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介紹一本由日本《每日新聞》針對「兒少照顧者」系列報導集結而成的書,書中記錄了在日本第一線記者眼中,「兒少照顧者」的現況,書名是《身為守護者的少年們》,作者是每日新聞編輯部—取材組,譯者是蕭秋梅。
書的主題很特別,與以往看的書都不太相同。會吸引我借這本書的原因,是我看了開篇故事,講述「兒少照顧者」(young care)的採訪故事。
故事中講述了一個已成人的「兒少照顧者」,從小六開始就照顧自己八十幾歲,患有失智症的奶奶,直到他上大學為止。
邊看書的時候,心裡不斷疑惑著:「這是個什麼樣的家庭呢?怎麼讓一個十多歲的孩子照顧一個八十幾歲的長輩呢?家裡沒有其他成員嗎?孩子的父母在哪裡?老人家的孩子們又在做什麼呢?」一連串的疑問,引得自己一直讀下去,直到把故事看完。
一般來說,從小六到大學,中間大約八年到十年。這階段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正在學校接受教育,參加各類社團,與同儕嘻嘻鬧鬧,探索自己的興趣與方向的年紀。雖然說,他們也不是沒有煩惱,但是在他們的煩惱清單中,可能沒有包含:準備奶奶的晚餐、陪奶奶去醫院看病、接家服員的電話、處理奶奶臨時突然的生病住院、隨時接聽奶奶的電話,安撫她的情緒等等。
但是,在這個故事裡的主人翁,小六開始就一肩挑起了照顧年長奶奶的責任。因為,他的父母很小就離婚,父親工作忙碌,母親早已不跟他生活,奶奶照顧他長大。現在,奶奶老了,需要有人照顧,爸爸因為工作養家,也沒有多餘的心力,於是這個照護的重擔,只好落在孩子身上。
我們可以想像,即便是大人要照顧患患有失智症的長者都很不容易了,更何況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他的心裡承受的壓力不知道有多大。報導中,主人翁已經長大,現在回頭再看曾經的歷程,言談中沒有想像中的悲情,比較多的是他慶幸自己為奶奶做了這些事,也算是回報她對自己的照顧。更何況,自己已經長大了,同時這段經驗,也成為了養份,讓自己可以順利找到工作。
什麼是「兒少照顧者」呢?
「兒少照顧者」又稱為「年輕照顧者」,是未滿十八歲的孩童,在家庭成員中有人需要照顧時,扛起原應由成人擔負的照照個責任。
乍看之下,這好像是一個新名詞,但是其實在我們的社會中,由兒童、青少年擔負起家人照顧的狀況由來已久。只不過,很少人注意到這件事。未曾注意的原因應該有以下幾個:
一是他們年紀小,不太知道如何尋找社會資源來協助自己。
二是只要聽到他們做這些事,大人們通常會用很「正面」地讚賞他們,例如:孝順、懂事、體貼……
三是他們不知道要如何表達自己的狀況,又擔心說了之後會被人以同情的眼光看待?剛開始看書時,也是很同情有這樣遭遇的人,看到這一點才發現,唉~自己又自以為是了。
四是他們可能曾經說過,但是聽的人卻無法理解,還是堅持他們的做法。因此他們會認為就算說了,對現況也沒有任何改善。
總之因為各種因素,讓這群年幼的照顧者,多數只能獨自承擔照顧的壓力和責任,很難得到更多的支持與支援。
書中提到,日本本來沒有針對這群年輕的照顧者的統計,但是因為採訪與報導的醞釀,地方政府才開始相關的統計,但是取得統計數字也是個困難的過程。因為這群孩子不一定知道自己符合「兒少照顧者」的標準,再不然就是他們也怕別人的眼光。所以統計出來的數據不一定正確。
這群「兒少照顧者」要照顧哪些人呢?
以日本的統計,最高比例是祖母,再來是有身心障礙問題的母親、父親,還有有身心障礙問題的手足,或者健康年幼的手足。
他們照顧這些家族成員,通常不是因為家裡沒大人,比較多的是家裡的大人們本身就需要人照顧,或者是大人要工作,他們認為小孩幫忙照顧沒問題。也就是說,除了家裡人手不夠的原因外,大人也認為小孩「應該」幫忙。只不過這些小孩提供的幫忙範圍越來越大,大到佔用了他們學習、休息、與朋友互動的時間,大到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影響他們的發展。
其實,不管是哪一個年齡階層的照顧者都辛苦的,不管照顧長者、幼兒、或者是身心有狀況的家,負擔都也都很重,都需要許多的社會支援與社會支持。會介紹這本書的原因,除了是希望大家可以對自己身邊的照顧者多一點關心外,也是希望我們可以少一點道德綁架,用平等的態度對待他們,讓他們可以表達自己的需要,放鬆地抒發情緒。
畢竟,希望我們的社會能成為一個「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世界,不只需要政府,也需要每個人對各族群多一點關心與支持,少一點自以為是的苛責或同情,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