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真正過程:從不適到成長】

更新於 2024/11/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們往往認為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獲取知識到感到舒適,然後進行練習,最終取得進步。然而,實際的學習過程遠不如預期的那麼線性。下面是學習的兩種過程對比:

raw-image


▋我們認為的學習過程

1. 知識 →

2. 舒適 →

3. 練習 →

4. 進步


這種方式假設了只有在感到舒適之後,才能開始練習並進步。但事實上,這並不是學習的真實樣貌。


▋實際的學習過程

1. 知識:從接觸新知識開始,但這並不足以讓人感到舒適。

2. 不適(Discomfort):當開始實踐時,通常會遇到挑戰和不適感。

3. 練習(Practice):持續練習,雖然感到不適,但逐漸積累經驗。

4. 更多練習(More Practice):不斷重複練習,推動進步的發生。

5. 進步(Progress):在持續的練習中逐漸取得進步,感到些許舒適。

6. 舒適(Comfort):隨著進步的增加,逐步建立起舒適感。


結論:真正的學習過程中,不適和挑戰是不可避免的,並且往往在不適中實現進步。我們不需要等到完全舒適才開始行動;相反,舒適感會隨著實踐而逐漸建立。

avatar-img
52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要創造偉大的作品,需要具備一些先決條件和清晰的工作方法。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提出了如何實現卓越工作的核心要點,從內在驅動力到策略性行動,這些建議可以幫助你達到超凡成果。 ▋先決條件(Prerequisites) 要創造偉大的工作,你需要具備以下特質: • 非常有
成長之旅(The Growth Journey)是一段從舒適走向突破的過程,每個階段帶來新的挑戰與收穫。以下是自我成長的四個階段,幫助你在心態與行動上進步,走向真正的成長。 ▋1. 舒適區(Comfort Zone) 在舒適區內,我們感到安全且掌控一切,生活輕鬆而自在。然而,待在這裡意味
情緒(Emotions)、感受(Feelings)和心情(Moods)是我們日常體驗的三種不同心理狀態。理解它們的差異,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 ▋情緒(Emotions) 情緒是一種強烈且短暫的反應,通常針對特定事件或刺激產生,並伴隨生理上的變化,具有普遍性和跨文化的共通
在職業發展中,選擇適合的支持角色非常重要。教練(Coach)和導師(Mentor)有著不同的定位與功能,了解兩者的差異能幫助你更好地達成目標。以下是教練與導師的對比,讓你找到最適合的引導者。 ▋定義(Definition) 教練(Coach): 幫助你發掘自己的答案,讓你從內在尋找解決方
擺脫過度思考,讓行動引領成功。以下是十個實用的方法,幫助你停止猶豫,直接行動! ▋1. 現在就開始,按下發佈鍵 今天完成的不完美工作,勝過明天的完美計劃。世界獎勵行動而非意圖。立即行動,別讓完美主義阻礙你的腳步! ▋2. 為所有事物建立系統 系統是從「想要」到「達成」的橋樑。
特朗普宣布了一項震撼的計劃:「DOGE」,即「政府效率部門」(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將由馬斯克(Elon Musk)和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領導,目標是徹底改革美國政府結構、削減浪費支出,讓政府為人民服務。 ▋委任馬斯克
想要創造偉大的作品,需要具備一些先決條件和清晰的工作方法。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提出了如何實現卓越工作的核心要點,從內在驅動力到策略性行動,這些建議可以幫助你達到超凡成果。 ▋先決條件(Prerequisites) 要創造偉大的工作,你需要具備以下特質: • 非常有
成長之旅(The Growth Journey)是一段從舒適走向突破的過程,每個階段帶來新的挑戰與收穫。以下是自我成長的四個階段,幫助你在心態與行動上進步,走向真正的成長。 ▋1. 舒適區(Comfort Zone) 在舒適區內,我們感到安全且掌控一切,生活輕鬆而自在。然而,待在這裡意味
情緒(Emotions)、感受(Feelings)和心情(Moods)是我們日常體驗的三種不同心理狀態。理解它們的差異,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 ▋情緒(Emotions) 情緒是一種強烈且短暫的反應,通常針對特定事件或刺激產生,並伴隨生理上的變化,具有普遍性和跨文化的共通
在職業發展中,選擇適合的支持角色非常重要。教練(Coach)和導師(Mentor)有著不同的定位與功能,了解兩者的差異能幫助你更好地達成目標。以下是教練與導師的對比,讓你找到最適合的引導者。 ▋定義(Definition) 教練(Coach): 幫助你發掘自己的答案,讓你從內在尋找解決方
擺脫過度思考,讓行動引領成功。以下是十個實用的方法,幫助你停止猶豫,直接行動! ▋1. 現在就開始,按下發佈鍵 今天完成的不完美工作,勝過明天的完美計劃。世界獎勵行動而非意圖。立即行動,別讓完美主義阻礙你的腳步! ▋2. 為所有事物建立系統 系統是從「想要」到「達成」的橋樑。
特朗普宣布了一項震撼的計劃:「DOGE」,即「政府效率部門」(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將由馬斯克(Elon Musk)和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領導,目標是徹底改革美國政府結構、削減浪費支出,讓政府為人民服務。 ▋委任馬斯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知識複利的本質:讓過去的你,幫助未來的你 兩階段知識複利的過程 兩階段「品質型」與「價值型」知識複利的過程
Thumbnail
學習效率提升指南 一、什麼是學習 學習是一個獲取新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它涉及接收信息、理解概念、記憶重點,並將所學應用於實際情況。學習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不僅發生在正式教育環境中,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 二、為何我們要學習 1. 個人成長:學習幫助我們擴展
Thumbnail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1. 體驗前後的差異: - 「學習,一言以蔽之,就是‘體驗前與體驗後的差異’。」這句話出自日本作者荒木博行與海老澤潮的著書《独学の地図》中的第58頁。他們認為,體驗某件事以前的你,與體驗某件事後的你之間的差異,就是學習。這種透過「體驗前後的差異」來定義「學習」的角度相當新穎。 2. 將日
學習是三個階段的循環: - 具體階段:情報收集,紀錄體驗 - 抽象階段:抽象化,模型化,發現模式 - 應用階段:實踐,檢證 西尾泰和這一套學習的三階段循環:具體,抽象,應用, 是一個很好的起始框架。 嘗試實踐它,然後持續修改, 你就能逐漸找到自己學習新事物的獨門心法。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學習,一言以蔽之,就是“體驗前與體驗後後的差異”。」 「體驗某件事以前的你,與體驗某件事後的你,這之間的差異,就是學習。」 這2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荒木博行[1]與海老沢潮[2]的著書, 《独学の地図 》[3]的第58頁。 透過「體驗前後的差異」來定義「學習」, 真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知識複利的本質:讓過去的你,幫助未來的你 兩階段知識複利的過程 兩階段「品質型」與「價值型」知識複利的過程
Thumbnail
學習效率提升指南 一、什麼是學習 學習是一個獲取新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它涉及接收信息、理解概念、記憶重點,並將所學應用於實際情況。學習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不僅發生在正式教育環境中,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 二、為何我們要學習 1. 個人成長:學習幫助我們擴展
Thumbnail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1. 體驗前後的差異: - 「學習,一言以蔽之,就是‘體驗前與體驗後的差異’。」這句話出自日本作者荒木博行與海老澤潮的著書《独学の地図》中的第58頁。他們認為,體驗某件事以前的你,與體驗某件事後的你之間的差異,就是學習。這種透過「體驗前後的差異」來定義「學習」的角度相當新穎。 2. 將日
學習是三個階段的循環: - 具體階段:情報收集,紀錄體驗 - 抽象階段:抽象化,模型化,發現模式 - 應用階段:實踐,檢證 西尾泰和這一套學習的三階段循環:具體,抽象,應用, 是一個很好的起始框架。 嘗試實踐它,然後持續修改, 你就能逐漸找到自己學習新事物的獨門心法。
我們都讀過不少書, 看過不少知識型影片, 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少科學訓練 我們腦袋裡面其實裝了很多「知識」、「觀念」 包括:如何做筆記、 如何摘要書本重點精華、 如何學好一門知識、 如何讀出文章作者的言外之意、 如何探索自己的情緒與想法、 如何分析當下情況的優劣、 如何做好計畫時
「學習,一言以蔽之,就是“體驗前與體驗後後的差異”。」 「體驗某件事以前的你,與體驗某件事後的你,這之間的差異,就是學習。」 這2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荒木博行[1]與海老沢潮[2]的著書, 《独学の地図 》[3]的第58頁。 透過「體驗前後的差異」來定義「學習」, 真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