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喜歡人,只是我需要多一點時間靠近
「你怎麼都沒去跟他們玩?那群同學看起來人很好耶。」
孩子坐在房間角落,一邊拆便當盒、一邊淡淡地說:「我有啊……只是覺得有一點點累。」他不是在抱怨誰,也不是有什麼不愉快,
只是很誠實地說出了心裡的疲憊——那種一整天下來都在應對人際關係的疲憊感。
我聽了沒追問,只是輕輕說:「嗯,我懂,有時候太多新的互動,真的會讓人很想安靜一下。」
因為我知道,有些累,不是身體累,是心裡在小心翼翼地打開又關上之後留下的。

交朋友這件事,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刻切換「熟人模式」
有些人一講話就能跟陌生人哈哈大笑,
而有些人,每開口一句都像在心裡反覆過稿十次。
孩子不是不喜歡人群,
他只是要花很多力氣去觀察對方是不是對他有好感、 要猜這句話會不會讓對方尷尬、 要在不知道規則的場合裡,努力「顯得自然」。
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五分鐘的閒聊,
對他來說卻是一場「心跳加快版」的表演——
明明什麼都沒做,但心裡已經累了一圈又一圈。
他不是拒絕靠近,而是希望有空間慢慢前進
我跟他說:「你不需要一次就和大家熟起來,慢慢來也沒關係。真正值得交的朋友,不會因為你慢一點就不等你。」
他點了點頭,像是鬆了一口氣,
也像是,終於有人把那句「你不是不社交,而是正在調整步伐」說出來了。
我們總是鼓勵孩子大方、開朗、要合群,
卻很少教他們:你也可以練習「慢慢靠近」,在不違背自己的前提下。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在人多的地方說笑,
有些人習慣從沉默中建立安全感, 然後在對的時機、對的人面前,輕輕地伸出一隻手。
累,來自他正在認真對待這段關係的開場白
我告訴他:「覺得累不是壞事,
那代表你真的在用心認識人,不是隨便敷衍地應付一場互動。」
交朋友這件事,不只是交換姓名和喜好,
而是兩個人都試圖在陌生中找出交集、建立信任,並默默確認:我在你眼裡是安全的嗎?
這一切,需要能量,也需要勇氣。
所以覺得累,是因為你很認真。 這份認真,本身就值得肯定。
結語:你不是不善交際,你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靠近這個世界
親愛的你,
如果你也常常在熱鬧結束後感到空、在新朋友面前變得拘謹, 請你相信自己不是奇怪,也不是冷淡。
「你只是習慣觀察久一點,才放心投入;
你只是需要時間確認,這個人、這段關係,值不值得你打開心門。」
你不需要每次都當最熱絡的那個,
你可以選擇慢慢熟、慢慢走進, 在你覺得安全的時候,讓人看見真正的你。
交朋友不是一場表演,而是一段願意互相靠近的旅程。
你不需要急,只要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