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書名:《心流》
章節:第一章
心流是快樂的源泉,是產生幸福感的方式,亦是意識和諧有序的狀態。
當一個人能夠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心甘情願地做一件事,並且沒有參雜其他的所求的這個過程,便是心流亦可稱之為最優體驗。它可能不一定是在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也有可能是為了某項艱鉅的任務而辛苦的付出,把體能與智力均發揮到了極致。
書中舉例:
1. 它像是一名水手,握緊鼓滿風帆的纜索,任憑海風吹拂髮際,感覺船隻破浪前行的愉悅。此時帆、船、風、海四者,在水手的血管中產生一種和諧的共鳴。
2. 它也像一位畫家,目睹畫布上的色彩構成互相吸引的張力,在驚訝不已的原創者眼前形成嶄新生命時的感覺。
3. 最優體驗也可能是由我們自己創造,對一位小提琴家而言,也許把一段複雜的樂曲演奏得出神入化;又或者對一位游泳健將來說,也許就是刷新自己創下的紀錄。
樹立追求的目標,能使感官井然有序,因為這個時候,人必須全心全力地投入眼前的工作,將其他一切拋諸腦後。當注意力專注於既定目標,並且不斷地練習自己的技巧,迎接更大的挑戰,當心靈體驗達到最優狀態時,內心便會呈現滿足,擁有愉悅的幸福感。
達到心流便可以產生幸福感,為何現代的人們卻很容易產生焦慮或是沮喪?
其實大部分的人的人生目標很簡單,有個足以溫飽無虞的工作,然後平安健康地和家人一起生活。
只是當基本的生存問題得到解決以後,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新的需求、新的欲望隨即產生,對於幸福的定義又會有不一樣的解釋。長而往之,生活越改善,人們對於生活越不滿足的狀態卻也拔然而生。這也是作者為何覺得,儘管人類的物質力量已增強了許多,但在改善體驗的內涵卻沒有什麼長進的原因。
如果想要克服現代生活的焦慮以及沮喪,該怎麼做呢?
弗洛依德曾指出,「本我」與「超我」是爭奪心靈控制權的兩大暴君,前者是基因的奴隸,後者則是與社會沆瀣一氣,兩者都算是外界,與他們相對的是「自我」,代表一個人在現實環境中真正的需要。
所以如果想要克服現代生活的焦慮以及沮喪,我們應該要先從社會的環境中獨立出來,不只以社會的賞罰為念,更應該要學習學會做自己的主人,不受外界的影響,自己的快樂與目標,應該是由自己決定。
當我們學會在不斷向前推進的體驗中找到快樂與意義,社會制約的重擔就會很自然地從肩上滑落。當獎賞不再是因為外在因素所給予,權力自然就會回到個人的身上。
古希臘哲學家埃皮克提圖說:「人害怕的其實是自己對事物的看法,而非事物本身。」
這句話也道出了我們對於自己的觀感,對於生活中感受到的快樂,其實取決於我們內心對於日常生活體驗的闡釋,生活的品質取決於我們控制意識及控制心靈的能力,而與我們控制外在環境、控制他人或是控制宇宙的能力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