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反思?還是在自我PU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Alice 是一位非常敬業的行銷主管。一次跨部門合作中,專案落後了時程,儘管最終仍成功達標,她卻陷入深深的自我批評:「我當時太軟弱、太遲鈍了,根本不配帶領團隊。」

她每天加班補救,卻越來越疲憊、越來越懷疑自己。

她以為這是對工作的負責,其實她正在用「羞辱式自省」折磨自己。

但真正的自省,是一種冷靜的覺察與學習,而不是情緒性地否定自己。

為什麼我們總是對自己太殘忍?

這種內在自我批評,往往不是天生的,而是來自我們從小被教導的價值觀:

  • 「做錯事就該被罵,才會記住教訓。」
  • 「太溫柔只會讓人懶惰,不會成長。」
  • 「要求高,才會強。」

我們內化了這套「只有被懲罰才會進步」的邏輯,從他人手中接過鞭子,開始自己打自己。

但真相是:羞辱不會帶來學習,只有安全感才會。

可以怎麼改變?

✅ 一、用「結構化回顧」取代情緒性責難

📌 適用場景:個人反思 / 團隊檢討會議

❌ 常見錯誤做法:「這次真的搞砸了,我怎麼那麼蠢?」

✅ 建議做法:問自己或團隊以下三個問題:

  1. 這次發生了什麼事?(事實)
  2. 哪裡做得好?哪裡還可以改進?(中性分析)
  3. 下次我/我們可以怎麼做不同?(具體行動)

🎯 這種語言讓反思成為一種「提升效能」的工具,而不是一場情緒處刑。


✅ 二、建立「失敗後的自我關懷儀式」

📌 適用場景:面對錯誤後的當下

✅ 建議你這樣對自己說:

  • 「這次真的不容易,你已經盡力了。」
  • 「現在的你需要休息,才有力氣調整方向。」
  • 「錯誤是成長的一部分,不是價值的否定。」

🎯 心理學家 Kristin Neff 證實,自我關懷比自我批評更能促進責任感與持久的動力。


✅ 三、把錯誤視為「能力未成熟」,而非「人格有瑕疵」

📌 適用場景:指導部屬 / 與自己對話時

舉例:

  • ❌「你這樣也太不細心了吧!」
  • ✅「這部分的細節還可以再練習一下,下次有什麼方法可以幫你注意到?」

🎯 這種說法讓錯誤變成「技能問題」,而不是「我是個沒救的人」。


✅ 四、為團隊建立「允許錯誤的安全空間」

📌 適用場景:主管與團隊互動、1-1會議

你可以這樣說:

「我不希望大家怕犯錯。錯了,我們一起學;但我更希望我們願意說出錯誤、討論錯誤,因為這代表我們敢負責。」

🎯 心理安全感是高績效團隊的根本,領導者如何看待錯誤,決定了團隊是否敢真誠。


✅ 五、讓自己有「成長的耐心」,不是「進步的焦慮」

你不會要求一棵樹一天長成大樹,

但你卻每天都對自己說:「怎麼還沒變更強?」

🎯 真正持久的改變,是每天前進一小步的累積,不是靠一場批評換來的蛻變。

送給今天努力的你:

「你不需要批評自己,才能值得成長。你需要的是理解,才能成為更完整的自己。」——Dr. Kristin Neff,《自我關懷》

每個正在學習的自己,都值得被好好對待。

當我們學會放下羞辱與責備,我們才真的開始學會成長。

你不需要再鞭打自己——因為你早就走得夠努力了。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71會員
309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5/19
許多主管將自責視為負責任的表現,卻不自覺陷入傷害自尊的「自責懲罰」循環。這種模式常源自羞辱創傷,讓人過度歸因錯誤、模糊責任邊界。透過釐清責任、轉化自我對話、建立情緒出口與支持系統,主管能學會溫柔對待自己,重建自信與領導力。
Thumbnail
2025/05/19
許多主管將自責視為負責任的表現,卻不自覺陷入傷害自尊的「自責懲罰」循環。這種模式常源自羞辱創傷,讓人過度歸因錯誤、模糊責任邊界。透過釐清責任、轉化自我對話、建立情緒出口與支持系統,主管能學會溫柔對待自己,重建自信與領導力。
Thumbnail
2025/05/18
許多職場高績效者,其實是在用「過度努力」懲罰自己,掩蓋內在的羞恥與不安。這不是上進,而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傷害。文章從主管視角解析這類行為的根源,並提供實際引導方式,幫助團隊成員建立健康的自我認同,重拾自我價值。
Thumbnail
2025/05/18
許多職場高績效者,其實是在用「過度努力」懲罰自己,掩蓋內在的羞恥與不安。這不是上進,而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傷害。文章從主管視角解析這類行為的根源,並提供實際引導方式,幫助團隊成員建立健康的自我認同,重拾自我價值。
Thumbnail
2025/05/17
在職場中,許多主管表面上負責,實則受「慣性羞恥」驅動,總覺得錯在自己、不敢表露真實情緒。這種源自童年創傷的內化羞恥,讓人壓抑、迎合、無法設下界線。透過辨識情緒來源、練習自我揭露與溝通界線,能逐步修復自我價值,重建真實且健康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2025/05/17
在職場中,許多主管表面上負責,實則受「慣性羞恥」驅動,總覺得錯在自己、不敢表露真實情緒。這種源自童年創傷的內化羞恥,讓人壓抑、迎合、無法設下界線。透過辨識情緒來源、練習自我揭露與溝通界線,能逐步修復自我價值,重建真實且健康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面臨挫折自我懷疑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經常會遭遇各種挑戰和困難。每當面臨挫折時,我們不禁會自我懷疑,甚至感到無助和失落。在這些時刻,學會欣賞自己,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地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不再妄自菲薄。 自我欣賞 自我欣賞並不是自負,也不是驕傲,而是
Thumbnail
面臨挫折自我懷疑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經常會遭遇各種挑戰和困難。每當面臨挫折時,我們不禁會自我懷疑,甚至感到無助和失落。在這些時刻,學會欣賞自己,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地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不再妄自菲薄。 自我欣賞 自我欣賞並不是自負,也不是驕傲,而是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著重於自我辯解的問題,並解釋了將箭頭指向內在的重要性。除了強調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感受外,也提及了對於感覺良好情境的重視。作者同時呼籲讀者誠實問自己現在的感覺如何,並強調感覺無法說謊。這是一篇關於自我辯解的文章,對於欲改善自我辯解習慣的讀者有所助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著重於自我辯解的問題,並解釋了將箭頭指向內在的重要性。除了強調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感受外,也提及了對於感覺良好情境的重視。作者同時呼籲讀者誠實問自己現在的感覺如何,並強調感覺無法說謊。這是一篇關於自我辯解的文章,對於欲改善自我辯解習慣的讀者有所助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做很多事遇到挫折,或發現同樣的事有人做得比我們好時,產生一種自我懷疑的心態,懷疑自己是否不具備這個能力或是不適合做這件事 自我懷疑其實是好的,因為這會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有不足的地方,但要小心的是,不要從自我懷疑陷入到自我否定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做很多事遇到挫折,或發現同樣的事有人做得比我們好時,產生一種自我懷疑的心態,懷疑自己是否不具備這個能力或是不適合做這件事 自我懷疑其實是好的,因為這會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有不足的地方,但要小心的是,不要從自我懷疑陷入到自我否定
Thumbnail
3A省察卡 --忽略自己是假慈悲 我承認有焦急的部分 我因曾經的創傷失望 以致我對所有事情都抱著完美一次性完成 很怕別人會對我做得不好而有任何評價甚至是無視 習慣先開口承認自己什麼也是錯 時間久了忘記了人生其實只需要對自己交代 我承認有內疚的部分 我容
Thumbnail
3A省察卡 --忽略自己是假慈悲 我承認有焦急的部分 我因曾經的創傷失望 以致我對所有事情都抱著完美一次性完成 很怕別人會對我做得不好而有任何評價甚至是無視 習慣先開口承認自己什麼也是錯 時間久了忘記了人生其實只需要對自己交代 我承認有內疚的部分 我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