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孽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阿娥啊,你要去哪裡?」張月娥的阿嬤拄著拐杖,站在門口,眼神中滿是擔憂。

「阿嬤,我有事情出去一下,傍晚就回來。」張月娥一邊整理頭髮,一邊輕聲回答。

「等一下,月娥,你是不是要去跟那個年輕醫生見面?」阿嬤的聲音帶著一絲急切。

張月娥低下頭,沉默不語,臉頰微微泛紅。

「阿娥,妳不要去!妳不能去!如果妳愈陷愈深,妳就完了!」阿嬤的聲音顫抖著,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與焦慮。

「阿嬤,妳別管我,我已經長大了,我知道該怎麼做。」張月娥的聲音雖然輕柔,卻帶著一股倔強。

「月娥,妳不能重蹈妳阿母的錯誤!妳阿母已經犯了錯,妳不可以跟她一樣!妳跟那個醫生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不可能有正果的。妳不要再幻想奢望了!」阿嬤的聲音幾乎是哀求。

張月娥的腳步頓了頓,但最終還是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門。她的背影在陽光下拉得很長,彷彿帶著一種無法回頭的決絕。

張月娥是隔代教養長大的孩子,她的母親曾是歌仔戲班的當家花旦。當年,母親因未婚懷孕,堅持生下了張月娥。在那個民風保守的年代,尤其是在純樸的鄉下,未婚生子無疑是一場災難。街頭巷尾的流言蜚語像瘟疫一樣蔓延,張月娥的母親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最終,母親將孩子丟給阿嬤撫養,自己則一聲不響地離開了。每年,母親都會寄錢回家,但從未透露自己在做什麼,只說等有能力時,會接阿嬤和張月娥到台北享福。

然而,命運並沒有給她們太多時間。張月娥十歲那年,警方上門通知她們,母親在台北身亡,需要她們去認屍。

阿嬤和舅舅趕到台北,才知道母親所謂的「不錯的工作」,其實是在舞廳上班。母親憑藉著美貌在舞廳紅極一時,甚至被一名富商包養,過上了奢侈的生活。然而,隨著年華老去,富商不再露面,舞廳的生意也一落千丈。母親最終淪為黑道的玩物,遭受家暴和毒品的控制,最終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母親的遺體被運回故鄉,年僅十歲的張月娥望著母親的遺體,心中卻沒有任何波瀾。母親對她來說,只是一個遙遠的經濟支柱,如今支柱崩塌,她必須面對現實的生計問題。國小畢業後,她沒有繼續升學,而是加入了舅舅的歌仔戲班。憑藉著母親遺傳的美貌和表演天賦,她很快成為戲班的當家花旦,吸引了許多鐵粉。

阿嬤對張月娥的叮囑與勸導,無非是不願見她重蹈母親的覆轍。阿嬤很清楚,張月娥自小在鄉下長大,天真爛漫,不懂人心險惡。雖然她乖巧孝順,但論及條件,又怎麼配得上那個年輕醫生?「門當戶對」這四個字聽來雖勢利俗氣,卻是有道理的。如果放任張月娥繼續陷下去,注定是一場悲劇。阿嬤年歲已高,她再也經不起第二次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打擊。

然而,張月娥外表柔順,骨子裡卻一身倔強。她不信什麼門當戶對,她要擺脫宿命,為自己的將來賭一把。只是,她並不知道,這場賭局的籌碼太高昂了,而她,根本輸不起。

李文淵結束在宜蘭的義診後,回到了台北,但與張月娥的聯繫並未中斷。張月娥也在沒有演出的時候,頻繁往返於台北與宜蘭之間。雖然交通不便,但心中的甜蜜讓她甘之如飴。

五十年前的義診之旅,李文淵初遇了這位天真執著、滿懷夢想的戲班苦旦。短暫交會,卻埋下了悲劇的種子。一年後,她懷著他的骨肉,期待一紙承諾,迎來的卻是背叛與冷漠。

一年過去,張月娥懷孕了。她滿心歡喜地將這個消息告訴李文淵,卻換來了他的冷淡與疏遠。李文淵開始躲著她,不接她的電話,甚至在她到醫院堵他時,表現出極度的反感。

張月娥天真地以為,腹中的孩子可以成為她改變命運的籌碼,卻沒想到這竟是夢碎的開始。她決定,如果李文淵不負責任,她會大鬧他的醫院門診,將整件事抖出來,逼他出面。

然而,事情出現了轉折。李文淵突然主動聯絡她,對她噓寒問暖,甚至答應在孩子出生後娶她。為了確保母子平安,李文淵建議張月娥到他大哥的婦產科診所檢查。張月娥雖然覺得奇怪,但還是答應了。

看診的那一天,張月娥依約來到李文山的診所。診所裡沒有護士,也沒有其他病患,只有李文山一人在等她。

「李大哥好。」張月娥親切地打招呼。

李文山微笑著回應,並解釋接下來的檢查需要全身麻醉。張月娥雖然有些不安,但還是選擇相信他。

她躺在手術台上,麻醉藥漸漸生效,眼前的手術燈變得模糊,最終陷入昏睡。

當她再次醒來時,發現自己的肚子已經平坦,腹中的孩子不見了。

「怎麼回事?我的孩子呢?」張月娥驚恐地問道。

李文山冷冷地回答:「檢查時發現胎兒是畸形,不能留下來,所以我們已經為妳做了人工流產。」在李文山的診所,月娥被告知胎兒已被強行取走。「畸形胎,已做流產。」李文山的話如刀般凌厲。

張月娥如遭雷擊,淚水瞬間湧出:「你們怎麼能這樣?為什麼要這麼絕?」

李文山不耐煩地回罵:「誰知道妳肚裡的孩子是誰的雜種?像妳這樣的女人,生活隨便,隨便栽贓給文淵。我們幫妳處理掉,是為了妳好!」

「誰給你們這個權利!」月娥撕心裂肺地吼出,眼中是絕望的火焰。

李文山冷聲道:「像妳這樣的人,配不上我們家!」

那一刻,愛情崩塌,親情斷絕,命運成了無邊的黑夜。

張月娥的世界在這一刻徹底崩塌。她失去了孩子,也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麻醉藥的效力尚未完全消退,加上極度的憤怒與絕望,她眼前一黑,暈倒在地。

「承軒……這場冤孽,不是你該承受的,但你已無退路。」

李文淵話音墜落,病房內燈光閃爍,似哭似泣,雷聲如審判將至。

窗外,歌仔戲的幽怨唱腔再度響起,似訴不盡的情恨,亦似無止的詛咒。

avatar-img
0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e Chi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傍晚十點半,李承軒帶著大伯李文山匆匆趕到父親所在的療養院。雖然早已過了探視時間,但憑著與院方的熟識關係,尤其是院長曾是他的老師,李承軒得以留宿院內。院方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了他的請求。 李承軒是個孝順的兒子,平時定期來看望父親。每一次的探望,他的心情早已平靜如水,因為他知道父親的狀況不會再
傍晚十點半,李承軒帶著大伯李文山匆匆趕到父親所在的療養院。雖然早已過了探視時間,但憑著與院方的熟識關係,尤其是院長曾是他的老師,李承軒得以留宿院內。院方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了他的請求。 李承軒是個孝順的兒子,平時定期來看望父親。每一次的探望,他的心情早已平靜如水,因為他知道父親的狀況不會再
陽明山市立長青身心療養院,隱匿於蒼翠山林間,清幽卻透著隔絕人世的孤寂。烏雲低垂,潮濕的氣息預示暴雨將至。 李承軒依循導航,駛入蜿蜒的山道,陌生的路線與壓抑的氛圍讓他心中隱隱不安。抵達療養院,警衛檢視證件放行後,護理人員將他引至503號房。 病房內,大伯李文山目光呆滯,望向窗外不語。護理人員低聲解
李承軒從嘉義回到台北後,向醫院請了三天假。這一晚,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口乾舌燥,正想起身喝水時,耳邊忽然傳來一陣若有若無的歌仔戲聲。聲音由遠及近,漸漸清晰,卻又帶著一種不真實的飄渺感。 他起身打開房門,走廊上一片幽暗,只有幾盞微弱的照明燈勉強照亮地面。更奇怪的是,走廊上竟然瀰漫著一層薄霧,空氣中還
兩個星期後,林好在廟裡接到了一通電話,是李承軒打來的,他語氣凝重,表示要親自南下來找陳玉嬌。 陳玉嬌放下手中的香爐,抬眼望向廟裡媽祖神像,淡淡道:「該來的還是要來。」 「他約什麼時候?」 「星期六,方便嗎?」 「好,我等他來。」 到了約好的那天早晨,李承軒準時抵達廟前。這
夜晚九點,福聚宮寂靜無聲,唯有雨聲輕敲屋檐。陳玉嬌盥洗後,盤坐於神龕前的蒲團上,三炷檀香的煙霧在她周圍縈繞,如無形橋樑般通達神明。 她閉目默誦咒語,意識逐漸沉入夢與醒之間的交界。一片柔和光暈中,五媽的身影隱現,數位護法的氣息環繞守護,卻又與她保持著某種距離。 五媽未以言語答覆,卻以直覺與靈感傳遞
傍晚十點半,李承軒帶著大伯李文山匆匆趕到父親所在的療養院。雖然早已過了探視時間,但憑著與院方的熟識關係,尤其是院長曾是他的老師,李承軒得以留宿院內。院方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了他的請求。 李承軒是個孝順的兒子,平時定期來看望父親。每一次的探望,他的心情早已平靜如水,因為他知道父親的狀況不會再
傍晚十點半,李承軒帶著大伯李文山匆匆趕到父親所在的療養院。雖然早已過了探視時間,但憑著與院方的熟識關係,尤其是院長曾是他的老師,李承軒得以留宿院內。院方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了他的請求。 李承軒是個孝順的兒子,平時定期來看望父親。每一次的探望,他的心情早已平靜如水,因為他知道父親的狀況不會再
陽明山市立長青身心療養院,隱匿於蒼翠山林間,清幽卻透著隔絕人世的孤寂。烏雲低垂,潮濕的氣息預示暴雨將至。 李承軒依循導航,駛入蜿蜒的山道,陌生的路線與壓抑的氛圍讓他心中隱隱不安。抵達療養院,警衛檢視證件放行後,護理人員將他引至503號房。 病房內,大伯李文山目光呆滯,望向窗外不語。護理人員低聲解
李承軒從嘉義回到台北後,向醫院請了三天假。這一晚,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口乾舌燥,正想起身喝水時,耳邊忽然傳來一陣若有若無的歌仔戲聲。聲音由遠及近,漸漸清晰,卻又帶著一種不真實的飄渺感。 他起身打開房門,走廊上一片幽暗,只有幾盞微弱的照明燈勉強照亮地面。更奇怪的是,走廊上竟然瀰漫著一層薄霧,空氣中還
兩個星期後,林好在廟裡接到了一通電話,是李承軒打來的,他語氣凝重,表示要親自南下來找陳玉嬌。 陳玉嬌放下手中的香爐,抬眼望向廟裡媽祖神像,淡淡道:「該來的還是要來。」 「他約什麼時候?」 「星期六,方便嗎?」 「好,我等他來。」 到了約好的那天早晨,李承軒準時抵達廟前。這
夜晚九點,福聚宮寂靜無聲,唯有雨聲輕敲屋檐。陳玉嬌盥洗後,盤坐於神龕前的蒲團上,三炷檀香的煙霧在她周圍縈繞,如無形橋樑般通達神明。 她閉目默誦咒語,意識逐漸沉入夢與醒之間的交界。一片柔和光暈中,五媽的身影隱現,數位護法的氣息環繞守護,卻又與她保持著某種距離。 五媽未以言語答覆,卻以直覺與靈感傳遞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神明接炸彈/砲彈」傳說,是很典型的口傳文學。口傳文學、口述歷史、檔案史料,是兩個領域裡,三樣出發點不同的產物。正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時才能交互參考,看見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今年是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第二年,當初計畫和去年一樣,白沙屯到北港走完就回家,卻一路上被善於慫恿菜鳥做傻事的勇腳前輩們各種循循善誘:「急行軍有多刺激~多值得挑戰~你會瘦~」 會瘦ㄟ!超讚! 然而實際走完全程後,我的感想是⋯⋯
遶境的理由或許千百種,對我而言,只是單純想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而已。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神明接炸彈/砲彈」傳說,是很典型的口傳文學。口傳文學、口述歷史、檔案史料,是兩個領域裡,三樣出發點不同的產物。正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時才能交互參考,看見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今年是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第二年,當初計畫和去年一樣,白沙屯到北港走完就回家,卻一路上被善於慫恿菜鳥做傻事的勇腳前輩們各種循循善誘:「急行軍有多刺激~多值得挑戰~你會瘦~」 會瘦ㄟ!超讚! 然而實際走完全程後,我的感想是⋯⋯
遶境的理由或許千百種,對我而言,只是單純想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每次回到阿嬤家,人剛走到巷口,在家門口外的遮雨棚下,坐在木椅、竹編椅上乘涼兼閒聊的阿嬤們,嘴巴繼續說話,眼睛像監視器般跟著我的行走路線,仔細打量我是哪來到訪的外地人。直到我拿下帽子或口罩,認出我是阿嬤家的子孫,就會遠遠地親切呼喚我的小名,對,是所有阿嬤都知道我的小名。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感慨年長的阿嬤曾經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換我來照顧她。在年老的阿嬤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女性形象。
Thumbnail
這週四跟五,媽媽來找我,我帶她去九份老街走一走,隔天再去士林官邸賞花,我們兩個從九份老街一路往山下走,也不知道可以走去哪裡,老媽一直唸我說公車沒經過這,我們怎麼下山,好險後來走到了一個公車站,不然我不知道我們要吵多久。
Thumbnail
阿嬤又被姑姑帶到另外一間養老院去了,得知消息的我趕緊的搭車和社工預約了時間準備和阿嬤見面。 見面時間只有固定在下午的時間,每次僅有三十分鐘。 一次,看到幾個老人在大庭裡等著,似乎等著家屬。 一次,看到好多老人在庭外等折,大家都不知道要做什麼。 看著這些老人茫然的眼神....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分享兩個故事,聊聊面對傷害和委屈時的復仇情緒,以及如何抉擇復仇或放下的兩種選擇,真正從心靈脫離痛苦。
Thumbnail
「姊!姊!起來!大姊!!!起來!!阿嬤不見了!!」 一陣大力的搖晃,我沒聽清小弟到底在喊什麼,只覺得渾身疲憊,我緩慢的睜開眼 「你說什麼?你再說一次」 「阿嬤不見了!!」 「什麼時候的事,現在幾點了」 「下午三點,姑姑打電話來說阿嬤不見了」 我起身,不疾不徐的換上衣服,跟著小弟出門去
阿嬤話匣子一開,註定沒完沒了;過去實在太窮,誰誰誰是如何拉拔大的,誰誰誰吃了什麼苦,唉,真辛苦⋯真辛苦⋯ 客廳裡,阿嬤說她的,我看我的倚天屠龍記,只要時不時說「然後呢」「唉~最後咧」我倆平行運行得融洽,說到午夜時分,老人家反問我「你怎麼怎麼不去睡?」我微醒半開著眼皮回應「我要去睡了」。 阿嬤以前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每次回到阿嬤家,人剛走到巷口,在家門口外的遮雨棚下,坐在木椅、竹編椅上乘涼兼閒聊的阿嬤們,嘴巴繼續說話,眼睛像監視器般跟著我的行走路線,仔細打量我是哪來到訪的外地人。直到我拿下帽子或口罩,認出我是阿嬤家的子孫,就會遠遠地親切呼喚我的小名,對,是所有阿嬤都知道我的小名。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感慨年長的阿嬤曾經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換我來照顧她。在年老的阿嬤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女性形象。
Thumbnail
這週四跟五,媽媽來找我,我帶她去九份老街走一走,隔天再去士林官邸賞花,我們兩個從九份老街一路往山下走,也不知道可以走去哪裡,老媽一直唸我說公車沒經過這,我們怎麼下山,好險後來走到了一個公車站,不然我不知道我們要吵多久。
Thumbnail
阿嬤又被姑姑帶到另外一間養老院去了,得知消息的我趕緊的搭車和社工預約了時間準備和阿嬤見面。 見面時間只有固定在下午的時間,每次僅有三十分鐘。 一次,看到幾個老人在大庭裡等著,似乎等著家屬。 一次,看到好多老人在庭外等折,大家都不知道要做什麼。 看著這些老人茫然的眼神....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分享兩個故事,聊聊面對傷害和委屈時的復仇情緒,以及如何抉擇復仇或放下的兩種選擇,真正從心靈脫離痛苦。
Thumbnail
「姊!姊!起來!大姊!!!起來!!阿嬤不見了!!」 一陣大力的搖晃,我沒聽清小弟到底在喊什麼,只覺得渾身疲憊,我緩慢的睜開眼 「你說什麼?你再說一次」 「阿嬤不見了!!」 「什麼時候的事,現在幾點了」 「下午三點,姑姑打電話來說阿嬤不見了」 我起身,不疾不徐的換上衣服,跟著小弟出門去
阿嬤話匣子一開,註定沒完沒了;過去實在太窮,誰誰誰是如何拉拔大的,誰誰誰吃了什麼苦,唉,真辛苦⋯真辛苦⋯ 客廳裡,阿嬤說她的,我看我的倚天屠龍記,只要時不時說「然後呢」「唉~最後咧」我倆平行運行得融洽,說到午夜時分,老人家反問我「你怎麼怎麼不去睡?」我微醒半開著眼皮回應「我要去睡了」。 阿嬤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