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其實很希望被在意、被喜歡,
卻不自覺用唱反調、講難聽話、嫌棄的方式來試探對方。我觀察到家中長輩就是這樣:
需要陪伴,卻又一直挑人毛病。彷彿是在說:「你還願意愛我嗎?」
但他們往往不自知。而這樣的互動只會讓關係越來越疲累。
真正的改變,是從「承認自己的渴望」開始。
不是更兇,而是更誠實。
後來我學到一件事:
不需要再用「對錯」來應對,而是先看到他們心裡的那個渴望「我其實很想被理解,很想被愛。」
當我學著用更溫柔的心去看待,我發現,我也比較不容易受傷。
因為我不是「妥協」或「忍耐」,而是用一種清醒的方式,在練習愛。
當我看明白了這一切,
就比較不會那麼容易受傷。因為我知道,那些話語背後,其實是痛苦與渴望。
我也會更清楚:他不是故意讓人難受,而是不知道怎麼表達需要。
但理解,不等於放手。我會盡力幫助,盡力溫柔,不想在人生裡留下「來不及」的遺憾。
也會反思:我自己,會不會在某些時候,也用不對的方式去表達愛?
提醒自己,不要重複這樣的模式。
我們練習活得清醒,也練習活得柔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