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雄心做了計畫,但執行沒多久後、開始對計劃打折扣,甚至懶癌發作,只好放棄嗎?本文提供一方法,有效幫助我們快速的脫離這樣的情緒。透過故事分享,關注真正該關心的部分,促使我們依計畫執行!
就是忍不住放棄了
你的新年新希望,還在執行中嗎?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新年新希望,約兩個月後,80%的計畫均已遭放棄。半年後,只剩不到5%的計畫依舊順利進行中。你也曾發現自己的計畫,執行到半路便難以抵抗惰性、以致最終只好放棄嗎?
那麼,你需要「做就對了」的心法,避免跌入放棄的負面循環中。
新年度開始,我們都曾有這樣的經驗:帶著雄心壯志條列計畫!
自我懷疑
執行計劃的過程中,是否曾有以下的想法?
「為什麼當初要做這樣的計畫呀?」、「好好人不做,沒事為何要搞這個新的目標來困擾自己!」、「實在太看得起自己了,真搞不懂之前怎麼會想達成這全新目標!」:時常反問自己,為什麼當時要做這樣的改變、沒事還設定新目標?
但若緩下來思考:既已認定該目標值得執行,為何隨時間推移,卻開始產生質疑呢?
做就對了
四字箴言:做就對了!
因為遇到困難、而逐漸產生的自我懷疑,容易導致我們不僅難以達成目標,更會對自己失去信心、陷入「計畫永遠都只是計畫」的窘境。然而,在抵達目標前遇到困難、幾乎是肯定的狀態下,此刻建議應專注在「將執行細節優化、改善」的部分。
回頭質疑當初的決定、以及那個對改變充滿期待的自己,只會對自己感到萬分失望。
做就對了,結果好不好再說、有沒有完成再說:這樣的心態,可以幫助我們著手眼前遇到的問題,找出解決對策。而這也正是使計畫順利執行的關鍵!
既然下定決心,就不要多想。
以減脂瘦身為例
當時,設定了每天都要運動的目標。
從來就沒有任何規律運動習慣的我,在好不容易強迫自己出門後,邊跑邊想:
- 為什麼跑步對我來說這麼困難?
- 為何換氣總是這麼不順?
- 有沒有關於跑步的知識與方式,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 有沒有其他運動,可使排斥感降低?
關鍵是:改變達到目標的手段與方法,而非回頭質疑「為什麼要運動」的初衷。
最後,幾經嘗試,決定以室內有氧操,以及假日游泳兩方案取代下班跑步。
換成自己有興趣的游泳之後,堅持運動這件事情,便輕鬆許多。
後記
記得戴佩妮有一句歌詞是這樣唱的:「決定了就不想,多看看月亮」。
你是專注於執行達標的人、還是善於反覆思考質疑的人呢?在堅持運動的這條路上,我們都需要多一點的堅持、少一點的自我懷疑:不是做不到,僅需稍微調整所關注的重點,便可有效脫離這樣的負面循環中。
好了,該是時候回頭思考,如何能更好執行我們的計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