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個重點帶你了解 AI 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隨著 AI 技術快速發展,AI 產品經理(AI Product Manager, AI PM)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角色。以下是 AI 產品經理成功的關鍵技能與策略:

raw-image


▋1. AI 產品經理的三種類型(Types of AI Product Managers)


AI 產品經理可以大致分為三類,每一類都具備不同的專業重點:

• AI 平台 PM(AI Platform PMs):專注於為 AI 工程師(AI engineers)構建開發工具和平台。

• AI 產品 PM(AI Product PMs):負責構建以 AI 為核心的產品,將 AI 技術直接應用於解決使用者需求。

• AI 賦能 PM(AI-powered PMs):利用 AI 工具(AI tools)來提升自身工作效率,例如更快速完成數據分析或原型製作。


▋2. AI 工具的實際應用(Practical Uses of AI Tools for PMs)


AI 工具可為產品經理的工作帶來多方面的助力,以下是一些實用方法:

• 生成 UI 原型(Generate UI Mockups):快速生成 UI mockups 和產品原型,提升設計和開發速度。

• 分析客戶反饋(Analyze Customer Feedback):大規模分析客戶反饋和對話紀錄,以發掘潛在需求。

• 數據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創建數據視覺化圖表與報告,使數據洞察更加直觀。

• 撰寫產品需求文件(Draft Product Requirements):自動生成產品需求文檔及其他重要資料,減少文書工作時間。


▋3. 為 AI 專案設定具體的指標(Define Specific Metrics for AI Initiatives)


在 AI 專案中,即使指標一開始無法直接帶來收入,也應設立具體的評估標準,例如:

• 創建的原型數量(Number of Prototypes Created):追蹤生成的產品原型數量,衡量產品開發效率。

• 黑客松活動中的創意數量(Ideas Generated from Hackathons):記錄黑客松活動中提出的新點子,檢視創新能力。

• 使用者反饋(User Feedback on Usability):收集使用者在可用性上的反饋,作為改進的依據。


這些數據能幫助團隊有效評估專案進展,並調整方向。


▋4. 鼓勵用戶參與,而非全自動化(Encourage User Participation Over Full Automation)


學習貝蒂·克羅克(Betty Crocker)蛋糕粉的成功經驗:增加用戶參與感。避免完全自動化(Full Automation),應加入讓使用者能夠主動參與的功能,讓用戶更有「所有權」的感受。這樣的設計能提升產品的用戶接受度和黏著度。


▋5. 優秀的 AI 產品經理有三大特質(Qualities of Top AI Product Managers)


頂尖的 AI 產品經理通常具備以下特質,讓他們在產品開發上更具優勢:

• 解決顧客問題為主(Focus on Solving Customer Problems):專注於解決客戶的真實問題,而不是單純追求最新的 AI 技術。

• 考慮 AI 的最佳界面(Think Critically About AI Interface):評估產品中適合的 AI 介面,不一定是 chatbot,應根據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方式。

• 平衡短期與長期目標(Balanc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Goals):兼顧當前的產品交付與未來新技術的探索,以保持產品競爭力。


▋6. 成為出色個人貢獻者 PM 的心法(Tips for Thriving as an Individual-Contributor PM)


對於個人貢獻者角色的 PM,以下是成功的關鍵:

• 保持高能量(Bring High Energy):即使面對不確定性,也要以積極的態度應對挑戰。

• 擅長「探索」(Comfortable with Wandering):樂於在不同的產品方向中「遊走」,尋找最佳機會。

• 利用 AI 提升能力(Use AI Tools to Amplify Abilities):善用 AI 工具來增強自身能力,從繁雜資訊中提取有用信號。

• 保持好奇心和樂趣(Maintain Fun and Curiosity):在工作中保持好奇心,並享受探索 AI 世界的樂趣。


這些策略和心法將幫助 AI 產品經理在快速變遷的科技領域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定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8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產品經理?專案經理?人人都在說的 PM 到底是哪一種?各自的工作內容又有什麼差異?這篇想針對中大型公司會遇到的 PM 進行舉例,拆解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和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會遇到的工作項目。
Thumbnail
產品經理?專案經理?人人都在說的 PM 到底是哪一種?各自的工作內容又有什麼差異?這篇想針對中大型公司會遇到的 PM 進行舉例,拆解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和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會遇到的工作項目。
Thumbnail
產品經理在不同公司的工作內容差異滿大的,在和不同 PM 的交流中,發現大公司或新創公司產品經理定位也不同,有些偏向純執行面、有些則是全方位、有些則可以接觸到更高決策,這篇想記錄在「策略型 vs 接案型」產品經理的差異。
Thumbnail
產品經理在不同公司的工作內容差異滿大的,在和不同 PM 的交流中,發現大公司或新創公司產品經理定位也不同,有些偏向純執行面、有些則是全方位、有些則可以接觸到更高決策,這篇想記錄在「策略型 vs 接案型」產品經理的差異。
Thumbnail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PDM)在不是工程師、設計師的直屬主管,但在敏捷開發團隊中卻扮演關鍵領導角色,這篇想記錄之前聽到的 PM 講座心得,講師分享產品經理如何展現領導特質和溝通技巧,在沒有傳統管理職權的情況下,如何帶領團隊實現產品願景與目標。
Thumbnail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PDM)在不是工程師、設計師的直屬主管,但在敏捷開發團隊中卻扮演關鍵領導角色,這篇想記錄之前聽到的 PM 講座心得,講師分享產品經理如何展現領導特質和溝通技巧,在沒有傳統管理職權的情況下,如何帶領團隊實現產品願景與目標。
Thumbnail
在產品管理中,跨部門協作和溝通是產品經理(PM)的關鍵職責之一。 產品經理需要與不同的團隊緊密合作,如開發、設計、行銷、銷售等,來確保產品從概念到市場的順利推出。良好的跨部門協作與溝通技巧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還能確保各部門的需求得到滿足,最終讓產品取得成功。
Thumbnail
在產品管理中,跨部門協作和溝通是產品經理(PM)的關鍵職責之一。 產品經理需要與不同的團隊緊密合作,如開發、設計、行銷、銷售等,來確保產品從概念到市場的順利推出。良好的跨部門協作與溝通技巧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還能確保各部門的需求得到滿足,最終讓產品取得成功。
Thumbnail
現代AI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六大核心能力 一、策略與願景:專注於改善用戶生活 二、負責任的AI管理:風險和責任 三、深入了解數據:數據來源和安全 四、模型開發與生命周期 五、評估:系統性能和輸出的評估 六、推向市場:從內部測試到外部發布
Thumbnail
現代AI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六大核心能力 一、策略與願景:專注於改善用戶生活 二、負責任的AI管理:風險和責任 三、深入了解數據:數據來源和安全 四、模型開發與生命周期 五、評估:系統性能和輸出的評估 六、推向市場:從內部測試到外部發布
Thumbnail
在產品管理者(PM)這個職位上,人們經常好奇,究竟需要具備哪些技能才能勝任? 作為產品的主要管理者,PM必須全盤了解產品從無到有的整體流程,基本上,PM所需的技能可歸納為8大類:邏輯能力、分析能力、概念化能力、架構化能力、策略能力、Output能力、溝通能力、覆盤能力。
Thumbnail
在產品管理者(PM)這個職位上,人們經常好奇,究竟需要具備哪些技能才能勝任? 作為產品的主要管理者,PM必須全盤了解產品從無到有的整體流程,基本上,PM所需的技能可歸納為8大類:邏輯能力、分析能力、概念化能力、架構化能力、策略能力、Output能力、溝通能力、覆盤能力。
Thumbnail
之前有寫到《成為產品經理的六大特質》,但產品經理面試常常會需要選一個最佳答案,而我目前的答案是「能夠驅動團隊前進的」,也就是「穩定的執行力」。
Thumbnail
之前有寫到《成為產品經理的六大特質》,但產品經理面試常常會需要選一個最佳答案,而我目前的答案是「能夠驅動團隊前進的」,也就是「穩定的執行力」。
Thumbnail
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有什麼差別?這也是有關PM常被問到的問題?甚至有些當事人也不清楚自己是產品經理還是專案經理?到底這兩個角色之間有哪些同異之處呢?V大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從功能上來看,產品經理是屬於專案經理的一種,但是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簡言之,「產品經理」的角色,就是一個產品的「生母」兼
Thumbnail
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有什麼差別?這也是有關PM常被問到的問題?甚至有些當事人也不清楚自己是產品經理還是專案經理?到底這兩個角色之間有哪些同異之處呢?V大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從功能上來看,產品經理是屬於專案經理的一種,但是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簡言之,「產品經理」的角色,就是一個產品的「生母」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