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每時每刻活出自信狀態? 掌握一個關鍵秘法,四個核心步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親愛的,請你感受一下,如果一個充滿真正自信的人,在你面前,你會看到他有什麼狀態?

我們研究很多擁有真正自信的人,他們的神情與肢體是:

放鬆、穩定、喜悅、享受、敞開;

說話的聲音沈穩,內容清晰乾淨,眼神柔和而堅定;

當他們面對到困難的事、未知的事,內心仍然有一股平靜穩健的力量

他們會讓人想要追隨,對他人有高影響力


這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真正自信樣貌!

raw-image


大部分的人,擁有一部分的自信,擁有更多的不自信,使得自信的能量狀態,忽高忽低。

每個人都有上百個內在部分,當我們面對自己喜歡的部份、別人喜歡我們的部份,我們很有自信,當我們接觸到自己不喜歡、討厭、陌生、厭煩的那一部分,或者覺得不被別人接受的那一部分,我們會沒有自信。


從不自信到活出完整自信,關鍵秘法是:「自我接納」

完整自我接納,讓你擁有全部的自己,讓全部的「你的部分」為你所用!

完整的自我接納,讓我們能夠連結不同部份的自己,光明的、正向的、陰暗的、負面的,知道怎麼跟它們相處,並且正確運用不同部份的自己。每個部分的存在,本身就有神聖的意義,看懂它的神聖意涵,就不再需要花力氣去對抗某部分的自己,內在世界開始整合,內心的平靜與和諧就會到來。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當你開始理解黑暗,沈默與和平就會到來。你沒有覺察到的事情,會變成你的命運,控制著你。只要你一直抗拒的,它就永遠揮之不去。」

因此,聰明如我們,直接看見每個面向的自己,擁抱它們,接納它們,用一份無條件的愛,愛回每個部分的自己,真正且全面的自信光彩,就會由內而外散發出來。

當我們「迎回全部的自己,整個世界會向你致敬」。

raw-image


————— 

四個步驟練習自我接納


第一步:自我覺察

覺察自己不喜歡的部份,抗拒的部分,以及負面想法、負面感受、負面狀態等。

覺察自己在抗拒哪部分的自己、否認哪部分的自己。


以下我將說明,「如何發現自己的陰暗面?」

可以藉由以下四個向度來發現我們壓抑的部分

1.我最怕別人發現我什麼? (行為、特質、想法)

2.找出三到五個自己最引以為傲的特質,再寫下這些特質的反面

3.我最討厭的三個人的特質?

4.觀察自己對別人經常有的批判是什麼?

第一個途徑,自己已經意識到的部分,但不想讓別人看到,擔心別人不會接納我們,但其實是我們把自己想成是「別人」後,我們自己不願意接納的部分。

第二個途徑,當我們有過於喜歡自己的一面,就會討厭那個特質的反面,像是,過於喜歡自己「慷慨」的一面,就會壓抑「小氣」的自己,不允許自己小氣。然而,慷慨與小氣同樣重要,需要鍛鍊的是使用它們的智慧。

第三個和第四個途徑,皆是去觀察我們如何批判外在,我們在批判的,其實是不願意接受的自己,我們在批判的,就是我們自己。

raw-image


第二步:直接承認

發現自己有哪些「特質、想法、情緒、行為」,自己過往不認識它、抗拒它、討厭它,發現之後,可以直接承認它,跟自己說『我看到你了』!


第三步:找到功能

每一個存在,都有它的智慧,都有它的功能。

詢問自己,這個過往我抗拒的我的部分,(可能是某個特質、想法、情緒、行為),「它真正的功能是什麼?」

看見它的功能!

它的存在本身在提醒你什麼? 它需要什麼? 它渴望什麼?

例如,小氣代表著,我擔心我不夠用,我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我需要先照顧自己,我需要擁有我所需要的部分。


第四步:擁抱回來

辨識不同部分的「我的功能」,把它們都愛回來。


舉例而言:

我有慷慨的一面,我可以分享、我可以帶給大家幸福;

我有小氣的一面,我需要照顧自己的需求,我需要把自己安頓好,沒辦法顧到那麼多。


接下來做個簡單的觀想:

1.閉起眼

2.將慷慨放在右手,將小氣放在左手。用一顆平等心去觀照它們,去愛它們,它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你的大智慧。 

3.接下來,可以將右手與左手向中間靠攏,彷彿雙手在捧著一顆球,感受這兩種特質在圓滿的整合

4.將這顆球體,輕輕放進到心的位置,進到自己的世界。 告訴自己,我擁有兩種力量,也有智慧好好來使用它們,每一個面向的我,都有它的美好。

這個練習可以經常做,用你的速度慢慢來,你會清楚體驗到,你擁有一個更開闊、更彈性、更放鬆的自己,因為你在擁抱全部的自己,也在領導全部的自己,而不是與某部分的自己對抗。


raw-image


————— 

舉真實例子來說:

我曾經做過一個企業的團隊培訓,發現這些學員,他們在工作表現上很強,有完美主義,努力不懈,是菁英中的菁英,他們有光鮮亮麗的一面,但真正的他們,卻很沒自信,經常失眠,擔心沒有把事情做好,擔心會犯錯、會很丟臉。

以下進行四個步驟:


第一步:自我覺察

他們發現自己抗拒的部分是:「犯錯」

他們認為自己不能做錯,會砸了自己招牌;當別人犯錯時,覺得好險不是自己。

但也因為抗拒「犯錯」、不接納犯錯,使得自己壓力超級大,身心出現焦慮與憂鬱。


第二步:直接承認

我就是會犯錯

別人也會犯錯

是人就會犯錯


第三步:找到功能

「犯錯」有什麼功能?有什麼智慧?

「接納犯錯」的好處是什麼?


有人會說,如果我犯錯,就能讓其他人學習,也能知道怎麼處理;

有人會說,我接納自己犯錯,也會對大家更有同理心、耐心、慈悲心;

有人會說,就不需要等到錯得更嚴重時才來修正,一開始就可以將可能錯誤浮現上來.....

大家討論得很激烈


第四步:擁抱回來

看見自己有,「堅持把事情做“對”的一面」,獲得成就感,獲得稱讚;

也看見自己,「會出錯的可能」,能在錯中調整,看見自己的脆弱,並且能同理自己和他人。

經由一次次的練習,過了一個多月,大家的壓力、失眠大幅下降,整體團隊的效率也提高,出錯率也降低。

raw-image



—————

最後,祝福大家,把更多的自己擁抱回來,每一個部分的你,都是美好的你的部分,都有它的宇宙智慧在裡面。


相關影片,請參考:


更多專業文章,請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婷心,內在力量引導師
24會員
45內容數
我致力於陪伴生命,活出真實有力量的自己。此生,我只做這件事。 整合企業教練、心理諮商、家族治療、創傷治療、靈性療癒、聖經、佛家經典等,十幾種系統脈絡,我一切的努力,只為協助你連結到自己原本的生命力量,以及突破你的束縛與限制。
2025/03/22
在親密關係中,衝突與矛盾背後,其實蘊藏著深刻的意義與機會。許多人在關係中感受到的傷害,往往源自於未處理的內心創傷。透過理解與擁抱這些受傷的根源,我們不僅能夠釋放負面情緒,還能轉化為成長的契機。文章探討如何以愛的姿態面對自己,進而深化彼此的關係,最終達到靈魂伴侶的狀態,讓愛不再是交易,而是一種自然共鳴
Thumbnail
2025/03/22
在親密關係中,衝突與矛盾背後,其實蘊藏著深刻的意義與機會。許多人在關係中感受到的傷害,往往源自於未處理的內心創傷。透過理解與擁抱這些受傷的根源,我們不僅能夠釋放負面情緒,還能轉化為成長的契機。文章探討如何以愛的姿態面對自己,進而深化彼此的關係,最終達到靈魂伴侶的狀態,讓愛不再是交易,而是一種自然共鳴
Thumbnail
2024/06/15
關於財富能量、財富自由,你一定要知道的三大重點,完全不藏私與你分享。 1.要成為有錢人,一定要掌握宇宙之下金錢的運作邏輯! 2.如何獲得財富自由? 掌握「絕對自由狀態」! 3.常見3大財富能量
Thumbnail
2024/06/15
關於財富能量、財富自由,你一定要知道的三大重點,完全不藏私與你分享。 1.要成為有錢人,一定要掌握宇宙之下金錢的運作邏輯! 2.如何獲得財富自由? 掌握「絕對自由狀態」! 3.常見3大財富能量
Thumbnail
2024/06/08
常見錯誤路徑:(1)想成為真正的自己,但心中很多害怕,不敢走自己的路;(2)不知道如何正確運用自己, 活成忙碌的生命,身心疲憊;(3)想要擁有豐沛物質,但一直擔心錢不夠用 當你走在正確路徑上,每個人都會發出自己的獨特光彩,這是宇宙對你的承諾! 活出最高版本的自己,這是每個珍貴靈魂到人間最想完成的事!
Thumbnail
2024/06/08
常見錯誤路徑:(1)想成為真正的自己,但心中很多害怕,不敢走自己的路;(2)不知道如何正確運用自己, 活成忙碌的生命,身心疲憊;(3)想要擁有豐沛物質,但一直擔心錢不夠用 當你走在正確路徑上,每個人都會發出自己的獨特光彩,這是宇宙對你的承諾! 活出最高版本的自己,這是每個珍貴靈魂到人間最想完成的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缺乏自信是很多人常見的問題。透過一系列簡單的檢測方法,你可以發現自己是否自信心不足。文章中提供了實用的解決方法,如尊重自己、樂於嘗試新事物,幫助你逐步建立自信心。不論是面對日常挑戰或是學習新技能,相信透過這些方法,你將能提升自信,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
Thumbnail
缺乏自信是很多人常見的問題。透過一系列簡單的檢測方法,你可以發現自己是否自信心不足。文章中提供了實用的解決方法,如尊重自己、樂於嘗試新事物,幫助你逐步建立自信心。不論是面對日常挑戰或是學習新技能,相信透過這些方法,你將能提升自信,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
Thumbnail
真正擁有自信的人會在面臨挑戰與壓力時保有「一致性」,他們會表現得沉穩而展現魅力,缺乏真正自信的人,即使在平日盡力隱藏自己的不安,還是容易在最關鍵時刻「自爆」,諸如在感情中變得多疑、控制慾強,或在工作、競爭比賽或人際關係退縮,讓原本屬於自己的機會飛走了,非常的可惜。
Thumbnail
真正擁有自信的人會在面臨挑戰與壓力時保有「一致性」,他們會表現得沉穩而展現魅力,缺乏真正自信的人,即使在平日盡力隱藏自己的不安,還是容易在最關鍵時刻「自爆」,諸如在感情中變得多疑、控制慾強,或在工作、競爭比賽或人際關係退縮,讓原本屬於自己的機會飛走了,非常的可惜。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面臨著自我懷疑和不安的挑戰。無論是職場上的壓力、社交場合的焦慮,還是個人目標的困難,這些情感都可能讓我們對自我價值產生疑問。自我肯定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它能幫助我們克服這些內心的恐懼,增強自信心,提升自我價值感。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肯定來增強自信心,並提供實用的策略來克服不安和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面臨著自我懷疑和不安的挑戰。無論是職場上的壓力、社交場合的焦慮,還是個人目標的困難,這些情感都可能讓我們對自我價值產生疑問。自我肯定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它能幫助我們克服這些內心的恐懼,增強自信心,提升自我價值感。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肯定來增強自信心,並提供實用的策略來克服不安和
Thumbnail
真正能治癒自卑的,不是變優秀,也不是變得自信,而是用平靜來替代你想要自信的心。
Thumbnail
真正能治癒自卑的,不是變優秀,也不是變得自信,而是用平靜來替代你想要自信的心。
Thumbnail
在這人生旅途中,我學會了如何在自信與懷疑間舞蹈,從每一次的挑戰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Thumbnail
在這人生旅途中,我學會了如何在自信與懷疑間舞蹈,從每一次的挑戰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Thumbnail
自信是慢慢培養的,每天多相信自己一些,每天多對自己自我喊話,相信自己會越來越有自信!
Thumbnail
自信是慢慢培養的,每天多相信自己一些,每天多對自己自我喊話,相信自己會越來越有自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要跟你分享,真正的自信樣貌是什麼?以及要如何鍛鍊完整的自信能量場。大部分的人,自信狀態是忽高忽低,自信自卑交雜。如何鍛鍊出真正的自信,會讓你由內而外產生喜悅、平靜、自在、幽默,充滿魅力。一生,活出真正的自信風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要跟你分享,真正的自信樣貌是什麼?以及要如何鍛鍊完整的自信能量場。大部分的人,自信狀態是忽高忽低,自信自卑交雜。如何鍛鍊出真正的自信,會讓你由內而外產生喜悅、平靜、自在、幽默,充滿魅力。一生,活出真正的自信風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如何培養自信,作者深入探討了自信的來源,並提供了許多對培養自信有幫助的方法,如真誠面對自己、對生命的信心以及仰慕值得學習的人。文章還列出了一些關於自信的參考書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如何培養自信,作者深入探討了自信的來源,並提供了許多對培養自信有幫助的方法,如真誠面對自己、對生命的信心以及仰慕值得學習的人。文章還列出了一些關於自信的參考書籍。
Thumbnail
心情這方面的好或不好,感覺不是說非常重要
Thumbnail
心情這方面的好或不好,感覺不是說非常重要
Thumbnail
自信並不是一直跟自己說要有就會長出來的,而是一種狀態,源自於對自己的把握。透過瞭解自己對自信的需求,找到屬於你的自信小樹,並提供適當的水,就能輕鬆培養自信體質。
Thumbnail
自信並不是一直跟自己說要有就會長出來的,而是一種狀態,源自於對自己的把握。透過瞭解自己對自信的需求,找到屬於你的自信小樹,並提供適當的水,就能輕鬆培養自信體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