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裡,我在長照機構看見的慈愛與記憶
有一位長輩,罹患中度失智症,機構辦理母親節活動時,她問我:「今天是誰生日啊?」

我說:「今天我們要慶祝母親節啦。」
她頓了一下,然後用台語笑著回應我:「啊~我好像也是媽媽耶。」
那一刻,我突然有點鼻酸。
她可能忘了自己有幾個孩子,忘了那些年她怎麼辛苦把日子撐過來,但她的眼神仍是溫柔的,語氣仍是親切的。
她不是忘了母親節,她只是忘了自己也值得被慶祝。
母愛會遺忘,但不會消失
即使認知功能退化,即使時間感混亂,她們仍會對孩子的名字、照片、面容微笑、對熟悉的歌輕哼、對陌生的照服員說:「你累了沒?」
母親這個身分,可能慢慢模糊,但母愛的語氣與身體記憶,往往還在。
機構「母親節」的活動,是一場身份與情感召喚的儀式
在機構裡,我們幫長輩安排母親節活動:
一張手寫卡片、一朵康乃馨、一張家屬寄來的舊照片、一起到機構慶祝母親節的家屬。
有時會讓原本沉默的長輩,突然落下眼淚,說:「這是我的孩子耶。」
即使名字說不出,但那份熟悉感,仍然會從她們身體的某個角落升起。
母親,會老;但母愛,好像從沒老過。
身為社工的我,也在學著不急著提醒「妳是誰」,而是陪她們回到「現在」
還在學習正念的我,似乎了解到,對長輩們不是要求她們想起,而是要我們願意陪著她們走過遺忘的日常。
在長照機構中,這也是一種溫柔的「情緒勞動」。

就算她忘了,我們幫她記得她是誰的媽媽
長輩需要被照顧的,不只是她們的身體,也包含一份正在消逝中的身份。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媽媽不再記得自己是誰的媽媽,那我們,是否還能記得,她曾是那個半夜為我們蓋被、不分晝夜的照顧、撐住整個家的女人?
在母親節這樣的日子裡,也許比起喚醒她的記憶,我們更該練習的是:好好記得她的愛,哪怕她已經忘了自己曾經多愛過我們。
最後,🌷致每一位偉大的母親或是母職的您:
不論您是孩子的媽媽、或曾照顧過誰的心,還是在生活中默默扮演著「照顧者」角色的您, 謝謝您用愛與責任撐起無數日常。
母親節快樂。願您被理解、被珍惜,也願您記得,您值得擁有的不只是回報,還有好好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