貍想的教育:​如何做到能夠支撐善意的溝通表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編輯小序

 2024年5月一名高中考生報考北藝大,在收到未錄取通知後,直接前往學校要求教授解釋,並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經歷,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批評與支持的意見皆有。亦有同任教於大學的教授們,延伸發表自己對學生的觀察,形成師生網路過招,引發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紛紛表態,各路人馬各自表述,也各有各的道理。大貍老師在〈要多有能力,才能當一個自信的人〉一文中提醒:當社會反復發生一樣的事件,意味著大眾還沒有找到正確的角度來切入理解它。這篇文章中,大貍老師嘗試討論真正的問題是什麼,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學生做出什麼樣的行為會讓老師覺得過分?


  近日(2024年5月) 北藝大一名考生在收到未錄取通知後,直接前往學校要求教授解釋,並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經歷,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一部分的人認為學生是「能力不足又心態差」,不好好檢討自己,也不採取合理的申訴或詢問管道,隨即於網路發表心得,還使用誇飾性的用語(「殺去北藝大」、「衝進系辦」、「討個說法」),是不實的情緒性表現。另一部分的人認為學生是「積極爭取自己的權益」,剝除掉那些情緒用詞後,這個學生只是「前往北藝大」、「在系辦外等待」、「經助教詢問被同意後向助教尋求解釋」。老師應該獎勵這種態度,而非以「沒禮貌」直接批判學生。

  亦有大學教授延伸分享觀點,提出教育體制下可能有個需要「全民買單」的大問題,他認為當前大環境創造了一群「普信生」(普通卻充滿自信的學生),並提及:「以前我們說學生不聽老師的話,畢業後會被社會教訓,現在看起來這群學生畢業後,可能會反過來教訓整個社會。」該教授其實也在文中說明,這樣的延伸意見「與該位考生或北藝大無關」。內容所述其實也是自己的個人感受,但在網友轉述的過程裡,不可免地滑坡了起來(指假設某事件會引發一連串極端後果,但並無法提供合理證據的錯誤推論),進而對此類學生開展了更多人身攻擊,並開始分享自己個人對「普信生」的踰矩行為討論。縱使原本只是心得抒發,後來也搞得像在公審學生。這樣的輿論風向轉變,讓貍聯想到稍早之前的另一個事件……


老師做出什麼樣的行為會讓學生覺得過分?


  一名學生因無法獨立完成問卷翻譯,向教授語文的大學教授請求協助翻譯中文內容成英文。教授在個人臉書上隱去姓名後公開了這封信,表示自己「不會有什麼情緒,只是希望同學不管什麼原因,都不要提出這樣的要求。」有一幫網友覺得這個孩子已經足夠禮貌了,老師公開信件的行為太過分,無異於公開羞辱學生。另一幫網友則認為教授的做法是對的,應該要明確的拒絕與說明,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尋求真正的成長。接著,一個企業講師提出他的觀點,認為孩子所呈現的態度才是業界的需求,並進一步分享自己的案例與觀點,然後引發對整個教育體制的討論……。

  走筆至此,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到這邊,整個歷程幾乎如出一轍?都是單一事件,都有兩派觀點,都是藉個案討論群像,再後群像評判個體……

  當社會反復發生一樣的事件,意味著我們還沒有找到正確的切入角度,才會使得問題一再發生。那,真正的問題在哪裡呢? 


你的表達撐得起你的善意嗎?


  在陳述問題與解方之前,貍想先釐清一件萬分重要的事──態度與能力是兩回事。

  一個無能的人,可以態度很好,也可以態度很爛;一個有能的人,可以態度很好,也可以態度很爛。當貍這樣敘述的時候,你腦中定義的「好」跟「爛」分別是什麼?同樣是「謙虛」,哪一種人讓你覺得生氣?同樣是「積極」,哪一種人讓你覺得囂張?

  其實「積極」和「自信」是一種「態度」,需要培養;而「表達」和「專業」則是一種「能力」,需要訓練。

  「態度」是一種內在的信念,無論是相信自己能應對挑戰、相信自己可以被看見,相信自己未來有成長的可能……這些都是態度,而態度往往是無法直觀被看見的。「能力」則是實際的知識與技能,針對不同的任務有不需的專業能力,針對普世的需求有一些基本通識能力,像是溝通表達,這些能力通常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

  有趣的是,「態度」往往是可以有兩極的觀點,而「能力」卻是一個逐漸成長的進程。像是「謙虛」在某些時候會讓人感覺「不進取」,放在能力不足的人身上,就變成另一種「怯懦」;像是「積極」在某些時候會讓人感覺「愛表現」,放在能力不足的人身上,就變成另一種「囂張」。人們對於「內在信念」的判斷,常常是依據「外在行為」。大家有否好奇過,到底要有多高的能力, 一個人才有資格自信?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大膽地提出問題或要求,可能會迅速假設這個人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當沒有相應的能力支撐時,結果往往會讓人失望,這份「自信」就成了「囂張」,引發反感。「能力」確實是可以被提醒的待改進項目,但是「大膽」依舊是一個該鼓勵的特質,不代表這個人沒有資格自信。「有信心」與「有實力」這兩件事是需要獨立培養的。

  對貍來說,此類事件背後真正的問題,並不是態度也不是能力,是「溝通表達」。人們的表達力往往撐不起善意。


禮貌跟尊重,誰來教?


  在過往教育不重視表達的情況下,我們其實也很難要求學生有一天突然就懂得禮貌;如果我們自己回應他人的時候,無法把態度和能力分別看待,總習慣將感受或觀點公開在網路上,我們其實也很難要求他人懂得尊重。

  因為態度是隱而不見的,當我們外顯的表達力不足的時候,就會對態度誤判,進而造成傷害。又因為網路聲量和權利的不對等,許多「討論」無形中會變成「公審」,無論你一開始抱持著多少的善意,都會變成「指責」、「評判」,社會的裂縫都會日益擴大。若用這個邏輯去思考,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有的講師會一直出現相同的問題,也引起相似的討論。

  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真正有力的表達,並讓它撐得起我們的善意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善意的表達並非僅僅是語言上的溫和或態度上的謙遜。善意的表達應該是誠懇而有根據的,讓人感受到你的真誠,同時也能理解你的觀點。不能夠因為想表示善意就扭曲事實,這樣才會真的教出「普信生」。(關於這個部分,詳見日前的《豪斯醫生》專文)

  其次,我們要明白,用詞要盡可能中性持平。誇張的用詞或惡意的標籤固然有助於流量,但無益於解決事情,還會引發他人的情緒,而造成更多不必要的問題。

  再來,得要好好選擇溝通的形式。溝通的形式(包含平台),有時候比內容還要來得重要。你到底是想要抒發感受?還是闡述觀點?還是想要給予學生反饋?想一想:如果個人的感受被發在報刊雜誌當作專家見解、如果給個人反饋卻變成公開警示……,你若是當事者,你還會願意嗎?如果答案是不會,那又是為什麼呢?

  在跟著一起譴責任一方的時候,大家要不要也試著寫看看,如果你是那個學生,你會怎麼溝通?如果你是那個老師,你要怎麼反饋?

  如果貍是北藝大的考生,第一時刻的心得可能會改成發在噗浪私人河道,對分數有疑義的話會先行去信系上,詢問「我對這次評分結果有一些疑問,不知能否進一步見面詢問?或有無其他的聯繫方式?謝謝您撥空閱讀與幫助。」

  如果想分享去找教授的體驗,會把平常發文的誇飾性語詞都去掉以避免爭議,如前文有引述的那些地方;避免假設讀者需求,用()補充內心活動,像是「幫你們問了教授的評分過程(感謝我吧)」,都容易讓人有「誰要你問啊」或「又沒人要你做」的感受。

  如果貍是教授,對學生的書寫覺得不舒服,對該生,可能可以清楚地說收到來信,但無法幫忙;如果想要發成公告,讓全體學生都理解,可以更完整地說明理由,或學生可以事先做的前置作業;如果真的只是想要抒發感受,那麼就不要開地球,把權限調成同溫層會更舒服。

  以上假設只是初想,並非示例。貍只是想提醒,在溝通表達上,我們永遠可以想想更好的方法。禮貌與尊重的學習,不該只由學校負責,在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出更好的示範。當表達不再是問題,我們才有餘力去培養我們真正在乎的能力,我們才有心力和他人討論我們所期待的態度。


如果不要「普信」,那你想要什麼?


​  如果普通且自信讓人那麼反感,那你想要什麼?「普通的人不要自信?」還是「自信的人持續增進自己的能力」?為了達到我們所預期的成果,也許我們可以更多地提出自己的期望,並給予正向的反饋。

  那麼,也許有一天,人們會懂得在他人抒發感受時能給予合宜的拍拍,在分析觀點陳述時能避免思考的謬誤;不把態度和能力混淆,也不會把個人案例無限上綱成社會群像。

  如果真的能夠如此,那也許有一天,每個人都能既有自信,又有能力,不再為「普信生」而焦慮。

#海貍有話要說
  「普信」一詞的出處,出自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楊笠的段子,本來的主詞是「直男」,後來被廣泛運用在各個層面。

.Tips:


1.「態度」往往是可以有兩極的觀點,而「能力」卻是一個逐漸成長的進程。

2.當表達不再是問題,我們才有餘力去培養我們真正在乎的能力,我們才有心力和他人討論我們所期待的態度。

3.在他人抒發感受時能給予合宜的拍拍,在分析觀點陳述時能避免思考的謬誤;不把態度和能力混淆,也不會把個人案例無限上綱成社會群像。



avatar-img
6會員
7內容數
作為教育工作者溫柔的後盾, 貍想教育從文學、教學、共學三面向提供課程, 致力於開拓教學想像、進行教學設計、推動教學實踐,從而推動教育轉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貍想教育 的其他內容
你的教學現場也有「正義魔人」、「規則警察」嗎?時有課堂學生質疑「公平性」頻繁「檢舉」他們覺得「犯規」的同儕,造成課堂的衝突,給教育工作者帶來挑戰。這時候,有沒有可以洞察學生的底層邏輯,滿足需求,又能升維觀點推動學習方法呢?推而廣之,現今社會的正義魔人,要怎麼看待好呢?一起來看看大貍老師的回應。
YT頻道評論亞洲歌手——「國外聲樂老師點評」影片,由Rozette老師(中文圈成為「橘老師」)在頻道中專業的示範和討論,深獲好評。除了精湛歌藝外,大貍老師發現橘老師面對網友要求她從事樂評前要先「做功課」的回應,有其深刻的文化思索也展現教育哲學思考——一個好的學習者,如何呈現出自我的學習歷程。
一位任教高中的國文老師指陳教育部108課綱刪減大量的文言文,而顧炎武〈廉恥〉一文亦在刪除之列,痛批此為「無恥」課綱。新課綱難道既不教導品德教育、也不重視人格建立,以及生命覺醒嗎?在諸多討論之時,大貍老師就文本帶學生一同思考:「教育工作者該怎麼教、學習者又該怎麼學」的問題,一起來看課堂討論的風景吧!
因貍想教育學院夥伴的需求,社群湧現了「教學提問設計」的分享,從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談到TASAL(臺灣學生成就長期追蹤評量計畫),還從麥肯錫商務思維談到築壩閱讀思維建構,最後對素養導向評量。會後,大貍針對教學提問與評量設計,在臉書發表了本篇:〈寫在「貍所知道的提問設計」之後〉。
英國作家J.K羅琳於巴黎奧運時在社群媒體發布貼文,暗指臺灣拳擊女性選手林郁婷患有DSD(Differences in Sex Development,性發育差異),以作弊方式奪取金牌。網友們紛紛為林郁婷護航,亦有語文老師從修辭上分析羅琳言論……。讓我們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思考語文思維與時事討論的關係。
網路世代,有更多表達機會,卻容易為了追求聲量而譁眾取寵。教育工作者在給予反饋時,如果過於溫柔善良,學生就無法明白自己真實表現;但如果太過堅持是非,又好像太過不近人情。究竟如何才是更理想的做法呢?大貍以:〈言論自由的社會裡,我們需要的不是聲量,而是……〉,從影集《怪醫豪斯》,對「教師反饋」加以思考。
你的教學現場也有「正義魔人」、「規則警察」嗎?時有課堂學生質疑「公平性」頻繁「檢舉」他們覺得「犯規」的同儕,造成課堂的衝突,給教育工作者帶來挑戰。這時候,有沒有可以洞察學生的底層邏輯,滿足需求,又能升維觀點推動學習方法呢?推而廣之,現今社會的正義魔人,要怎麼看待好呢?一起來看看大貍老師的回應。
YT頻道評論亞洲歌手——「國外聲樂老師點評」影片,由Rozette老師(中文圈成為「橘老師」)在頻道中專業的示範和討論,深獲好評。除了精湛歌藝外,大貍老師發現橘老師面對網友要求她從事樂評前要先「做功課」的回應,有其深刻的文化思索也展現教育哲學思考——一個好的學習者,如何呈現出自我的學習歷程。
一位任教高中的國文老師指陳教育部108課綱刪減大量的文言文,而顧炎武〈廉恥〉一文亦在刪除之列,痛批此為「無恥」課綱。新課綱難道既不教導品德教育、也不重視人格建立,以及生命覺醒嗎?在諸多討論之時,大貍老師就文本帶學生一同思考:「教育工作者該怎麼教、學習者又該怎麼學」的問題,一起來看課堂討論的風景吧!
因貍想教育學院夥伴的需求,社群湧現了「教學提問設計」的分享,從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談到TASAL(臺灣學生成就長期追蹤評量計畫),還從麥肯錫商務思維談到築壩閱讀思維建構,最後對素養導向評量。會後,大貍針對教學提問與評量設計,在臉書發表了本篇:〈寫在「貍所知道的提問設計」之後〉。
英國作家J.K羅琳於巴黎奧運時在社群媒體發布貼文,暗指臺灣拳擊女性選手林郁婷患有DSD(Differences in Sex Development,性發育差異),以作弊方式奪取金牌。網友們紛紛為林郁婷護航,亦有語文老師從修辭上分析羅琳言論……。讓我們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思考語文思維與時事討論的關係。
網路世代,有更多表達機會,卻容易為了追求聲量而譁眾取寵。教育工作者在給予反饋時,如果過於溫柔善良,學生就無法明白自己真實表現;但如果太過堅持是非,又好像太過不近人情。究竟如何才是更理想的做法呢?大貍以:〈言論自由的社會裡,我們需要的不是聲量,而是……〉,從影集《怪醫豪斯》,對「教師反饋」加以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我曾見過友校某生的「升學備審資料」, 資料中有好多她在學三年期間,每場上台報告後,收到的『同學回饋單』! 那讓我驚豔不已: 老師的評價 vs 同學的評價,如果你是教授,你較信誰說的? ☙ ❦ ❧ 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在每次報告後,收到『同學回饋單』,就像在方格裡的格友留言那樣!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Thumbnail
學測成績出爐,接下來校內就會常常聽到高三導師同仁們這樣的對話(哀怨)。 大O老師:「家長叫我一定要幫他勸孩子念XX大學,我早就勸過了,孩子不想啊!然後家長就問,能不能也請校長勸勸他(她)!」 大P老師:「現在小孩哪會這麼乖嘛~我看要勸,也應該是勸那個家長『想開一點』。」 O:「就是說嘛!家長還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因應減紙政策, 校園中的相關公告, 也愈來愈多是從線上通知,包含給家長的「成績通知單」。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小G:「老師,你這次要通知家長看成績單的時候,可以幫我美言幾句嗎?」 菜b導:「可以先讓我知道為什麼妳會這樣說呢?」 小G:「因為我上次考太差了,我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2022/11/8 受邀分享 很幸運受到大學時導師的邀請,請我跟蘇老師分享,主題是“如何朝優質教師的目標邁進”。 收到消息的我們又驚又喜,不過我們兩個菜鳥,什麼時候是優質教師了呢? 雖然我也對這次的主題感到有點不夠格,但還是盡心盡力準備。我分享我的經驗,並想想當初我大三時,想聽到什麼內容?
Thumbnail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我認為只有一件事:我們應該要再三確認,自己留言的目的究竟是為了那孩子,還是自己?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我曾見過友校某生的「升學備審資料」, 資料中有好多她在學三年期間,每場上台報告後,收到的『同學回饋單』! 那讓我驚豔不已: 老師的評價 vs 同學的評價,如果你是教授,你較信誰說的? ☙ ❦ ❧ 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在每次報告後,收到『同學回饋單』,就像在方格裡的格友留言那樣!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Thumbnail
學測成績出爐,接下來校內就會常常聽到高三導師同仁們這樣的對話(哀怨)。 大O老師:「家長叫我一定要幫他勸孩子念XX大學,我早就勸過了,孩子不想啊!然後家長就問,能不能也請校長勸勸他(她)!」 大P老師:「現在小孩哪會這麼乖嘛~我看要勸,也應該是勸那個家長『想開一點』。」 O:「就是說嘛!家長還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因應減紙政策, 校園中的相關公告, 也愈來愈多是從線上通知,包含給家長的「成績通知單」。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小G:「老師,你這次要通知家長看成績單的時候,可以幫我美言幾句嗎?」 菜b導:「可以先讓我知道為什麼妳會這樣說呢?」 小G:「因為我上次考太差了,我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2022/11/8 受邀分享 很幸運受到大學時導師的邀請,請我跟蘇老師分享,主題是“如何朝優質教師的目標邁進”。 收到消息的我們又驚又喜,不過我們兩個菜鳥,什麼時候是優質教師了呢? 雖然我也對這次的主題感到有點不夠格,但還是盡心盡力準備。我分享我的經驗,並想想當初我大三時,想聽到什麼內容?
Thumbnail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我認為只有一件事:我們應該要再三確認,自己留言的目的究竟是為了那孩子,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