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記)媽媽說:那頭牛的名字,叫做「大畜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媽媽說,外公的牛不只耕田,搭配牛車也載砂石,養活了一家人;記憶中的童年,清楚的一幕是從清晨撿石頭開始的。


我們坐下來,繼續昨天的故事

這是我們家露營的第二天上午。

我剛帶小朋友參加完營地的生態導覽與滑索體驗,回到營地的樹下,看到爸媽在樹下休息,我便走過去問她:「媽媽,昨天講到你小時候會幫忙農務,我想繼續了解,妳們那時候家裡主要靠什麼過生活?」

她看著遠方,想了一下,接著說:「你外公不只種田,還有一頭水牛與一台牛車,那是我們家重要的收入來源。」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外公有牛車這件事,讓我忍不住繼續問下去。


那是一頭,沒被取過名字的水牛

媽媽說,外公是當時少數擁有牛與牛車的農戶之一。水牛是黑色的,彎彎的角,養在三合院側邊護龍的一個小空間裡。那時候大家都很窮,家畜對一戶人家來說,是工具,也是一份責任。

我問她:「那頭牛有名字嗎?」

她搖搖頭,笑了一下說:「沒有啦,以前鄉下人都不會幫牛取名字,都叫『大畜生』(閩南語:tōa-tio̍h-senn)。」
raw-image


她說,牛是幫忙家裡犁田的,有時也會被牽去幫其他沒牛的農戶犁田賺取外快。牛車屬於一個生財工具,主要是載運砂石——還記得清晨六點多就出門,去附近三塊厝反方向的斜坡往上左轉,往前一段有稱為「湖水坑」地名的溪水旁,媽媽會與大三歲的大姨媽與小她三歲的大舅舅,會幫外公撿石頭、篩洗砂子,忙到早上七點半前再趕著去上小學。

那個年代,蓋房子的需求開始多了,有人需要砂石,外公就接下這樣的工作。石頭、砂子由他們早上一起合作處理,等他們上課去時,外公就用牛車運去給需要的工地,因此可以比其他人更早運送完第一批。


那段日子裡,牛車不只是工具

媽媽說,與牛車交織的生活,是一家人早年的經濟命脈。除了耕田、運送、賺錢,也串起了一家人合作分工的節奏。

說著說著,媽媽停頓了一下,她說以前家裡養過不只一頭牛,有一次牛生病快不行時,整個家裡的氣氛非常沉重。那個時代,那頭牛後來只能被送去肉販子那邊。

「雖然起初是經濟原因飼養,但時間久了,就像家裡的一份子一樣,而兄弟姊妹們都會被交代要去照顧水牛。」她說,「很多鄉下人到現在都不吃牛肉,就是這個原因。」

那一刻才慢慢理解,「不吃牛肉」這件事,對許多人來說不僅是宗教信仰,更是一種情感的牽絆。


除了田地以外的食物,都從哪裡來?

我問媽媽:「除了米飯,平常都吃什麼?」

她說,主要還是靠水稻,一年兩收。收成後會把稻穀儲存下來,等需要時才拿去「輾米廠」處理成白米。因為是公地放領的自耕地,每次收成都要繳交「田賦」與「水租」,剩下的才是自家的儲糧。

除了米,家裡會種一些雜糧與瓜果。像是冬季番薯、白蘿蔔(閩南語「菜頭」),可以曬乾醃漬,存起來當長期食材。

家裡三合院後面,散養雞與鴨,讓他們在附近自我成長。平常偶而有蛋可以吃,但主要是過年過節可以宰殺來祭拜神明或祖先,此時才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加菜。她也提到:

「如果有誰家女兒嫁出去懷孕了,會算準要坐月子的時間,娘家就會提前幾個月開始養雞,等小孩出生後,當作月子期間的補品。」

說這段時,我腦中浮現了一幅畫面:幾隻雞與鴨,靜靜地走在三合院附近的泥地裡,影響著一戶戶農家的生活。

雞鴨與生活

雞鴨與生活



番薯大功用,不似近代小吃店的選擇

媽媽還說,當時很多家戶會在三合院的一角蓋個小豬圈,養幾頭豬。豬隻主要吃什麼?並不是我們印象中的廚餘,因為那個物資缺乏的時代,人吃的都不足怎麼可能會有廚餘?

主要的食物就是番薯,還有現在餐廳裡常見的「番薯葉」。

她笑說:「你們現在都炒來配飯吃,以前那是餵豬的啦!」

原來,三冬種植雜糧,考慮到好照顧與生長快的特質,番薯除了是額外的食物來源,更是為了養豬;番薯葉是土地肥力與豬的飼料,番薯本身吃剩的也會餵。這些豬長大後,可能變成婚禮或祭拜活動的用途。

在這樣的日子裡,一塊地、一群雞鴨、幾隻豬、一片番薯田,從不浪費。每個生命都有它的循環、它的意義。

豬圈

豬圈



媽媽說完話後,忽然隱約感受到「外公的樣子」

外公在我很小的時候過世,我對其完全沒有印象。

這段對話,是接近中午,營地邊的家庭歷史再現。媽媽講的話,引領我走進的一段真實回憶,那是一個我從未看見的外公形象:

牽著牛、撿著石頭、載著砂,清晨出門、傍晚回家, 一頭牛、一台車、一家人——肩負著整家人的希望,一步一腳印的踩踏著。


後記

很快地要吃飯了,我們聊了很多,講完時天已熱了起來。

我沉浸在媽媽故事中那頭「沒名字的大畜生」、還瞥見那個時代,默默為了平凡日子打拼,只為養活身後一家子人的父親形象,我似乎又多了一層理解。

很慶幸我開了這個頭。

因為,真正的認識,不是從交談出發,而是從願意「好好聽」開始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啃談』Ken's Talk
4會員
32內容數
2025/04/29
服務業該不該對客戶分級?在「以客為尊」的款待精神下,我們是否仍能實施資源的策略性配置?這篇文章從課堂上的商業案例出發,延伸至房地產與飯店業的實務經驗,深度探討「制度上的公平分級」與「態度上的真誠款待」如何並存,並提出透明、可監督的機制設計,讓每位客戶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讓企業資源運用達到最佳效益。
Thumbnail
2025/04/29
服務業該不該對客戶分級?在「以客為尊」的款待精神下,我們是否仍能實施資源的策略性配置?這篇文章從課堂上的商業案例出發,延伸至房地產與飯店業的實務經驗,深度探討「制度上的公平分級」與「態度上的真誠款待」如何並存,並提出透明、可監督的機制設計,讓每位客戶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讓企業資源運用達到最佳效益。
Thumbnail
2025/04/25
在職場協作中,認知差異往往被誤認為是溝通問題。本文從一段魚骨圖的討論出發,拆解「事實 vs 問題」的本質差異。透過下雨的生活比喻與認知機制解析,提醒我們:許多痛苦來自於「解錯問題」。接受事實,是修養;解決問題,是能力。只有釐清,才能在職場中真正高效,也才能停止不必要的抱怨,專注於行動。
Thumbnail
2025/04/25
在職場協作中,認知差異往往被誤認為是溝通問題。本文從一段魚骨圖的討論出發,拆解「事實 vs 問題」的本質差異。透過下雨的生活比喻與認知機制解析,提醒我們:許多痛苦來自於「解錯問題」。接受事實,是修養;解決問題,是能力。只有釐清,才能在職場中真正高效,也才能停止不必要的抱怨,專注於行動。
Thumbnail
2025/04/24
在職場裡,總有一些夥伴與人為善、樂於順手補位,看似是合作力強的人選。這樣的「合作」,真的是高效團隊的養分嗎?從一段真實對話出發,以籃球防守比喻,深刻揭示「合作≠補位」,而是責任清晰、訊號同步與互相信任的節奏。幫忙,其實是一種無聲的干擾。真正的合作,是讓每個人都能站穩自己的區域,並勇於發出訊號。
Thumbnail
2025/04/24
在職場裡,總有一些夥伴與人為善、樂於順手補位,看似是合作力強的人選。這樣的「合作」,真的是高效團隊的養分嗎?從一段真實對話出發,以籃球防守比喻,深刻揭示「合作≠補位」,而是責任清晰、訊號同步與互相信任的節奏。幫忙,其實是一種無聲的干擾。真正的合作,是讓每個人都能站穩自己的區域,並勇於發出訊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4/07/22 撰於苗栗通霄鎮   右手撐頰、左臂輕倚膝頭,靜靜地數著外婆手背上的細紋。裹著金箔的午後陽光斜斜探進紗門,蟬聲唧唧、沒有流動的風。忽地感到有點睏倦,打了哈欠後改成趴姿,側過頭。蜷曲於粉色小塑膠椅,如今已顯得太過低矮,像貓弓著背,忽然發現外婆的髮旋被白灰色簇擁、清晰可見………
Thumbnail
2024/07/22 撰於苗栗通霄鎮   右手撐頰、左臂輕倚膝頭,靜靜地數著外婆手背上的細紋。裹著金箔的午後陽光斜斜探進紗門,蟬聲唧唧、沒有流動的風。忽地感到有點睏倦,打了哈欠後改成趴姿,側過頭。蜷曲於粉色小塑膠椅,如今已顯得太過低矮,像貓弓著背,忽然發現外婆的髮旋被白灰色簇擁、清晰可見………
Thumbnail
投資隨記260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連載結束後記
Thumbnail
投資隨記260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連載結束後記
Thumbnail
陪著我,再重溫一次媽媽的故事。
Thumbnail
陪著我,再重溫一次媽媽的故事。
Thumbnail
那是一個燠熱的早晨,阿霞騎著腳踏車、戴著斗笠,在人潮洶湧的市場裡出攤。車子後座一箱又一箱的甜粿,最上層的是昨天半夜剛出爐的油飯。油飯的熱氣還沒散,氤氳而升,似乎還在加熱著直達米心。她才剛將腳踏車停妥,熟識的客人便簇擁而來。
Thumbnail
那是一個燠熱的早晨,阿霞騎著腳踏車、戴著斗笠,在人潮洶湧的市場裡出攤。車子後座一箱又一箱的甜粿,最上層的是昨天半夜剛出爐的油飯。油飯的熱氣還沒散,氤氳而升,似乎還在加熱著直達米心。她才剛將腳踏車停妥,熟識的客人便簇擁而來。
Thumbnail
從前有一座小村莊,住著一個老阿婆,老阿婆的孩子都在外地辛勤工作,她一個人吃住沒問題,很少讓孩子擔心。小村莊的人大都以種植作物為主,但也經常為了口腹之慾獵殺各種動物,阿婆生死看多了,經常規勸年輕人不要為了娛樂或口慾殺生,尤其是懷孕的動物,那是造孽。年輕人覺得打獵是天經地義,因此沒有人理會阿婆的囉嗦。
Thumbnail
從前有一座小村莊,住著一個老阿婆,老阿婆的孩子都在外地辛勤工作,她一個人吃住沒問題,很少讓孩子擔心。小村莊的人大都以種植作物為主,但也經常為了口腹之慾獵殺各種動物,阿婆生死看多了,經常規勸年輕人不要為了娛樂或口慾殺生,尤其是懷孕的動物,那是造孽。年輕人覺得打獵是天經地義,因此沒有人理會阿婆的囉嗦。
Thumbnail
阿嬤的代表:裁縫車 阿公的代表:整理好的小冊子與打理清爽的帥樣 79年生的讀書狀況
Thumbnail
阿嬤的代表:裁縫車 阿公的代表:整理好的小冊子與打理清爽的帥樣 79年生的讀書狀況
Thumbnail
阿嬤說過的年輕事蹟、阿嬤影響、屬於阿嬤的食物味
Thumbnail
阿嬤說過的年輕事蹟、阿嬤影響、屬於阿嬤的食物味
Thumbnail
一篇反映台灣百年經濟發展狀況和物價水平的短篇故事。台灣庶民生活的歷史軌跡,就在你我的身邊。或許你在學校所學到的資訊,和歷史真實發生事蹟相左。國父活著時所唱的國歌和致敬的國旗,和我們的一樣嗎? 為什麼長輩會常常跟我們說要買房,免得錢變薄?或許這篇小故事可以告訴你答案。
Thumbnail
一篇反映台灣百年經濟發展狀況和物價水平的短篇故事。台灣庶民生活的歷史軌跡,就在你我的身邊。或許你在學校所學到的資訊,和歷史真實發生事蹟相左。國父活著時所唱的國歌和致敬的國旗,和我們的一樣嗎? 為什麼長輩會常常跟我們說要買房,免得錢變薄?或許這篇小故事可以告訴你答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