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靜坐的時候,總覺得大椎的位置卡卡的,下背也彎彎凸凸的,很難真正挺直。這讓我呼吸變得不順暢,還有每次盤腿沒多久,左腳就開始發麻,很干擾。」
作為物理治療師,各式各樣的身體困擾我都習以為常,但像她這樣,對靜坐品質有這麼明確而細緻的要求,還是第一次遇到。從她的表達中,我感受到她對靈性修煉的重視,也讓我對她的心路歷程多了份好奇。
個案平常是個命理工作者,易經、風水、塔羅是她擅長的工具,也曾特地去瑜珈發源地學習瑜珈傳承,對其他身心靈領域也都有著一定的熟悉。是什麼契機讓她開始往靈性修行路上走的?
───
除了聽取個案來訪的首要目的,我也一併詢問了現有或曾有過、會造成生活困擾的身體狀況,這在”全人健康促進”概念裡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是我從傳統中醫跟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裡學會的整體思維。
一問之下,身體的訊號其實早已累積許久。她長期有睡眠困難,導致慢性疲勞,月經量極少,過去曾有過一段深陷恐慌與憂鬱的時期,甚至出現幻聽,後來被診斷為思覺失調。那段時間,她也經歷了嚴重落髮、被檢測出甲基化功能異常(會影響身體的代謝與修復能力)、不明出血,以及明顯的高低肩與顳顎關節障礙(咬合不良也影響臉型),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
這一切都是從某個重大事件後開始的,對她而言那個時期有非常大的身心壓力,無止盡的擔憂和驚嚇所造成的身心創傷,據她形容就像是產生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之後身體狀況就開始走下坡。
她嘗試過各式醫療與療癒方法,雖有改善,卻無法根本改變,於是她轉而努力學習自我療癒,瑜珈就是其中之一,這就是為什麼她很講求靜坐品質的原因。
───
有鑒於她過往的病史,我初步就排除了從硬體結構(骨關節、肌肉、筋膜相關)著手的想法,畢竟類似的醫療介入方式,她以往已經試過非常多了,無法產生持續性的有效改變,加上透過我效法傳統醫學的望聞問切、自行整合出來的全人理學檢查,我認為她敘述的呼吸受限、脊椎活動度減少、跟軀幹核心控制不佳,是某種生命動能缺乏或受阻而產生的後續現象。
我該做的,就是恢復她的內在生命動能運作。
在靜坐觀照的時候,最大的發現是她上半身有著大大小小的阻礙,那些似乎是身體未消化的記憶或訊息,堵住了生命力往上半身流通的路徑,反而讓下半身生命力太旺盛,過猶不及。
最清晰的意象,是她胸骨上彷彿有一道縫,穿過那道縫隙,我看見她的心臟插著一把刀。那不只是形容,而是一種深刻的感知。她到底經歷過多大的心靈創傷,才會留下這樣的印記?
我不作任何干涉,只保有願她健康快樂的盼望,靜靜的看著我意識中她的身體變化,等待一個又一個阻礙消失,等待其內在智慧引領她重回軌道。
───
默照鬆解結束後,她試著再度擺成盤坐姿勢,意外的發現呼吸不順消失了,身體比較有力氣挺起來了,以往會立刻麻掉的左腳也不會馬上麻了,就連臉型也改變了許多。
我也跟她討論了後續可以做的,包括飲食改變跟營養可以怎麼補充、透過增加日照曝曬改變生理時鐘、利用像是散步之類的小技巧,慢慢的改變體內這幾年累積的壓力記憶環境。
關於靜坐部分,我也分析怎樣的坐姿更適合她,工作時要怎麼妥善運用自己的靈覺才不會太耗能……等等,配合她已經在進行的措施,打造出更適合修復身體的生活習慣。
也提醒她接下來會有一段時間會很疲累、白天很想睡,照過往經驗這表示身體正在全力修復自己,請繼續做對的事,耐心等待。
───
「禮拜六其實,我還是很想睡,持咒時想睡,爬完山也想睡,不懂是怎樣,最後我在晚上七點睡了20分鐘就起來了,但沒有影響到當天的睡眠。
隔天禮拜天,持咒也很想睡。但突然可能8:20之類的時間,我的下背突然自己挺起來,我就醒了,後來就沒有再想睡覺過。」
屬於她的新旅程,開始了。
───
如果你也覺得身體總是卡住不舒服、提不起勁,好像怎麼做都沒有真正鬆開過,也許,是時候用另一種方式來啟動你的內在動能。歡迎私訊我,我們可以一起聊聊,看看有什麼支持,會適合你現在的狀態。

#聊癒觀景台 #安心教練 #微細身心理解 #身體整合調理 #靜坐鬆解 #身心對話 #自我覺察 #慢性不適 #支持陪伴 #療癒旅程 #全人健康 #說病 #話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