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女人做了一場夢,在夢中,她在一輛火車上遺失了兩件行李,那時候的她感到非常的懊惱,因為這兩件行李是她唯一的財產,於是她便一節車廂挨著另一節車廂,仔細的尋找。 但找遍了每一個角落,詢問了每一個人,還是毫無線索,就是找不到自己的行李。她開始變得越來越焦慮、越來越沮喪。這個時候,她的睡房外有一輛汽車疾馳而過,這輛車的喇叭聲讓她從睡夢中有些甦醒,就在她幾乎要醒過來之前,她突然想到自己還沒有找到行李,她告訴自己:我還不能醒,因為我還沒有找到我的行李啊!正當她準備再次睡去,要趕快找到行李時,突然意識到,我只要醒過來就好了,這樣自己就不會在火車上,也沒有遺失行李,就在那一刻,她決定從自己的睡夢中覺醒過來。
前幾天,聽到一個故事,也是讓我感觸良深。一位年輕的母親,因工作壓力與家庭責任感到喘不過氣。她的孩子剛上小學,需要花費許多心力陪伴;工作上,她又面臨新的專案挑戰,每天忙得像陀螺。這使她開始失眠,焦慮地輾轉反側,腦中不斷預演各種可能的負面後果。直到有一天,女兒無意間的一句話點醒了她。
那天晚上,她正為孩子未完成的功課和自己待處理的文件煩惱不已,女兒卻指著天上說:「媽媽,你看,月亮好亮喔!」這句話如當頭棒喝,點醒她,自己因為焦慮,設想了許多如果沒做好,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後果,心常常在後悔過去、擔心未來中,忽略了當下的美好。
生活中,我們不也是跟這位年輕媽媽很像嗎?也許是工作上的一點失誤、與家人一些爭執、孩子的某次叛逆,甚至是自己的短暫低潮,就讓我們陷入無盡的懊惱和焦慮中,總以為一定要解決了某個問題之後,才能獲得平靜。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去尋找「行李」,而是從自己的「夢境」中醒來。
如同那位年輕的母親,當她體悟到自己對問題的過度掌控及患得患失,她才發現,問題的根源是自己過度的「用力」,而非外在的「壓力」。
我也提醒自己,當陷入煩惱、痛苦或無助時,問問自己:「這件事真的如此重要嗎?還是我只是困在自己的執念中,又過度用力了?」這個時候,不妨讓自己停下來喝杯茶、看看天空、和朋友聊聊天,會發現困擾自己的事情,就像一場焦急要找行李的夢境,學會醒來、願意醒來,讓自己看見生命的美好風景。 🌙
煩惱是心的夢境,平靜是心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