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課程到底怎麼吸引人的?心理諮商工作人參與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錫蘭《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引起廣泛的討論,相關的影片像苗博雅線上直播影片志祺七七對錫蘭影片的回應,整個系列都看完後,我想作為一位心理諮商的從業者,我想分享我實際參與過的心靈課程、卡內基課程的感受,以及我所觀察到諮商行業的不同。


1. 心靈課程敢給承諾、保證效果

在心靈課程的宣傳中常會用「改變」、「有效」等相關的詞彙,通常也會加入參與人的評價做為佐證,同樣的操作卻無法直接應用在心理諮商上,因為諮商如果要提出效果,需要進行研究和驗證,不然就會遭遇衛福部的罰款,如同懲罰健康食品那樣。

在本人親自參與過的心靈課程中,有觀察到他們普遍採用正向安慰劑的操作,如果對於效果有疑慮,就會帶領的導師會與他的小團體,向有疑慮者發動攻擊,或是用自我檢討讓參與者自我懷疑,如同錫蘭影片中的內容:當事人其實是處於鬱期+燥期的方式,讓他自己感到充滿正向情緒,殊不知這都是多巴胺效果。



2. 行銷手法靈活多元

與傳統心理諮商的專業壁壘相比,心靈課程更擅長行銷與社群經營。例如,卡內基訓練透過「學長姐示範機制」,讓曾經參與過的學員回來擔任輔導者,以此創造歸屬感與社會認同壓力。這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暗示機制,因為當我們看到他人「成功」,我們也更容易相信自己可以達到相同成就。

卡內基在營銷上的成功,它的運作模式也讓不少心靈課程模仿,像是YouTuber家寧參加「ASK心動力」LGAT課程,完成3階段課程後,擔任課程助教

相對而言,團體諮商雖然也有「助教」的角色,但助教通常是實習諮商師,或是有執照可尚未取得療法認證的諮商師。

心理諮商重視隱私性與個案獨立性,使得「學長姐示範機制」合理性需要進行評估和驗證。此外,專業法規對於諮商的倫理與話術有明確規範,導致心理諮商在行銷與影響力塑造方面受限。


3. 溝通方式較沒框架

心理諮商師大多需要經過研究所、實習,並取得執照。雖然專業能力受到保障,但這也讓他們習慣使用學術性較高的語言。相較之下,許多心靈導師則擅長用簡單、貼近人心的話術,讓學員更容易理解並產生共鳴。

舉例來說,心理師周慕姿的語言風格親民,因此能受到廣大歡迎。以靈能的挑戰中的諮商師想表達出每個人都會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這個感覺叫「我能感」,但是用專業術語的時候,容易讓人很難快速理解想表達的意思。這部分會讓一般人覺得難以親近,同時也不易在社群上被傳播。

圖片來自Dcard

圖片來自Dcard


4. 心靈課程的「無限商業模式」

心理諮商受到《心理師法》相關倫理規範的約束,提供的服務通常是一對一、小團體的團體諮商。但心靈課程則可以發展出完整的商業模式,例如:

  • 課程升級機制:基礎課程後,學員往往被鼓勵購買更高階的課程,以獲得「更完整的自我成長」。
  • 社群會員制:建立學員社群,透過持續活動讓學員產生「歸屬感」,進而增加忠誠度。
  • 導師品牌化:將課程帶入個人品牌,讓導師本身成為「權威」,進一步提升影響力。


像是,2024年七月,一名張姓女子就是藉由心靈課程虐待、剝削學員的身心和財務,遭到判刑,當時簽的不知情同意書條款,而無條件保密的聲明就成了他們PUA和侵犯他人界線的開始。


5. 專業與監管的落差

心理諮商師受到公會、倫理規範與法律約束,若有違規行為,可能被檢舉或吊銷執照。然而,心靈課程並無明確的監管機制,即使導師有操控行為,也往往難以舉證,導致受害者難以尋求正式途徑處理。

即便如此,專業人士若嘗試檢舉某些心靈課程,往往只能從「稅務」、「消防」等非直接業務層面入手,而非針對課程內容本身。


心靈課程憑藉其靈活的行銷模式與心理機制,成功吸引大眾關注;而心理諮商則在專業監管下提供科學驗證的方法。希望以上這些討論能幫助大家在面對心靈成長的選擇時,能夠做出更理性的決策。如果你有參與過類似課程的經驗,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lon de l'Ordinary Space
4會員
51內容數
服裝設計→海外打工人→產品開發→品牌行銷→走向心理諮商 一路轉型,一路學會拆解自己和世界 寫些關於職涯探索、心理學、還有人在中途轉彎的故事 小知識+小感悟+小幹話,一起當個有點迷茫但不無聊的人
2025/03/13
起源於眾量級Andy的影片,事業開始時,兩人都想讓家庭過得更好,打拼度過難關。 錢、事業的中性特質,可以透過這個東西獲得不同事物,例:對於沒有安全感的人,保留一定程度的資源=生活有保障。 又或者,事業的收益、規模=展示個人自我價值的櫥窗,獲得被認同感是他深層的渴望。 如果希望家庭能維持平衡該怎麼做?
Thumbnail
2025/03/13
起源於眾量級Andy的影片,事業開始時,兩人都想讓家庭過得更好,打拼度過難關。 錢、事業的中性特質,可以透過這個東西獲得不同事物,例:對於沒有安全感的人,保留一定程度的資源=生活有保障。 又或者,事業的收益、規模=展示個人自我價值的櫥窗,獲得被認同感是他深層的渴望。 如果希望家庭能維持平衡該怎麼做?
Thumbnail
2025/01/28
「沒有經過我的同意,請不要整理我的東西或是拿去丟掉!」 「房間收乾淨不好嗎?這些東西也沒看你在用,為什麼不拿去丟掉?」 在家庭中,物品整理常引發矛盾,因為不同成員對空間的理解與需求各異。一方面,習慣整理的人希望保持潔淨,另一方面,傾向堆積的人則珍視物品的情感。
Thumbnail
2025/01/28
「沒有經過我的同意,請不要整理我的東西或是拿去丟掉!」 「房間收乾淨不好嗎?這些東西也沒看你在用,為什麼不拿去丟掉?」 在家庭中,物品整理常引發矛盾,因為不同成員對空間的理解與需求各異。一方面,習慣整理的人希望保持潔淨,另一方面,傾向堆積的人則珍視物品的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課程大綱 心態建立 保護與防禦-避免走火入魔 增加穩定度與準度的技巧 如何提問 使用工具及藥草 靈視力校準 如何辨識幻想與感知 與指導靈協力合作 如何用靈視力來問事 靈視力應用-寵物溝通、植物溝通、通靈占卜、水晶礦訊解讀
Thumbnail
   ☘課程大綱 心態建立 保護與防禦-避免走火入魔 增加穩定度與準度的技巧 如何提問 使用工具及藥草 靈視力校準 如何辨識幻想與感知 與指導靈協力合作 如何用靈視力來問事 靈視力應用-寵物溝通、植物溝通、通靈占卜、水晶礦訊解讀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Thumbnail
前言 你有聽過的「心靈調頻」嗎? 上週我在女力線上課程上一堂 心靈作家柚子甜的「心靈調頻的秘密」的課程, 今天就來分享這個課程中的大綱與我的學習吧! 一、調頻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調整頻率的意思. 每個人都會散發出某種氛圍; 例如: 有的人你接近他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充滿了正能
Thumbnail
前言 你有聽過的「心靈調頻」嗎? 上週我在女力線上課程上一堂 心靈作家柚子甜的「心靈調頻的秘密」的課程, 今天就來分享這個課程中的大綱與我的學習吧! 一、調頻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調整頻率的意思. 每個人都會散發出某種氛圍; 例如: 有的人你接近他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充滿了正能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諮商師ZOE分享了自己的靈魂溝通師身份及心理師角色,她的專業服務範疇涵蓋了心理、靈魂的議題,並提供了開展虛擬諮商所的動機,期待與讀者分享心得及互動交流。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諮商師ZOE分享了自己的靈魂溝通師身份及心理師角色,她的專業服務範疇涵蓋了心理、靈魂的議題,並提供了開展虛擬諮商所的動機,期待與讀者分享心得及互動交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上課的經驗和教訓,並提到了一些課程的詳細情況和教學內容。作者表示,除了上MT等課程外,還可以多參考其他身心靈老師的課程,甚至透過 YouTube 學習。另外,作者也推薦了澳洲花晶啟蒙老師的共修公益課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上課的經驗和教訓,並提到了一些課程的詳細情況和教學內容。作者表示,除了上MT等課程外,還可以多參考其他身心靈老師的課程,甚至透過 YouTube 學習。另外,作者也推薦了澳洲花晶啟蒙老師的共修公益課程。
Thumbnail
參加心理諮商所辦的活動,冰桌啦之聲無可練 工作坊。活動是聲音探索與價值觀卡牌,重點是參加對人有所擔心,但透過活動過程,發現自己的改變與成長。活動內容包括聲音遊戲和價值觀卡牌遊戲,透過各種挑戰與活動,探索自我與尋找勇氣。
Thumbnail
參加心理諮商所辦的活動,冰桌啦之聲無可練 工作坊。活動是聲音探索與價值觀卡牌,重點是參加對人有所擔心,但透過活動過程,發現自己的改變與成長。活動內容包括聲音遊戲和價值觀卡牌遊戲,透過各種挑戰與活動,探索自我與尋找勇氣。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有多樣的形式,適合不同人的需求。最好挑選適合自己興趣、目標和生活方式的課程。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準備從中學習和成長。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有多樣的形式,適合不同人的需求。最好挑選適合自己興趣、目標和生活方式的課程。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準備從中學習和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