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職場小劇場#5|她忘了自己是誰的媽媽,我們卻一直記得|母親節長照社工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母親節裡,我在長照機構看見的慈愛與記憶

有一位長輩,罹患中度失智症,機構辦理母親節活動時,她問我:「今天是誰生日啊?」

raw-image

我說:「今天我們要慶祝母親節啦。」


她頓了一下,然後用台語笑著回應我:「啊~我好像也是媽媽耶。」

那一刻,我突然有點鼻酸。


她可能忘了自己有幾個孩子,忘了那些年她怎麼辛苦把日子撐過來,但她的眼神仍是溫柔的,語氣仍是親切的。


她不是忘了母親節,她只是忘了自己也值得被慶祝。


母愛會遺忘,但不會消失

即使認知功能退化,即使時間感混亂,她們仍會對孩子的名字、照片、面容微笑、對熟悉的歌輕哼、對陌生的照服員說:「你累了沒?」


母親這個身分,可能慢慢模糊,但母愛的語氣與身體記憶,往往還在。


機構「母親節」的活動,是一場身份與情感召喚的儀式

在機構裡,我們幫長輩安排母親節活動:

一張手寫卡片、一朵康乃馨、一張家屬寄來的舊照片、一起到機構慶祝母親節的家屬。


有時會讓原本沉默的長輩,突然落下眼淚,說:「這是我的孩子耶。」


即使名字說不出,但那份熟悉感,仍然會從她們身體的某個角落升起。

母親,會老;但母愛,好像從沒老過。


身為社工的我,也在學著不急著提醒「妳是誰」,而是陪她們回到「現在」

還在學習正念的我,似乎了解到,對長輩們不是要求她們想起,而是要我們願意陪著她們走過遺忘的日常。

在長照機構中,這也是一種溫柔的「情緒勞動」。

 就算她忘了,我們幫她記得她是誰的媽媽

就算她忘了,我們幫她記得她是誰的媽媽

長輩需要被照顧的,不只是她們的身體,也包含一份正在消逝中的身份。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媽媽不再記得自己是誰的媽媽,那我們,是否還能記得,她曾是那個半夜為我們蓋被、不分晝夜的照顧、撐住整個家的女人?


在母親節這樣的日子裡,也許比起喚醒她的記憶,我們更該練習的是:好好記得她的愛,哪怕她已經忘了自己曾經多愛過我們。


最後,🌷致每一位偉大的母親或是母職的您

不論您是孩子的媽媽、或曾照顧過誰的心,還是在生活中默默扮演著「照顧者」角色的您, 謝謝您用愛與責任撐起無數日常。

母親節快樂。願您被理解、被珍惜,也願您記得,您值得擁有的不只是回報,還有好好被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是雞湯,是我認真活著的日常
29會員
57內容數
嗨,我是微微奇,一名探索生活平衡的長照社工,也是正念學習者。我不灑雞湯,不賣熱血,只寫下生活中真實而微小的力量。在這裡,你會看到關於照顧者、身心平衡、自我對話和親子關係的故事。希望你能在這些文字中,找到曾經的疲憊和內心的溫柔。
2025/04/29
當孝順遇上經濟現實,當「順其自然」背後藏著無聲的拉鋸。從鼻胃管的營養補充選擇,到病人自主權的抉擇,這篇文章,邀請你一起反思,愛與極限之間,我們如何溫柔地陪伴。
Thumbnail
2025/04/29
當孝順遇上經濟現實,當「順其自然」背後藏著無聲的拉鋸。從鼻胃管的營養補充選擇,到病人自主權的抉擇,這篇文章,邀請你一起反思,愛與極限之間,我們如何溫柔地陪伴。
Thumbnail
2025/04/22
她是長輩,也是母親,卻是最後才知道女兒往生的那個人。 當她用台語說出:「不然要怎麼辦?」那句話輕得像空氣,卻重得像整個世界壓在她身上。 我沒有安慰她,只是坐在她身邊,陪她一起靜靜地悲傷。 這篇文章,是一位社工的現場觀察與正念式陪伴,寫給那些悲傷不說出口、但也渴望被看見的人。
Thumbnail
2025/04/22
她是長輩,也是母親,卻是最後才知道女兒往生的那個人。 當她用台語說出:「不然要怎麼辦?」那句話輕得像空氣,卻重得像整個世界壓在她身上。 我沒有安慰她,只是坐在她身邊,陪她一起靜靜地悲傷。 這篇文章,是一位社工的現場觀察與正念式陪伴,寫給那些悲傷不說出口、但也渴望被看見的人。
Thumbnail
2025/04/19
不是我壞掉了,是我早就撐太久了。身為一位長照機構的社工,我記錄那些「默默被加任務、卻沒人問你還好嗎」的現場真實。從錯字變「雞肉」的荒謬時刻,到正念提醒我學會說出「我會過載」,這篇文章是一份寫給自己、也寫給每位還在撐的照顧者的自我覺察之書。願我們都能不再用耗盡來證明價值。
Thumbnail
2025/04/19
不是我壞掉了,是我早就撐太久了。身為一位長照機構的社工,我記錄那些「默默被加任務、卻沒人問你還好嗎」的現場真實。從錯字變「雞肉」的荒謬時刻,到正念提醒我學會說出「我會過載」,這篇文章是一份寫給自己、也寫給每位還在撐的照顧者的自我覺察之書。願我們都能不再用耗盡來證明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她是長輩,也是母親,卻是最後才知道女兒往生的那個人。 當她用台語說出:「不然要怎麼辦?」那句話輕得像空氣,卻重得像整個世界壓在她身上。 我沒有安慰她,只是坐在她身邊,陪她一起靜靜地悲傷。 這篇文章,是一位社工的現場觀察與正念式陪伴,寫給那些悲傷不說出口、但也渴望被看見的人。
Thumbnail
她是長輩,也是母親,卻是最後才知道女兒往生的那個人。 當她用台語說出:「不然要怎麼辦?」那句話輕得像空氣,卻重得像整個世界壓在她身上。 我沒有安慰她,只是坐在她身邊,陪她一起靜靜地悲傷。 這篇文章,是一位社工的現場觀察與正念式陪伴,寫給那些悲傷不說出口、但也渴望被看見的人。
Thumbnail
每一個照顧者,心中都藏著一句話: 「我很愛他們,但我真的快撐不住了。」 這句話,常常來自那些正在陪伴失智長輩的人——尤其是孩子。 40歲的王小姐說,她的母親在兩年前被診斷為輕度失智。最初只是忘記關瓦斯、忘記手機放哪裡,但現在,連孫子的名字也叫錯了好幾次,甚至有時把她當成鄰居。王小姐一邊要上班,
Thumbnail
每一個照顧者,心中都藏著一句話: 「我很愛他們,但我真的快撐不住了。」 這句話,常常來自那些正在陪伴失智長輩的人——尤其是孩子。 40歲的王小姐說,她的母親在兩年前被診斷為輕度失智。最初只是忘記關瓦斯、忘記手機放哪裡,但現在,連孫子的名字也叫錯了好幾次,甚至有時把她當成鄰居。王小姐一邊要上班,
Thumbnail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Thumbnail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Thumbnail
高齡少子化的社會,有的是老老照顧、有的是像三明治一般被夾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的照顧家中特殊的家人,像這樣的情況實際上非常多,身為照顧者的人常常都忘了自己(忘了怎麼笑?忘了自己喜歡什麼?吃什麼?),全部的焦點只落在被照顧者身上;然而當有一天被照顧者離世後,又會突然覺得生活失去重心,迷離的沒了自己,更是
Thumbnail
高齡少子化的社會,有的是老老照顧、有的是像三明治一般被夾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的照顧家中特殊的家人,像這樣的情況實際上非常多,身為照顧者的人常常都忘了自己(忘了怎麼笑?忘了自己喜歡什麼?吃什麼?),全部的焦點只落在被照顧者身上;然而當有一天被照顧者離世後,又會突然覺得生活失去重心,迷離的沒了自己,更是
Thumbnail
今天回來看媽媽,媽媽氣色、精神都不錯,話也變多了(多數是想要表達,但也說不清楚,)依稀聽到一位過往親戚的名字,也跟我說她前幾天有去看阿嬤)她的媽媽,已經過世好久了)。 我試著想跟媽媽聊幾句,但她聽不清楚,只好繼續用寫字的,媽媽雖然看得懂,但也相對需要花些時間思考跟理解。 我看著媽媽,想起跟太太相處時
Thumbnail
今天回來看媽媽,媽媽氣色、精神都不錯,話也變多了(多數是想要表達,但也說不清楚,)依稀聽到一位過往親戚的名字,也跟我說她前幾天有去看阿嬤)她的媽媽,已經過世好久了)。 我試著想跟媽媽聊幾句,但她聽不清楚,只好繼續用寫字的,媽媽雖然看得懂,但也相對需要花些時間思考跟理解。 我看著媽媽,想起跟太太相處時
Thumbnail
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