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增肌與非功能性增肌:理論與訓練應用全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一、前言

在肌力與體能訓練領域中,「增肌」向來是許多運動員與健身愛好者追求的重要目標。然而,增肌並不僅僅只有「肌肉量變大」這麼單純,而是會受到訓練強度、方法、時間、動作速度(Acceleration)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根據您所提供的參考資料,增肌大致可區分為兩種主要型態:

  1. 功能性增肌(Functional Hypertrophy,亦稱Myofibrillar Hypertrophy)
  2. 非功能性增肌(Non-Functional Hypertrophy,亦稱Sarcoplasmic Hypertrophy)

這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肌肉結構以及最終能否帶來更高的運動表現。以下將詳細解說其差異、如何訓練,以及應用時可能需要注意的要點。


二、非功能性增肌(Sarcoplasmic Hypertrophy)——「外觀型」增肌

1. 主要機制

非功能性增肌(Sarcoplasmic Hypertrophy)指的是肌纖維內部「肌漿(sarcoplasm)」及非收縮性蛋白質含量的增加。換言之,這種增肌傾向於提高肌肉細胞中的「液體」與能量物質容量,對於增加肌肉圍度或外觀體積往往效果顯著,但對於肌肉真正的「最大出力」提升並沒有直接且顯著的幫助。

2. 特徵與優勢

  • 外觀明顯增大:由於較多的肌漿與液體堆積,使得肌腹(muscle belly)看起來更加飽滿、粗壯。
  • 訓練刺激感強:通常在偏中高反覆次數(Reps)與短休息時間(Rest)下,肌肉的酸脹感(Pump)會非常明顯。
  • 對肌力提升有限:因為增加的成分大多為非收縮蛋白,雖然外觀明顯,但對最大肌力與運動表現提升的貢獻相較有限。若單以運動表現為目標,仍需搭配功能性增肌訓練。

3. 一般訓練參數

根據參考資料,非功能性增肌通常採用以下參數:

  • 反覆次數(Reps):9~12或以上
  • 強度(%1RM):約70%~80% 1RM
  • 組數(Sets):3~6組
  • 休息時間(Rest):約1分鐘以下(通常30~60秒,給予較短休息以累積疲勞及代謝壓力)
  • 時間張力(TUT):40~70秒(中速或較慢的離心與向心速度)
  • 訓練重點:保持肌肉長時間處於張力狀態,累積代謝壓力與乳酸,使肌纖維內部的「液體空間」增加。


三、功能性增肌(Myofibrillar Hypertrophy)——「實用型」增肌

1. 主要機制

功能性增肌(Functional Hypertrophy)主要發生在肌纖維的收縮蛋白(如肌動蛋白Actin、肌凝蛋白Myosin)增加,導致肌原纖維密度提升,讓肌力與神經肌肉控制能力同步成長。由於此類型增肌能直接提升肌肉的產力能力,因此在實際運動表現中更具優勢。

2. 特徵與優勢

  • 肌力表現顯著增強:因為增加了收縮蛋白,能有效增進單位肌肉的出力。
  • 對運動表現有積極幫助:不管是力量型運動(舉重、搏擊)還是需要速度、爆發力的運動(衝刺、球類),都有正面影響。
  • 肌肉外觀提升:雖然外觀增長相對非功能性增肌可能不那麼誇張,但依然可以看到明顯的肌肉線條與體態改變,且多伴隨肌力提升。

3. 一般訓練參數

依據文獻數據,常見的功能性增肌範圍:

  • 反覆次數(Reps):6~8
  • 強度(%1RM):約79%~85% 1RM(甚至可到接近85%以上,視訓練程度而定)
  • 組數(Sets):4~8組
  • 休息時間(Rest):1~2分鐘
  • 時間張力(TUT):20~40秒(相對較短但強度更高)
  • 訓練重點:同時兼顧「較高強度」與「足夠次數」以誘發肌纖維增粗,並透過多次組數讓神經系統與肌纖維都獲得足夠刺激。


四、功能性與非功能性增肌在運動表現與日常應用的差異

  1. 運動場上的表現
    • 非功能性增肌:更能提升外觀與肌肉圍度,但若缺乏進一步針對神經肌肉控制或力量提升的訓練,可能導致相對負擔(如:體重上升卻無法有效轉化成力量或速度)。
    • 功能性增肌:能直接增強力量、爆發力或速度等運動能力,運動員或需要特定身體功能的人士更為受用。
  2. 綜合訓練的效益
    • 如果您的目標同時包括「外觀」與「運動表現」,可以週期性(Periodization)地在不同階段安排兩種訓練。先以偏中高次數的非功能性增肌方法建立足夠的肌肉量,再透過高強度的功能性增肌訓練鞏固並強化力量與爆發力。
    • 若單純以外觀為目標,非功能性增肌的計畫能讓肌群看來更飽滿。同時也可循序漸進加入少量高強度訓練,避免只剩「肌肉外表」而缺乏實際產力。


五、訓練與週期規劃建議

  1. 週期化訓練(Periodization)
    • 在年計畫或月計畫中,先安排「基礎期」以非功能性增肌的模式累積一定肌肉量與局部肌耐力。
    • 進入「力量期」或「爆發力期」時,轉為功能性增肌的訓練模式,提升相對力量及爆發力。
    • 最後在「轉換期」或「比賽期」,可聚焦在動作速度、敏捷性與專項技術維持,並維持一定強度避免失去前期所建立的肌力基礎。
  2. 強度與速度的交互運用
    • 力量或相對力量目標:可採用高強度(80%~100% 1RM),同時注重動作加速度與品質。休息時間通常3~5分鐘。
    • 爆發力目標:可採中等負重(50%~70% 1RM),強調快速向心收縮並保持速度。可視狀況安排3~5分鐘休息。
    • 基礎增肌或維度訓練目標:可採70%~80% 1RM,中等速度收縮,組間休息1~2分鐘,累積代謝壓力。
  3. 練習動作多元性
    • 不論功能性或非功能性增肌,都建議包含多關節複合動作(如深蹲、硬舉、臥推、划船、引體向上等),以刺激大量肌纖維。
    • 同時可以在非功能性增肌階段,輔以一些單關節動作加強局部細節(如肱二頭肌弓舉、腿屈伸、飛鳥、肩推舉等),塑造更完整的肌肉線條。


六、常見問題與個人建議

  1. 要如何在兼顧外觀與實用性的同時,避免體能下降?
    • 若同時想兼顧外觀與運動表現,可採取「線性週期化」或「雙峰週期化」,在不同週期著重不同訓練目標,搭配適度的核心穩定與耐力訓練,以確保肌肉獲得多面向的刺激。
  2. 非功能性增肌是否完全不具功能?
    • 並非如此。非功能性增肌對於想要改善肌耐力與局部持續力還是有幫助的,而且也能在前期提供更大的肌肉量基礎。但若目標在速度或力量,需搭配進階的高強度或爆發力訓練。
  3. 實際運用時,如何評估訓練成果?
    • 外觀與圍度可以用目測、身體組成分析或圍度量測進行追蹤。
    • 功能性進步可透過1RM測試、最大爆發力測試(如垂直跳、40碼衝刺)等來評估。


七、結論

總體而言,功能性增肌與非功能性增肌在訓練原理與成果應用上各有專長:

  • 非功能性增肌:通過高反覆次數與短休息,累積代謝壓力,增加肌肉外觀圍度,更適合短期內想要明顯提升「肌肉量感」及外觀者。
  • 功能性增肌:著重高強度與神經肌肉協調,以提升肌纖維的收縮蛋白含量,帶來更直接的肌力與運動表現成長。

若想要兼具外觀與表現,週期性地整合這兩種訓練模式才是關鍵之道。記得根據自身目標、體能狀況與訓練年資,循序漸進地提高強度,同時也要確保充足的營養、恢復與睡眠。如此一來,將能在積極塑造理想身形的同時,也能得到穩固的功能與實力。

avatar-img
1會員
14內容數
本身是營養師也兼職健身教練,因為時間有限,所以用AI整理重點幫助自己閱讀,這裡當作閱讀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aron閱讀筆記 的其他內容
巴西莓(學名:Euterpe oleracea)是一種生長於中南美洲的棕櫚科果實,因其富含花青素(屬於多酚類的抗氧化物質)而備受關注。除了豐富的抗氧化成分外,它同時也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常以冷凍果泥、果汁或添加於各種飲品和甜點的方式出現在市場上。 可能機制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特性,可在身體面臨劇
撞牆期是長時間耐力運動中常見的一種狀態,運動員因糖原儲備耗盡而感到極度疲勞與無力。本文詳細闡述了撞牆期的機制、症狀,並提出有效的預防策略,如碳水化合物加載和運動中的補充方法,幫助運動員保持最佳表現。透過合理的飲食與訓練調整,運動員將能有效避免撞牆期的發生。
本文探討Kendall等人描述的四種矢狀面上的姿勢錯誤,包括前凸姿勢、後凸姿勢、平背姿勢和懶散姿勢,並詳細說明每種姿勢的特徵描述及相關肌肉狀態。正確的姿勢評估是改善人體功能和靜態姿勢的關鍵,可依據此分類進行針對性的運動,以提高姿勢矯正的效果。
詹達綜合症由弗拉基米爾·詹達醫學博士於1979年提出,主要探討上交叉、下交叉及層交叉綜合症。強調姿勢失衡對身體動力學的重要影響,且提出透過靜態姿勢評估來識別和處理這些失衡。並通過針對過度活躍和不活躍肌肉的矯正,可以改善身體整體表現並減少疼痛。
靜態姿勢評估是一個關鍵的過程,在分析個體的身體對齊與結構完整性。這項程序可以幫助識別肌肉不平衡與姿勢偏差,提升身體平衡和功能性動作。本文詳細介紹了評估各個身體部位的觀察要點,以及提供矯正策略的意義,協助專業人士制定適合客戶的改善方案。
水分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關鍵元素,對運動員尤其重要。本文探討了水分的重要性,包括脫水和低鈉血癥的影響,並提供運動前、中、後的補水策略。掌握正確的補水方法可以有效預防脫水,提升運動表現,減少健康風險。文章亦詳述瞭如何計算出汗率,以制定個性化的補水計畫,確保運動過程中水分的充足供應。
巴西莓(學名:Euterpe oleracea)是一種生長於中南美洲的棕櫚科果實,因其富含花青素(屬於多酚類的抗氧化物質)而備受關注。除了豐富的抗氧化成分外,它同時也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常以冷凍果泥、果汁或添加於各種飲品和甜點的方式出現在市場上。 可能機制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特性,可在身體面臨劇
撞牆期是長時間耐力運動中常見的一種狀態,運動員因糖原儲備耗盡而感到極度疲勞與無力。本文詳細闡述了撞牆期的機制、症狀,並提出有效的預防策略,如碳水化合物加載和運動中的補充方法,幫助運動員保持最佳表現。透過合理的飲食與訓練調整,運動員將能有效避免撞牆期的發生。
本文探討Kendall等人描述的四種矢狀面上的姿勢錯誤,包括前凸姿勢、後凸姿勢、平背姿勢和懶散姿勢,並詳細說明每種姿勢的特徵描述及相關肌肉狀態。正確的姿勢評估是改善人體功能和靜態姿勢的關鍵,可依據此分類進行針對性的運動,以提高姿勢矯正的效果。
詹達綜合症由弗拉基米爾·詹達醫學博士於1979年提出,主要探討上交叉、下交叉及層交叉綜合症。強調姿勢失衡對身體動力學的重要影響,且提出透過靜態姿勢評估來識別和處理這些失衡。並通過針對過度活躍和不活躍肌肉的矯正,可以改善身體整體表現並減少疼痛。
靜態姿勢評估是一個關鍵的過程,在分析個體的身體對齊與結構完整性。這項程序可以幫助識別肌肉不平衡與姿勢偏差,提升身體平衡和功能性動作。本文詳細介紹了評估各個身體部位的觀察要點,以及提供矯正策略的意義,協助專業人士制定適合客戶的改善方案。
水分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關鍵元素,對運動員尤其重要。本文探討了水分的重要性,包括脫水和低鈉血癥的影響,並提供運動前、中、後的補水策略。掌握正確的補水方法可以有效預防脫水,提升運動表現,減少健康風險。文章亦詳述瞭如何計算出汗率,以制定個性化的補水計畫,確保運動過程中水分的充足供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功能性訓練強調多方向和多平面運動,以及核心穩定性和動作模式模擬。此外,功能性訓練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受傷風險,增強運動表現。文章討論了功能性訓練的結構和訓練示例。
Thumbnail
鍛煉身體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強壯、靈活、身體健康。無論您進行何種類型的體育鍛煉,您都可以使用觀想和正面肯定語幫助自己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和享受。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體育鍛煉的方法和心靈上的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中長距離跑者肌力訓練方法大揭密:如何提升表現? 你時常困惑於該使用何種方式來強化自己的跑步運動表現嗎?時常困惑於究竟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嗎?認為肌力訓練對於改善跑步運動表現絲毫沒有幫助嗎?那麼你應該要來看看這篇最新的運動科學研究。
Thumbnail
▌阻力訓練增加肌肉的秘訣: 肌肉成長關鍵要素? 擁有強壯的肌肉與吸引人的外貌體魄是許多人的夢想,不僅是為了健康,更是為了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而談到肌肉成長,其背後有許多運動生理學當中的關鍵概念......
Thumbnail
老年時期,保持肌肉力量對於整體健康和獨立性至關重要。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揭示了一種有效增強老年人肌肉力量的方法。通過深入探索無監督、以身體重量為基礎的抗阻力訓練,研究人員揭示了運動速度對肌肉表現和結構的影響,這為老年人重拾青春活力帶來了關鍵性的啟示!💪🏋️‍♂️
Thumbnail
不一定非得去健身房才能增肌減脂,今天教你5個在家就能做的動作。跟著正確的訓練方法,一起開始運動吧!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
Thumbnail
喚醒12條「效能肌」,10秒提升跑、跳、踢、投、打、游 6大運動能力的循環式全身訓練 笹川大瑛.境好出版.2022/09.賴惠鈴譯. 推薦給: ❦ 有意提升自己運動"效能"的人! ❦在運動競技項目上需要跑 or 跳 or 踢 or 投 or 打 or 游 這6大運動能力的人! 有時候我覺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功能性訓練強調多方向和多平面運動,以及核心穩定性和動作模式模擬。此外,功能性訓練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受傷風險,增強運動表現。文章討論了功能性訓練的結構和訓練示例。
Thumbnail
鍛煉身體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強壯、靈活、身體健康。無論您進行何種類型的體育鍛煉,您都可以使用觀想和正面肯定語幫助自己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和享受。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體育鍛煉的方法和心靈上的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中長距離跑者肌力訓練方法大揭密:如何提升表現? 你時常困惑於該使用何種方式來強化自己的跑步運動表現嗎?時常困惑於究竟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嗎?認為肌力訓練對於改善跑步運動表現絲毫沒有幫助嗎?那麼你應該要來看看這篇最新的運動科學研究。
Thumbnail
▌阻力訓練增加肌肉的秘訣: 肌肉成長關鍵要素? 擁有強壯的肌肉與吸引人的外貌體魄是許多人的夢想,不僅是為了健康,更是為了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而談到肌肉成長,其背後有許多運動生理學當中的關鍵概念......
Thumbnail
老年時期,保持肌肉力量對於整體健康和獨立性至關重要。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揭示了一種有效增強老年人肌肉力量的方法。通過深入探索無監督、以身體重量為基礎的抗阻力訓練,研究人員揭示了運動速度對肌肉表現和結構的影響,這為老年人重拾青春活力帶來了關鍵性的啟示!💪🏋️‍♂️
Thumbnail
不一定非得去健身房才能增肌減脂,今天教你5個在家就能做的動作。跟著正確的訓練方法,一起開始運動吧!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
Thumbnail
喚醒12條「效能肌」,10秒提升跑、跳、踢、投、打、游 6大運動能力的循環式全身訓練 笹川大瑛.境好出版.2022/09.賴惠鈴譯. 推薦給: ❦ 有意提升自己運動"效能"的人! ❦在運動競技項目上需要跑 or 跳 or 踢 or 投 or 打 or 游 這6大運動能力的人! 有時候我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