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有氧課開始不到五分鐘,我就汗如雨下。
老師照例毫不留情,音樂一響,指令就像連發子彈般襲來:踢腿、出拳、轉身、再來一次!這個動作還沒回神,下一個已經逼近。我總覺得團課有種奇妙的魔力,音樂和氣氛推著你往前衝,你會忘了自己只是個下班後來運動的上班族,彷彿真的在對抗什麼敵人。我總是踢得特別用力,像是要把卡在心裡的情緒與疲憊,一下子全部甩出去。
一個小時下來,滿身大汗、氣喘吁吁,卻說不出為什麼那麼爽快。
當然,我並非運動狂熱者,只是每當需要花力氣時,我總希望自己能「花得精準」。不是盲目付出,而是每一分心力都能有它的價值和意義。
我不怕累,但不能白累
這幾年我逐漸發現,花力氣,其實是一種需要練習的選擇,隨著時間過去,這個信念不只出現在運動課上,也慢慢滲進我生活的每個角落。
就拿煮飯來說,我從來不喜歡草草了事。
與其隨便翻炒一盤青菜、丟進鍋裡煮個麵,我更願意多花五分鐘,看專家教學的影片(推薦阿慶師或蘿潔塔的分享😆),我想知道什麼食材先下鍋、醬汁什麼時候拌入、火候該怎麼控制。
不是因為我有多講究,而是因為我知道煮不好吃,不只是浪費食材,更浪費了一場本可以溫柔收尾的夜晚。
工作和人際關係也是一樣。
既然已經在公司,就應該讓這段時間有價值,而不是應付了事;如果一段關係讓人感到不快樂,就不再花時間維繫,也不浪費無謂的社交,只聊別人的八卦和是非,這只會消耗自己的情緒。
我們的時間有限,體力有限,注意力也有限。每一次選擇,都是一場下注,將這些珍貴的資源押在某個方向上,唯有有意識地選擇,才是對有限能量最起碼的尊重。
善用能量,你可以這樣管理
每當要做出選擇時,我都會先問自己幾個問題,以下是幾個我習慣思考的方向,你也不妨嘗試看看。
1. 設定目標前先問自己:這值得嗎?
不是每一件事都值得你全力以赴,有些邀約只是出於禮貌;有些任務根本不在你的責任範圍;有些聊天對象,只習慣向你傾倒情緒,卻從不真正傾聽你。
這些事情做起來既耗神、又耗時,最後卻帶不來實質的收穫。所以在投入之前,請先停下來問自己一句:「我做這件事,是出於真心,還是只是不好意思拒絕?」這不是任性,也不是冷漠,而是一種對自己時間、情緒與精力的尊重。
2. 把重點放在「方向」,而不是「拼命」
努力不是問題,真正關鍵的是:你是否正朝著對的方向前進。
運動前要確認動作是否正確,不然越練越傷;寫報告前要釐清目標,不然花再多時間也難以命中要點;談感情更是如此,價值觀若無法對齊,再多付出也只會換來失落。
拼命沒有錯,但如果方向錯了,只會越走越遠、越努力越迷路。
3. 開始之前,先學會確認問題
真正省力的方式,往往不是「更拼」,而是「先問清楚」。
開始一件事之前,先停一下思考一下自己的目標是什麼,這些短暫的停頓,只需要幾分鐘,卻能替你省下幾小時的彎路。有時候,問題不在於我們不夠努力,而是我們太快啟程,卻無法看清。
4. 記得,你永遠可以選擇不做
不回訊息、拒絕聚會、延後進度,甚至今天就不去運動——這些行為不是懶惰,也不是失敗,而是有意識地管理能量。
你不是什麼都要參與的人,你是那個知道什麼「值得」的人。
與其勉強自己撐下去,不如讓自己適時放鬆,留一點餘裕給真正重要的事。這本身,就是一種溫柔且堅定的自我照顧。真正的努力,不是無止境地往前衝,而是懂得把有限的能量放在自己身上。
選擇的智慧,是對有限生命的尊重
每一個選擇,都是對自己有限時間與能量的承諾。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選擇的時代,然而,並非每一份努力都值得我們投入。真正的智慧,不是無止境的拚搏,而是學會在繁雜的選擇中,找到那些真正值得我們付出的方向。
唯有當我們真心知道每一份付出的背後,有著堅實的價值與意義,那些努力才能成為真正的投資,帶來深遠的回報。學會選擇、學會確認,這是對有限生命的深刻尊重,每一次的精準發力,都是對自己、對人生的珍惜與理解。
你將發現,當你開始為每一步用心選擇,努力便不再徒然,而是緩緩引你,走向那個真正想成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