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優秀比死亡還令人感到恐懼的信念,如今變成了我的一部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把自己放在充滿危險的生活中,你知道嗎?」

大病初癒,我重新和尖尖心理師見了面。回顧這次發作的過程,乍看之下是突然發生的,實際上卻不是如此。大量事務與工作、密集的進修課程、睡眠剝奪與混亂的作息,以及因為作息混亂而導致無法按時服用藥物……「你把自己放在充滿危險的生活中,你知道嗎?」尖尖心理師說出這句話時,臉上全無方才的微笑,嚴肅地直盯著我。「你說的危險,是什麼意思?」當下我愣住了,尖尖心理師一改平時的幽默風趣,突然安靜了下來。生病這麼多年,我清楚知道各種會誘發疾病惡化的因素:缺乏睡眠與運動、未按時服藥、身心壓力……但我卻沒有辦法停下來好好照顧自己,總是有工作或是其他代辦事項擋在我跟好好休息之間,我也總是有藉口再晚睡一分鐘、五分鐘,甚至一小時。我常常開玩笑說,現代人不都這樣嗎?被工作綁架,被手機綁架,被數不清的待辦事項跟社會期望綁架。我只是剛好運氣比較不好,身體壞掉了而已。我很清楚這些都是我用來不照顧身心的藉口,卻無法停下來。我,到底怎麼了?

第一名還不夠的童年:外界再多的稱讚都無法使我肯定自己

回想起國中三年,我每次段考跟模擬考都是全班第一名。但有一次,當我拿成績單給母親看時,母親說:「你看班上第二名才差妳不到校排50名誒,你要小心人家搞不好很快就追上你。」就連作為國中生的我都為這樣的標準感到震懾。原來,得到班上第一名還不夠,還要遠遠甩開第二名。在媽媽眼中,好像有個標準,而那個標準是我永遠無法達到的。後來我拼命讀書,成為校排前三名,母親終於無話可說了。
國中畢業後的我,內化了這樣的高標準,也一路從北一女念到台大,再到台大研究所。但在大學的時候,我的身體便開始抗議了。我生了一場大病,為此多次進出醫院與急診。即使坐在急診病床上,我手指夾著血氧監測器,胸口貼滿心律偵測貼片,還是一邊打報告、做學術倫理認證。到什麼程度,才會覺得我已經做得夠好,覺得自己可以休息一下了呢?我開始發現,不管旁人給予我再多的肯定或稱讚,我都無法肯定自己,也無法放過自己。

有條件的愛:不優秀比死亡還令人感到恐懼

我有一個妹妹,從小到大,他在學業跟課外活動的表現都沒有我出色。或許是因為這樣,在親戚面前,媽媽往往只提及我的豐功偉業。妹妹到現在二十幾歲了,仍然覺得自己在家中比較不受重視。看著妹妹這樣被忽視、不受關注地長大的我,自然而然也不敢鬆懈,不管是課業或課外活動都要做到最好。長大之後,我跟妹妹都很不快樂,也都缺乏自信。

「我跟我妹妹是一個議題的兩面:在一個要有好表現才能得到關注的家中長大,到最後我們都無法真正地肯定自己。」


有時候我想,其實大多數的華人家庭都是這個樣子,難道就只有我跟妹妹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與關注如此掙扎嗎?到底是因為什麼,我跟妹妹到今天都還走不出來?

看到這裡讀者們可能會以為我的父母很壞,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我很清楚我的父母很愛我,從小到大,他們每日辛勤地工作只為了可以給我們更好的生活。但或許就是因為太努力工作了,過去那些想要和父母說說話、擁抱一下的時間時,他們經常已經累到沒有回應的餘力了。我怪不了我的父母,但我也很想逃離不斷塞事情給自己做才能肯定自己的惡性循環。不優秀比死亡還令人感到恐懼的信念,如今變成了我的一部分,我該怎麼辦才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日風的沙龍
120會員
81內容數
一個心理學學徒與文學少女的自白。
日日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6
從小,我就習慣壓抑情緒,連哭泣和生氣都帶著罪惡感。直到今天,我才意識到,生氣並不代表我錯了,而是我開始願意為自己站出來。那些年來的壓抑,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的價值,甚至拼命追求「完美的樣子」。現在我知道自己的完整性值得被認可,擁抱自己的所有特質,因為真正的自由與幸福,來自於誠實地愛自己。
Thumbnail
2025/02/06
從小,我就習慣壓抑情緒,連哭泣和生氣都帶著罪惡感。直到今天,我才意識到,生氣並不代表我錯了,而是我開始願意為自己站出來。那些年來的壓抑,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的價值,甚至拼命追求「完美的樣子」。現在我知道自己的完整性值得被認可,擁抱自己的所有特質,因為真正的自由與幸福,來自於誠實地愛自己。
Thumbnail
2024/09/03
經歷了三次晤談後,我決定結束與慢慢心理師的諮商關係。這段經歷其實讓我感到很受傷。這封信,是我希望他能了解過去的諮商中,哪些部分讓我感覺非常不舒服。我並非要責怪他,而是希望他能成為更好的心理師。我知道這樣的信或許顯得幼稚,但這是我在面對那些未能充分理解當事人主體性的助人者時,唯一能做出的倡議與掙扎。
Thumbnail
2024/09/03
經歷了三次晤談後,我決定結束與慢慢心理師的諮商關係。這段經歷其實讓我感到很受傷。這封信,是我希望他能了解過去的諮商中,哪些部分讓我感覺非常不舒服。我並非要責怪他,而是希望他能成為更好的心理師。我知道這樣的信或許顯得幼稚,但這是我在面對那些未能充分理解當事人主體性的助人者時,唯一能做出的倡議與掙扎。
Thumbnail
2024/08/17
這是我寫給前心理師的一封信。我回顧了高中時期喜愛的旗隊比賽影片及其搭配的歌曲《I Can't Make You Love Me》,開始意識到無法強迫他人愛自己是一種普同經驗,不管是母親、過往斷交的朋友或是心理師都是。然而,經過兩年的諮商,我發現自己已經開始能為自己所沒能得到的愛哭泣了。
Thumbnail
2024/08/17
這是我寫給前心理師的一封信。我回顧了高中時期喜愛的旗隊比賽影片及其搭配的歌曲《I Can't Make You Love Me》,開始意識到無法強迫他人愛自己是一種普同經驗,不管是母親、過往斷交的朋友或是心理師都是。然而,經過兩年的諮商,我發現自己已經開始能為自己所沒能得到的愛哭泣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病初癒後重返心理師的診間,他一語點醒我:「你把自己放在充滿危險的生活中。」我明知壓力過大會引發病情,卻依然無法停下腳步。總有代辦事項與工作占據我照顧自己的時間。「不斷努力追求優秀,卻永遠無法感到滿足」,這股執念追溯自我的原生家庭。如今,我清楚意識到自己正陷於這種惡性循環中,但仍不知該如何擺脫。
Thumbnail
大病初癒後重返心理師的診間,他一語點醒我:「你把自己放在充滿危險的生活中。」我明知壓力過大會引發病情,卻依然無法停下腳步。總有代辦事項與工作占據我照顧自己的時間。「不斷努力追求優秀,卻永遠無法感到滿足」,這股執念追溯自我的原生家庭。如今,我清楚意識到自己正陷於這種惡性循環中,但仍不知該如何擺脫。
Thumbnail
在我的童年回憶到目前為止裡從來沒有被肯定、鼓勵過永遠只有嘲笑、諷刺、否認不斷的潑妳冷水,這種感覺真的很讓自己超級的不舒服與更加厭惡她(我媽???反而像是惡魔) 她永遠都只有自己(低自尊、低成就、控制權很嚴重),一點點問題在她眼裡簡直就是對她大逆不道~最嚴重問題差一點就變成長照殺人(是案主她拿錘
Thumbnail
在我的童年回憶到目前為止裡從來沒有被肯定、鼓勵過永遠只有嘲笑、諷刺、否認不斷的潑妳冷水,這種感覺真的很讓自己超級的不舒服與更加厭惡她(我媽???反而像是惡魔) 她永遠都只有自己(低自尊、低成就、控制權很嚴重),一點點問題在她眼裡簡直就是對她大逆不道~最嚴重問題差一點就變成長照殺人(是案主她拿錘
Thumbnail
我從小做什麼事都不如別人。常常跟別人玩遊戲都輸。因此交不到朋友。常常一個人待在家裡自玩自的,沒辦法跟其他小朋友玩再一起,在加上媽媽最疼我,使得我常招受姊姊的忌妒,並常常欺負我。當兵時由於頭腦比較不靈光,常常被誤導而招受長官的責罵。初入社會在一家保全公司做大夜保全,常常因為人際關係不好而
Thumbnail
我從小做什麼事都不如別人。常常跟別人玩遊戲都輸。因此交不到朋友。常常一個人待在家裡自玩自的,沒辦法跟其他小朋友玩再一起,在加上媽媽最疼我,使得我常招受姊姊的忌妒,並常常欺負我。當兵時由於頭腦比較不靈光,常常被誤導而招受長官的責罵。初入社會在一家保全公司做大夜保全,常常因為人際關係不好而
Thumbnail
「我不夠好」這個想法植根在我的潛意識中,讓我極度自卑。我非常害怕自己的不足、不完美,會讓人失望,所以盡量與人保持距離。我對「人」有極大焦慮,潛意識相信他人會傷害我,很難與人建立真正連繫。
Thumbnail
「我不夠好」這個想法植根在我的潛意識中,讓我極度自卑。我非常害怕自己的不足、不完美,會讓人失望,所以盡量與人保持距離。我對「人」有極大焦慮,潛意識相信他人會傷害我,很難與人建立真正連繫。
Thumbnail
突然出現的多個契機,同時翻攪著我的童年陰影
Thumbnail
突然出現的多個契機,同時翻攪著我的童年陰影
Thumbnail
在一個有毒的原生家庭長大,中途寄居在親戚家,和姊姊一起長大的同時,也一直被比較。
Thumbnail
在一個有毒的原生家庭長大,中途寄居在親戚家,和姊姊一起長大的同時,也一直被比較。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沒有停止思考過是什麼造就了我這樣的個性與思考模式。腦袋裡面還留著許多不一樣的人對我說過的話,這幾句話好像刻在我意識的入口一樣,只要進入思考,有意無意都會不斷提醒著我。 2021年,我大學畢業了,也23歲了。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哥哥大我兩歲,目前從事補教業;妹妹小我五歲,今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沒有停止思考過是什麼造就了我這樣的個性與思考模式。腦袋裡面還留著許多不一樣的人對我說過的話,這幾句話好像刻在我意識的入口一樣,只要進入思考,有意無意都會不斷提醒著我。 2021年,我大學畢業了,也23歲了。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哥哥大我兩歲,目前從事補教業;妹妹小我五歲,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