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清代皇子「國語騎射」的老師,在當時稱之為「諳達」,意思是「夥伴、朋友」——應該與蒙古語的那個安答是同源。
諳達粗分為「外諳達」(武藝老師)和「內諳達」(語言老師)。晚清皇族,咸豐皇帝的弟弟奕譞敘述道:「伯哩諳達三員,分三班。每早先在書房等候。俟讀書者至,即教拉弓,各屋依次教畢退出。次蒙古諳達教蒙古語,又次滿洲諳達教清文及繙譯。滿洲、蒙古諳達人數與伯哩諳達同。」
所以這個時候的「天家定制」,皇族理應掌握滿、漢、蒙文知識、並且要能武藝精熟。此外也有專人教授火槍。教育還是挺嚴格的。
我覺得挺有意思的是,雖然「國語騎射」教育很早就有,但皇子教育中學習蒙古話好像是比較晚才出現的。乾隆幼年學習的時候並沒有蒙古諳達,他的蒙古話是乾隆八年才開始學的。
&
圖片:乾隆大閱圖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The Qianlong Emperor in Ceremonial Armour on Horseback.jpg"
資料來源:
鄭仲烜,《清朝皇子教育研究》
林士鉉,〈不只是多元——清前期「清文鑑系列」辭書修纂與歷史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