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懷孕第五個月後,身體的變化不再只是書上寫的「可能性」,而是深夜裡清晰到讓我無法忽視的感受。
凌晨四點,身體把我叫醒了
身為一位孕婦,常常在媽媽社團或Thread上看到大家分享夜裡頻尿、腿抽筋的故事。我算幸運,有時能一覺到天亮,大部分的夜晚也只起床一次,但就在我以為自己的睡眠品質已經穩定下來時,昨天凌晨四點,突然破功。
當時突然感覺到左腰痠、右腰痠,胃也撐得發脹,怎麼躺都不是,也沒辦法「閉上眼睛就能再睡回去」的狀態,我知道那種感覺:反而是前一天的情緒累積在身體,反映在身體了。
靜坐之後,身體開始說話了
從去年 10 月內觀回來後,我每天都盡可能維持靜坐習慣,當下我心想:「既然睡不著,乾脆就坐吧。」
說真的,那比較像一種投降,一種溫柔的妥協:「好吧,反正也睡不著,不如試試看」的投降。
結果沒多久,開始打嗝、排氣, 慢慢地,我感覺到全身熱度上升,甚至微微出汗。
那一刻我沒有強迫自己放鬆,也沒有目標,只是觀察著每一個當下,那一小時,身體好像說了很多話,而我認真聆聽。
只是觀察:不一定要解決,有時只是要陪它一下
胃脹氣一直是我的老毛病,過去的我,會用各種方法壓下去—喝點什麼、躺一躺、轉移注意力,但這次我沒有「對付」它,我只是陪它待著。
這也許就是靜坐最神奇的地方—不是用力放鬆,而是鬆開用力。
靜坐了一個小時後,我再躺回床上,這次,好好的入眠了。
用靜坐,理解孕期身體的語言
那天夜裡,我沒有硬躺在床上強迫自己入睡,而是靠聆聽身體,給了身體一個抒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