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優秀比死亡還令人感到恐懼的信念,如今變成了我的一部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把自己放在充滿危險的生活中,你知道嗎?」

大病初癒,我重新和尖尖心理師見了面。回顧這次發作的過程,乍看之下是突然發生的,實際上卻不是如此。大量事務與工作、密集的進修課程、睡眠剝奪與混亂的作息,以及因為作息混亂而導致無法按時服用藥物……「你把自己放在充滿危險的生活中,你知道嗎?」尖尖心理師說出這句話時,臉上全無方才的微笑,嚴肅地直盯著我。「你說的危險,是什麼意思?」當下我愣住了,尖尖心理師一改平時的幽默風趣,突然安靜了下來。生病這麼多年,我清楚知道各種會誘發疾病惡化的因素:缺乏睡眠與運動、未按時服藥、身心壓力……但我卻沒有辦法停下來好好照顧自己,總是有工作或是其他代辦事項擋在我跟好好休息之間,我也總是有藉口再晚睡一分鐘、五分鐘,甚至一小時。我常常開玩笑說,現代人不都這樣嗎?被工作綁架,被手機綁架,被數不清的待辦事項跟社會期望綁架。我只是剛好運氣比較不好,身體壞掉了而已。我很清楚這些都是我用來不照顧身心的藉口,卻無法停下來。我,到底怎麼了?

第一名還不夠的童年:外界再多的稱讚都無法使我肯定自己

回想起國中三年,我每次段考跟模擬考都是全班第一名。但有一次,當我拿成績單給母親看時,母親說:「你看班上第二名才差妳不到校排50名誒,你要小心人家搞不好很快就追上你。」就連作為國中生的我都為這樣的標準感到震懾。原來,得到班上第一名還不夠,還要遠遠甩開第二名。在媽媽眼中,好像有個標準,而那個標準是我永遠無法達到的。後來我拼命讀書,成為校排前三名,母親終於無話可說了。
國中畢業後的我,內化了這樣的高標準,也一路從北一女念到台大,再到台大研究所。但在大學的時候,我的身體便開始抗議了。我生了一場大病,為此多次進出醫院與急診。即使坐在急診病床上,我手指夾著血氧監測器,胸口貼滿心律偵測貼片,還是一邊打報告、做學術倫理認證。到什麼程度,才會覺得我已經做得夠好,覺得自己可以休息一下了呢?我開始發現,不管旁人給予我再多的肯定或稱讚,我都無法肯定自己,也無法放過自己。

有條件的愛:不優秀比死亡還令人感到恐懼

我有一個妹妹,從小到大,他在學業跟課外活動的表現都沒有我出色。或許是因為這樣,在親戚面前,媽媽往往只提及我的豐功偉業。妹妹到現在二十幾歲了,仍然覺得自己在家中比較不受重視。看著妹妹這樣被忽視、不受關注地長大的我,自然而然也不敢鬆懈,不管是課業或課外活動都要做到最好。長大之後,我跟妹妹都很不快樂,也都缺乏自信。

「我跟我妹妹是一個議題的兩面:在一個要有好表現才能得到關注的家中長大,到最後我們都無法真正地肯定自己。」


有時候我想,其實大多數的華人家庭都是這個樣子,難道就只有我跟妹妹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與關注如此掙扎嗎?到底是因為什麼,我跟妹妹到今天都還走不出來?

看到這裡讀者們可能會以為我的父母很壞,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我很清楚我的父母很愛我,從小到大,他們每日辛勤地工作只為了可以給我們更好的生活。但或許就是因為太努力工作了,過去那些想要和父母說說話、擁抱一下的時間時,他們經常已經累到沒有回應的餘力了。我怪不了我的父母,但我也很想逃離不斷塞事情給自己做才能肯定自己的惡性循環。不優秀比死亡還令人感到恐懼的信念,如今變成了我的一部分,我該怎麼辦才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安立格-avatar-img
2024/12/07
不論是否影響了某個人,不爭的事實,原生家庭對我們的性格形塑真的影響深遠。
日日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2
安立格 謝謝你的分享,也期望我能迎來成長與茁壯的一天><
Claydee-avatar-img
2024/12/08
跟您有類似的經歷(以及受傷的手足),在成年後的某個時點發現了「有條件的愛」對自己的影響,也是非常驚訝。但幸運的是,我後來因此發現了「無條件的愛」,或許您的周遭和成長歷程中也有,可以感受探尋看看。祝福日日風能離開那個讓自己受傷的童年家庭。 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希望讓你不孤單 https://vocus.cc/article/66d82edefd8978000195078c(見第8、9點) https://vocus.cc/article/66f80b85fd8978000139d89e(見第1點) https://vocus.cc/article/6721aaa9fd89780001e987ae(見第5點)
日日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8
Claydee 謝謝你的分享!對於未能得到「無條件的愛」的失落的確是我此刻以及長年的心理課題。 所以我現在正努力地學習愛自己,這樣想或許有點悲觀,但我想,全世界最有辦法無條件愛自己的人,應該就是我自己了。如果我自己都做不到愛自己,又要怎麼企望別人來愛我呢?
日日風跟妹妹或許真的需要脫離“家”這個地方,給自己一個減少心理壓力的空間與時間
優秀可以保證甚麼嗎?這麼多年來的努力到頭來也就只是這樣的話,那麼換一條路走走看吧。
日日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2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抱歉對你說了比較重的話,我想我真的為了自己未能過上更健康的生活這件事深深苦惱著。 今天見了碩班時很照顧我的一位老師(非指導老師),雖然我並非基督教徒,但老師在我面前為我禱告,請求上帝幫助我,他說了好多次「拜託上帝幫助日日風」。在老師面前我眼淚不斷地留下來,或許我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上帝所愛,但我知道自己被眼前的老師所愛著。 我相信你也是抱持著好意留言的,謝謝你的好意>< 希望我有一天能夠體會到「換一條路走走看吧」的心情! 在那一天到來之前,也請持續關注我的方格子,我們一起成長吧😊
Eclipse-avatar-img
2024/12/24
能夠把從小累積的念頭這樣清楚地表達出來,實在是相當不容易,恭喜妳能夠理清楚這一切!而且妳的心理師真的好棒!為妳感到開心!!
avatar-img
日日風的沙龍
119會員
81內容數
一個心理學學徒與文學少女的自白。
日日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6
從小,我就習慣壓抑情緒,連哭泣和生氣都帶著罪惡感。直到今天,我才意識到,生氣並不代表我錯了,而是我開始願意為自己站出來。那些年來的壓抑,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的價值,甚至拼命追求「完美的樣子」。現在我知道自己的完整性值得被認可,擁抱自己的所有特質,因為真正的自由與幸福,來自於誠實地愛自己。
Thumbnail
2025/02/06
從小,我就習慣壓抑情緒,連哭泣和生氣都帶著罪惡感。直到今天,我才意識到,生氣並不代表我錯了,而是我開始願意為自己站出來。那些年來的壓抑,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的價值,甚至拼命追求「完美的樣子」。現在我知道自己的完整性值得被認可,擁抱自己的所有特質,因為真正的自由與幸福,來自於誠實地愛自己。
Thumbnail
2024/09/03
經歷了三次晤談後,我決定結束與慢慢心理師的諮商關係。這段經歷其實讓我感到很受傷。這封信,是我希望他能了解過去的諮商中,哪些部分讓我感覺非常不舒服。我並非要責怪他,而是希望他能成為更好的心理師。我知道這樣的信或許顯得幼稚,但這是我在面對那些未能充分理解當事人主體性的助人者時,唯一能做出的倡議與掙扎。
Thumbnail
2024/09/03
經歷了三次晤談後,我決定結束與慢慢心理師的諮商關係。這段經歷其實讓我感到很受傷。這封信,是我希望他能了解過去的諮商中,哪些部分讓我感覺非常不舒服。我並非要責怪他,而是希望他能成為更好的心理師。我知道這樣的信或許顯得幼稚,但這是我在面對那些未能充分理解當事人主體性的助人者時,唯一能做出的倡議與掙扎。
Thumbnail
2024/08/17
這是我寫給前心理師的一封信。我回顧了高中時期喜愛的旗隊比賽影片及其搭配的歌曲《I Can't Make You Love Me》,開始意識到無法強迫他人愛自己是一種普同經驗,不管是母親、過往斷交的朋友或是心理師都是。然而,經過兩年的諮商,我發現自己已經開始能為自己所沒能得到的愛哭泣了。
Thumbnail
2024/08/17
這是我寫給前心理師的一封信。我回顧了高中時期喜愛的旗隊比賽影片及其搭配的歌曲《I Can't Make You Love Me》,開始意識到無法強迫他人愛自己是一種普同經驗,不管是母親、過往斷交的朋友或是心理師都是。然而,經過兩年的諮商,我發現自己已經開始能為自己所沒能得到的愛哭泣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病初癒後重返心理師的診間,他一語點醒我:「你把自己放在充滿危險的生活中。」我明知壓力過大會引發病情,卻依然無法停下腳步。總有代辦事項與工作占據我照顧自己的時間。「不斷努力追求優秀,卻永遠無法感到滿足」,這股執念追溯自我的原生家庭。如今,我清楚意識到自己正陷於這種惡性循環中,但仍不知該如何擺脫。
Thumbnail
大病初癒後重返心理師的診間,他一語點醒我:「你把自己放在充滿危險的生活中。」我明知壓力過大會引發病情,卻依然無法停下腳步。總有代辦事項與工作占據我照顧自己的時間。「不斷努力追求優秀,卻永遠無法感到滿足」,這股執念追溯自我的原生家庭。如今,我清楚意識到自己正陷於這種惡性循環中,但仍不知該如何擺脫。
Thumbnail
在我的童年回憶到目前為止裡從來沒有被肯定、鼓勵過永遠只有嘲笑、諷刺、否認不斷的潑妳冷水,這種感覺真的很讓自己超級的不舒服與更加厭惡她(我媽???反而像是惡魔) 她永遠都只有自己(低自尊、低成就、控制權很嚴重),一點點問題在她眼裡簡直就是對她大逆不道~最嚴重問題差一點就變成長照殺人(是案主她拿錘
Thumbnail
在我的童年回憶到目前為止裡從來沒有被肯定、鼓勵過永遠只有嘲笑、諷刺、否認不斷的潑妳冷水,這種感覺真的很讓自己超級的不舒服與更加厭惡她(我媽???反而像是惡魔) 她永遠都只有自己(低自尊、低成就、控制權很嚴重),一點點問題在她眼裡簡直就是對她大逆不道~最嚴重問題差一點就變成長照殺人(是案主她拿錘
Thumbnail
我從小做什麼事都不如別人。常常跟別人玩遊戲都輸。因此交不到朋友。常常一個人待在家裡自玩自的,沒辦法跟其他小朋友玩再一起,在加上媽媽最疼我,使得我常招受姊姊的忌妒,並常常欺負我。當兵時由於頭腦比較不靈光,常常被誤導而招受長官的責罵。初入社會在一家保全公司做大夜保全,常常因為人際關係不好而
Thumbnail
我從小做什麼事都不如別人。常常跟別人玩遊戲都輸。因此交不到朋友。常常一個人待在家裡自玩自的,沒辦法跟其他小朋友玩再一起,在加上媽媽最疼我,使得我常招受姊姊的忌妒,並常常欺負我。當兵時由於頭腦比較不靈光,常常被誤導而招受長官的責罵。初入社會在一家保全公司做大夜保全,常常因為人際關係不好而
Thumbnail
「我不夠好」這個想法植根在我的潛意識中,讓我極度自卑。我非常害怕自己的不足、不完美,會讓人失望,所以盡量與人保持距離。我對「人」有極大焦慮,潛意識相信他人會傷害我,很難與人建立真正連繫。
Thumbnail
「我不夠好」這個想法植根在我的潛意識中,讓我極度自卑。我非常害怕自己的不足、不完美,會讓人失望,所以盡量與人保持距離。我對「人」有極大焦慮,潛意識相信他人會傷害我,很難與人建立真正連繫。
Thumbnail
突然出現的多個契機,同時翻攪著我的童年陰影
Thumbnail
突然出現的多個契機,同時翻攪著我的童年陰影
Thumbnail
在一個有毒的原生家庭長大,中途寄居在親戚家,和姊姊一起長大的同時,也一直被比較。
Thumbnail
在一個有毒的原生家庭長大,中途寄居在親戚家,和姊姊一起長大的同時,也一直被比較。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沒有停止思考過是什麼造就了我這樣的個性與思考模式。腦袋裡面還留著許多不一樣的人對我說過的話,這幾句話好像刻在我意識的入口一樣,只要進入思考,有意無意都會不斷提醒著我。 2021年,我大學畢業了,也23歲了。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哥哥大我兩歲,目前從事補教業;妹妹小我五歲,今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沒有停止思考過是什麼造就了我這樣的個性與思考模式。腦袋裡面還留著許多不一樣的人對我說過的話,這幾句話好像刻在我意識的入口一樣,只要進入思考,有意無意都會不斷提醒著我。 2021年,我大學畢業了,也23歲了。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哥哥大我兩歲,目前從事補教業;妹妹小我五歲,今
Thumbnail
自我要求高似乎是許多成功者的特質,我雖然還沒成功,可自有記憶以來,從小就對自己要求很高。這個特質一直幫助我表現得很優秀,在學業上、在工作上。直到它讓我承受了過大的壓力,壓垮了我。 發現當自己能力或心力有限時,我無法彈性的調整目標或做法,仍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卻因無法接受理想和現實的落差而痛苦。
Thumbnail
自我要求高似乎是許多成功者的特質,我雖然還沒成功,可自有記憶以來,從小就對自己要求很高。這個特質一直幫助我表現得很優秀,在學業上、在工作上。直到它讓我承受了過大的壓力,壓垮了我。 發現當自己能力或心力有限時,我無法彈性的調整目標或做法,仍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卻因無法接受理想和現實的落差而痛苦。
Thumbnail
讓所有的悲傷,停留在昨日 每個人都有一段故事,這個故事,既非平淡的日常,也不是幸福洋溢,它多半有點遺憾、後悔與悲傷。 我,今年19歲,個性活潑開朗,從小大家都說我是個樂觀的女孩,然而...
Thumbnail
讓所有的悲傷,停留在昨日 每個人都有一段故事,這個故事,既非平淡的日常,也不是幸福洋溢,它多半有點遺憾、後悔與悲傷。 我,今年19歲,個性活潑開朗,從小大家都說我是個樂觀的女孩,然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