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日語中的「自然」:溝口雄三《中國思想的再發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我而言,日本漢學家溝口雄三的中國思想研究,是我獲得另一個視角進入中國思想研究的途徑之一。稍為誇張地說,讀其思想史背景的論述,我立刻華麗變身,彷彿外科醫生為患者完成一次繞道手術,直取思想變異的病灶。換句話說,我就是借用此機會來深化自己的見識的。

 

簡單舉例一下。

溝口雄三在《中國思想的再發現》(四川人民出版社,2024-9)這部論文第三章〈中國的自然〉提及了「日語中的自然」,這個題旨特別有趣,我期待從語言思想發展史的角度,進一步與我原以為所熟悉的日語再次相遇。

 

他這樣寫道:「自然一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使用,具有很多的含義。但是在江戶時期,它並沒有像現在一樣,將它作為名詞使用.。安政5年(1858年)的《和蘭字彙》中記載稱其為NATUUR的譯語,被譯為「造物者所創造之物」「本體」「造物者的力量」「造物者」等等,並不被看作是「自然」。但NATUUR的形容詞、副詞形式的NATUURLIJK則被譯為「自然得」、「自然的」,可以看出,在當時的日本,「自然」這個譯詞一開始即作為形容詞、副詞來使用的。

 

明治6年(1873年)的《英和字彙》中,將NATURE將譯為「天地」、「萬物」、「宇宙」、「本體」、「天理」、「性質」、「造物者」等等,還保留了「自然」一詞。然而,到了明治14(1881年)的《哲學字典》中,譯詞出現了變化,有「本性」、「資質」、「天理」、「造化」等意思,「自然」卻不在其中了。換言之,在當時,「自然」還沒有被確定為NATURE的譯語。明治24(1891年)的國語字典《言海》中,將しぜん(自然)一詞,作為名詞選錄在篇中,但它的意思是,「自然而然、天然」。翌年,明治25年(1892年)的《日本大辭林》中,也將其解釋為「自然而然、自我一人」。

 

(我認為)像現在一樣表示名詞的「自然」,應該是進入明治30年(1897年)之後才確定下來的。因此,我們(日本人)在考慮中文的「自然」一詞時,與之相對的日本的概念,應該是「自然而然」,而不是歐洲語言中所代表的名詞的意義。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無意識中使用的自然界,人之自然等名詞,既包含了外來概念,也許還含有一些(日本文化)傳統的「自然而然」的意味。這樣一來,我們在思考中國的「自然」一詞時,首先應該弄清楚我們語言中的「自然」所代表的含義。」

 

讀到這裡,作為讀者收穫很大有滿足的成就感,這突顯出一個道理:探索一種不同的語言文化,並不會因為我們簡單的投其所好,它就會向我們揭示其奧秘之境,在這之前,我們必需要為這樣的「智識相遇」做好充分的準備。(2025年4月4日)

avatar-img
11會員
26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邱振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從早春逃走之後 寒冷重又折返 我們開始質疑 農民曆的公正性 不再相信季節輪替   雖然我啟動除濕機 連續二十四小時 終於降伏了雨滴 虛弱的暮色來到窗下 我們依然沒看到地平線   (2025年4月3日)
我始終認為進入AI的時代,對沒有原創性的作家來說,無疑是致命性的打擊,其衝擊力道遠遠超乎本人的想像。但這是危機,亦是新生與轉機。作家何不必趁此機會改弦易轍(調整策略),轉向原創性或跨文化領域的寫作?就我的觀察,日本的新書(10萬字左右)形式,很值得作家同行參考。可以說,這種寫作方式極富挑戰性、又可避
何謂朋友之間   依我個人的閱讀偏好,思想家或作家之間的通信集,比他們主張的與其後被信徒狂熱追捧的理論學說,更讓我感到興趣。對任何理論家來說,只要他們能建構出一套理論並自圓其說,像用乙炔焊住木桶外側的鐵箍那樣,不使鐵箍往下滑落,就不愁崇拜明星品牌的信徒不買單。但我必須承認,編造出這類高深莫測的理
我相信,每個人學習日本語的經驗與過程,應該是獨特而無法取代的。有些學習者的目的很明確,用流暢的日語會話與日本人交流,那就算大願成就了。此外,還一種奇特的日本語文行家,他們致力於解構日語深奧文法之謎,把複雜多變的助詞上升到言語哲學的高度,不攀登頂點絕不罷休,不淺顯易懂為學習解惑,便會自責不力。對於這樣
坦白說,我是個萬物有靈論者,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對這種感悟更深了。或許,這就是正式步入老年心境的訊號。   在此,我舉個實例。   中午11點58分,我從客廳走向廚房,打算取出冷凍水餃之際,廚房某個處所傳來了壁虎的叫聲,一共叫了兩聲。我心生好奇,因為兩分鐘前,我剛剛與內人聊到「壁虎之歌」這篇
我可以肯定 這一切都是老花眼 惹來的禍 去年逃走了的壁虎 為何在我家廚房出現   牠像一名持槍士兵 眼裡閃著寒光 直盯著我和安眠藥丸 這場面多麼怪異啊 令人不知所措   一陣無意義的對峙 一陣截彎取直的嘲諷 守在冰箱側面的 木製蜥蝪 終於說話了 你為什麼聽不出來
自從早春逃走之後 寒冷重又折返 我們開始質疑 農民曆的公正性 不再相信季節輪替   雖然我啟動除濕機 連續二十四小時 終於降伏了雨滴 虛弱的暮色來到窗下 我們依然沒看到地平線   (2025年4月3日)
我始終認為進入AI的時代,對沒有原創性的作家來說,無疑是致命性的打擊,其衝擊力道遠遠超乎本人的想像。但這是危機,亦是新生與轉機。作家何不必趁此機會改弦易轍(調整策略),轉向原創性或跨文化領域的寫作?就我的觀察,日本的新書(10萬字左右)形式,很值得作家同行參考。可以說,這種寫作方式極富挑戰性、又可避
何謂朋友之間   依我個人的閱讀偏好,思想家或作家之間的通信集,比他們主張的與其後被信徒狂熱追捧的理論學說,更讓我感到興趣。對任何理論家來說,只要他們能建構出一套理論並自圓其說,像用乙炔焊住木桶外側的鐵箍那樣,不使鐵箍往下滑落,就不愁崇拜明星品牌的信徒不買單。但我必須承認,編造出這類高深莫測的理
我相信,每個人學習日本語的經驗與過程,應該是獨特而無法取代的。有些學習者的目的很明確,用流暢的日語會話與日本人交流,那就算大願成就了。此外,還一種奇特的日本語文行家,他們致力於解構日語深奧文法之謎,把複雜多變的助詞上升到言語哲學的高度,不攀登頂點絕不罷休,不淺顯易懂為學習解惑,便會自責不力。對於這樣
坦白說,我是個萬物有靈論者,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對這種感悟更深了。或許,這就是正式步入老年心境的訊號。   在此,我舉個實例。   中午11點58分,我從客廳走向廚房,打算取出冷凍水餃之際,廚房某個處所傳來了壁虎的叫聲,一共叫了兩聲。我心生好奇,因為兩分鐘前,我剛剛與內人聊到「壁虎之歌」這篇
我可以肯定 這一切都是老花眼 惹來的禍 去年逃走了的壁虎 為何在我家廚房出現   牠像一名持槍士兵 眼裡閃著寒光 直盯著我和安眠藥丸 這場面多麼怪異啊 令人不知所措   一陣無意義的對峙 一陣截彎取直的嘲諷 守在冰箱側面的 木製蜥蝪 終於說話了 你為什麼聽不出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
日、韓都開始了,不久的將來,台灣年輕人應該也會出現「不結婚也要辦單人婚禮」的小流行,拍張漂亮的婚紗照,邀請二、三十位好朋友來祝福。或許這風潮會從某網紅的單人婚禮開始?
「活在當下」並非空洞的心靈雞湯,而是至關重要的提醒。因為與我們同行的那位,此刻就與我們同在。沒有比日常更神聖的空間了,讓我們成聖的場所就在當下,而不是在尚未到來的下一刻或者更遠的時刻。 每棵樹都存在於所屬的位置,無法複製貼上,各有不同的樣貌。
2025年MLB新賽季將於3月18、19日,在日本東京巨蛋正式揭幕,對戰組合為去年世界大賽冠軍洛杉磯道奇與國聯強權芝加哥小熊,本文為大家整理賽事時間、觀戰重點及相關活動。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
日、韓都開始了,不久的將來,台灣年輕人應該也會出現「不結婚也要辦單人婚禮」的小流行,拍張漂亮的婚紗照,邀請二、三十位好朋友來祝福。或許這風潮會從某網紅的單人婚禮開始?
「活在當下」並非空洞的心靈雞湯,而是至關重要的提醒。因為與我們同行的那位,此刻就與我們同在。沒有比日常更神聖的空間了,讓我們成聖的場所就在當下,而不是在尚未到來的下一刻或者更遠的時刻。 每棵樹都存在於所屬的位置,無法複製貼上,各有不同的樣貌。
avatar-avatar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
src
src
src
src
2025年MLB新賽季將於3月18、19日,在日本東京巨蛋正式揭幕,對戰組合為去年世界大賽冠軍洛杉磯道奇與國聯強權芝加哥小熊,本文為大家整理賽事時間、觀戰重點及相關活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近日,一個偶然的機會,與久違的文友H通了電話,談話內容很盡興,多半聚焦俄羅斯的經典作家,以及簡體中譯本的讀後感等等。最後,提到中國與台灣在翻譯上用語習慣的比較,這觸發了我對這個主題的興趣。當下,我的編輯(組稿)魂,瞬間燃燒了起來。於是,我立刻決定了對談的題名:文學書簡對談集。首先,我知道他對於果戈理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這本《觀念的形狀》選了 72 件古文物,帶你「看」見中國的思想流變。不得不說,用有形之物帶出思想,真的是很精巧的切入手法。很喜歡書中說的:
兩日前,師友三國大介來電話,談起了他的近況,這一次暢談使我安心不少,因為他於春天好發的憂鬱症狀,在立夏(今日)之前,就順利消解了。這的確是好事情。在對談中,他提及太太隔日返回台灣探親,我需要的若干書籍 也會一併帶回。說到這裡,我有些過意不去,畢竟,讓一位年屆八十歲的長者提著一袋書籍面交於我,我作為後
Thumbnail
  本學期閱讀了梁漱溟(1893—1988)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下稱《東西》)(1921)、《中國文化要義》(下稱《要義》)(1949)及《人心與人生》(下稱《人心》)(1984)。民國初年是思想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在極度動盪(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下百花齊放的年代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Thumbnail
回想起來,我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有閱讀中國古典作品。果其不然,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退步了不少,幸好這個系列附設了詞語注釋和全文翻譯,所以我順利將這本積壓多年的《世説新語》讀完啦啦啦! 話說我自小就覺得古人的生活佚事非常有趣,他們的事蹟經常令我這位現代人大為震驚。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近日,一個偶然的機會,與久違的文友H通了電話,談話內容很盡興,多半聚焦俄羅斯的經典作家,以及簡體中譯本的讀後感等等。最後,提到中國與台灣在翻譯上用語習慣的比較,這觸發了我對這個主題的興趣。當下,我的編輯(組稿)魂,瞬間燃燒了起來。於是,我立刻決定了對談的題名:文學書簡對談集。首先,我知道他對於果戈理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這本《觀念的形狀》選了 72 件古文物,帶你「看」見中國的思想流變。不得不說,用有形之物帶出思想,真的是很精巧的切入手法。很喜歡書中說的:
兩日前,師友三國大介來電話,談起了他的近況,這一次暢談使我安心不少,因為他於春天好發的憂鬱症狀,在立夏(今日)之前,就順利消解了。這的確是好事情。在對談中,他提及太太隔日返回台灣探親,我需要的若干書籍 也會一併帶回。說到這裡,我有些過意不去,畢竟,讓一位年屆八十歲的長者提著一袋書籍面交於我,我作為後
Thumbnail
  本學期閱讀了梁漱溟(1893—1988)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下稱《東西》)(1921)、《中國文化要義》(下稱《要義》)(1949)及《人心與人生》(下稱《人心》)(1984)。民國初年是思想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在極度動盪(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下百花齊放的年代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Thumbnail
回想起來,我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有閱讀中國古典作品。果其不然,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退步了不少,幸好這個系列附設了詞語注釋和全文翻譯,所以我順利將這本積壓多年的《世説新語》讀完啦啦啦! 話說我自小就覺得古人的生活佚事非常有趣,他們的事蹟經常令我這位現代人大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