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需要練習的主動技能
但不知道為何大家都覺得是天生自帶的被動技能
就認為自己沒有天分 :(
閱讀和寫作都是有等級的,從LV 1 開始慢慢升級到大師。
除非是帶著前世記憶的文人,否則一開始就挑戰看很難很厚的書,或者是一開始就立下要寫受萬人賞識、文筆豐滿、淺顯易懂的文章其實真的好難。
對於寫作,我覺得像瘀青一樣,是一個又快樂又痛苦,充滿矛盾的過程。
快樂總是稍縱即逝,而掙扎和痛苦則如影隨形。
這種複雜的情感體驗背後,其實可以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得到合理解釋。
感謝多巴胺,讓我可以持續做那麼枯燥的事情(笑)
當我們想到一個新的靈感,大腦會釋放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是大腦中的一種神經遞質,與快樂、獎勵和動機系統密切相關。我們在靈感湧現的瞬間,會感到一種強烈的快樂,讓我們很想要快點下筆,就像我想到這個標題是在上班的路上,我非常想馬上打開電腦!
這是因為多巴胺驅動了創造力,讓我們感覺思路豁然開朗、文字如泉湧。
然而,這種快樂非常短暫,因為多巴胺的釋放量並不會持續太久。當我們從靈感的高峰回到現實,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迅速回落,快樂感也隨之消失。這種瞬間取決於神經化學物質的短暫波動,而非長久的情緒狀態。
寫作所需的長時間專注會給大腦帶來巨大負荷。
前額皮質(prefrontal cortex)是負責計劃、決策和專注的區域,而寫作恰好需要大量調動這一部分的資源。當我們努力組織思路、尋找適當的詞彙並構建論述時,前額皮質的能量消耗非常大,容易導致腦疲勞。
此外,寫作還涉及到情緒管理。
面對一片空白的文檔或無法表達清楚的想法,會引發焦慮和自我懷疑。心理學家稱之為“創作焦慮”(creative anxiety)
我們通常在開始動筆的時候才開始想架構,變成要產出一篇文章要寫好久,這其中就會開始自我懷疑說自己是不是不適合!
這種壓力會促使腎上腺素的分泌,進一步增加心理負擔,導致痛苦感持續。
如果每一篇文章中的瀏覽量、回應都變成了驗證自我價值的依據。
當文章獲得很多讚、留言或分享時,心情大好;反之,則陷入自我懷疑和焦慮。
當創作變成取悅他人的手段……
為了迎合讀者的口味而改變寫作風格,甚至違背自己原本的意圖。這讓創作的過程變得不再純粹,而是一場取悅他人的「演出」。
久而久之,寫作就不再是享受,而是壓力的來源。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我們內心深處想要成為最好的自己,並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
儘管寫作充滿痛苦,許多寫作者仍然無法割捨這種習慣。這是因為寫作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決定行為」(Self-Determined Behavior),其核心是個人的自主選擇。
我選擇寫作,是因為喜歡給文字用排列組合,讓我覺得很開心(自主感)。隨著寫作技巧的提升,能更自如地塑造角色、設計情節,並從讀者的反饋中獲得成就感(勝任感)。透過發布小說和與讀者互動,感受到與讀者的情感連結,並在社群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關聯感)。
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更加享受寫作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工作或追求外在的獎勵。這樣的內在動力會驅動自己持續寫作,甚至即使面對困難,也願意繼續投入創作。
即使寫作過程痛苦,但當靈感乍現、文章完成的瞬間,會讓我們感到自主和勝任的快樂,並帶來深層次的成就感。這種快樂雖然短暫,卻足以讓我們願意忍受寫作的長期痛苦。因此,寫作就像是一種心理「成癮」
痛苦與快樂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無法割捨的循環
我好愛
從國中開始接觸寫作之後,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雖然零零落落,也算是縫縫補補,體現我個人的東西。但我也很謝謝當時的自己,跑去探索這條路。
對於題材,「受歡迎」當然很重要,因為得到讀者的認可確實很有成就感。
但如果一味迎合別人的喜好,放棄自己真正想寫的東西,就有點可惜了。因為我們往往會在自己最有興趣的題材上,產出最好的作品。當創作是出於熱愛,而不是為了取悅別人,那種寫作的動力會更持久,自己也會更有成就感。
創作的真正價值,不僅是吸引讀者,而是忠於自己。只要堅持寫自己熱愛的東西,作品才會更有深度、更能打動人心。
這樣比起一時的受歡迎,才更能讓創作長久地保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