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回事》史蒂芬‧金的生活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作者

史蒂芬‧艾德溫‧金(Stephen Edwin King),是當今世界上最受歡迎和著名的美國小說家之一。出生於1947年,史蒂芬‧金以其豐富的創作和極具影響力的恐怖小說聞名全球。他的代表作包括《肖申克的救贖》、《閃靈》、《伴我同行》等。史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超過3.5億冊,他曾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

書籍背景

《寫作這回事》(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是一本獨特的作品,既是史蒂芬‧金的回憶錄,也是一本寫作指南。這本書的內容一半是史蒂芬‧金的人生經歷,另一半則是他在多年的寫作生涯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和技巧。

書籍內容

在書中,史蒂芬‧金回顧了他的成長經歷,講述了他是如何成為一名大師級作家的故事。他分享了許多有趣的童年回憶,以及這些經歷如何啟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此外,史蒂芬‧金還提供了大量關於寫作的實用建議和技巧,幫助讀者提升寫作能力。

《寫作這回事》不僅適合希望提升寫作技巧的讀者,也是了解這位大師生活和思想的絕佳窗口。史蒂芬‧金以其一貫的幽默和坦誠,將他的寫作哲學和生活智慧融入書中,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豐富且有趣的閱讀體驗。

 

史蒂芬‧金的成長經歷及他如何成為寫作大師

童年與早年生活

史蒂芬‧艾德溫‧金(Stephen Edwin King)1947年出生於美國緬因州波特蘭市。他的童年生活並不順利,兩歲時父親欠債離家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史蒂芬和他的哥哥跟著母親生活,經常搬家,母親靠打工的微薄收入撫養他們。

儘管生活艱辛,史蒂芬‧金從小就展示了驚人的想像力和敘事天賦。他經常想像自己是各種英雄角色,這些幻想在他之後的創作中成為靈感來源。童年時期的史蒂芬‧金還受到大量連環漫畫書的影響,這些早期的閱讀經歷啟發了他的創作欲望。

初次創作與寫作啟蒙

史蒂芬‧金的創作之路始於模仿。小時候,他會抄寫連環漫畫書的故事,並加入自己的想法。母親的鼓勵對他的創作熱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不僅沒有責怪他抄襲,反而鼓勵他自己寫故事。這使史蒂芬‧金感受到巨大的創作自由和快樂。

十一歲時,史蒂芬‧金家裡有了第一台電視機,他開始接觸各種電影,尤其是恐怖片和科幻片,這些影片對他後來的創作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他也開始使用母親送給他的打字機寫故事,這進一步鞏固了他的創作習慣。

成為作家的堅韌之路

13歲起,史蒂芬‧金開始向雜誌社投稿,但總是遭到拒絕。然而,他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更加堅持。他在房間牆上釘了一個大釘子,專門掛那些退稿條,隨著退稿越來越多,他換上了更大的釘子。

16歲那年,史蒂芬‧金收到了一封退稿信,其中寫道:「故事不錯。不適合我們,但確實不錯。你有天賦。繼續來稿。」這簡短的一句話給了他無限的希望。多年後,他重寫了這個故事並再次投稿,最終得到了出版。

史蒂芬‧金母親和妻子的支持對他來說至關重要。他的母親是他創作道路上的第一位支持者,而他的妻子塔碧莎(Tabitha King)則在他成名之後一直陪伴和鼓勵他。她挽救了他許多被遺棄的手稿,並鼓勵他繼續創作。

成名之路

史蒂芬‧金的職業生涯並非一帆風順。結婚後,他曾在洗衣房工作,用閒暇時間寫作。後來他找到了一份英語教師的工作,但對寫作的熱情從未消退。

《魔女嘉莉》是讓他一舉成名的作品。這本小說原本被他丟進垃圾桶,但妻子從垃圾桶裡撿了回來,並鼓勵他完成。最終,這本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史蒂芬‧金也因此走上了專業作家的道路。

持續的創作與成功

自從成名後,史蒂芬‧金保持了旺盛的創作能力,出版了大量的小說和短篇故事。他的作品質量和數量並重,許多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成為文化經典。

 

對於寫作的一些獨特感想


史蒂芬‧金在《寫作這回事》中分享了他對於寫作的一些獨特感想和方法,這些見解對許多寫作者來說非常有啟發性。以下是其中的一些要點:

1. 寫作與生活不可分割

感想:史蒂芬‧金認為寫作與生活緊密相連,兩者不可分割。他強調,寫作並不是一項需要刻意經營的工作,而是一種長期穩定的狀態,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支撐著生活的繼續。

2. 關門寫稿,開門改稿

方法:史蒂芬‧金建議寫作時應該找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關上房門,全神貫注地完成寫作目標,比如每天寫一千字。不達目標絕不開門。寫完第一稿後,將其放置一段時間再進行修改,這樣能更客觀地檢視和改進自己的作品。

3. 口語化寫作,準確描述

方法:史蒂芬‧金主張寫作應該像日常對話一樣自然,用最直觀的詞語來表達。他認為口語化寫作不是退化的過程,而是一種掙脫束縛的過程。用簡單、準確的語言來描述故事,避免用不必要的大詞和虛詞。

4. 享受寫作過程

感想:史蒂芬‧金強調,寫作應該是一種享受的過程,而不是一種壓力。他建議寫作者應該在寫作的過程中找到樂趣,而不是只關注結果。這樣可以幫助寫作者保持創作的熱情和動力。

5. 克服自我懷疑

方法:史蒂芬‧金認為寫作最不缺的就是自我懷疑。他建議寫作者在寫作初期不應該過於苛刻地審視自己的作品,而是應該快速地把腦中的想法寫下來。這樣可以避免被自我懷疑拖慢速度,保持寫作的熱情和連貫性。

6. 故事與情節

感想:史蒂芬‧金認為,寫作故事比構思情節更重要。他主張讓角色自己在故事中行動,觀察他們如何應對挑戰,而不是作者精心設計情節。這樣故事會更加自然和真實,結局也會更加出乎意料。

7. 寫作的意義

感想:對史蒂芬‧金來說,寫作是一種堅持信念和對抗絕望的方式。即使在面對巨大痛苦時,他依然通過寫作來找到希望和快樂。他認為寫作對他來說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精神支柱。

 

三個寫作方法


史蒂芬‧金在《寫作這回事》中分享了多種寫作方法,以下是其中三個重點方法,以及每個方法的具體例子:

1. 關門寫稿,開門改稿

方法:史蒂芬‧金強調,寫作需要一個專屬的空間,關上門全神貫注地完成每天的寫作目標。例如,每天寫一千字,不達目標絕不開門。第一遍草稿完成後,把它放置一段時間,然後再進行修改。

舉例:在創作《魔女嘉莉》時,史蒂芬‧金關起門來專心寫作,把最初的故事寫了三頁紙。然而,他對自己的作品並不滿意,將草稿扔進垃圾桶。幸好他的妻子塔碧莎從垃圾桶裡撿了回來,並鼓勵他繼續寫下去。最終,這部作品獲得了巨大成功。

2. 口語化寫作,準確描述

方法:史蒂芬‧金提倡用日常對話的方式來寫作,使用最直接和生動的詞語來表達。他認為寫作應該回歸日常表達的天然邏輯,而不是僅僅依賴書面語的嚴謹結構。

舉例:在他的小說《閃靈》中,史蒂芬‧金用簡單而具體的語言描繪了主角傑克·托倫斯的心理變化和恐怖場景。這種直接而生動的描述,使得讀者能夠強烈感受到角色的恐懼和瘋狂,增加了故事的震撼力。

3. 專注於講好故事,而非情節構思

方法:史蒂芬‧金認為,講好故事比精心構思情節更重要。他主張讓角色自行發展,觀察他們如何應對困境,而不是作者過於控制劇情發展。

舉例:在創作《綠里奇蹟》時,史蒂芬‧金並沒有事先詳細設計好情節,而是讓故事自然發展,觀察角色在面對困難時如何行動。這種方法使得故事中的角色更加真實和有深度,結局也讓讀者感到出乎意料。

  

結語


《寫作這回事》這本書,不僅僅是史蒂芬‧金對其寫作生涯的回顧,更是他在面對人生重大考驗時展現堅韌精神的具體表現。在創作這本書的過程中,史蒂芬‧金經歷了一場重大的車禍。1999年的夏天,他在一次散步中被一輛小貨車撞飛,受了重傷。經過五次馬拉松式的手術,他的腿才被重新接上,經歷了巨大的痛苦和康復過程。

正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史蒂芬‧金憑藉對寫作的熱愛和不屈不撓的意志,完成了這本書的後半部分。對他來說,寫作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對抗絕望、重建生活的方式。他通過寫作找到力量,挑戰生命中的困難,並從中獲得快樂和滿足。

在《寫作這回事》中,史蒂芬‧金坦誠分享了他的寫作心得和方法,將多年的經驗傳授給讀者。這本書不僅教會我們如何提高寫作技巧,更讓我們看到了寫作背後的堅韌精神和無限可能。

透過這本書,史蒂芬‧金告訴我們,寫作是一種生活態度,是面對挑戰和逆境時的一種強大力量。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我們都能透過寫作找到自己的道路,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個挑戰。

 

歡迎您免費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215會員
238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2025/04/24
這篇文章介紹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充滿趣味的人生故事與獨特的學習方法,並以「生成式AI」為例,示範如何運用費曼學習法。文章涵蓋費曼的奇聞軼事、父親的教育理念,以及費曼學習法的步驟與優點,旨在啟發讀者培養主動學習、深度思考與樂在學習的態度。
Thumbnail
2025/04/24
這篇文章介紹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充滿趣味的人生故事與獨特的學習方法,並以「生成式AI」為例,示範如何運用費曼學習法。文章涵蓋費曼的奇聞軼事、父親的教育理念,以及費曼學習法的步驟與優點,旨在啟發讀者培養主動學習、深度思考與樂在學習的態度。
Thumbnail
2025/04/22
《六頂思考帽》提供一套結構化思考框架,幫助個人或團隊做出更周全的決策。文章詳細解釋六種帽子(白、紅、黃、黑、綠、藍)各自代表的思考維度,並輔以生活化例子與實際應用場景,例如創業決策、作家轉型等,說明如何避免思維混亂,在理性與感性間取得平衡。此外,文章比較了六頂思考帽與SWOT分析法的異同。
Thumbnail
2025/04/22
《六頂思考帽》提供一套結構化思考框架,幫助個人或團隊做出更周全的決策。文章詳細解釋六種帽子(白、紅、黃、黑、綠、藍)各自代表的思考維度,並輔以生活化例子與實際應用場景,例如創業決策、作家轉型等,說明如何避免思維混亂,在理性與感性間取得平衡。此外,文章比較了六頂思考帽與SWOT分析法的異同。
Thumbnail
2025/03/2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在於,管理者應該先管理好自己,才能有效管理他人和組織。文章從自我管理、時間管理和決策三個方面闡述了德魯克的管理思想,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避免重複性危機、提升決策效率、以及從系統性角度解決問題,避免流於表面的忙碌。
Thumbnail
2025/03/2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在於,管理者應該先管理好自己,才能有效管理他人和組織。文章從自我管理、時間管理和決策三個方面闡述了德魯克的管理思想,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避免重複性危機、提升決策效率、以及從系統性角度解決問題,避免流於表面的忙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發想故事 我們可以從... 1.生活取材: 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觀察人物、事件,將其轉化為故事。 想像力發揮: 創造一個獨特的世界、奇幻的生物或未來科技。 結合興趣: 將你熱愛的歷史、科學、藝術等元素融入故事中。 2. 角色塑造 個性鮮明: 每個角色都應
Thumbnail
發想故事 我們可以從... 1.生活取材: 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觀察人物、事件,將其轉化為故事。 想像力發揮: 創造一個獨特的世界、奇幻的生物或未來科技。 結合興趣: 將你熱愛的歷史、科學、藝術等元素融入故事中。 2. 角色塑造 個性鮮明: 每個角色都應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智慧與幽默的書,作者史考特·亞當斯分享了他對成功的思考,以及如何透過系統導向獲得成功。書中也提到了如何掃清存活障礙,目標屬於失敗者的概念。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智慧與幽默的書,作者史考特·亞當斯分享了他對成功的思考,以及如何透過系統導向獲得成功。書中也提到了如何掃清存活障礙,目標屬於失敗者的概念。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金惟純在《活學》一書中指出,一輩子只有一個功課,就是把自己活好。文章探討了人生的苦與苦的狀態,以及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擇接受或行動。強調降低欲望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性,並警示內耗的危害,主張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金惟純在《活學》一書中指出,一輩子只有一個功課,就是把自己活好。文章探討了人生的苦與苦的狀態,以及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擇接受或行動。強調降低欲望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性,並警示內耗的危害,主張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慢慢的閱讀和實踐,每個小節後都有行動清單,讓人進一步行動、思考和辨證。作者分享自己接近中年時的覺察和改變經驗,鼓勵讀者思考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慢慢的閱讀和實踐,每個小節後都有行動清單,讓人進一步行動、思考和辨證。作者分享自己接近中年時的覺察和改變經驗,鼓勵讀者思考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品德是諸位大師,擺在第一位重要性格,沒有誠信與正直,根本免談成功,故事分享了史蒂芬。柯維、巴菲特與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品德的,而沒有品德的人,會很難走回正途,因為他們已經漸漸習慣,用背叛與欺騙,迅速獲得回報,呼籲每個人最看重的就是自我德性。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品德是諸位大師,擺在第一位重要性格,沒有誠信與正直,根本免談成功,故事分享了史蒂芬。柯維、巴菲特與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品德的,而沒有品德的人,會很難走回正途,因為他們已經漸漸習慣,用背叛與欺騙,迅速獲得回報,呼籲每個人最看重的就是自我德性。
Thumbnail
作者李洛克,從寫就熱愛寫作,從大學化工系畢業後在冷凍工廠裡面殺魚,待到了28歲,決心追夢展開全職寫作冒險。之後的寫作經歷橫跨小說、電影編劇、出版編輯、寫作教學等,深信每一次的努力都是未來人生的伏筆。一生奉行一個信念:「努力是能夠超越天才的。」他致力推廣故事知識的普及,最常如此勉勵有夢的人:「每個人都
Thumbnail
作者李洛克,從寫就熱愛寫作,從大學化工系畢業後在冷凍工廠裡面殺魚,待到了28歲,決心追夢展開全職寫作冒險。之後的寫作經歷橫跨小說、電影編劇、出版編輯、寫作教學等,深信每一次的努力都是未來人生的伏筆。一生奉行一個信念:「努力是能夠超越天才的。」他致力推廣故事知識的普及,最常如此勉勵有夢的人:「每個人都
Thumbnail
值得記念一下, 方格子100篇文章成就達成。 2021.05.15發表的第一篇文章, 「市場先生教了我們什麼道理?」 是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 剛開始寫作時, 寫的很笨拙, 要整合邏輯與分析觀點就花了好幾天時間。 比特幣首富李笑來的著作,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其中一段提到: 「做任何事開始時一
Thumbnail
值得記念一下, 方格子100篇文章成就達成。 2021.05.15發表的第一篇文章, 「市場先生教了我們什麼道理?」 是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 剛開始寫作時, 寫的很笨拙, 要整合邏輯與分析觀點就花了好幾天時間。 比特幣首富李笑來的著作,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其中一段提到: 「做任何事開始時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