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感到壓力山大、過勞倦怠,自己彷彿像蠟燭一樣,快要燃燒殆盡?
但親愛的,《逆轉有毒韌性》的作者阿迪提.內魯卡(Aditi Nerurkar)告訴我們:「硬撐不是堅強,而是自我傷害;真正的堅強來自重新設定界線,讓壓力轉為人生的助力!」
阿迪提.內魯卡(Aditi Nerurkar)是哈佛的壓力專家,有著超過20年的臨床經驗。她認為,壓力並不是敵人,重點在轉換心態。一但我們學會設定壓力界線,就能重新連結大腦與身體,提升身心平衡與效能。
《逆轉有毒韌性》書中闡述了,她從大腦科學所發展出的,5個重設壓力的技巧,以及15個實證方法。將這些技巧和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可以徹底逆轉身體的壓力。
作者在二十幾年前從醫時,曾經因為壓力過大,導致身心不適。後來,透過每週上兩次瑜伽課、走路上下班、減少咖啡因的攝取、早點上床睡覺等做法,讓自己逐漸恢復。
那次的經歷,讓她深深體會到,壓力是可以被管理控制的。但只有3%的醫生,會提醒患者這件事。因此,她決定,自己要成為那樣的醫師。
人生,不可能沒有壓力,壓力也不是敵人。壓力其實,就如同你覺得餓,或需要睡覺一樣自然。適當的壓力,能讓你對生活,採取適應性反應。然而,失控的壓力,則會產生反效果。
我們需要有壓力,才能展現韌性。但為了提高生產力,不計代價的拼過頭,以為撐下去就會獲得獎賞,這其實是一種「有毒韌性」的思維。
當你的身體出現了心悸、失眠、焦慮、抑鬱、頭痛、過敏、胃食道逆流、反胃、暈眩、頭痛等症狀時,就是身體在提醒你,該是放慢腳步、善待自己的時候了!
讀到這,讓我想到《我修的死亡學分》這本書,作者李開復,就是因為太過努力,都不讓自己休息,而罹患了淋巴癌症第四期。
但幸運的是,後來,他透過各種方法緩解自身的壓力,最終恢復了健康。
由此可知,壓力管理並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是維持身心健康的必要之舉!
在平常沒什麼壓力的時候,大腦是受到前額葉皮質所控制。這時,你可以理性的執行規劃、組織、決策的任務。
然而,當壓力過大時,大腦會受到杏仁核的控制。杏仁核掌管我們的恐懼反應,通常會在感到受威脅時,啟動「戰或逃反應」。
於是,你的心跳會加速,呼吸也會變快,一整個人,進入高度警覺狀態。
原本這些反應,是為了保護人類而生。然而,長期的壓力,會讓杏仁核,永遠處於啓動的狀態,導致我們,一直處於高度焦慮的狀態,甚至出現倦怠。
壓力會有延遲反應,所以即使在壓力消失後,我們仍然持續感到焦慮。
但好消息是,神經是具有可塑性的。我們可以透過重複的行為,去強化有益的連結。也就是說,大腦肌肉可以透過重新訓練,讓壓力減少。
想要改變大腦,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一點,那就是~速度必須是緩慢的,也就是最多一次只能做出兩個改變。
因為,當我們一次做出太多的改變時,即使是正面的改變,大腦也會將它視為壓力,讓系統過載,讓改變無法維持下去。
第一個技巧,目的是要改變大腦迴路,聚焦到減壓的目標上,進而擺脫生存模式。
三個方法如下:找到你最重要的目標、擬定回推計劃、找到被埋藏起來的寶藏。
這個技巧成功的秘訣是,找到讓自己持久的快樂。不是那種,讓自己感到短暫滿足的享樂型體驗,而是要投入,對大腦有一點挑戰的休閒活動。
技巧二的目標,是要幫助我們,重新獲得大腦所需的休息與恢復力。
當我們與數位世界越連結,就會越疏離現實生活。特別是手機,會消耗我們,大部分的注意力與心智寬頻,讓大腦接受更多壓力。
因此,我們需要設立數位界線,減少對三C產品的依賴,以保護我們的心智頻寬。
技巧三:讓大腦和身體同步
在壓力飆升時,我們可以透過呼吸、飲食和運動等,身心連結的方法,讓大腦和身體同步,逆轉壓力的負面影響。
簡言之,就是對身體好的,對大腦也會有益處。
書中關於「腸腦軸」的敘述,非常吸引我的眼球。真是沒想到,腸道居然是管理壓力的途徑!
透過第四個技巧,我們能學到,如何在不犧牲生產力的狀況下,讓自己的大腦喘口氣。
找到健康的壓力甜蜜點,就能兼顧生產力與休息。更有甚者,還能提升生產力!
在這部分的論述中,我發現了「儀式」的重要性。原來,儀式能為大腦,帶來強大的改變,就像是「錨」一樣,能幫助我們管理情緒。
技巧五的目的是,打破壓力愈大、自我批評愈嚴重的循環。
讓內在批評閉嘴,重新奪回自我效能的方法,是「感恩練習」和「表達性書寫」。
這部分最讓我眼睛一亮的,就屬文中提到的「把一天當一生過」原則。遵循這個原則,能讓人生,過得充滿力量與意義。
以上五個重新設定技巧,如同煮水壺的「蒸氣釋壓閥」,能讓大腦的壓力得以釋放,重獲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讀完《逆轉有毒韌性》後,我知道壓力的來源,也明白該如何因應。更了解,自己應該要靜下來聆聽,心中金絲雀的聲音。
實在很難想像,微小且持久的兩個改變,對書中病患們的生活,竟會有如此大的改善。因此,接下來,我也會開始在生活中,採取兩個微小的改變,幫自己洩壓。
總之,壓力並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但我們學會,重新設定壓力的技巧後,就會感到,自己變得更好、更平靜、更有力量,且再次握有人生的掌控權。
一如《逆轉有毒韌性》作者,對讀者溫柔的提醒,在探索這個世界的同時,一定也要記得,健康的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