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閱讀心得,我著重探討並比較馬斯克與川普的領導風格;隨著閱讀《馬斯克傳》的深入,我將進一步探討馬斯克的領導風格,尤其具焦在這樣的風格背後的家庭影響,最後歸納出三個核心特徵:隨機應變、反覆無常,以及強人主義,並且附上相應的英文詞彙,作為延伸學習的素材!
以文化角度而言,馬斯克務實的決策思維,與華人社會中講求防患未然的態度截然不同。他專注於解決最緊迫的問題,而不會過度關注微小的風險。
無論在工作、人際或感情關係,馬斯克都以強烈的情緒起伏聞名。馬斯克的前妻、加拿大音樂製作人格萊姆斯如此描述:「他很容易被混亂邪惡吸引。他把愛跟刻薄、虐待聯想在一起。」這種特質或許源自他的成長環境—「他爸爸就是那樣的人,他從小就是在那樣的環境長大,總是很快又習慣被惡意對待。」這種不穩定性,正好體現在他的親密關係之中。他並未與替他帶來穩定平和的妲露拉長廂廝守,反而一再陷入與安珀赫德等人的「風暴式戀情」,深受風暴吸引。
工作上,馬斯克也一再製造危機,卻又屢屢化險為夷。2018年的泰國潛艇推特事件就是一例。那年,無論是特斯拉或SpaceX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鼎盛輝煌。「如果馬斯克願意停下腳步,好好享受成功,他就會發現,他把全世界帶進了新時代。...但是對馬斯克來說,美好時光總讓他不安。」
各位是否還記得,在馬斯克輝煌的2018年的同時,有一群泰國足球隊員被困在山洞裡?事實上,足球隊的教練曾發送Twitter訊息,向馬斯克求助。馬斯克立即下令研發迷你潛艇、前往救援,但最後並未派上用場。然而,事件並未就此落幕。
馬斯克的舉動被視為譁眾取寵,而一名提供救援的英國探險家維農.安斯沃斯(Vernon Unsworth)批評馬斯克「只是公關表演」,甚至暗諷:「他可以用他的潛艇戳自己的屁眼」,一連串衝突就此爆發。不願息事寧人的馬斯克,最後甚至怒斥對方是戀童癖,引發股價下跌與不可避免的法律訴訟。其律師為他辯護時表示:「伊隆.馬斯克只是一個推特使用習慣很差、性格衝動的小孩。」作者則形容:「馬斯克的行事作風就像是噴火槍。他常因為情緒過度亢奮,不經大腦脫口而出令人瞠目結舌的評論。」
以上述深受混亂吸引的特質來說,馬斯克如同一名小孩,衝動、難以預測,總是在尋求新的挑戰(與麻煩)。那麼,是什麼造就他作為如今科技業與商界的巨人?
馬斯克與甲骨文創辦人艾利森、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同樣極度挑剔細節,作者甚至說到了「強迫症」的程度。馬斯克則表示:「我會給嚴格的回饋,大多數都是精確的回饋,我盡可能對事不對人。」
然而,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他對人際關係並不在意。馬斯克最常掛在嘴邊的批評就是「蠢蛋」,對同事情誼更是不屑一顧。「物理學不在乎你心裡有沒有受傷,物理學只在乎你是否用正確方法建造火箭。」這種思維導致馬斯克對員工要求極高,用人唯強,不接受「辦不到」。因為永遠有其他方案可以挑戰規則,永遠有其他資源可以運用,如果有人無法達標,就等著打包走人,而留下來的,則要盡一切資源,全力以赴。
呼應上一篇文與川普的比較,其實這種「強人領導」風格與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口號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我認為這兩人的核心價值不同。對川普而言,「強人」意味著白人優勢,金錢與資源是掌權者的工具;對馬斯克而言,「強人」則代表對技術與效率的極致追求。
如同前任員工馬爾克斯所言:「如果這個世界為了達成這種成就必須付出某些代價,也就是得由某個真正的混蛋去達成這種成就,那麼這個代價或許是值得的......但是我不想那樣做。」馬斯克的隨機應變的行事風格,時常讓他創造或捲入新的風暴,而他回應危機的方式,更衝動有如小孩。然而,馬斯克強硬管理的作風,卻無可否認地影響了科技產業的未來,塑造他成為一名使命驅動的改革者。
【國際新聞】2024美國總統大選的經濟對決:賀錦麗 vs. 川普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又或是對小芝女其他英文學習、好書閱讀、歐洲旅行、美食日常等內容有興趣,
歡迎按下喜歡、加入小芝女的沙龍,偶爾也能花39元請我喝杯咖啡!
您的支持,能鼓勵我持續產出更好的內容!
更多遊記與生活觀察,歡迎追蹤:
FB:小芝女看天下
更多國際新聞,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國際新聞
更多閱讀心得與自我成長相關文章,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閱讀心得 X 自我成長
更多英語學習資源,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英文學習X翻譯
更多心理學省思,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生活中的心理學
更多生活省思,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生活紀錄 X 省思
更多歐洲旅遊攻略,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旅行攻略 X 心得
更多歐洲交換遊記,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旅行攻略 X 心得
更多交換攻略,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 萊頓大學校級交換
更多美食開箱,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臺灣美食X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