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什麼時候適合去實現夢想呢?
需要像《牧羊少年奇幻旅程》中的年輕牧羊人,先獲得「聽懂世界聲音」的能力嗎?
還是像水晶店老闆一樣,等存夠錢,有退路後,再來踏上朝聖之旅?
其實都不用!
你大可如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裡的史崔克蘭一樣,在聽到「靈魂召喚」(Call of the Soul)那一刻起,就勇敢踏出去,開始自己的「英雄之旅」!
我從這個月開始上《鄧惠文醫師的榮格心理學》課程,透過鄧醫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啟蒙了我對「榮格心理學」的認識。
在累積一些「榮格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後,我便開始大量閱讀相關書籍。
期間我也發現,運用榮格的觀點去看那些已經爛熟於心的經典文學,竟然又獲得許多新體悟!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便是其中之一。
從榮格心理學來看《月亮與六便士》主角史崔克蘭的故事,那就是一場「個體化歷程」(individuation,也有人翻譯為「自性化」,「英雄之旅」)。
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心理過程,從跳脫社會賦予的角色與期待後,坦然面對自己的陰影,回應「靈魂召喚」,成就出「更完整」的自己的一個歷程!
史崔克蘭的故事,符合了榮格心理學的「英雄原型」(Hero Archetype)。
但與傳統英雄不同,他不是為了拯救世人,也不是為了取得某種榮耀,而是單純地回應了內在藝術靈魂的召喚,將它畫(完成)了出來而已!
即使啟程前,史崔克蘭受到世人的嘲笑,妻子的咒罵與朋友的背棄,他仍決定拋下一切,不顧家庭與社會的規範,毅然決然地邁向自己的「英雄之路」!
僅管他染上了當世最可怕的惡疾,雙眼失明,史崔克蘭仍憑著這股追求「美」的毅力,無所畏懼的燃燒自己的生命到最後。
最終完成了畢生渴望,絢爛而耀眼的藝術巔峰畫作!
最後的那一把火,象徵著史崔克蘭燃燒的生命,也象徵著當你回應「靈魂召喚」時,所能感受到的熾熱與力量!
像史崔克蘭一樣,拋下一切踏上自己英雄之旅的橋段,在許多童話故事裡也有出現。
如同我最近在閱讀的另一本書,《公主走進黑森林:榮格取向的童話分析》,裡所提到的,許多童話故事裡的母后或神仙教母,在公主嫁人(踏上自己的旅程)前,會給予公主許多的寶貝,如黃金,寶馬等。
但在故事裡,這些寶貝一定會被其他人奪走或破壞。
而公主在失去一切後,才會獲得面對困境的力量,重新站起來,讓自己獲得幸福美滿的結局。
這代表了:
「為了成長, 人們終究得放下舊有的安全堡壘, 走上對自我而言陌生的路途。」
這何嘗不是毛姆筆下的史崔克蘭的詮釋呢?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裡許多的角色,都用著煩躁的態度去咒罵或抱怨主角史崔克蘭,帶給自己的麻煩與困擾。
讀者在閱讀這本書時,也會被感染到這份煩躁感!
或許,毛姆是想藉此提醒我們去思考,為什麼「史崔克蘭」這樣的人物,會讓我們感到煩躁?
是不是因為史崔克蘭回應了「靈魂召喚」,踏上他的英雄之旅,而我們還沒有呢?
從書裡,可以看到史崔克蘭身處的社會,在他身上貼滿了「不負責任」、「瘋狂」、「異類」的標籤。
但我們也該去思考——為什麼每個人都得依附在社會體制中,活得井井有條,毫無波瀾呢?就不能允許某些人,走出不一樣的人生,活出與眾不同的光芒嗎?
《月亮與六便士》書裡有個很有趣的安排,史崔克蘭因為身染重病,而導致失明。
這個「失明」的象徵,是否代表著他不用再看到外界的反對,或看不到自己的陰影(例如害怕),才能無所畏懼地回應自己的「靈魂召喚」呢?
榮格曾提醒,當我們忽略自己的陰影時,我們有可能不是在回應「靈魂召喚」,而是憑著「衝動」去行動(acting on impulse)。
衝動是我們無意識的驅力之一,當我們受到強烈的情緒驅動時,往往會做出不計後果的決定。
榮格認為,真正的「個體化歷程」需要「意識的覺察」與「陰影的整合」——也就是說,當我們回應「靈魂召喚」時,我們應該「有意識」的覺察自己,是否真的在邁向自己的英雄之旅?還是只是被想逃避現實的「衝動」給控制了!
《月亮與六便士》書名裡的「月亮」或「六便士」,都沒真正的出現在書裡。或許這是毛姆特有的幽默感吧!
也因為毛姆沒有解釋過書名,所以坊間流傳了許多版本的「解讀」。
最常看到的就是:
「月亮」象徵著夢想與靈魂的追求,
「六便士」則是世俗的安穩與現實的束縛。
「每個靈魂都有自己渴望的夢想,如同天邊的月亮,
但人們常因為腳邊的六便士,而喪失追尋月亮的勇氣。」
如果以榮格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這本書,我想,上述的解讀都是相符的吧!
每個為了夢想而燃燒的靈魂,也會順帶燃燒並牽引周圍的靈魂一起騷動。
如同童話故事裡,每個願意鼓起勇氣,挑戰自己的陰影,走出困境的公主們,總能感染著周圍的人事物,共同幫她一起完成她的心願!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不僅適合對靈魂渴望有疑惑的人去看,也非常適合剛失戀,或被感情困住的人去閱讀。
你可以從中看到背叛感情後的負心漢(史崔克蘭),是如何窮困潦倒,備受折磨,最後還「不得好死」的!(真的是字面意義上的不得好死)
但你也會看到,感情世界中的執念與控制慾是如何一步步遏殺靈魂的,絕對驚悚!
或許你會覺得史崔克蘭踐踏了愛他的人,被他拋下的妻子很可憐。
可是,這又何嘗不是他妻子可以邁向自己「女英雄之路」的契機呢?
當她可以接受「愛已經死了」的事實,或許就能與童話故事裡遇難的公主們一樣,覺醒自己的女性之力,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變故,重新開展另外的人生!
我很好奇,你是否有感受過自己的「靈魂召喚」呢?你又做了什麼樣的回應呢?
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經驗!
【作者介紹】漫閱讀
若不想錯過我最新的文章,歡迎直接訂閱我的網站或電子報
網站|電子報 | 方格子 | Threads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愛心,這可以讓更多人能看到這篇文章也歡迎直接 小額打賞本文將同步刊載於 漫閱讀筆記
若你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是想討論的,歡迎直接寫信給我:manread.che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