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著回應!認清隱藏在言語背後的 WAITS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關係透明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對話裡,看見我們沒有說出來的「迴避」


🌧️「我知道他需要我說點什麼……但我一時也不知道怎麼說。」


那天,你坐在會議室裡,面前的同事語氣低落、眼神閃爍,

他說:「其實我有點跟不上,最近真的蠻卡的。」


空氣靜了半秒。你趕緊補了一句:

「你不用太有壓力啦,我也覺得是制度的問題。」

「不然你先做你會的,我們再看看要不要改一下流程?」


他點點頭,笑了笑。

然後氣氛就回到了「正常」—— 只是你隱約感覺,那一點想說更多的訊號,悄悄被掩蓋了。

不是你不想支持對方,也不是你不關心,

而是你沒發現,自己已經進入了對話裡的「WAITS 模式」



🕳️ WAITS,不只發生在會議裡,也藏在你我每天的對話中


WAITS 原本是用來描述組織中的「偽改變」行為,

但它更細膩的版本,其實每天都藏在我們一句句善意的對話裡。


我們說話,是為了幫助、安撫、解決、加油打氣,

但有時候,說得越快,卻越遮住了那些正在浮出來的真實感受

我們來看看——

你是不是,也曾在對話中出現過這些「不自覺的迴避」?

raw-image

🕯 W|Withhold(沉默):聽到了,但不敢問


他說:「我最近真的有點混亂……」

你感覺他話沒說完,你也知道背後可能有更深的焦慮, 但你只是點點頭,接著說:「沒事啦,這陣子大家都這樣。」


你不是不關心,而是怕問下去會打開一個情緒的洞,怕你接不住。

你像站在一扇微開的門前,明知道門後有真相,卻選擇輕輕地,幫他把門關上。


💢 A|Accuse(推責):把痛感往外推,當成安慰


他說:「是不是我哪裡做不好?」

你馬上搖頭:「怎麼可能,是這制度太爛,根本沒人做得來!」


你以為這樣可以減輕他的壓力,

但你也讓他失去了重新看見自己的可能性—— 也許他不是真的想怪自己,而是想理解怎麼更好。

你本想遞給他一塊保護傘,卻不小心把他手中那盞「自我覺察的燈」吹熄了。


🤯 I|Indecide(不決):陪在原地,卻沒有往前


他說:「那我接下來要怎麼辦……」

你沉思了一下:「這個不急啦,不然我們再觀察看看?」


這句話聽起來很溫和,但你其實知道——

他不是需要更多時間,而是需要一點點被陪著嘗試的勇氣

你把他輕輕拉出深水區,卻又沒帶他往岸邊走。


🎨 T|Tweak(表象改):改方法,不碰感受


他說:「這樣做我其實蠻沒安全感的。」

你說:「我們可以試試用新的排程方式,讓流程更穩定。」

方法沒錯,但對話斷了。

他要的不是改工具,而是你問他:「哪裡讓你感覺不穩?」

你幫他換了鞋,卻沒問他腳痛的地方在哪。


🎯 S|Shift(轉移):氣氛沉了,就換個話題


他說:「我好像快撐不住了……」

你立刻說:「欸我們週五要不要一起吃火鍋?換個心情!」


你真的只是想讓他開心點,

但這時候,他可能只需要你坐下來,說:「那你想不想講講?」

你遞了糖果,卻忘了他正需要一塊止痛貼。


🧠 真誠對話的力量,是敢陪對方停在「難說」的地方


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們不是故意逃避,

而是沒察覺——我們已經不自覺地想「趕快讓對話恢復正常」


改變、釐清、自我轉化,從來就不在「正常」裡發生。

它們發生在:

  • 空氣凝住的那三秒
  • 你明知道不穩,卻選擇留下來陪他坐一會
  • 你沒急著說,而是先問:「你想說說看嗎?」

🌱 結語:說話不是為了解決,而是為了更靠近


別急著回應。

不是每一句話,都要馬上回覆;

不是每個問題,都要馬上解答。


有時候,真正改變彼此的,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沒有趕快說出口

而是你選擇先停下來——給對方一個可以繼續說的空間。

所以下次,當你感覺自己話已到嘴邊,

請在心裡輕聲提醒自己:

「我是在連結,還是在閃避?」

「這句話,是我想說的?還是我不敢聽的?」

願我們都能在對話中,慢一點,聽深一點,靠近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106會員
409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卡住? 有些卡住,不是你做不好,而是你正在進化。這篇文章陪你走一段路:先學會不逃,誠實面對自己的卡點;再回頭看,原來你曾經也很強、也有過高光時刻;最後理解,改變有節奏,不必急。走慢一點沒關係,重要的是,你正往自己真正想成為的方向前進。你正在路上,別懷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2
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卡住? 有些卡住,不是你做不好,而是你正在進化。這篇文章陪你走一段路:先學會不逃,誠實面對自己的卡點;再回頭看,原來你曾經也很強、也有過高光時刻;最後理解,改變有節奏,不必急。走慢一點沒關係,重要的是,你正往自己真正想成為的方向前進。你正在路上,別懷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0
事情趕、下屬卡,你一秒給答案解決問題,看似有效率,但你發現——他下次還是來問。你以為在幫,其實是在讓整個團隊變得越來越不會想。這篇文章帶你看見,主管習慣「直接給答案」,其實可能是另一種不自覺的 WAITS 工作迴避。
Thumbnail
2025/04/20
事情趕、下屬卡,你一秒給答案解決問題,看似有效率,但你發現——他下次還是來問。你以為在幫,其實是在讓整個團隊變得越來越不會想。這篇文章帶你看見,主管習慣「直接給答案」,其實可能是另一種不自覺的 WAITS 工作迴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其實你根本不想知道答案。從小到大,我們都經歷過許多與他人溝通的情境,特別是當別人問我們問題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人們似乎根本不想知道真正的答案?我記得有一次,我的朋友問我一件事情,心裡其實已經有了答案,卻還是想要我說出來,然後再反駁我...
Thumbnail
其實你根本不想知道答案。從小到大,我們都經歷過許多與他人溝通的情境,特別是當別人問我們問題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人們似乎根本不想知道真正的答案?我記得有一次,我的朋友問我一件事情,心裡其實已經有了答案,卻還是想要我說出來,然後再反駁我...
Thumbnail
1.   頻繁更新你的社群資料,向其他朋友去打聽你的事情、最近在做什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 2.   刻意模仿你很多事情。 3.   他和別人滔滔不絕地談話,但你一出現他就靜默。  4.   對於你做得不錯的事情自動略過,或刻意稱讚。 5.   當你遇到好事時,他會假裝一點也不在乎。
Thumbnail
1.   頻繁更新你的社群資料,向其他朋友去打聽你的事情、最近在做什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 2.   刻意模仿你很多事情。 3.   他和別人滔滔不絕地談話,但你一出現他就靜默。  4.   對於你做得不錯的事情自動略過,或刻意稱讚。 5.   當你遇到好事時,他會假裝一點也不在乎。
Thumbnail
『已讀不回』這種現象其實反映了現代社交中的一個矛盾:我們既希望被關注,又害怕被忽略。已讀不回常常被解讀為一種冷漠或者不尊重,但有時候,這只是因為我們的期待過高。
Thumbnail
『已讀不回』這種現象其實反映了現代社交中的一個矛盾:我們既希望被關注,又害怕被忽略。已讀不回常常被解讀為一種冷漠或者不尊重,但有時候,這只是因為我們的期待過高。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Thumbnail
我跟你說喔,你不要跟別人說.....
Thumbnail
我跟你說喔,你不要跟別人說.....
Thumbnail
想讓你知道的悄悄話。
Thumbnail
想讓你知道的悄悄話。
Thumbnail
敷衍大致上可以分成,態度上、說話上、感受上。
Thumbnail
敷衍大致上可以分成,態度上、說話上、感受上。
Thumbnail
許多人習慣使用語音訊息,而我仍然堅持只發送文字訊息,一來我個人不喜歡接收語音訊息,二來不習慣像自言自語般對著電話說話。 我可以繼續列出許多只發文字訊息的理由,例如節省流量、方便日後查閱、訊息內容一目了然等,但後來我發現這些都是藉口,我不喜歡留下語音訊息的真正原因,是不想留下自己的聲音讓別人永遠
Thumbnail
許多人習慣使用語音訊息,而我仍然堅持只發送文字訊息,一來我個人不喜歡接收語音訊息,二來不習慣像自言自語般對著電話說話。 我可以繼續列出許多只發文字訊息的理由,例如節省流量、方便日後查閱、訊息內容一目了然等,但後來我發現這些都是藉口,我不喜歡留下語音訊息的真正原因,是不想留下自己的聲音讓別人永遠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