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玩到了幾款不同的解謎類桌遊,各自都有其不同的樂趣所在。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往往在於,玩家需要透過邏輯思考,去從逐步增加的線索中,一步步抽絲剝繭推理出答案。
今年新推出的《時空神探:巴黎1920》(Kronologic: Paris 1920)就是其中對於邏輯思考特別強調的一款作品。當你和其他玩家得到相同的資訊時,如果你沒有好好運用你的推理能力,在別人已經找到答案時,你可能還一頭霧水、沒有頭緒。
《時空神探》的設計者格里德爾(Fabien Gridel)和萊維特(Yoann Levet)在2022年時曾經推出過一款相當令人驚豔的遊戲《圖靈解密》(Turing Machine)。在那款遊戲中,遊戲的公共版圖會「變成」一款能夠回答你特定問題的機器。
為了要完成這件神奇的事,玩家會抽取三張布滿洞洞的卡,將它們疊在一起之後會剛好只露出一個洞,當我們將這三張卡對準我們要問的問題時,那個洞中出現的結果就會是該問題的答案。看不太懂沒關係,總之,知道它很酷就好了。而《時空神探》,就繼承了這個酷機制,而且讓它變得(看起來)稍微平易近人了一點點。
*
在《時空神探:巴黎1920》裡面,玩家面對的不再只是冰冷的數字,而是歌劇院中的嫌疑人。遊戲有數個不同案件,每個案件包含數種不同的難度等級。你必須透過少量的線索,比其他玩家更早推理出誰是案件真正的凶手,以及其他更複雜的案件細節。
在這些所有的劇本裡面,除非有特別說明,否則每個嫌疑人都會依照以下的規則行動:「角色必定會在每個時間段中移動到相鄰的房間」,並經歷六個時間段。譬如我玩到的兩個劇本中,第一個較簡單的劇本裡,我們需要找到在六個時間段中,「從來沒有和別人待在相同房間的人」,那個人就是潛藏在歌劇院裡的殺人兇手。
而在另一個較為複雜的劇本中,我們則要找出「第一組獨處的男女」,他們是在歌劇院裡安裝定時炸彈的鴛鴦大盜。我們不只要弄清楚兇手是誰,還要知道他們把炸彈放在哪裡,以及當炸彈設定的時間到時,誰不幸在爆炸中罹難。
而這款遊戲提供線索的方式,同樣使用到了相似於《圖靈解密》的「打洞卡機制」。每一名角色和每個時間段都有一張專屬的打洞卡,透過將那張卡疊放在地點牌上,玩家會得到一個公開資訊與一個非公開資訊。
以角色卡為例,公開資訊會是「這名角色去過那個房間幾次」,非公開資訊則是「他在哪一個時間段去過那個房間」;時間卡的話,公開資訊是「那個時間段有幾個人在該房間」,非公開資訊則是「其中一個當時在那裡的人是誰」。
而透過基本的移動規則和這些探所得來的資訊,我們會能夠推理出一些自己沒有直接看到的資訊,遊戲的核心就是在比賽所有玩家中,誰能最快推理出答案。或者是,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朋友,這款遊戲也可以讓你自己一個人挑戰,在指定的探索次數之內推理出答案,才算是過關。
除了這些設計特殊的打洞卡之外,遊戲也提供了記筆記用的圖板和遮住筆記用的屏風。所以我在得到一個資訊之後,都會先試著在自己的筆記上多推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額外的資訊,以此去想我現在最缺什麼線索。
這種調查、推理、整理線索、帶著問題再去調查的循環相當不錯。雖然對於一些人而言可能還是會「太邏輯」,但如果是喜歡思考與推理的玩家,應該能得到不錯的體驗。
而為什麼這款遊戲會叫做《時空神探:巴黎1920》呢?聰明的你或許已經推理出來了,作者已經準備好要用相同(或至少相似)的機制再推出其他幾部--包含《巴比倫2500》與《庫斯科1450》的續篇了。喜歡這種機制的人,或許很快就能玩到它的其他篇章。
延伸閱讀:
〈《Fit to Print》--當遊戲的目的與審美的目的結合在一起〉
〈《Harmonies》:讓動物們自在棲息於你創造的和諧世界〉
〈不要翻船,要翻面--板塊放置遊戲《Captain Flip》〉
〈小型桌遊體驗會(二):
《Tasso Banana》、《Run Mule Run》與《Circus Flohc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