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走上行動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首先,我認為「行動心理師」並不是一個0與1的抉擇,所有的過程不是一分為二,而是慢慢塑形而成。每個人的「行動配置」並不相同,可依照個人的專長、喜好、可接觸的族群而慢慢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我適合走上行動之路嗎?


所謂「行動心理師」顧名思義,就是行動力強,獨立性較高,可以決定自己要前往哪邊。但(但書往往才是重點XD),這也代表從業過程風險較高、不穩定性也大,沒有人能跟你保證,現在前進的方向是對的、保障收入的、不辛苦的!


所以,我覺得想成為一個行動心理師,得要先確認自己在「專業上」,已經具有獨立處理個案的能力,對於常見的緊急狀況也具備應對的概念。通常在機構裡,遇到困難處理的個案時,有其他同儕或其他專業人員一起時,能有人一起面對處理、降低焦慮,但獨立執業者,必須要自己面對,或者知道如何尋求支援,以避免在危急時刻感覺慌亂不安。


此外,在「生活上」,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不穩定,像是個案量不固定、或者還沒有穩定合作的機構,導致收入也是起起伏伏的。如果在經濟上有一些支援、不太需要考慮養家或是收入短少造成的影響,就有比較大的耐受度可以在行動之路上摸索和調整。


此外,能夠工作的「時間」也需要考慮。由於行動心理師多在社區裡服務,因此多數能接受治療的個案,多以夜間或假日為主。若尚無法提供這些時段,勢必會影響能接案的族群,但也不是不可行,考慮開拓平日白天的服務族群,也可以是一個努力的方向。


行動養成的過程


常見的行動養成記,一種是先到專職的工作崗位磨練個幾年(像是學諮中心、各級學校輔導是、或是機構的專任心理師),穩定薪資的工作,不需擔心餓著,就是一種讓自己培養接案能力的穩定環境。另一種就是先跟1~2個固定的機構(像是社福單位、諮商所、治療所、診所等)合作,以案計酬的方式,透過機構轉介個案,慢慢累積自己接案的穩定性。每個人能獨立行動所需要的時間不一定,依照個人的特質、企圖心、以及對個案族群的興趣,我不覺得行動心理師的工作型態,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各司其職,才是最有效益的。畢竟在學校與機構裡,能有穩定且資深、有能力的心理師,也是對於第一線的學生、個案很重要的福祉。


另一個我覺得相當有效益的養成,是「個別督導」。學校的訓練,在進入職場之前,都算是基本知識。但這些大腦裡的理解如何轉換成人(心理師)與人(個案)之間的互動,並且能在聽懂個案時,給予貼近的回應,而不只是複製教科書的說法,我覺得,能透過個別督導手把手的帶領討論、思考、檢視自己接案的過程,是培養自己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


我聽過不少心理師表示,我的機構已經提供固定時間的團督,那我還需要個督嗎?我個人覺得需要。因為團督比較是腦力激盪、觀摩他人如何接案、也檢視自己與他人對個案的想法差異而獲得學習。但個督則可幫助心理師自身檢視接案時的慣性、盲點,學習的效益不同。


有些心理師會選擇不同的進修課程,我認為學習都是好事,但由於心理師是個「以自身為工具」的專業,認知上的學習,乃至經驗上的轉換,仍需要一段時間的內化方可執行,此時督導甚至是個人接受治療的幫助或許超過認知上的學習。


行動的配置


很多行動心理師,主要的工作其實不只是接案。演講、社群媒體的經營,反而成為主軸。之所以談到「配置」,是因為時間就是資源,當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多的時候,怎麼用,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此時又得要回到一開始,你想要成為一個「什麼型態」的行動心理師。


拜社群媒體所賜,有些心理師只接演講、做Podcast、經營粉絲專頁,就已經佔滿工作時段,這是走向衛生教育、心理健康宣導的路線,同時因為曝光率較高,也可能擁有較高的名聲和知名度。但本身可能要具備相對活躍的特質、能言善道,有一定文字書寫的能力,也對社群媒體的生態熟悉,做起來比較不會覺得吃力、甚至反感。畢竟公開的平台,難保不會受到攻擊、或是酸民的回應,處理起來也都挺令人心累的。


可是有些人則傾向在治療室裡工作,直接與個案接觸,穩定的練習聽懂、想懂個案正在表達的、所說的,以及練習在對的時間給予回應。這個練習與準備,相對比較具有隱私、個人性,就是心理師與個案的空間。但承接情緒、穩定接案的承諾、則是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培養、訓練的。


我自己選擇3:1的配置,大約3/4的時間接案,保留1/4的時間演講、舉行工作坊,以及書寫。我的考量是,接案作為一個心理師的基本能力,我希望能持續深化,我同意在認知上的傳遞、大眾心理健康知識的推廣,相當重要,但要幫助一個人(或一個家庭)認識自己與家人,其立場與態度仍有不同,我還是希望能保有這部分的獨立工作。


在我的專長領域,若能獲得機構的肯定,邀請我前去分享實務的經驗,或提供一些訓練,大多都能得到不同的交流與回應,也是我喜歡的工作型態。至於更主動的製作podcast或是與民眾交流等等,就一個I人而言,有點負擔,雖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但目前並沒有積極投入這個部分。


最後,談一下書寫。一開始寫部落格,是想要整理自己在實務現場的觀察與反思,而且文章相對是個被動的傳媒,寫好了等候被發現與閱讀。之後因應諮商所的成立,設置了官網,方便個案查詢相關資訊。至於此刻,起心動念想開始寫關於行動心理師的種種,或許是因為陸續有一些年輕學子,想要踏入心理師這條路,而在與他們對談時,感受到行外人對於這個專業的諸多疑問,也有許多新手治療師,對於自己未來該怎麼發展感到茫然,因此想要有一個地方,開始談談專業生涯的思考。


書寫對我來說經常是一種經驗的彙整,思想的凝結,有時每天每天的忙碌過去,到底留下什麼也茫茫然。透過書寫,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經驗在文字中沈澱下來,就如同此刻,希望這些整理,能帶給想踏入、或剛踏入這個領域的新手心理師們一些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的行動之路
10會員
7內容數
你想成為一個心理師嗎?成為一個心理師之後又該如何自我精進、推進工作、建立自己的專長領域?想在這個沙龍裡,談談我成為行動心理師的心路歷程,一起在心理師這個專業裡,行動、前進!
2025/04/18
近日因為有某諮商所推出X心方案的付費諮商實習,聲稱可以不用值櫃檯班,並不代表不學行政,而是幫助實習生能更專心學專業。此舉引起軒然大波,甚至使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臺灣諮商心理學會三個專業組織發表聯合聲明。其中提到諮商實習的訓練,包含「諮商行政」的部分。 到底諮商行政包含
Thumbnail
2025/04/18
近日因為有某諮商所推出X心方案的付費諮商實習,聲稱可以不用值櫃檯班,並不代表不學行政,而是幫助實習生能更專心學專業。此舉引起軒然大波,甚至使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臺灣諮商心理學會三個專業組織發表聯合聲明。其中提到諮商實習的訓練,包含「諮商行政」的部分。 到底諮商行政包含
Thumbnail
2025/03/11
什麼?要當行動心理師,竟然不是先學專業,而是要學理財?這是怎麼一回事!如果各位已經讀過「決定走上行動之路」這篇文章,大概可以猜想到,這是跟生活能否承受波動有關。 行動心理師是個「論件計酬」接案型的工作。因此,件數多寡,自然影響到收入。而因著機構的特性、以及會計年度的切換,行動心理師會有顯著的「大小
Thumbnail
2025/03/11
什麼?要當行動心理師,竟然不是先學專業,而是要學理財?這是怎麼一回事!如果各位已經讀過「決定走上行動之路」這篇文章,大概可以猜想到,這是跟生活能否承受波動有關。 行動心理師是個「論件計酬」接案型的工作。因此,件數多寡,自然影響到收入。而因著機構的特性、以及會計年度的切換,行動心理師會有顯著的「大小
Thumbnail
2025/02/27
行動心理師上路之後,不管是與機構合作、或者進入社區靠行,最困難的不是沒有案源,而是個案太難、太雜~~機構案太過創傷,接起來勞心勞力,自費案又留不住,抓不到治療的重點,難以使個案願意長期工作。 這時候多半的心理師一定會思考,那是否需要進修,或者找督導,前者是提升知能,後者是有人可以檢視自己的實務工作
Thumbnail
2025/02/27
行動心理師上路之後,不管是與機構合作、或者進入社區靠行,最困難的不是沒有案源,而是個案太難、太雜~~機構案太過創傷,接起來勞心勞力,自費案又留不住,抓不到治療的重點,難以使個案願意長期工作。 這時候多半的心理師一定會思考,那是否需要進修,或者找督導,前者是提升知能,後者是有人可以檢視自己的實務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決定走上行動,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想動就可以動起來的。在進入以自己為主體,規劃自己的工作配置之前,如果能多一點時間思考跟準備,或許在進入行動之路會更順暢。 以專任心理師作為跳板? 寫完這個標題之後,我打了個問號。因為,以現況來說,專任心理師確實經常成為行動心理師前置的職涯規劃,就是先找一個
Thumbnail
決定走上行動,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想動就可以動起來的。在進入以自己為主體,規劃自己的工作配置之前,如果能多一點時間思考跟準備,或許在進入行動之路會更順暢。 以專任心理師作為跳板? 寫完這個標題之後,我打了個問號。因為,以現況來說,專任心理師確實經常成為行動心理師前置的職涯規劃,就是先找一個
Thumbnail
  整體而言,在社區諮商所實習有二大實習主軸,首先是直接服務(個別諮商、團體諮商),再者是行政工作,而在社區機構實習的時數,大多會超過在學校或醫院的時數,主要差異在於行政部分。
Thumbnail
  整體而言,在社區諮商所實習有二大實習主軸,首先是直接服務(個別諮商、團體諮商),再者是行政工作,而在社區機構實習的時數,大多會超過在學校或醫院的時數,主要差異在於行政部分。
Thumbnail
臨床心理師在做些什麼?兼談學測測後,選擇系所的一般考慮。
Thumbnail
臨床心理師在做些什麼?兼談學測測後,選擇系所的一般考慮。
Thumbnail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都會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什麼是穩定?也就是儘量不要有任何的改變,包括職位上、工作內容上,對某些人而言,舒適圈過久了,會讓自己捨不得那些「沉沒成本」,也就是努力了那麼多年,放棄那麼多年在這個位置上累積的人脈、公司對我那麼好、我還等著這家公司領退休金!呆得越久,在社會上競爭力越少...
Thumbnail
初入職場的人常常都會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什麼是穩定?也就是儘量不要有任何的改變,包括職位上、工作內容上,對某些人而言,舒適圈過久了,會讓自己捨不得那些「沉沒成本」,也就是努力了那麼多年,放棄那麼多年在這個位置上累積的人脈、公司對我那麼好、我還等著這家公司領退休金!呆得越久,在社會上競爭力越少...
Thumbnail
接續《上篇》,我們聊了在國考前、國考後與放榜前,我們能為求職所做的準備。 接下來,你終於等到放榜,並在榜單上看到你的名字,成為了「臨床心理師」,要來尋覓第一份工作了。
Thumbnail
接續《上篇》,我們聊了在國考前、國考後與放榜前,我們能為求職所做的準備。 接下來,你終於等到放榜,並在榜單上看到你的名字,成為了「臨床心理師」,要來尋覓第一份工作了。
Thumbnail
總有人在討論念研究所對工作到底有沒有幫助? 中年了還大轉彎,放掉有前途的工作跑去念書到底值不值得? 我覺得,這些問題都問錯了。
Thumbnail
總有人在討論念研究所對工作到底有沒有幫助? 中年了還大轉彎,放掉有前途的工作跑去念書到底值不值得? 我覺得,這些問題都問錯了。
Thumbnail
佛洛姆引用《激勵式的管理》這本書,認為人發展的誘因是「自己的能力被同時代的人和自己所認同…並因他所做的事情和所提供的幫助,而得到獎勵…」,他認為透過勞工們覺得自己也是資本家,也是這個系統的參與者,他們的不滿被克服了;改變生產方式(工作條件),人在社會與經濟中可以轉變成主動而有責任的參與者。
Thumbnail
佛洛姆引用《激勵式的管理》這本書,認為人發展的誘因是「自己的能力被同時代的人和自己所認同…並因他所做的事情和所提供的幫助,而得到獎勵…」,他認為透過勞工們覺得自己也是資本家,也是這個系統的參與者,他們的不滿被克服了;改變生產方式(工作條件),人在社會與經濟中可以轉變成主動而有責任的參與者。
Thumbnail
如果你一定要當心理師:你要找"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這個職稱,那就是全台目前20左右不超過30。但這屆考上照的有三百多。
Thumbnail
如果你一定要當心理師:你要找"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這個職稱,那就是全台目前20左右不超過30。但這屆考上照的有三百多。
Thumbnail
你想成為心理師嗎? 網路上已有許多前輩分享他們的經驗了,「心理師」這工作不是一片藍海,僧多粥少,甚至殺成一片紅海。不是要恐嚇你,應該換個方式問才對:『你對「心理師」的職業想像是什麼?』
Thumbnail
你想成為心理師嗎? 網路上已有許多前輩分享他們的經驗了,「心理師」這工作不是一片藍海,僧多粥少,甚至殺成一片紅海。不是要恐嚇你,應該換個方式問才對:『你對「心理師」的職業想像是什麼?』
Thumbnail
行動心理師是很多心理師的生涯選項之一,有一年我認真的想過這回事,想完之後就放棄了(倒地)。相反的,我卻一直從事不為碩班老師視為正務的個管職務。關於行動心理師的生活甘苦,網路上的分享很多,隨便搜尋一下都找得到。但我想談的是關於機會成本這件事情。
Thumbnail
行動心理師是很多心理師的生涯選項之一,有一年我認真的想過這回事,想完之後就放棄了(倒地)。相反的,我卻一直從事不為碩班老師視為正務的個管職務。關於行動心理師的生活甘苦,網路上的分享很多,隨便搜尋一下都找得到。但我想談的是關於機會成本這件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