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梳洗準備上班時候,想起昨天傳給朋友的生日祝福訊息,沒有即時得到回覆,感受到有點不開心、難過與沮喪。我意識到那些微妙的失落,其實來自我對這段關係的期待——或者說,是我主觀地賦予了這段連結過多的情感重量。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需建立在友善快速的互動模式下。」
這樣的價值觀,曾經保護我、指引我,但如今卻在無形中成了一種僵化的信條,把我自己推入無明的煩腦深淵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相處,是透過磨合變得圓融,ㄧ來一往,如同拔河般線性拉扯,會失去平衡而跌倒。
如果我把自己當成一個「媒介或導體」,去協助他人找出自己生命價值爲目標,那我更應該回到自己的身體與情緒中,練習去體驗、去觀察—— 當期待落空時,那股失落是如何在我體內流動?
是胸口悶悶的?大腦突然斷片?還是某種急著想要捉回什麼的衝動?
這都是在告訴我—-我很在意,是個重新讓我連結情緒與內在自我的入口。
我的情緒療癒解方: 此刻開始允許自己做短短幾分鐘的身體安頓: 4-7-8 呼吸法:**吸氣4秒,屏息7秒,慢慢吐氣8秒,重複4次。或手握物件:或拿起一個有重量的東西(杯子、小石頭),感受它的質地與溫度,讓注意力回到身體。
#情緒反思 #自我覺察 #內在成長 #自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