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下班之後,真的還會自己改流程表喔?」
我點點頭,沒什麼特別的表情。
同事笑了笑說:「我下班只想躺著耍廢欸。你不會覺得累喔?」我心裡想說: 其實我也想耍廢啊。只是我更怕哪天連累的資格都沒了。
中年職場升級的真相(不是給你成功學,是給你多活一天)
• 升級不是為了加薪,而是為了不被放生
• 沒人看的地方,是最真實的作戰現場
• 「還在做事」和「還被需要」是兩回事
• 靜靜補血,不代表沒事,只是還撐得住
白天的我,正在學會裝沒事。
該笑的時候笑,該點頭的時候點頭,文件交得準時,會議上偶爾講一句讓主管覺得「有sense」。

下班後,他站了一下,不是為了休息。 只是想確定,自己還能動。還能走回去,繼續撐。
中年以後,職場上的存在感不像剛進公司時那樣重要,反而變成一種「別成為問題」的低調穩定。
但晚上,當小孩睡了、手機靜音、燈光昏黃,
我才開始動手改自己寫的那些SOP,
試著把重複的流程簡化、幾個指令改成自動跑。
這些升級不會變成PPT,也不會被放進績效評量表裡。
但我知道,這是我給自己留的活路。
不是要變強,是要撐久一點,不壞掉。
以前學東西,是為了讓履歷更好看。
現在學東西,是為了少做一點重複勞力。
我不再迷戀什麼「斜槓」或「爆量輸出」,
那些太亮眼,也太容易摔下來。
我更喜歡安靜一點的升級方式:
• 寫一個能自動填表的小腳本
• 整理一套應對不同主管的回覆模板
• 把流程裡最常卡住的地方標起來

不是還有力氣,是還不敢停。 所以他繼續做,繼續改,繼續看不會被表揚的細節。
每次發現一種能減少20分鐘會議時間的做法,
我就像在遊戲裡撿到一罐補血藥水。
沒什麼人會在意你撿到什麼,
但你知道: 你多了一點續航力。
這些不起眼的改變,
有點像在戰場上縫自己身上的傷口。
縫完也不能保證明天不會再受傷,
但不縫,只會流血到死。
我不是什麼時間管理大師,
也不是什麼數位轉型魔人。
我很怕累,也很怕被換掉。

不是為了恢復全血,只是不想在下一場會議前倒下。 他懂得怎麼自救,只是從來不說。
當你四十幾歲,還在一家公司裡浮浮沉沉,
你會發現最怕的不是被主管罵,
而是被輕輕放生
開會越來越沒你、專案不再找你、
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已經三天沒打開Outlook,卻也沒人發現。
那種透明感,比KPI沒達還讓人心涼。
所以我會在沒人看的地方默默升級。
不是為了什麼遠大目標,
也不是在經營什麼「未來自己會感謝的自己」的理想型人生。

不是被開除,是連信件副本都不再發給你。 事情照樣推進,但已經不需要你知道。
就只是因為:不升級,我很快就會撐不住。
有時候我也會懷疑:這樣到底算不算前進?
有時候看著那些轉職成功、年薪破百萬、
早上泡咖啡晚上寫書的 LinkedIn 神人,
我會覺得自己的努力好像很微小,甚至有點丟臉。
但後來我想
這種「默默撐住」本身就是一種升級。
你沒躺平、沒搞砸、沒對家人發火、
沒在辦公室崩潰
這樣已經很厲害了。
你只是沒有戰報,沒有炫耀的習慣,沒時間經營漂亮的進度條。
你只是在一個沒人看的地方,慢慢把自己修得比較穩。

沒有目標,只有方向。 他撐過了一夜,就站在這裡,看著還沒亮透的天。
所以如果你也一樣,
在某個夜裡,對著螢幕嘆氣、修改文件、
試圖搞懂某個AI工具怎麼幫你省掉兩步流程.....
那就算我們沒見過,
我也想對你說聲:
我懂。你不是唯一一個還沒放棄的人。
也許,我們都只是還沒倒下。
那也很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