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 #內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內觀(Vipassana)的角度來看,社群媒體既是一個資訊與聯繫的平臺,也可能成為心智煩擾與情緒波動的源頭。內觀強調「如實觀察」,也就是對內在感受、思緒和情緒的變化保持覺知,而這正是對抗社群媒體過度刺激的重要法門。

社群媒體與心智狀態

社群媒體常常利用視覺、聲音及互動機制,促使我們產生期待、渴望或不滿的情緒。這些情緒往往是無常且易變的,但在不覺察的情況下,我們容易被它們牽動,陷入貪、瞋、痴的狀態。內觀教我們觀察這些心態,並從中看到它們的本質──它們只是短暫出現又消逝的現象,而不是真正的自我。

培養覺知與距離感

透過內觀修行,我們學會在心中建立一個觀察者的角色,能夠冷靜地注意到當下出現的各種慾望與反應。例如,當我們在社群媒體上看到吸引人的內容或負面評論時,內觀讓我們能夠停下來,觀察自己是否在產生依戀、焦慮或憤怒,而不是直接反應。這樣的覺知使我們能夠保持平靜,不被外界信息牽動,也更能明智地選擇如何與這些信息互動。

建立內在的穩定性

內觀強調透過觀察身心變化來獲得洞察,進而理解無常、苦與無我的真相。這份洞察能夠幫助我們建立內在的穩定性,即使在面對社群媒體上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也能保持心境平和。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學著不把數字、讚數或評論視為自我價值的標準,從而不會輕易受外界影響而產生不必要的煩惱。

實踐建議

  1. 定時覺察:在使用社群媒體時,不妨偶爾停下來問問自己:「此刻我感覺如何?這些信息讓我產生了什麼情緒?」藉此培養對內在狀態的覺知。
  2. 設定使用界限:給自己設定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或頻率,避免過度依賴,讓大腦有時間回歸寧靜。
  3. 冥想與數位排毒:定期進行內觀冥想,或安排短暫的「數位排毒」期,幫助大腦休息,恢復內在平衡。

總結

從內觀的視角來看,社群媒體並非本身有善或有惡,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並使用它。透過覺知、冷靜的觀察與適度的節制,我們可以在這個數位時代中找到內心的寧靜,不讓外在的喧囂破壞我們的心靈平衡。這正是內觀禪修所強調的:了解事物本質,從而超越表面的迷惑,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平靜。

https://chatgpt.com/share/67da1fdf-e154-8010-91df-7ff9534af238



avatar-img
1會員
16內容數
Flyism以十日內觀為劃分生命版本 愛閱讀,連結向內探索者,維護開放語錄資料庫。愛生命,內觀禪修5次,與全球即興者共創體驗。愛即興舞蹈、戲劇、聲音表達。演出於台北 iDance 愛跳舞藝術節、卡米地俱樂部喜劇大亂鬥。願人間安詳、和諧、快樂,充滿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lyism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中一日靜坐開放報名 歡迎推薦夥伴填表共修 https://forms.gle/5HujJSK1ERn2HSG59
去想。 改變都是從一個想法開始:光用想的,我們馬上就可以形成新的神經連結和迴路,來反映我們的新想法。沒有什麼比學習—吸收新知識和經驗,更能讓大腦興奮。它們就像是大腦的春藥;大腦會「撫弄」來自我們五種感官每次收到的信號。 《未來預演(二版)》 去感受時間。 改變我們感受時間的方式。舉例來說,我們從研
從 GTD 的角度來看,雖然這套方法最初是為個人效率管理而設計,但其原則和流程同樣能夠應用在社群建設與運作上,幫助團隊或社群成員協同合作、明確分工,並持續改進整體運作效率。
這個工作坊旨在協助參與者在多重伴侶關係中建立安全、開放與支持性的社群,並學習溝通、設立界線與共同成長。內容涵蓋多重伴侶關係的概論、溝通與情緒管理技巧、社群建構與支持網絡等面向,並提供實作練習與後續追蹤機制。
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NVC)是一種以同理心、尊重與誠實為基礎的溝通方式,由馬歇爾·羅森伯格所提出。當我們從非暴力溝通的角度來談論社群時,可以探索以下幾個面向: 1. 溝通的核心要素 非暴力溝通強調四個核心步驟: 觀察(Observation):客觀地
本文探討佛教僧伽的意義及其社群模式,並以此為例說明理想社群的核心特質,包括彼此關懷、共修成長、相互依存及追求覺知與轉化,並提出此模式對現代社會建立有意義和諧社群的啟示。
台中一日靜坐開放報名 歡迎推薦夥伴填表共修 https://forms.gle/5HujJSK1ERn2HSG59
去想。 改變都是從一個想法開始:光用想的,我們馬上就可以形成新的神經連結和迴路,來反映我們的新想法。沒有什麼比學習—吸收新知識和經驗,更能讓大腦興奮。它們就像是大腦的春藥;大腦會「撫弄」來自我們五種感官每次收到的信號。 《未來預演(二版)》 去感受時間。 改變我們感受時間的方式。舉例來說,我們從研
從 GTD 的角度來看,雖然這套方法最初是為個人效率管理而設計,但其原則和流程同樣能夠應用在社群建設與運作上,幫助團隊或社群成員協同合作、明確分工,並持續改進整體運作效率。
這個工作坊旨在協助參與者在多重伴侶關係中建立安全、開放與支持性的社群,並學習溝通、設立界線與共同成長。內容涵蓋多重伴侶關係的概論、溝通與情緒管理技巧、社群建構與支持網絡等面向,並提供實作練習與後續追蹤機制。
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NVC)是一種以同理心、尊重與誠實為基礎的溝通方式,由馬歇爾·羅森伯格所提出。當我們從非暴力溝通的角度來談論社群時,可以探索以下幾個面向: 1. 溝通的核心要素 非暴力溝通強調四個核心步驟: 觀察(Observation):客觀地
本文探討佛教僧伽的意義及其社群模式,並以此為例說明理想社群的核心特質,包括彼此關懷、共修成長、相互依存及追求覺知與轉化,並提出此模式對現代社會建立有意義和諧社群的啟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網路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衍生了許多焦慮與比較心態的問題。本文探討了三種有效的方法以擺脫網路成癮,保持身心健康,並面對社交媒體帶來的挑戰,包括減少手機使用、提高自我覺察以及改變思維模式。這些策略不僅能降低負面情緒,還能幫助人們重新專注於現實生活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探討作者在自媒體平臺上經營的過程中,獲得粉絲數暴增後卻陷入情緒低潮的經歷。作者通過調整心態、專注服務於忠實粉絲、認清網路與現實的差異、明確自身目標等方法,來克服在網路平臺上的情緒波動。
Thumbnail
讀者會不會覺得現如今的社會很浮躁,這麼浮躁的氣氛洗腦出來的人生建議會健康嗎。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沒有心態支撐的行動,只會為了流量盲目跟風,最後成為數據焦慮的傀儡; 沒有行動只有心態的話,就是做夢二字,兩者缺一不可。 即使你不做自媒體,這篇文也能幫助你不受社群媒體帶來的焦慮的影響。 但你各位都點進來看了,怎麼可能沒有想做自媒體的野心?
Thumbnail
昨天唸完地藏經第四遍,陷入了很深的低潮。我和一位摯友分享了我的情緒。後來朋友跟我說了一段很有智慧的話,讓我想到社群媒體對我們的影響,以及現實與假象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當我們踏入身心靈領域,不同的派別和觀點確實讓人眼花繚亂。有人強烈主張必須施行嚴格的隔絕自己再內觀中心、避免外界干擾,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然而,也有人鼓勵尋求專業心理諮詢,認為這才是有效的幫助。 面對這麼多不同的建議,作為身心靈初學者的人一定會感到非常矛盾。在時間和金錢都有限,無法一一學習所有的派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網路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衍生了許多焦慮與比較心態的問題。本文探討了三種有效的方法以擺脫網路成癮,保持身心健康,並面對社交媒體帶來的挑戰,包括減少手機使用、提高自我覺察以及改變思維模式。這些策略不僅能降低負面情緒,還能幫助人們重新專注於現實生活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探討作者在自媒體平臺上經營的過程中,獲得粉絲數暴增後卻陷入情緒低潮的經歷。作者通過調整心態、專注服務於忠實粉絲、認清網路與現實的差異、明確自身目標等方法,來克服在網路平臺上的情緒波動。
Thumbnail
讀者會不會覺得現如今的社會很浮躁,這麼浮躁的氣氛洗腦出來的人生建議會健康嗎。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沒有心態支撐的行動,只會為了流量盲目跟風,最後成為數據焦慮的傀儡; 沒有行動只有心態的話,就是做夢二字,兩者缺一不可。 即使你不做自媒體,這篇文也能幫助你不受社群媒體帶來的焦慮的影響。 但你各位都點進來看了,怎麼可能沒有想做自媒體的野心?
Thumbnail
昨天唸完地藏經第四遍,陷入了很深的低潮。我和一位摯友分享了我的情緒。後來朋友跟我說了一段很有智慧的話,讓我想到社群媒體對我們的影響,以及現實與假象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當我們踏入身心靈領域,不同的派別和觀點確實讓人眼花繚亂。有人強烈主張必須施行嚴格的隔絕自己再內觀中心、避免外界干擾,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然而,也有人鼓勵尋求專業心理諮詢,認為這才是有效的幫助。 面對這麼多不同的建議,作為身心靈初學者的人一定會感到非常矛盾。在時間和金錢都有限,無法一一學習所有的派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