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亞斯特質的情盲對立,思覺失調在情感交流不僅是通的,反而還「將感受經驗擴大了」,是擴大但脫離現實的活力故事,不像亞斯特質是二元的好與壞(黑白故事),可惜明明豐富的故事,在發作時卻伴隨認知障礙,被故事拉走,在故事裡合乎邏輯的行為在現實裡卻被視為怪異的自導自演。
。
#對別人的話過度敏感
當一般人在聊天的時候,會根據聊天的完整內容作分析判斷,但是因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注意力下降、分析能力失調,導致只能聽到幾個自己特別有印象的字詞,但因為只有字詞、判斷不出完整的意義,大腦會自己推論出一個解釋,其他人可能覺得莫名其妙。
比如聊天的時候,可能提到某個人的電話號碼09XX-XXXXXX,患者可能沒聽清楚那是電話號碼,可能會在心裡揣測「所以這組數字是什麼意思」,然後自己很糾結、覺得很困擾。
#對別人的話過度聯想
這也是跟注意力、分析能力下降有關,大腦會將自己跟環境過度連結,導致分析事情的時候過度放大,比如朋友之間在聊烤肉的事情,可能A講了一句「那明天就你去買木炭了」,患者可能在當下會非常緊張,想說「他叫我買木炭是不是想要叫我自殺?」
這種情況發展的更嚴重,患者會覺得別人都在針對他,只要兩個人聚在一起講話,他就會覺得「一定是在說我壞話」,或是自己在電影院吃爆米花的時候不小心掉下一顆,剛好別人發出了一聲咳嗽,患者也會覺得「一定是在罵我沒水準」。
#覺得別人都在監視他
隨著患者的敏感、過度聯想逐漸發生,他會覺得似乎別人都對他充滿敵意,而且會從別人的語氣、動作中,推斷「別人都在談論自己的事」,最後演變成「為什麼我的事,你們都知道?一定是你們在監視我!」漸漸的會變得很沒有安全感、不喜歡跟人互動,白天也都緊關著門窗等等。
#一直有別人欺騙他的感覺
因為過度聯想,會開始有被欺騙的感覺。比如患者問別人「你有沒有吃過雞蛋糕?」對方回答他說「沒有」,但下次患者看到對方在吃雞蛋糕,就會下意識的覺得對方騙他,即使對方那天可能是第一次吃雞蛋糕。
#講話變得過度抽象
因為思考分析能力不足,所以患者常常會講一些很跳躍的話,斷斷續續,可能講到一半就停下來,或是讓人聽不懂的抽象的話、過度誇大自己的話等等。像是會大量談論已經死亡的各種偉人,認為自己也是偉人中的一個等等。
以上來自網路文章:https://heho.com.tw/archives/44599
。
我還在研究在一般諮商裡,面對輕度的思覺失調症者,其表現特性與協助方式。如發作時當事人會感覺自己是碎裂的,而對方則感到他是分裂的、到底是怎樣...
與亞斯特質的情盲對立,思覺失調在情感交流不僅是通的,反而還「將感受經驗擴大了」,是擴大但脫離現實的活力故事,不像亞斯特質是二元的好與壞(黑白故事),可惜明明豐富的故事,在發作時卻伴隨認知障礙,被故事拉走,在故事裡合乎邏輯的行為在現實裡卻被視為怪異的自導自演。
。
無論亞斯或思覺失調,嚴重時兩者都會鑽牛角尖、陷入自己的世界,在找絕對正確的行動,無奈最終卻是自責或暴怒極端二元。
相異點是:
情盲的亞斯在找完美的認知性答案(關係是不完美的,所以沒有這種答案,卡住)
思覺失調發作時則不斷在確認關係事實是什麼(發展一個渴望關係或成就的故事,卻困在迷宮)
若無人協助,兩者到最後一樣自身混亂、無助、痛苦,終至絕望S。
PS:亞斯被困久了,無助下也會混亂到類思覺失調的幻聽妄想症狀。
。
圖片的書去找來看的,坊間這類書不多
目前最推薦「核心崩解」,是患者作者回憶錄。「隱谷路」也不錯,只是家族成員太多了,閱讀記憶困難。這兩本書是認識思覺失調的本質。剩下兩本則是應用層次的,生活時的相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