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聽完樊登講書「隱性疲勞」這本書,對我有相當大的幫助,藉由重點整理,希望能讓讀者了解到,別忽略長期「疲勞」所帶來的危害。
疲勞是指身體實際存在的一種變化,是人體內疲勞物質不斷累積的狀態,疲勞感是大腦傳達給身體的一種感覺。隱性疲勞是指身體可能已經非常疲勞了,但自己卻毫無感覺,甚至會出現相反的亢奮狀態。
1.產生慢性疲勞症狀:
肌肉疼痛、淋巴結腫大、發熱,嚴重會妨礙日常生活。
2.引發多種疾病:
容易引發腦出血、心肌梗塞、癌症、高血壓、糖尿病、胃發炎、自主神經失調、蕁麻疹等問題。
3. 最嚴重引發過勞死:
在過勞死之前,患者的精神往往會進入一種狂躁狀態,表現為連續幾天幾夜不休息。這種不正常的過度反應若得不到調整,容易導致猝死。
1.長期工作疲勞:
人類的集中力是很有限的,極限是1-1.5小時,長期高壓的工作需要耗費大量能量,更容易讓人產生疲勞。
2.長期看近處:
動物的天性是,看遠處時大腦才會處緊張狀態,看近處時放鬆,例如羚羊,牠們隨時要注意遠方有無威脅,看近時反而比較放鬆。但現代人長時間盯著電腦等近處工作,會造成大腦的錯配性緊張,增加疲勞。
3.通勤高峰期:
擁擠的環境會使自主神經不由地緊張,造成疲勞。
4.家庭主婦的生活壓力:
她們沒有明確的工作和休息時間,神經始終放鬆不下來,且要承擔家務和育兒壓力,甚至婆媳關係壓力。帶孩子尤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比工作更累。
5.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分泌的疲勞恢復物質效果減弱,疲勞恢復值也會下降,老年人更易疲勞。
6.現代生活方式:
例如使用空調導致室內外溫差過大,使自主神經疲勞,爆炸式的訊息通過網絡傳播,大腦需要處理過多信息,負擔加重。
7.智慧型手機:
發出的藍光更容易刺激自主神經,使其過於興奮,過度工作。
1.喝功能飲料:
只是暫時提神,不能真正消除疲勞,疲勞還在累積,且咖啡因半衰期長,下午3點後飲用可能影響睡眠。
2.吃高油、高熱量的食物:
雖然會帶來愉悅感,但會加重腸胃負擔,而腸胃是由自主神經支配的,長期來看反而會增加疲勞。
3.溫度過高的熱水澡:
過高的溫度會讓人體的自主神經疲勞,實驗發現泡熱水澡後疲勞因子反而增加,但水溫在40℃左右的溫水澡能幫助緩解疲勞。
4.疲勞時不再運動:
勞累時不要做劇烈運動,反而會讓疲勞疊加,因為所有疲勞的本質都是大腦的疲勞。
5.通過喝酒消除疲勞:
酒精會影響人的睡眠,使睡眠變得支離破碎,導致第二天無精打采。
一、通過飲食對抗疲勞
1.咪唑(ㄗㄨㄛˋ)二肽:
動物骨骼肌中含組胺酸的雙胜肽,候鳥翅膀及洄游魚尾鰭中含量尤其豐富,支援其長時間且持續地運動能有效抑制疲勞後的表現,減少疲勞感,並抑制細胞的氧化和損傷。
持續兩週每天攝入200mg才能產生效果ㄝ富含咪唑二肽的食物是「雞胸肉」,其含量是牛肉和豬肉的3-4倍,每天攝入約100g雞胸肉即可。
2.檸檬酸:
能提高身體的能量效率,每天可攝入兩個檸檬,一勺黑醋,或1-2個鹹梅乾,與咪唑二肽共同攝入效果更好。
3.輔酶Q10:
每天攝入有助於恢復疲勞,存在於豬肝、牛肉、玉米、蕃茄等食物中。
4.蘋果多酚:富含於蘋果中。
二、通過提高睡眠質量緩解疲勞
1.固定時間起床:
維持生理時鐘的規律性,清醒15小時後大腦會分泌褪黑素,褪黑激素有助於幫助睡眠。
2.做些放鬆運動:如散步,有助於睡眠。
3.洗澡:
選擇40℃的水進行15分鐘半身浸泡,能有效緩解疲勞,下半身溫暖時副交感神經興奮,有助於放鬆。
4.把睡前1小時設為放鬆時間:
進行睡眠儀式,如調暗燈光、播放舒緩音樂。
5.房間燈改用橘色燈:
橘色光是休息的信號,有助於安靜和促進睡眠,避免使用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的白光LED燈。
6.重視枕頭和床墊:
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躺或側躺時身體能保持在一直線上。
7.睡覺前不要在床上玩手機:
避免床變成娛樂場所,影響睡眠。
8.睡覺時最好不要關空調:
保持舒適的溫度,避免過熱使交感神經工作。最適合睡眠的溫度約為18.3℃,注意不要對著人直吹,特別是臉部,以防面神經麻痹。
三、通過調整工作方法防止疲勞累積
1.運用工作記憶減輕疲勞:
即熟練運用長期記憶帶動短期記憶,使大腦更輕鬆,讓長期記憶如同本能的條件反射。例如,新手司機因為沒有建立相關知識的長期記憶,開車時會更累,需要同時思考多個操作。而老司機可以通過調動長期記憶形成的條件反射來完成許多操作,從而減輕大腦負擔。
2.採用「高明的偷懶法」:
早上寫下10個待辦事項,按重要性排序,先做重要的,累了就「偷懶」做不太重要的事。也可以在做一件事累了時,先跳到另一件事,即大腦的雙重任務工作法。
3.在工作間隙打盹15-20分鐘:
美國NASA做過一個實驗,讓宇航員每天打瞌睡26 分鐘。之後發現,他們的執行力和觀察力明顯提高,但不要睡太久,而只要打瞌睡就行,如果睡幾個小時,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四、養成不疲憊的好習慣
1.有計劃地償還睡眠負債:
在放假日前一天提前1小時入睡,第二天早晨遲1小時起床。
2.調節晨間習慣:
避免鬧鐘音量過大、起床後曬太陽、好好吃早餐,早上第一件事是拉開窗簾,讓陽光照射,提高血清素水平,喚醒大腦。
3.傾聽直覺與衝動:
將其視為身體發出的信號,直覺是大腦長期記憶累積的瞬間靈感爆發。
4.避免「人際疲勞」:
避免因人際關係產生疲勞,對於可避免的人際關係,盡量不接觸;對於不可避免的人際關係,可以換一個方式看待,將其置換成金錢,看成工作,降低不適感。
5.學會感受幸福:
包括血清素帶來的平靜愉悅,以及催產素帶來的親密幸福,早上曬太陽和與人擁抱都能促進這些激素的分泌。
過勞恐會悄悄帶走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