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到大是否曾對自己的生涯感到過迷惘呢?
首先,我們先回想看看,我們是否曾經玩過扮家家酒遊戲,扮演過家庭主婦、護士、醫生、警察、消防隊員……等等的角色過呢?
沒錯,其實我們人在3~5歲角色扮演那刻起,就已經在探索自己對於未來生涯的可能性了。
但,那麼早就已經開始摸索的我們,為什麼還是會在你能想像的任何時期,像青春期、青年就業、中年轉職、退休規劃等這些時期,對於生涯依舊會感到迷惘呢?
就我的觀點看來,就算是已經決定自己生涯的人,還是有可能覺得徬徨。
這是因為這些人表面上已經決定未來的方向,但實際上只是為了讓自己暫時解除因迷惘而感到焦慮的狀態,做出決定,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假象,這種假象由美國學者金茲伯格(Ginzberg)於1951年提出,稱之為「假性定向」。
人本來就是一種複雜的動物,在追尋自我認同的過程當中,可能會有確定、翻盤、再確定、再翻盤,最後終於定案,卻又有可能是假象,於是再次去確定、又再翻盤,又再確定,最終才真的決定生涯方向,這是因為生涯方向確定的程度與認同狀態息息相關。
依據馬西亞(Marcia)於1966年調查發現,我們人從自我追尋到自我肯定的歷程,可以「探索」與「承諾」兩個向線區分為四個維度,也就是4種類型的人(如下圖),分別是認同達成型、認同早閉型、認同延緩型及認同迷失型。
1.認同達成型:高探索同時也高承諾。經歷充分探索,對未來目標做出承諾。這通常是一個漫長過程,不太可能在青春期結束時實現。
2.認同早閉型:低探索,但已做出承諾。這類型的人主要是依賴他人的安排或因應社會的期待,在未做出充分探索前,就已決定生涯方向。
3.認同延緩型:高探索、但低承諾。正進行探索,卻沒有做出承諾。這類型的人正在不斷嘗試不同角色、探索不同的可能,也正在尋求可能的自我定位。不過因為態度積極,一旦確立就會進入認同達成型。
4.認同迷失型:低探索且低承諾。欠缺探索,也未做出承諾。這類型的人通常對生活沒有甚麼目標,像陷入迷霧般不知所措,迷失方向。
而這些生涯始終無法決定的人,究竟是因為甚麼原因讓他困擾呢?
依據金樹人教授在《生涯諮商與輔導》一書,我再細分為下列兩大情況來說明原因:
1.有能力選擇,但不選擇
這類型的人不是不能做出決定,而是不想或者還無法做出決定。例如多才多藝的人,對理工、文學、藝術各方面都有興趣,也都成績斐然。但究竟要朝向哪個職業發展,還需要一段時間摸索或者評估,才會去做出決定。
2.不是不做選擇,而是沒有能力選擇
這類型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原因:
(1)認知障礙
這類對生涯抉擇有困難的人,習慣把一切歸咎於運氣不好,或不願意負起做決定的責任,也有可能是害怕現在做了決定,未來如果出現更好的選擇時,會後悔來不及或無法選擇。
(2)家庭因素
家庭對這類人來說,有可能是直接或間接的因素。
(3)情緒與人格
這類人對生涯選擇有困擾的原因,可能是:
第一類:對於生涯選擇感到高度焦慮,以致無法對職業有認同及給予承諾。
第二類:自尊低落。自尊是驅動自我的核心,如果自尊低落,對於生涯選擇就會顯得相對焦慮。
第三類:缺乏自我認同感,以致對職業無明確的興趣、信念、價值觀與目標,職業自我概念顯得很不穩定。
第四類:會希望自己很在意的人對自己的決定支持或感到滿意,又或者渴望獲得在意的人的稱讚,作決定時如果與在意的人起衝突,會感到內疚、後悔或焦慮。
以上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對生涯感到迷惘困擾的原因。
但如何去應對克服,作出抉擇呢?
我建議可以採用下列方法:
1.增強自我探索:
(1)進行深度探索:避免過早承諾,透過多樣化的嘗試來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逐步累積經驗和自信心,從而做出更加穩健的決定。
(2)持續學習和反思:透過不斷學習新的技能或知識,讓自己擁有更多選擇權,同時反思過去的經驗來確立自己的生涯方向。
2.應對焦慮與不確定性的方法:
(1)設立階段性目標:將生涯目標分解為小步驟,減少對未來的焦慮,逐步前進,以降低過程中的壓力。
(2)接納不完美:理解選擇的不確定性是自然的,完美的選擇並不存在,並學會接受可能的錯誤或不確定性。
3.改善自我認同:
(1)提升自尊與自信:通過達成小目標來增強自我肯定感,並建立更穩定的職業自我概念。
(2)尋找支持系統:與能夠理解或支持自己的人溝通,減少在選擇過程中的內疚感,獲得情感支持。
4.克服家庭與社會壓力:
(1)培養獨立性:區分個人期望與家庭影響,探索自己的真正興趣與價值觀,避免過度依賴家庭的期待來做決定。
(2)協調溝通:與家人進行坦誠的對話,表達自己的需求與目標,並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共識。
其中家庭或家人對我們的影響,我必須坦白說,依我曾經接觸過的經驗,會比大家想像中還要來得多、且影響深遠。
如果與家人進行對話溝通終究無法達成共識時,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我建議可以進一步考慮下列方法,但某種程度務必要尋求專家,也就是生涯發展諮詢師甚至可能是心理諮商師的協助下進行:
1.建立心理界限:
即使家人無法理解或支持,仍然可以在情感上保持聯繫,但在生涯選擇上設立清晰的界限。
也就是說我們仍然尊重家人的意見,但最終的決策權在於自己。
界限的建立不必帶來疏遠,只是劃清哪些領域是個人應該自主做決定的。
2.尋求第三方支持:
如果家人的態度難以改變,可以尋求專業的輔導或心理支持,或者與能理解你處境的朋友或導師討論,以獲得更多心理支持與視角,幫助自己堅定選擇。
同時,若真的已不知如何應對時,尋求心理諮商師協助進行家庭諮商也是一個選項,這可以幫助雙方更好地理解彼此立場,並學會如何有效地溝通。
3.採取漸進策略:
如果直接挑戰家人的期望可能引發衝突,可考慮採取漸進式的方法。
例如,在持續與家人溝通的同時,逐步展示自己在所選領域的進步與成功,讓家人看到你的能力與決心。
這種方式能減少家人的焦慮,同時也能逐步獲得更多支持。
4.自我肯定與獨立性:
重要的是要加強自己的內在自信。
也就是說,即使在沒有家人理解或支持的情況下,也要保持內心的穩定和自我認同。這種心理力量可以讓你即使在壓力下,也能堅定自己的選擇。
5.維持情感聯繫而不讓步:
保持與家人的良好情感關係,但不在實際決策上妥協。例如,繼續關心和參與家人的生活,表現出你對家庭的重視,讓他們感受到即使雙方價值觀不同,感情依然穩固。
6.疏離作為最後手段:
疏離是最後的選擇手段。
通常只有在情感傷害持續存在,且無法以其他方式解決的情況下,才予以考慮。
如果家庭壓力過於強烈,甚至對個人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這時短暫的距離可能有助於恢復心理平衡。
但這應該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而且我必須再次強調,這種方式應該要尋求專業輔導來處理這一個過程。
總結來說,與家人之間的生涯選擇分歧,可以透過設立心理界限、尋求外部支持、漸進式行動以及自我肯定來解決,而不是立即選擇疏遠。
自己的生涯選擇,關係到我們自己的人生,相當重要。
但這過程中,絕對會有許多雜訊。
建議我們可以積極探索自我、了解選擇的可能性,透過小目標設定與達成,建立自信心、提升自我認同,學會接納我們的不完美,並與保持與家人情感聯繫的同時,堅持自己的選擇,盡量達到平衡而不破壞家庭關係。
以上,是我的觀點分享。
希望透過這些方法,大家可以更有信心地作出生涯抉擇,逐步確立方向並克服迷惘。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