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生活變好了,我們卻更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自覺地焦慮


今早起床,一種莫名的焦慮感又湧上心頭。說不上來是為了什麼,但它就這麼壓在心上,讓我提不起勁,甚至只想躺平,什麼都不做。可是,我知道這不是真的「懶」,而是身體在釋放某種訊號。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這時候最好的辦法不是順著情緒沉下去,而是動起來! 只要出門走一走、運動流流汗,焦慮感自然會消退一大半。


於是我開始思考人為什麼我們會有這些情緒?


■情緒的來源


情緒,其實是大腦的生理反應和演化的需求。

我們大腦裡有一個情緒控制中心:「 杏仁核」。它負責處理像恐懼、憤怒這類強烈的情緒。這些機制讓我們在面對危險時,能做出適當的反應。

比如:

恐懼 :讓我們避開危險,看到蛇本能地後退。
憤怒 :幫助我們在受到威脅時保護自己,小時候被同學欺負,會忍不住想回擊。
快樂 :讓我們願意與人連結,建立關係,和好朋友聊天會讓心情變得更好。
悲傷 :讓我們尋求安慰與支持,失業時找朋友訴苦,能幫助自己走出情緒低潮。


這些情緒,其實是演化給予我們的一種「生存工具」,幫助我們在複雜的環境中做出正確決策。


■為什麼愈安全反而更焦慮?


可是,現在的生活比起我們的祖先,已經安全太多了,根本不用擔心野獸出現在家門口,也不用擔心沒飯吃。但奇怪的是,我們卻比以前更焦慮、更不開心,這是為什麼?


因為現代人的壓力,不是來自生存,更多的是來自比較。


發IG,看到朋友出國旅遊,覺得自己的人生好無聊。
滑FB,發現同學買房買車,開始懷疑自己為什麼還在原地踏步。
看YouTube,覺得別人怎麼都成功了,而自己什麼都沒有。


這些比較,讓我們產生一種「我是不是不夠好?」的焦慮感,久而久之,變成了壓力。


以前的人,焦慮的是「活不活得下去」;現在的人,焦慮的是「活得好不好看」。


■學會讓自己過得更輕鬆?


其實,情緒本來就不是壞事,關鍵是我們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所以焦慮時,不妨試著這幾個方法,可以幫助緩解焦慮。


1. 覺察自己的情緒

當你覺得焦慮時,問問自己:「這是真的問題,還是我在和別人比較?」很多時候,我們的焦慮其實來自於無意識的比較,而不是生活真的有什麼問題。


2. 減少無謂的比較

社群媒體看到的世界,都是經過「美化」的生活,別人PO出來的,往往只是最好的一面。試著限制自己每天滑手機的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比較。


3. 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

運動、閱讀、寫作、學新技能,做自己喜歡的事,能幫助你把注意力從比較中抽離,專注於自己真正的成長。


4. 找人聊聊,不要悶著

當你覺得情緒低落時,找個信任的人聊聊,不管是朋友、家人,甚至寫日記,把感受說出來,會讓你感覺好很多。


■做情緒的主人


在寫這篇文章時,同時我也在疏理自己的情緒,同時告訴自己別掉入焦慮的陷阱,別被情緒牽著走,它應該是你的夥伴,而不是你的主人。只要用對方法管理情緒、消化情緒,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覺得自己最近也有不自覺得焦慮,不妨試試這些方法,看看能不能讓自己輕鬆一點。

更多的焦慮是因為比較

更多的焦慮是因為比較




avatar-img
196會員
269內容數
🎬廣告影片拍攝累積15年經驗 💻文章被商周、今週刊、聯合新聞網…轉載 🧠分享投資理財 I 財商思維 I 自我成長 ✉️mlmlboy0204@gmail.com 個人部落格:https://www.hcthinking.com/ YouTube : https://reurl.cc/KdoYR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7 天前
自己要當主人~
懸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有沒有過這種想法? 小時候總是盼著快點長大,覺得18歲以後就可以自由自在,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還記得14歲的我,常常在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18歲?如果活到了,那時的我會變成什麼樣子?」當時的心情既期待又害怕,只想趕快長大,因為成為大人就能自己做主。 結果一眨眼,我已經過了不惑之
你有沒有覺得,每天都忙得要命,但事情怎麼做都做不完?薪水明明每個月固定進帳,但錢就是不夠花?甚至連假日都覺得時間被切得零零碎碎,根本沒辦法真正休息? 其實,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稀缺心態」在作崇。當你覺得時間、金錢、精力不夠用時,你的腦袋會進入「應急模式」,讓你…
近期聽完樊登講書「隱性疲勞」這本書,對我有相當大的幫助,藉由重點整理,希望能讓讀者了解到,別忽略長期「疲勞」所帶來的危害。 ■什麼是隱性疲勞 疲勞是指身體實際存在的一種變化,是人體內疲勞物質不斷累積的狀態,疲勞感是大腦傳達給身體的一種感覺。隱性疲勞是指身體可能已經非常疲勞了,但自己卻毫無
早上,送完孩子去上課後,我會去公園爬樓梯、散步,邊聽著樊登讀書,然後回家寫文章,思考影片腳本、製作影片,再花點時間學習、禱告。這幾件事,成了我近期的固定行程。 但回想 10 年前的自己,這樣的生活簡直是奢侈。 那時候,為了賺錢,我拚命接案,熬夜加班、承受高壓,只為了能準時交件、不讓預算超
我曾想過,如果要寫一本關於自己的人生故事,書名或許會是《從閱讀到逆轉時刻》。 書的核心概念就是關於「改變」的方法,敘述如何從一個資源有限的環境,如何靠著閱讀與行動,擴張自己的思維,進而改變未來。 ■環境不會決定你的一生,但思維會 我從小家境並不寬裕,家裡的經濟狀況一直是個沉重的
有一位老師,在上課時拿出一張100美元, 問聽課的同學,學想要這張100美元, 每個人都用力舉起手說:「我要!」 接下來,老師將鈔票搓揉成一團, 再問同學,這100美元誰還要? 每位同學一樣興奮地舉起手說:「我要!」 突然間,老師將鈔票丟到地上, 接著用...
你有沒有過這種想法? 小時候總是盼著快點長大,覺得18歲以後就可以自由自在,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還記得14歲的我,常常在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18歲?如果活到了,那時的我會變成什麼樣子?」當時的心情既期待又害怕,只想趕快長大,因為成為大人就能自己做主。 結果一眨眼,我已經過了不惑之
你有沒有覺得,每天都忙得要命,但事情怎麼做都做不完?薪水明明每個月固定進帳,但錢就是不夠花?甚至連假日都覺得時間被切得零零碎碎,根本沒辦法真正休息? 其實,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稀缺心態」在作崇。當你覺得時間、金錢、精力不夠用時,你的腦袋會進入「應急模式」,讓你…
近期聽完樊登講書「隱性疲勞」這本書,對我有相當大的幫助,藉由重點整理,希望能讓讀者了解到,別忽略長期「疲勞」所帶來的危害。 ■什麼是隱性疲勞 疲勞是指身體實際存在的一種變化,是人體內疲勞物質不斷累積的狀態,疲勞感是大腦傳達給身體的一種感覺。隱性疲勞是指身體可能已經非常疲勞了,但自己卻毫無
早上,送完孩子去上課後,我會去公園爬樓梯、散步,邊聽著樊登讀書,然後回家寫文章,思考影片腳本、製作影片,再花點時間學習、禱告。這幾件事,成了我近期的固定行程。 但回想 10 年前的自己,這樣的生活簡直是奢侈。 那時候,為了賺錢,我拚命接案,熬夜加班、承受高壓,只為了能準時交件、不讓預算超
我曾想過,如果要寫一本關於自己的人生故事,書名或許會是《從閱讀到逆轉時刻》。 書的核心概念就是關於「改變」的方法,敘述如何從一個資源有限的環境,如何靠著閱讀與行動,擴張自己的思維,進而改變未來。 ■環境不會決定你的一生,但思維會 我從小家境並不寬裕,家裡的經濟狀況一直是個沉重的
有一位老師,在上課時拿出一張100美元, 問聽課的同學,學想要這張100美元, 每個人都用力舉起手說:「我要!」 接下來,老師將鈔票搓揉成一團, 再問同學,這100美元誰還要? 每位同學一樣興奮地舉起手說:「我要!」 突然間,老師將鈔票丟到地上, 接著用...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在夜深人靜時,總會有那麼幾天心情會特別不好、緊張的日子,別緊張!那只是你的焦慮跑出來透透氣,同時向你傳達一個消息—「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
焦慮的反面是具體。 在得到APP上看到這句話,十分有共鳴。 每當事情一多,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又有限, 總會燃起焦慮的情緒。 以前總是會想很多, 但經驗上其實這些想太多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可能事情的確都有命運的安排, 該怎樣發生的事情就會怎樣發生。 事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害怕休息放鬆可能並不是因為懶散,而是因為焦慮症帶來的一種心理狀態。焦慮症患者可能會感到害怕休息放鬆,因為當他們處於放鬆狀態時,他們可能感到更加無助、失控和….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焦慮不焦慮,對我而言就像問候三餐一樣的平常,慢慢開始接受他是我的一部份,當焦慮來襲時,我試著不與他在第一時間對抗,接受吧!擁抱他,其實也不會怎麼樣。記取去年的教訓,我採取了「好累哲學」,發現自己在累得想睡覺的時候,會把事情想得很簡單,而且會自動排除以往我自願累死自己的那部分,因為累,所
Thumbnail
最近我重新去面對我逃避了一段時間的關卡,我的嗜睡,或者某種意義上的「現實」,當然可以的話我根本不想面對,因為對我而言面對就是增加失敗的機率,增加我對自己更加負面的評價(寫出來發現超典型憂鬱的想法顆顆顆),反正因為經濟關係,我現在被迫面對,然後進展非常不順,讓我很挫敗,覺得我的生活一團糟,但我覺得某方
Thumbnail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在夜深人靜時,總會有那麼幾天心情會特別不好、緊張的日子,別緊張!那只是你的焦慮跑出來透透氣,同時向你傳達一個消息—「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
焦慮的反面是具體。 在得到APP上看到這句話,十分有共鳴。 每當事情一多,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又有限, 總會燃起焦慮的情緒。 以前總是會想很多, 但經驗上其實這些想太多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可能事情的確都有命運的安排, 該怎樣發生的事情就會怎樣發生。 事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害怕休息放鬆可能並不是因為懶散,而是因為焦慮症帶來的一種心理狀態。焦慮症患者可能會感到害怕休息放鬆,因為當他們處於放鬆狀態時,他們可能感到更加無助、失控和….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焦慮不焦慮,對我而言就像問候三餐一樣的平常,慢慢開始接受他是我的一部份,當焦慮來襲時,我試著不與他在第一時間對抗,接受吧!擁抱他,其實也不會怎麼樣。記取去年的教訓,我採取了「好累哲學」,發現自己在累得想睡覺的時候,會把事情想得很簡單,而且會自動排除以往我自願累死自己的那部分,因為累,所
Thumbnail
最近我重新去面對我逃避了一段時間的關卡,我的嗜睡,或者某種意義上的「現實」,當然可以的話我根本不想面對,因為對我而言面對就是增加失敗的機率,增加我對自己更加負面的評價(寫出來發現超典型憂鬱的想法顆顆顆),反正因為經濟關係,我現在被迫面對,然後進展非常不順,讓我很挫敗,覺得我的生活一團糟,但我覺得某方
Thumbnail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