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後體力是否會變差,因人而異,但許多患者在洗腎後確實會出現疲勞、肌肉無力及運動能力下降的情況,這與腎功能衰退、透析過程影響及生活習慣變化有關。以下是可能的原因與改善建議:
1. 營養不良與肌少症
原因:
- 透析過程會流失蛋白質與胺基酸,長期可能導致肌肉流失(肌少症)。
- 飲食限制過多,造成營養攝取不足的蛋白質或熱量,影響肌肉修復與能量供應。
改善方法:
✅ 攝取優質蛋白質(如魚、蛋、雞肉、豆製品),補充身體流失的蛋白質。
✅ 適當補充熱量,避免身體分解肌肉來供應能量。
✅ 考慮補充胺基酸(如EAA,必需胺基酸),在醫師或營養師建議下使用。
2. 貧血(紅血球不足)
原因:
- 腎臟負責分泌促紅血球生成素(EPO),幫助製造紅血球。但腎功能衰退後EPO減少,紅血球數量減少,導致貧血,使人疲倦、頭暈、無力。
- 透析可能使紅血球破壞加速,進一步加重貧血問題。
改善方法:
✅ 補充EPO:在醫師指導下,使用EPO注射改善紅血球生成。
✅ 補充鐵質與葉酸,幫助紅血球製造(如深綠色蔬菜、瘦肉)。
3. 電解質不平衡(鉀、鈣、鎂不足)
原因:
- 洗腎過程中會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電解質,可能影響體內鉀、鈣、鎂的平衡,若短時間內變化過快,導致肌肉無力、抽筋或痙攣。
- 低鉀(低血鉀) 會導致肌肉無力與心律不整。
- 低鈣、低鎂 可能影響神經與肌肉協調,導致運動能力下降。
改善方法:
✅ 定期監測電解質數值,若不足可在醫師指導下適量補充。
✅ 適當攝取含鉀食物(如香蕉、番茄),但需依照醫師指示避免過量。
✅ 確保足夠鈣質攝取,可考慮補充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
4. 透析後低血壓與血流不足
原因:
- 透析時過多水分被移除,導致低血壓,可能讓人感到虛弱、頭暈。
- 血流不足 會影響肌肉供氧,使運動耐力降低。
- 血液透析 (HD) 可能會導致低血壓、頭暈、噁心等不適,透析後感到疲倦。
- 腹膜透析 (PD) 可能會影響食慾或造成腹部不適,影響體力。
改善方法:
✅ 透析後避免快速站立,減少低血壓影響。
✅ 與醫師討論調整透析參數,避免脫水過快。
✅ 適量補充水分(依醫師指示),避免過度脫水影響循環。
5. 運動不足與體能下降
原因:
- 腎友因疲勞、透析後不適,常減少活動,導致肌肉流失與體能下降。
- 缺乏運動 會讓肌肉變得更虛弱,進一步影響行動能力。
改善方法:
✅ 適度運動,透析日可進行簡單伸展,非透析日可增加運動強度。
✅ 阻力訓練(肌力運動):可用彈力帶或輕重量啞鈴,增強肌力。
✅ 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腳踏車,提升耐力與心肺功能
如何改善體力下降?
- 適當運動:建議進行輕度運動,如散步、簡單肌力訓練,維持肌肉量和耐力。
- 均衡飲食:遵從營養師建議,確保足夠的蛋白質與熱量攝取。
- 控制貧血:補充鐵質、葉酸,或在醫師建議下使用EPO治療。
- 調整透析方式:若透析後特別疲倦,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調整透析時間或頻率。
透析後適當的營養補充與運動訓練,能夠幫助改善疲勞與肌肉無力,提高生活品質!
如果症狀嚴重,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制定個人化的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