的自我對抗與不接納。接受人格難改並非消極認命,而是認清自我特點、揚長避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打牌,即使抓到爛牌,也應盡力打好。結論是,你就是你,無需為他人期待而改變,唯有忠於自我,才能活出真正的價值。
    5/5心理學講義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類歷史中戰爭的不可避免性,以及當前全球多個重大衝突的影響。文章回顧了核武器的全球存在和倫理問題,並通過劉慈欣的《三體》提出生存法則的隱喻,強調和平與合作的重要性。儘管面對眾多挑戰,仍然存在減少衝突和追求和平的可能性。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稼動率與開工率的定義及其差異,透過不同教育層次的例子,如小學生到研究生的案例,幫助讀者理解這兩個重要的製造業指標。稼動率關注機器的實際運行時間,而開工率關注有多少臺機器正在運作。這種理解有助於提升工廠設備的利用效率,提高生產管理的決策能力。
    本篇文章總結了2024年諾貝爾獎的主要得主及其貢獻,涵蓋生理學、物理學、化學、文學、和平及經濟學等領域。值得注意的是,AI技術對科學領域的影響日益明顯,未來的諾獎可能更多地集中在這一領域。
    這篇文章探討了提問中的'為什麼'對於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深遠影響。書中強調即使在繁雜的書籍中,獲得一個關鍵的知識點也足以讓我們反思生活。對於提問的敏感性,尤其是在工作場景中,文章舉了一個例子來展示我們如何受他人觀點的影響。最終,文章鼓勵讀者偶爾給自己一些正面的自我暗示,以提升自信心和生活品質。
    5/5底層邏輯
    這篇文章匯總了最新的 AI 領域動態,包括蘋果公司將 ChatGPT 集成至 Siri 的計劃、OpenAI 與博通及台積電聯手研發自研晶片的動向、微軟和 Google 之間的激烈競爭、英偉達高管對 AI 未來的展望,以及 OpenAI 主席布雷特·泰勒的初創公司 Sierra 成功融資的消息。
    「精神內耗」指的是對自我的不滿,因而企圖改變自己的過程,但人格特質難以改變,這會導致持續的自我對抗與不接納。接受人格難改並非消極認命,而是認清自我特點、揚長避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打牌,即使抓到爛牌,也應盡力打好。結論是,你就是你,無需為他人期待而改變,唯有忠於自我,才能活出真正的價值。
    5/5心理學講義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類歷史中戰爭的不可避免性,以及當前全球多個重大衝突的影響。文章回顧了核武器的全球存在和倫理問題,並通過劉慈欣的《三體》提出生存法則的隱喻,強調和平與合作的重要性。儘管面對眾多挑戰,仍然存在減少衝突和追求和平的可能性。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稼動率與開工率的定義及其差異,透過不同教育層次的例子,如小學生到研究生的案例,幫助讀者理解這兩個重要的製造業指標。稼動率關注機器的實際運行時間,而開工率關注有多少臺機器正在運作。這種理解有助於提升工廠設備的利用效率,提高生產管理的決策能力。
    本篇文章總結了2024年諾貝爾獎的主要得主及其貢獻,涵蓋生理學、物理學、化學、文學、和平及經濟學等領域。值得注意的是,AI技術對科學領域的影響日益明顯,未來的諾獎可能更多地集中在這一領域。
    這篇文章探討了提問中的'為什麼'對於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深遠影響。書中強調即使在繁雜的書籍中,獲得一個關鍵的知識點也足以讓我們反思生活。對於提問的敏感性,尤其是在工作場景中,文章舉了一個例子來展示我們如何受他人觀點的影響。最終,文章鼓勵讀者偶爾給自己一些正面的自我暗示,以提升自信心和生活品質。
    5/5底層邏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感覺到難過時就踏出門來走走吧,困在同一個糾結點始終無法排解,走出另一個地方看看其他人事物,接受新的環境感受不一樣的氛圍,脫離壓抑的情緒之中,給自己喘口氣,將負面情緒拋在腦後。   壓抑的心情,讓自己走不開負面的思緒,事實上周邊有太多更值得我們關注的美好事情,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可以用心去專注的,我們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決定進行一次自我探索之旅,與新的心理師展開短暫的晤談。隨著晤談的進行,心理師的陪伴讓作者在困惑中找到自我,並清晰看見問題的核心。儘管議題困難,作者決定慢慢練習,逐步面對人生的挑戰。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心理學的法則》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Thumbnail
    焦慮與負向情緒往往成為一種習慣循環,本文介紹一本《鬆綁焦慮習慣》的書,作者提及了習慣迴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覺察、更新獎勵價值以及好奇心、慈愛來打破習慣循環。文章內容包含了由觸發點、行為和獎勵組成的習慣迴圈,並強調了專注當下的重要性。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而且可能對想要改善情緒狀態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成長型心態 🌿認為人的智力,能力是可以改變的 🌿挑戰自我,不害怕出包犯錯 🌿很快從挫折中走出 選擇成為 #成長型心態 的人,人生也許會比較快樂與輕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感覺到難過時就踏出門來走走吧,困在同一個糾結點始終無法排解,走出另一個地方看看其他人事物,接受新的環境感受不一樣的氛圍,脫離壓抑的情緒之中,給自己喘口氣,將負面情緒拋在腦後。   壓抑的心情,讓自己走不開負面的思緒,事實上周邊有太多更值得我們關注的美好事情,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可以用心去專注的,我們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決定進行一次自我探索之旅,與新的心理師展開短暫的晤談。隨著晤談的進行,心理師的陪伴讓作者在困惑中找到自我,並清晰看見問題的核心。儘管議題困難,作者決定慢慢練習,逐步面對人生的挑戰。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心理學的法則》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Thumbnail
    焦慮與負向情緒往往成為一種習慣循環,本文介紹一本《鬆綁焦慮習慣》的書,作者提及了習慣迴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覺察、更新獎勵價值以及好奇心、慈愛來打破習慣循環。文章內容包含了由觸發點、行為和獎勵組成的習慣迴圈,並強調了專注當下的重要性。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而且可能對想要改善情緒狀態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成長型心態 🌿認為人的智力,能力是可以改變的 🌿挑戰自我,不害怕出包犯錯 🌿很快從挫折中走出 選擇成為 #成長型心態 的人,人生也許會比較快樂與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