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思考❤大腦是個具有超能力的寶寶—需要鍛鍊引導方能強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raw-image


我會在輸出語言的過程中,自然得到更多領悟,可是我沒有錄音。

有時候會想,會不會沒有錄音就消失了?

結果,當然是不會。

既然,是從自己的心生成的,就會自動歸納至心中某處。

有時候會想,自己懂就好。後來又想,還是得紀錄分享。

(其實我本來也沒有要記錄這篇,還想著略過算了,但後來還是決定乖乖做紀錄。)

寫思考紀錄,我需要讓自己可以沉澱的音樂。音樂是感性,思考是理性,或許能達到某種平衡。極端的感性,極端的理性,都是不圓滿。

紀錄的作用:

  • 輸出記憶,需要的時候再翻看紀錄檔,分擔大腦的工作。
  • 記錄後可以直接有效率的複習,沒有紀錄的話還需要重新思惟建構,複習的比較慢。
  • 沒有即刻將學習領悟做紀錄是我的劣根性(惰性)在作用,所以紀錄的作用也在對治自己的劣根性,要學習做一名主動積極的行動者,達到思行合一。


分享的作用:

  • 自己是非專業學習者,也沒有老師,都是自學,分享時,當自己有不足之處或許會有專家分享XD!
  • 如果剛好有部分,讀者能理解,或許可間接給到幫助。
  • 世界本因分享而美好。這世上所有一切自然,無一不是自然無私與我們分享的,我以自然為師,並且向這位師父看齊。


大腦的作用、情緒的穩定。大腦是具有超能力的寶寶,引導這個寶寶學會處理當下的事情,告訴這個超能力寶寶,我現在不需要你開啟防衛機制,這個防衛機制不適用現代、當下,會給我帶來更多困擾。鍛鍊大腦寶寶,鍛鍊這個具有超能力的寶寶,讓大腦寶寶學會覺察當下、判斷當下,別再拿過去經驗或未知困擾來束縛自己了。


之前有提到這篇:

隨心思考❤當萬物升起時❤

其實,這個在表達的不是只有我們人這一生的定位如何,還有其他意思在。(我也是剛才和小孩聊天才想起來,因為每次紀錄的當下會有很多訊息在跑,我可能專心描述A就沒有紀錄到BCD。我會一直想處理這個問題,但目前無解。)

好~回來~萬物皆有其作用,眼耳鼻舌身意皆有其作用,各個作用又離不開大腦的作用。

大腦很忙碌,他需要做的工作是那麼複雜又頻繁,我們的大腦就好像太陽,他似乎從來不休息的。白天的時候,要幫助我們處理白天的事務,陪伴我們渡過白天的生活。夜晚的時候,又要幫助我們在睡眠時作夢,幫助我們減壓等等的,發揮各種作用。

我現在打字寫思考紀錄的時候,也是需要大腦和我一起配合。

所以,我發現大腦真的很辛苦,要做的事情很多。然後,我前幾天又看到這部影片:

所以,大腦為了讓我們保持危機意識,他就需要製造負面的訊息給我們,讓我們產生負面情緒、想法,讓我們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不安情境中。雖然,那些不安的情境的確曾經發生過,但那些已經成為過去、曾經。大腦很聰明,他知道得釋放一些你經歷過的事件,才能讓你更加相信你才會沉淪其中,才能成功的讓你保持危機意識,提高你的生存率。(如果他釋放的是自己根本沒有經歷過的,那效果就很差,就像在看別人的故事那樣)

雖然,是祖先流傳下來的。可是,過去不是現在,不是這個當下。或許,在某些時刻還是實用的,但大部分情況下已經不適用,並且造成許多人沉淪在苦痛煩惱中且自殺,這違背了大腦的本意,本來要提高生存率,讓你覺察危險、注意安全,卻得到反效果。

(紀錄到這裡,避免誤會所以備註:自己非專家,純粹以自然為師的自學派。所以,我的思考紀錄,客觀參考就好。)

但是,這些是大腦本來就會做的事情,而且從古遠時代起他就是這麼運作的,他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他也不是惡魔,惡魔一詞頂多是以人的語言去形容和表達,但不代表他真的是惡魔。

就像是,我們東方人說:「吃飯了嗎?」其實,這個吃飯不一定是吃飯,可能是吃別的,再來這可以是問候、表達關心、展開話題的話頭等等的作用。

像是"邪知"不代表某人具備"邪惡的觀念",以更好理解的話來說是,他這個念頭不合理、不適用、這個念頭會帶來"不幸與災難"。

那麼"正知",就是有合適合理的念頭,就會給人帶來"幸福與快樂"。

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詞語表達,現代人聽不懂則成"我聽不懂你說什麼?你很迷信",但是轉化成現代人的用語,聽懂了,就是"原來如此,有道理。"

思考的作用之一:增強邏輯力,再加上用心思惟,重新拆解各種訊息,重新分析理解,真理會浮出水面。真理,我會說就是真正實際的道理,實用的道理為:真理。

事實上,當大腦不斷的作用,持續勤勞的付出他的作用,而我們也總是過於順從他時,大腦就會有"反客為主"的現象。過度的縱容和放任,甚至是自己的惰性使然,讓大腦只需要憑藉過去的經驗操控你就好,他也不想讓自己太累了,事實上大腦也會累。

(反客為主意思:比喻變被動的為主動的或變次要的為主要的。)

但是,當我們有意識的從小就鍛鍊自己的大腦,或許過程與結果就不同了。

就好像,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有運動習慣,於是他的體力、精神、自律、自控力等等的表現都會更加優秀。但是,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是懶散的,沒有運動的習慣,肌肉也不會被鍛鍊到,於是他的體力差、精神低落、無自律、無自控力等等的綜合狀態就會下降的更快。

大腦,也是一樣。雖然,大腦不如身上的肌肉,鍛鍊可見其增長,帶來成就感。大腦的鍛鍊,無法以肉眼所見,直接看到成果,於是不重視。

通常,多數人容易"因為看不到所以就不重視。"

所以達摩祖師的故事有一段描述說:

「看那看不到的,聽那聽不到的,知那不知的,才是真理。」

raw-image


我們身上從裡到外無一不與大腦無關聯,需要與大腦配合,才能成辦許多事務。我們如果缺乏四肢,卻依然可以將生命活出精彩,也是因為大腦還存在作用,加上正面的心量。所以,不可否認大腦的辛苦。可以說,沒有大腦,有很多事情就做不到了。大腦損傷可改變一個人的人格,可變成植物人。

如果說,四肢和身體五臟六腑等是小弟,那麼大腦就是老大,而我必須是老大中的老大。因為,大腦的運作,還是依照本來的功能運作居多,所以大腦需要我們輔助他所缺乏的能力。

這是不是很像科幻電影、小說裡呈現的?

一個沒有情感的機器人,只是做著他被設計出來就會做的工作。可是,有天這個機器人變了,他開始有了情感、有了智慧、有了心。

這是什麼?或許我們這個老大中的老大就是那顆"心"。

心和腦互相作用,那麼心不能退居老二,因為比起大腦,心更適合當領導。可是,心和腦又像那《幸運在於心》福禍相依,離不開彼此的天使姊姊與惡魔妹妹。

迷你故事▶幸運在於心◀

如果,不刻意的去鍛鍊大腦,只是讓大腦作用於慣性中,總有一天會出事。

會出什麼事情呢?

吃飯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吃飯。只知道肚子餓了要吃飯,想吃東西所以吃。生活中的每一天所言所行,或許大部分是處於"盲目的慣性"。

還有一個或許多數人都有的真實的體驗是:

在夢中無法自控自理只能看著自己在動作,放任夢中的自己,而自己失去了主導權。而清醒夢則不同,完全能秒秒看見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可以選擇,可以決定,可以自由的主導自己,完全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不迷茫。

當我在前者狀態時,我曾思惟:若這世界在醒來後來還是一場夢,那麼醒來後的我究竟是有主導權的還是沒有主導權的?我正在被遙控而我不知道呢?

不誇張,這思惟已經陪伴了我三十多年。

我因為年幼時極度不喜在夢中被遙控的感覺,才誤打誤撞的闖入了清醒夢的世界。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以夢為師,到現在還是很感謝這經歷讓我體驗學習到許多。

我人生若有兩大導師:那就是夢師與自然師。

我在自學的過程中,會經常將生命中許多經歷,反覆的複習和思惟,發現各種不同體驗的共通之處,再一一串連整合,再反覆思惟,並且以無形驗證法驗證(也就是只有我自己懂得方法),然後就會發現某種巧合,與實際可運用於人生之心法。

不過,我很清楚自己不是專家。所以,如果我也能把專家的研究拿來玩,或許還可以有更多發現。

總之,因為有了清醒夢和非清醒夢的經歷,再加上我後期接觸到有關大腦科學的知識。(其實也都是看網路上的影片吸收的。話說:腦力大挑戰很好看!洪蘭老師也很厲害!)還有各式各樣雜七雜八的到處亂看亂學(在這裡要感謝思考小故事建立我基本功),漸漸的我總會在某個時刻突然領悟發現到什麼。

如果說,「金山銀山」和「圓滿的智慧」給我選,我必定選獲得圓滿的智慧。金山銀山都不如圓滿的智慧實用,我所謂的實用是"當我離開人世後還能持續用的東西"。但不貶低金山銀山的存在與作用,只是兩者擇其一,必選圓滿智。

沒有人比起自己更了解自己,我記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決定要把尋得圓滿智慧這件事情,擺在人生第一位,必須超越生命。

當然,這是一種形容。我後來有思考,如果我將尋得圓滿智慧這件事情超越生命,那我就沒有機會獲得了,因為我已經掛了XD!

老實說,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但我想讓自己必須做到,因為如果做不到,這場遊戲就不好玩了。遊戲之所以讓人還想玩下去,是因為遊戲具有挑戰性,越是有挑戰性的遊戲,越會讓人待的住。反之,沒有挑戰性的遊戲,很快就沒人玩了。

喔!然後,稍早我領悟到!

要測試自己沒有被大腦反客為主的一個驗證法,"自己情緒的狀態如何"或許可以。

被情緒左右等於失去大腦的主導力,不被情緒左右等於順利主導大腦。

如果說,當自己對某情境產生感覺與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沒有耐心、容易生氣,那就是自己還沒完全成為大腦寶寶的主人。這個狀態下,就很容易被大腦寶寶左右自己的思緒、言語、行為,而且自己不知道。(這對應到非清醒夢狀態)

那之所以稱大腦是具有超能力的寶寶是因為,人的身上各種作用離不開大腦,各種大大小小粗糙或精細的構造要順利運作,幾乎是離不開大腦寶寶。所以,這樣看他,他真的很厲害,可以做那麼多事情!

但是,這個大腦寶寶需要被心鍛鍊,被心引導。能夠被心好好引導的大腦寶寶,這個寶寶會提升會進步。而大腦寶寶在提升的同時,心也在被鍛鍊。所以,兩者是互相運作的。如果說,大腦會經常給予人負能量、負思惟,那麼心就是負責給予人正能量、正思惟。但若心不堅強,就會被大腦主導心,讓心被負能量佔據。若是心夠強大,就可以理解大腦的狀態,然後與大腦溝通,並且安撫大腦:「我現在不需要你這麼做。」

raw-image


若沒有負能量,人的確在長期安逸的過程會開始怠惰。而過於強大的正能量,會讓人顯現出"專制的控制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那句話:「我都是為了你好。」

所以說,兩者皆須共存,並且是平衡的共存著,對人這個體而言,才會不斷的向上提升、學習、進步。有些人為了要離開負能量的狀態,會開始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圈,開始進行自我管理,開始擁有自律的能力。這就是負能量,所帶來的正影響。

極端的正能量,我會這樣形容:「極端的佛性會給世界帶來戰爭。」

「依我過來人的經驗,我告訴你這樣做是對的,是好的,你聽我的就對了。你不聽我的,你會給自己帶來災難。」這本質上是在釋放他對你的愛與關心,愛與關心是正能量,但是極端的狀態下就會形成"為你好的控制欲"。

假設我是一張桌子,而且是完全知道自己如何被組成,由哪些材料組合,製作過程等等的全都一清二楚。而這時候,我告訴另一張桌子說,我已經知道我是怎麼組合的。

另一張桌子聽了之後回應:「你說什麼?我不明白。」

完全清楚知道自己如何被組成的桌子說:「我都已經跟你說了,你怎麼還是聽不懂呢?」

這時候就知道,再怎麼說都是沒用的。因為,每張桌子發現自己如何被組合的過程,只有桌子自己能覺悟。並且,每張桌子覺悟的過程不同,是無法複製的。

看似一成不變,實則千變萬化。

所以,才說人除了要懂得讓自己清醒外,還要會難得糊塗。

這個糊塗,就是要平衡自己過於清楚覺知的狀態,否則會陷進某一個執著的狀態,強烈的執著就會帶來衝突和戰爭。而當事者,卻還在一心的相信著:「我都是為了你好,聽我的就對了。」

良善的初心,不代表做法圓滿。

現在若是看某個人愚蠢不懂事,不妨試著穿透這個人的身體,看見他的大腦。或許,他的大腦發展不是很順利,或者他的大腦受過損傷而他自己不知道。

或許,我們許多人都是表面上看起來無事,其實大腦正在受傷,而受傷的大腦就會影響一個人的言語行為。可是,皮肉傷可見,大腦傷不見,心傷也見不得。

我曾看過一部劇,叫做《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其中有一段是這樣:


(偷偷說看電視也是有用的,我不極端拒收存在於世上的一切。)

(存在即合理,這世界既然會讓他存在,便有其作用,事事不極端,平衡即圓滿)


生活中所有一切息息相關,醫生能夠發現問題的本質是因為醫生有學習相關知識,所以才說"知識是力量"。當所有人,對這相關領域是無知的時候,這個孩子會被判定是神經病,他瘋了。如果再久一點的年代,可能就被當作中邪燒死了。

那再假設,這世界所有類似狀態的人,都存在著看不見的傷呢?

我們無知,就會成日活在無解的痛苦中。

可若我們是醫生,我們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從這個領域來說,提高了有解的機率。

每個人在每個領域,都有屬於自己的專業知識,屬於自己的力量,所以在你的領域裡面,你能解開這個領域問題的能力就提高了。

所以,生命中許多無解的問題,或許只是我們學習不到位,沒有觸及到這部份領域,因此無解。所以才說,必須活到老學到老。

如果,停止學習,停止進步。那麼,存在於你我人生中無解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多。可是,如果自己持續學習,有求知心,那麼你的解題能力就會提高。

可以肯定,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

所以究竟,是要順從自己的無知停止學習,讓自己成為被問題困擾的人?

還是保持學習心的,慢慢的累積,提升自己的解題能力,提升解開自己生命課題的能力?

必須化被動(消極懶散)為主動(積極勤勞),確實是:「一勤天下無難事。」

為什麼?我會經常探索大腦的作用和心的作用,因為我會問:

「他們每天都跟我在一起,而我卻對他們毫無了解這樣合適嗎?」

「我所有的一切作用,都與他們息息相關,我不了解他們如何運作的,這樣合適嗎?」

這就好像,和自己生活幾十年的親人愛人,卻對自己的了解不深那樣令人難過。

所以,我希望盡自己所能,可以慢慢累積學習,慢慢認識更多。

我不勤勞,我其實也很懶,但我同時很清楚這些從我來到這世界便與我同在的存在,我不能對他們視而不見,不能對他們毫無了解。

如果說,腦袋和心是個人,那麼當我長期與他們相處,卻不了解他們,他們也會很受傷吧?

大概就是這個邏輯了。

先這樣吧!

以上為個人自學思考紀錄的非專業分享。

raw-image




歡迎所有真心想成為〔思考魔法師〕的人來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記得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對於名列前茅的希望和追求還是有的。會希望,自己也是表現優秀的。但是,關於被表揚這件事,我是一半喜歡一半不喜歡的。喜歡的是,很開心自己是優秀的,很開心自己的優秀被看見。不喜歡的是,因為自己優秀而被表揚,不喜歡高調。 然而,在這成長的旅程中我發現,有許多人會因為第一名不是自己
首先,我正在重新喚醒自己的強迫症,來個文章大整合。這篇思考是紀錄於2022/03/16,因為舊版模式不給顯示紅色愛心於是就用新版模式重新編輯了XD! 這是今天半夜在準備休眠睡覺,閉著眼睛休息的過程中突然在腦袋裡跳出的問題。 我不是高知識份子,也不怎麼看書,只是突然很好奇這個問題「當貨幣數量
讓所有可愛印在心尖,記住世上所有人事物的可愛。當我們還小的時候,這是我們自然就會做到的事。 一個剛才被欺負或者摔跤的小孩哭著哭著,可能下一秒就被什麼有趣的事物吸引,小孩很快的不哭了,他帶著充滿好奇的心注視著新鮮有趣的事物。 是復原還是治癒的速度快嗎? 剛來到這世上,腦袋裡存儲的
最近我們家孩子和我分享,他們在玩傳說對決的過程中發生了衝突。 我們家爸爸和懷二還有祥三在這個寒假突發奇想的全都開新帳號,不用手機,而是用電腦和搖桿玩傳說對決。 結果,祥三今天晚上和我說懷二會罵他搶頭,兩人情緒一上頭就會開始互罵和打架。 接著,爸爸的處理方式是誰玩到有情緒就去旁邊
太陽升起時,不需要理會誰的喜好,就是自然的升起。 太陽依舊,只是做著與生俱來的事。 日月不糾結,花草樹木所有一切本來如此,人或許多了一些特別的能力,但還是離不開本來如此,從這來說我們沒有不同,我們都一樣,只是長得不一樣。 人的存在真的好像樂高積木,小小的一個人,如同小小的一顆積
突然想起小時候學游泳的經歷。 大約是小學五年級,和媽媽一起搬進一個新社區。新社區有一個超級大花園,還有一個游泳池。看到有游泳池和大花園的時候,感覺就像是搬進一個遊樂園區,非常的興奮。 雖然,游泳池近在咫尺,但我卻遲遲不敢去游。一、是我不敢一個人去。二、是我沒有泳衣,我也不敢和媽媽提起自己想去
記得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對於名列前茅的希望和追求還是有的。會希望,自己也是表現優秀的。但是,關於被表揚這件事,我是一半喜歡一半不喜歡的。喜歡的是,很開心自己是優秀的,很開心自己的優秀被看見。不喜歡的是,因為自己優秀而被表揚,不喜歡高調。 然而,在這成長的旅程中我發現,有許多人會因為第一名不是自己
首先,我正在重新喚醒自己的強迫症,來個文章大整合。這篇思考是紀錄於2022/03/16,因為舊版模式不給顯示紅色愛心於是就用新版模式重新編輯了XD! 這是今天半夜在準備休眠睡覺,閉著眼睛休息的過程中突然在腦袋裡跳出的問題。 我不是高知識份子,也不怎麼看書,只是突然很好奇這個問題「當貨幣數量
讓所有可愛印在心尖,記住世上所有人事物的可愛。當我們還小的時候,這是我們自然就會做到的事。 一個剛才被欺負或者摔跤的小孩哭著哭著,可能下一秒就被什麼有趣的事物吸引,小孩很快的不哭了,他帶著充滿好奇的心注視著新鮮有趣的事物。 是復原還是治癒的速度快嗎? 剛來到這世上,腦袋裡存儲的
最近我們家孩子和我分享,他們在玩傳說對決的過程中發生了衝突。 我們家爸爸和懷二還有祥三在這個寒假突發奇想的全都開新帳號,不用手機,而是用電腦和搖桿玩傳說對決。 結果,祥三今天晚上和我說懷二會罵他搶頭,兩人情緒一上頭就會開始互罵和打架。 接著,爸爸的處理方式是誰玩到有情緒就去旁邊
太陽升起時,不需要理會誰的喜好,就是自然的升起。 太陽依舊,只是做著與生俱來的事。 日月不糾結,花草樹木所有一切本來如此,人或許多了一些特別的能力,但還是離不開本來如此,從這來說我們沒有不同,我們都一樣,只是長得不一樣。 人的存在真的好像樂高積木,小小的一個人,如同小小的一顆積
突然想起小時候學游泳的經歷。 大約是小學五年級,和媽媽一起搬進一個新社區。新社區有一個超級大花園,還有一個游泳池。看到有游泳池和大花園的時候,感覺就像是搬進一個遊樂園區,非常的興奮。 雖然,游泳池近在咫尺,但我卻遲遲不敢去游。一、是我不敢一個人去。二、是我沒有泳衣,我也不敢和媽媽提起自己想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深吸一口氣到滿後,再吸一口氣。憋氣一下,再緩緩把氣吐出。 沒有足夠的時間好好重新開機,那就先把所有程式都關掉試試。 每次看著腦科學與心理學的書,一邊解構著自己如何運作,一邊深深確信, 我們都是某個高不可測的存在製造出的超高級機器人。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腦功能的神秘?當維度高於我們的人類,可以在我們的大腦通關,可以藏一些智慧給我們,讓我們隨著自己的生命方程式去發覺。也可以把我們腦海裡的記憶拿去,就是讓我們失憶。他們通常都不會這樣做,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是最好的人就會這樣做,但事實往往是相反,他們是最好的人。 念頭管理的真相?小飛兒們的念頭都被記錄在
Thumbnail
別把心思放在結果上,全神貫注地做好手上的事,若能如此,結果自然會完美呈現。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Thumbnail
在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我們的大腦和身心得到放鬆及休息,將會是重要的課題。 本書提供了一些方法及觀念,幫助投資心智,用來對抗壓力,化危機為轉機,協助我們創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深吸一口氣到滿後,再吸一口氣。憋氣一下,再緩緩把氣吐出。 沒有足夠的時間好好重新開機,那就先把所有程式都關掉試試。 每次看著腦科學與心理學的書,一邊解構著自己如何運作,一邊深深確信, 我們都是某個高不可測的存在製造出的超高級機器人。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腦功能的神秘?當維度高於我們的人類,可以在我們的大腦通關,可以藏一些智慧給我們,讓我們隨著自己的生命方程式去發覺。也可以把我們腦海裡的記憶拿去,就是讓我們失憶。他們通常都不會這樣做,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是最好的人就會這樣做,但事實往往是相反,他們是最好的人。 念頭管理的真相?小飛兒們的念頭都被記錄在
Thumbnail
別把心思放在結果上,全神貫注地做好手上的事,若能如此,結果自然會完美呈現。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Thumbnail
在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我們的大腦和身心得到放鬆及休息,將會是重要的課題。 本書提供了一些方法及觀念,幫助投資心智,用來對抗壓力,化危機為轉機,協助我們創造美好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