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是種超能力》瓦基讀後心得:內向者必學的四個職場優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轉貼自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編撰的好文,推薦給職場工作者。


這本書主要討論內向者如何利用自己的特質,比如善於傾聽、思考周到,來在職場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內向者不必強迫自己變得外向,而是可以用細緻的方式,像是會議後跟進、提前準備等來展現專業和能力,並且有效建立信任。她還提出了應對自我懷疑和內心焦慮的實用方法。

這本書適合各個年齡的內向者閱讀,尤其是那些在職場上感到壓力或迷茫的人。內向的學生或準備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也能從中學到如何在不同場合找到適合的表達方式。如果你是外向者也可以讀這本書,你就能夠更了解內向者的想法,更容易跟他們合作。

一、內向者如何讓自己的意見被聽見?

內向者在職場上,很容易遇到「意見被忽視」的情況,尤其在充滿外向者的環境中,內向者的聲音往往較為微弱。

作者建議內向者不必因此而感到沮喪,因為關鍵在於找到適合的「表達方式」和「時間點」,而不是硬逼著自己去「改變個性」。如同書中所說:「內向者不必像外向者一樣高聲喊話,但你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讓自己的意見更有影響力。」

具體而言,她認為內向者可以在「會議前」做好準備,包括將自己的觀點記錄下來並提前研究相關數據,這樣在發言時不僅能夠更有自信,還能以更精準的資料支援觀點。

此外,她建議內向者利用「會議後」的機會進行跟進。「如果你覺得會議上說得不夠清楚,可以發一封簡短的 Email 再補充意見,這樣能讓你的觀點被更認真看待。」她認為這種方式就不會給內向者帶來壓力,還能展現出專業和細心。

最後,內向者還能夠試著練習和主管或同事的「一對一」互動。她指出:「內向者往往在小規模的對話中表現更好,可以利用這種場合來讓自己的聲音被聽到。」因為一對一互動能幫助內向者更自在地交流,並且在無壓力的環境下建立信任和影響力。

她鼓勵內向者不需要「過分焦慮」自己當下的意見是否被忽視,而是長遠地去經營自己的影響力,慢慢讓大家重視自己的意見。

raw-image

二、內向者如何運用個性優勢來展現自信?

內向者在社交場合中,不必強迫自己變得像外向者那樣活躍或滔滔不絕,因為那會讓他們感到壓力反而更難放開。

她鼓勵內向者善用自己的特質「傾聽的能力」。她強調:「當內向者成為稀缺的聆聽者,反而能讓別人感到被重視,形成良好的互動。」對她來說,聆聽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透過用心傾聽,內向者能夠給人一種「真誠」的感覺,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交流方式。

書中建議內向者在社交場合中可以設定一些「小目標」,而不是試圖與所有人建立深度關係。

例如,在一場社交活動中,內向者可以給自己設下結交三位新朋友的小目標,這樣不會有太大壓力,也能讓他們感到「掌控感」。除此之外,內向者可以事先準備一些輕鬆的話題或問題,這樣當有機會參與對話時就不會因為不知道說什麼而尷尬。

書中我最喜歡的是這句話:「內向者可以不必說得多,但可以讓每句話都更有重量,這樣反而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與其滔滔不絕,不如先用心傾聽之後,再說出經過思考的見解。

此外,她提到,內向者可以主動去尋找那些與自己有共通點的人,這樣的對話會更加自然和舒適。社交場合並不是競技場,內向者完全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與步調去建立連結。


三、內向者作為領導者或管理者有哪些優勢?

內向者擔任領導或管理角色有其獨特的優勢,是一般人很容易忽略掉的。

她認為內向者的優勢在於「他們傾向於深入觀察團隊成員,並且更具備同理心。」她強調,內向者往往具有「謹慎」且「深思熟慮」的特質,因此在做決策時能夠更加周全,不會輕易受情緒或外界影響。

書中也提到,內向者更容易與團隊成員建立緊密的個人聯繫,這對於團隊氛圍的培養有極大的幫助。

因為內向者在傾聽和理解他人需求方面有天然的優勢,可以讓成員在工作中感到「被支持」和「被理解」,這有助於提升團隊凝聚力。她說:「內向者的領導風格或許不像外向者那般張揚,卻能夠在團隊之間建立穩固的信任基礎。」

此外,她認為內向者的領導風格也更具「包容性」,因為他們往往能理解不同類型的個性和需求,能夠找到與各類型成員合作的最佳方式。

她鼓勵內向的領導者,不必過於擔心自己的外向程度,因為領導力並不一定與高調的行為劃上等號,而是取決於能否凝聚人心、善用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

raw-image

四、內向者如何面對內耗和自我懷疑?

內向者經常會因為自我懷疑和過度思考而陷入「內耗」的狀態,這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自信心和行動力。

作者稱這種現象為「內向者的小劇場」,形容內向者在面對一件小事時,腦中可能會產生許多「如果」的假設,導致情緒被消耗殆盡。

為了對抗這種內耗,她建議內向者可以練習將自己從過度思考中「抽離」。她說:「當你開始進入自我懷疑的迴圈時,可以試著把這些念頭分開來,像貼標籤一樣,看看哪些是事實,哪些是情緒。」透過這種方式,內向者可以逐漸意識到並控制自己的內耗情緒,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此外,她建議內向者設定明確的「短期目標」,將焦點放在逐步建立的「日常成就」上,而不是一味思考長遠的成功。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內向者在小小的成功中找到自我肯定,逐漸減少對失敗的恐懼,並在實踐中慢慢提升自信心。

例如,內向者可以採用三個簡單的小方法:一、設定短期目標,讓自己聚焦於眼前的小成就;二、記錄每天的進展,即使是微小的進步也值得肯定;三、把每一項完成的工作視為自信的基石,這樣能在日積月累中逐漸增強信心,減少對失敗的恐懼感。

透過這種一步一步積累的自信,內向者能有效減少自我懷疑的負面影響,讓生活和職場變得更加順暢和愉快。


後記:不必刻意改變自己的釋懷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深刻地感受到張瀞仁老師對內向者的理解和鼓勵。這本書不只是內向者的「生存指南」,更是提醒我們不用去迎合外界的標準,只要在自己的步調中前進、發揮自身優勢即可。

我很佩服作者的洞察力和敘事風格,她透過細膩的觀察和豐富的職場經驗,讓內向者看見自己的獨特價值,而這份理解也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內向絕不是劣勢,而是值得被發掘的特質。無論在職場、社交場合或生活中,內向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對於每一位內向者來說,這本書如同一盞明燈,為我們帶來一股「不必刻意改變自己的釋懷感」。它鼓勵我們,不用大聲喧嘩也能被看見,不用爭取強出頭也能有成就。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節奏,耐心去發掘並深耕自己的特長,不必急著證明什麼。

當內向者把「安靜」當作一種「超能力」去擁抱,你會發現,安靜的人生也能活得精彩充實。這本書就像一股無形的支持力量,讓我們重新找到內在的力量,並勇敢展現出來。


更多好書閱讀心可連結至瓦基的閱讀前哨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竹市政府人事處關懷plus園地
36會員
118內容數
新竹市政府人事處
2025/03/13
本篇轉載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撰寫好文 你是否經常在工作中遇到瓶頸,苦於找不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或者總是依賴直覺和經驗,卻屢屢碰壁?你需要的是一套嶄新的思維模式「數據思維」,讓你的職場決策更加精準、有效,成為高勝算的職場達人。 這本書在說什麼? 《高勝算的本事》的作者是劉奕酉(Kevin
Thumbnail
2025/03/13
本篇轉載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撰寫好文 你是否經常在工作中遇到瓶頸,苦於找不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或者總是依賴直覺和經驗,卻屢屢碰壁?你需要的是一套嶄新的思維模式「數據思維」,讓你的職場決策更加精準、有效,成為高勝算的職場達人。 這本書在說什麼? 《高勝算的本事》的作者是劉奕酉(Kevin
Thumbnail
2025/03/07
本文轉貼自鉑澈行銷顧問有限公司劉奕西老師臉書粉絲團專頁好文 「那就躺平吧!」 ​看的書名不自覺冒出這個念頭。 躺平就真的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嗎?當然不是。 大多數人不想上班,是因為感到倦怠。 然而「倦怠」並不是單純的身心疲憊,而是一種「失去主導權」的狀態,覺得我們的時間、精力、決策權逐漸被
Thumbnail
2025/03/07
本文轉貼自鉑澈行銷顧問有限公司劉奕西老師臉書粉絲團專頁好文 「那就躺平吧!」 ​看的書名不自覺冒出這個念頭。 躺平就真的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嗎?當然不是。 大多數人不想上班,是因為感到倦怠。 然而「倦怠」並不是單純的身心疲憊,而是一種「失去主導權」的狀態,覺得我們的時間、精力、決策權逐漸被
Thumbnail
2025/03/05
本文轉貼自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編撰的好文,推薦給正面臨人生困境中您們。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挑戰,這些挑戰往往來得讓人措手不及。但是,有人卻將這些困難視為最好的成長機會?我最近讀完一本書,透過作者的個人經歷和見解,讓我們看到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這本書在說什麼? 《正面
Thumbnail
2025/03/05
本文轉貼自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編撰的好文,推薦給正面臨人生困境中您們。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挑戰,這些挑戰往往來得讓人措手不及。但是,有人卻將這些困難視為最好的成長機會?我最近讀完一本書,透過作者的個人經歷和見解,讓我們看到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這本書在說什麼? 《正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內向人在時尚產業中的工作焦慮以及溝通表達的挑戰,並提出了觀察力的重要性,以及自信溝通帶來的機會和影響力,並最後提供30分鐘免費諮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內向人在時尚產業中的工作焦慮以及溝通表達的挑戰,並提出了觀察力的重要性,以及自信溝通帶來的機會和影響力,並最後提供30分鐘免費諮詢。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在了解MBTI後,才發現我自己慣有的工作模式是「沒有自我覺察」,貫有模式是感覺關掉,通常遇到事情選擇往前衝就對了,又常會焦慮不安會拖垮專案進度。雖然我得大腦一直說要往前衝,但身心卻說不要,如此分裂就會造成自己身心每況愈下 自我覺察&諮商資源 自我覺察:或許你和曾經的我一樣,沒有發現到自己的身心不
Thumbnail
在了解MBTI後,才發現我自己慣有的工作模式是「沒有自我覺察」,貫有模式是感覺關掉,通常遇到事情選擇往前衝就對了,又常會焦慮不安會拖垮專案進度。雖然我得大腦一直說要往前衝,但身心卻說不要,如此分裂就會造成自己身心每況愈下 自我覺察&諮商資源 自我覺察:或許你和曾經的我一樣,沒有發現到自己的身心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