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躺平哲學」:老師如何讓小小懶惰蟲愛上探索?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怎麼叫都不來參加活動,像黏在地上一樣?」、「玩玩具玩到一半就放棄,這是什麼新型態躺平?」——許多幼教老師對幼兒的「不想、不做、不動力」深感頭疼,但其實這些行為背後有著大大的學問!本文將用輕鬆的方式拆解幼兒「懶洋洋模式」的心理與環境因素,並分享有趣又實用的對策,幫助老師喚醒小小懶惰蟲的探索熱情。

raw-image


幼兒為什麼啟動「躺平模式」?

1.「我怕啦!」——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幼兒的小腦袋可是敏感得很,如果環境太陌生,或是活動太難、老師表情太嚴肅,他們就會默默切換「休眠模式」。這種狀態其實是在告訴我們:「老師,這太難了,我怕搞砸

2.「好無聊啊!」——生活不夠有趣

太多一成不變的活動,就像每天吃同樣的菜,誰都會沒胃口!如果幼兒已經對手邊的教具翻來覆去玩過一百次,那當然只好「演技躺平」來表達抗議啦。

3.「太累了!」——感官或體能需求沒被滿足

幼兒的精力其實有「用完電」的時候,長時間缺乏休息或自由活動,他們可能只想安靜待著,畢竟小小身體也需要充電啊!

4.「大人又來管我了!」——不夠自主自由

幼兒天生是小小冒險家,但如果活動中他們沒有選擇權,或是被指令綁得緊緊的,他們可能會用「不做」來表達內心的抗議。


總是「隱形」的小恩

小恩是小班的孩子,對什麼活動都沒興趣,最喜歡躲在角落安靜地玩玩具。有一天,老師發現他特別喜歡手工材料,尤其是黏土。於是,老師設計了一個「黏土王國的建築師」任務,讓小恩用黏土捏出城堡,同時引導其他小朋友參與,請小恩當「小隊長」。沒想到,小恩不僅主動加入,還帶著其他孩子完成了一座超酷的「黏土大廈」,笑得合不攏嘴!

找到幼兒的興趣點並賦予他們「小小任務」,常常能激發他們意想不到的熱情與參與度!

老師的趣味對策:讓幼兒秒變好奇寶寶

「換點口味吧!」——讓活動變得新鮮有趣

    • 用故事包裝活動:把普通的積木建築變成「拯救積木小村莊」的冒險任務,看看幼兒會多興奮!
    • 創造驚喜感:用神秘箱子裝起新教具,讓孩子自己打開看看裡面有什麼寶藏。


「自由發揮啦!」——給他們選擇權和自主空間

    • 設計開放式活動,例如讓孩子自己挑選畫畫工具或角色扮演道具。
    • 提供「探索區」,讓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嘗試,不設限、不打擾。


「動起來,嗨起來!」——加入感官和身體活動

    • 安排互動式遊戲,如「感官尋寶」:讓幼兒用觸摸、嗅覺找到藏起來的小物品。
    • 把課堂動起來,設置像障礙跑道或跳跳圈的活動,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


「給點掌聲吧!」——用讚美點燃自信心

    • 幼兒的努力都值得被看見!即使只是完成一小部分,也可以用大大的微笑和讚美說:「哇,你的顏色搭配得真棒!」
    • 用小小獎勵(如貼紙或點數),讓幼兒覺得每一步進步都很有成就感。

家庭和學校聯手:對抗「小懶蟲」的雙重威力

家長當「好隊友」:提供支持而非壓力

    • 鼓勵家長多花時間和幼兒玩簡單的互動遊戲,從中觀察孩子的興趣。
    • 避免拿別的孩子做比較,讓幼兒感覺自己的努力被珍視。


雙向溝通,發現關鍵線索

    • 老師和家長定期交換幼兒在不同環境中的表現,看看有無潛在的共性問題。
    • 如果發現幼兒對特定領域有興趣,家校合作可以幫助他們延續這份熱情。


統一步調,建立一致性

    • 如果老師用貼紙激勵幼兒,家長也可以在家中設置相同的獎勵系統,讓幼兒在不同場域都感受到正向鼓勵。



幼兒的「躺平哲學」看似讓人抓狂,其實是小腦袋在偷偷釋放訊號!透過觀察、理解和創造趣味活動,我們可以將幼兒從「懶洋洋模式」切換到「探索家模式」。不妨用更多的微笑和耐心,與小小懶惰蟲一起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思考問題:
  1. 你的班級活動中,有哪些小小調整可以讓幼兒更主動參與?
  2. 如何找到每個幼兒的興趣點,並以此為基礎設計更多引人入勝的活動?
  3. 家校合作中,有哪些創意方法能幫助幼兒找到探索的動力?
avatar-img
2會員
20內容數
歡迎來到【幼教老師心裡話】! 這裡是屬於所有熱愛幼兒教育的老師們的心靈角落。 在這裡,我們分享教學點滴、教育觀察,還有那些讓人暖心的孩子成長故事。 希望透過這些文字,帶給大家更多教學的靈感與前進的動力,並一同感受這份工作中的幸福與挑戰! 讓我們一起在教育的路上攜手前行,播種希望,收穫愛與喜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幼教老師心裡話 的其他內容
面對孩子慢吞吞穿鞋、吃飯、寫作業,家長和老師常忍不住心裡大喊:「再拖下去,太陽都下山了!」但孩子心裡的OS可能是:「我只是在探索這世界的美好,為什麼要趕?」這些情境彷彿時間被放慢,考驗著成年人所有的理性與情感。或許該先了解孩子拖延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以及用愛與智慧化解這場耐心考驗。
當你輕輕提醒孩子「收玩具囉!」,卻換來一聲憤怒的「不要!別煩我!」,甚至有時候還動手打人,這場突如其來的小暴風雨,可能讓你既困惑又沮喪。不過,這些行為背後,蘊藏著孩子未能表達的情緒與需求。如何化解「提醒怒」,讓孩子平和地接受指令?今天我們不僅探討方法,還要更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親師們能夠更輕鬆
「孩子犯錯怎麼辦?」這可能是許多家長和老師的共同疑問。當孩子打翻水杯、忘記帶作業,甚至在朋友間引發爭執時,成人常會感到焦慮,擔心錯誤會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不良影響。然而,試錯其實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過程。本文將從家長和老師的視角,探討如何正向看待孩子的錯誤,並分享有效的引導方法。 家長篇:不敢放
「媽媽,我愛你!」「我要抱抱!」當孩子哭鬧時突然冒出這些話語,很多爸媽的第一反應是:心軟,妥協。但你是否想過,每一次的妥協可能帶來的後續影響?孩子會不會學到「只要說點甜言蜜語,就能達成目的」?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回應,既能表達愛,又不會讓妥協成為習慣?
當老師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家長反映孩子的行為問題時,家長心中的小劇場難免會上演:「我的孩子真的那麼糟嗎?」「老師是不是對我家孩子不公平?」這樣的溝通雖然令人壓力山大,但其實背後藏著更多的可能性。讓我們來解讀這些訊號,並提供一些妙招,幫助家長與老師攜手合作,讓孩子獲得最佳支持! 老師真的「針對
為什麼要學會「好好生氣」? 「生氣」是一種強烈且自然的情緒,但卻經常被誤解或壓抑。當孩子摔玩具、尖叫時,家長和老師或許會急著制止;而當大人壓抑情緒,最後不小心爆發時,後果更可能令人遺憾。其實,生氣並非壞事,它提醒我們界線被觸碰,需求未被滿足。如果能夠「好好生氣」,不僅有助於解決問題,更能促進健康的
面對孩子慢吞吞穿鞋、吃飯、寫作業,家長和老師常忍不住心裡大喊:「再拖下去,太陽都下山了!」但孩子心裡的OS可能是:「我只是在探索這世界的美好,為什麼要趕?」這些情境彷彿時間被放慢,考驗著成年人所有的理性與情感。或許該先了解孩子拖延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以及用愛與智慧化解這場耐心考驗。
當你輕輕提醒孩子「收玩具囉!」,卻換來一聲憤怒的「不要!別煩我!」,甚至有時候還動手打人,這場突如其來的小暴風雨,可能讓你既困惑又沮喪。不過,這些行為背後,蘊藏著孩子未能表達的情緒與需求。如何化解「提醒怒」,讓孩子平和地接受指令?今天我們不僅探討方法,還要更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親師們能夠更輕鬆
「孩子犯錯怎麼辦?」這可能是許多家長和老師的共同疑問。當孩子打翻水杯、忘記帶作業,甚至在朋友間引發爭執時,成人常會感到焦慮,擔心錯誤會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不良影響。然而,試錯其實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過程。本文將從家長和老師的視角,探討如何正向看待孩子的錯誤,並分享有效的引導方法。 家長篇:不敢放
「媽媽,我愛你!」「我要抱抱!」當孩子哭鬧時突然冒出這些話語,很多爸媽的第一反應是:心軟,妥協。但你是否想過,每一次的妥協可能帶來的後續影響?孩子會不會學到「只要說點甜言蜜語,就能達成目的」?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回應,既能表達愛,又不會讓妥協成為習慣?
當老師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家長反映孩子的行為問題時,家長心中的小劇場難免會上演:「我的孩子真的那麼糟嗎?」「老師是不是對我家孩子不公平?」這樣的溝通雖然令人壓力山大,但其實背後藏著更多的可能性。讓我們來解讀這些訊號,並提供一些妙招,幫助家長與老師攜手合作,讓孩子獲得最佳支持! 老師真的「針對
為什麼要學會「好好生氣」? 「生氣」是一種強烈且自然的情緒,但卻經常被誤解或壓抑。當孩子摔玩具、尖叫時,家長和老師或許會急著制止;而當大人壓抑情緒,最後不小心爆發時,後果更可能令人遺憾。其實,生氣並非壞事,它提醒我們界線被觸碰,需求未被滿足。如果能夠「好好生氣」,不僅有助於解決問題,更能促進健康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暑假漸漸來臨,家中的孩子們心情開始浮躁起來。我為他們準備了一些暑假該讀的書籍,並不強求他們一定要完成,只希望他們能在暑假中找到一點寧靜。 我對課業並沒有特別注重,只要孩子們盡力就好。 相比之下,我更看重的是他們的運動表現。 台灣的教育體系總是拼命塞知識,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似乎在台灣或亞洲的教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實在有點沮喪,小孩兒們好需要用許多方法 一直不斷Hold住,這堂內容恰好有些無趣 硬要帶動小孩專注有難度 然後這次小孩又回到調皮的狀態 覺得要一直管秩序讓自己感覺很無能 小孩不聽話自作主張做指令之外的話 一開始好像很害羞的小孩 突然像是覺得我是可以胡來的老師 開始往瘋小孩邁進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讓孩子留白,是一個少數老師會重視的事情,今天我在實人看到了給孩子們大量的留白時間,他們在田間奔跑、玩水、爬樹,這個場景是許多長輩引以為傲的童年記憶,因為當今多數孩子生活在都市裡,哪來的田地讓我們玩耍呢,但如今,這樣的景象,也出現在實人孩子的童年裡了。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有些孩子,他們沒有辦法好好待在教室里,沒有辦法當某些大人眼中的乖孩子。排除掉那些因為先天因素,他們往往是因為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該怎麼融入這個環境所造成的結果。他們不是蟲子也不是野獸,他們只是需要重新建立起安全感。
Thumbnail
明明帶著一些渴望想著要幹嘛幹嘛,但身體就懶在那邊只想放空,像個賴在地上不想收拾玩具的小孩,但這幾次就漸漸也不責備了,就是無奈地把那些渴望醞釀清單給延後進行,超像新手爸媽的修煉。發現自己總在想著可以/應該要如何如何,可也無形中讓本來的那個我(本質/小孩),增添慌亂和無法選擇的狀況,我的腦袋真的好強勢和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暑假漸漸來臨,家中的孩子們心情開始浮躁起來。我為他們準備了一些暑假該讀的書籍,並不強求他們一定要完成,只希望他們能在暑假中找到一點寧靜。 我對課業並沒有特別注重,只要孩子們盡力就好。 相比之下,我更看重的是他們的運動表現。 台灣的教育體系總是拼命塞知識,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似乎在台灣或亞洲的教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實在有點沮喪,小孩兒們好需要用許多方法 一直不斷Hold住,這堂內容恰好有些無趣 硬要帶動小孩專注有難度 然後這次小孩又回到調皮的狀態 覺得要一直管秩序讓自己感覺很無能 小孩不聽話自作主張做指令之外的話 一開始好像很害羞的小孩 突然像是覺得我是可以胡來的老師 開始往瘋小孩邁進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讓孩子留白,是一個少數老師會重視的事情,今天我在實人看到了給孩子們大量的留白時間,他們在田間奔跑、玩水、爬樹,這個場景是許多長輩引以為傲的童年記憶,因為當今多數孩子生活在都市裡,哪來的田地讓我們玩耍呢,但如今,這樣的景象,也出現在實人孩子的童年裡了。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有些孩子,他們沒有辦法好好待在教室里,沒有辦法當某些大人眼中的乖孩子。排除掉那些因為先天因素,他們往往是因為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該怎麼融入這個環境所造成的結果。他們不是蟲子也不是野獸,他們只是需要重新建立起安全感。
Thumbnail
明明帶著一些渴望想著要幹嘛幹嘛,但身體就懶在那邊只想放空,像個賴在地上不想收拾玩具的小孩,但這幾次就漸漸也不責備了,就是無奈地把那些渴望醞釀清單給延後進行,超像新手爸媽的修煉。發現自己總在想著可以/應該要如何如何,可也無形中讓本來的那個我(本質/小孩),增添慌亂和無法選擇的狀況,我的腦袋真的好強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