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各位大家好,這裡是四千的規則盒子,我是四千。
各位是為了什麼才去工作,為錢,為名聲?
相信大多數人都是為了錢,因為大部份的人,都沒什麼錢,那麼為了錢去做的工作,當然希望薪水越高越好,這個想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薪水越高的人,往往也變得越來越忙,越來越沒有自己的時間,年輕時的夢想,也離自己越來越遠。
為何有些位階越高的主管,越沒有自己的時間。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能做的事變多了,所以做了更多事,自然的留給自己的時間變得更少,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
我們在煮青蛙的時候,不能用大火,因為青蛙是變溫動物,如果一下提高太多溫度,青蛙就發現自己在被煮了,所以要一點一點慢慢的提高溫度,一直到100度,讓青蛙在優雅的心情下變成一道青蛙湯。
位階高的主管也是同樣的道理,現在這些主管在剛入職場的時候可能也是天天想著要自己出去開一家公司,但是隨著薪水慢慢的增加,有些人可能組成了家庭,有些人可能養成了開銷很高的興趣,這時候,再跟這些人提起當年的那些夢想,發現都已經放棄得差不多了,於是,一道道的青蛙湯就做好了。
本頻道專治學習差,工作不順利,或是其它各種疑難雜症。
你與強者之間,只差在有沒有用好方法來做事。
本頻道從好方法出發,帶你看各種問題,並逐一解決,相信你也能一步一步成為一個強者。
追蹤本頻道,一起變強吧!
首先,來提一下一般人對於工作的印象,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是對工作沒什麼感覺的類型,工作來了就做,薪水來了就領,工作內容一直就那樣,薪水也就那個薪水。
第二種是對工作感到不滿的類型,工作來了就不開心得做,薪水來了一邊嫌少一邊領,工作內容一直就那樣,薪水也就那個薪水。
第三種是對工作感到雀躍的類型,工作來了就開心得做,薪水來了就領,工作內容漸漸增加,薪水也漸漸提升。
第四種是對工作感到雀躍並不滿的類型,這是個有點矛盾的類型,但也是最理想的類型,這種人對於工作感到雀躍,因為能變強,並且對工作感到不滿,因為不做自己想做的事。
為何說,第四種類型最為理想?
打個比方,黃仁勳,在科技業最成功的人之一,他的公司,輝達,目前算是完全稱霸了AI時代,並且還在快速變強。
這個人,就是上面說的第四種類型,他原本也只是個上班領薪水的員工,也就是,正在被煮的青蛙,但是是隻對溫度變化特別敏感的青蛙,很早就發現了自己正在被煮,但是覺得溫度還能接受,所以就繼續被煮著,等到時機成熟,也就是在頭腦裡完成了對創業的完整規劃時,就跳出湯鍋,自己出來開公司了。
上面提到的,第四種類型與第二種類型的差別,其實就在於跳出湯鍋的時機,第二種類型,也就是純粹對工作不滿的類型,要就水溫還低就跳出湯鍋,不然就是跳不出湯鍋,然後被煮著煮著,煮成了第一種類型,最後變成青蛙湯。
第四種類型,也就是對工作感到雀躍並不滿的類型,之所以厲害,就是因為他們懂得蹲,知道蹲的越久,跳出湯鍋的時候就能跳的越高,當然,也別蹲太久,最後還是被煮成了青蛙湯。
那麼,要如何當一隻優秀的青蛙,首先你得對現在的工作又喜歡又討厭,喜歡工作上能獲得的技術,喜歡比自己厲害的人之所以厲害的種種,討厭目前工作對自己能力的限制,討厭自己跟一群配不上自己的人做著同一份工作。
每隻青蛙,在剛進一家公司時,通常你的主管都是比你厲害的人,就像coby年輕時,喜歡模仿喬丹的每個動作,不管是多麼細微,且看似無意義的動作,於是後來成為最成功的籃球員之一。
這則例子告訴我們,想當一隻厲害的青蛙,可以通過去模仿比自己更厲害的青蛙,來讓自己變得跟這隻青蛙一樣厲害,甚至超越那隻青蛙。
有隻青蛙,上了大學不好好學習,整天都在偷偷模仿比自己厲害的同學,更慘的是,這隻青蛙在班上的成績是倒數第三,比自己強的同學多得是,你們說,這隻青蛙是不是一隻傻青蛙?
介紹個新名詞,叫做[開雙做],指的是做任何事,都要設定兩個目的,分別是[主要目的]與[次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必需要達成的目的,次要目的是不一定要達成,但最好還是要達成的目的。
我們去工作時,也應該用雙做,設定好主要目的與次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變強,次要目的是賺錢。
你可能有疑問,不是應該反過來嗎?工作不賺錢怎麼生活?
首先,雙做之所以要定出主要目的與次要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能把重點放在主要目的,不是只去看次要目的。
可以這樣去想,當你去工作時,只有賺錢這一個目的,假設今天你能選擇變強,但這對提升薪水沒有幫助,你可能就不去做了,對吧。
但當你定出了主要目的,自己當老闆,跟次要目的,轉錢。
雖然賺著一樣的錢,但對於這些對提升薪水沒幫助,對於自己當老闆有幫助的技能,你就不再錯過了。
雙做的存在目的是,在做一件事,但同時達成兩個目的,看起來就像做事效率加倍了,因為這兩個目的不需要分成兩件事下去做,一件事就能達成所有目的。
當有一天,AI接管了大部份工作,人們只需靠政府發的資源就能過生活,薪水將不是大多數人工作的目的了,所以,別再只把賺錢當作工作的唯一目的了,想想自己能做什麼,該做什麼,把握當下,別把一個好夢想變成了想當年。
本文中提到的開雙做,原本叫做[雙做],原本屬於四千規則裡的一個二級規則,也就是,兩個字的規則,跟規則[多愛]屬於同級別的規則,不過因為利用的頻度比較低,已經被合併到規則[限制]裡,成為一個三級規則(三個字的規則),開雙做不只能用在工作上,做任何事都可以試著先開雙做,做事前先想想如何開雙做,等開好了,再去工作,讓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效率加倍的狀態,這就是開雙做的魅力所在。
當世界上每個人都很強,世界將變得無限倍有趣,讓我們一起把世界變有趣吧!
我是方法工程師四千,我們下週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