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離開教育現場到現在,擔任行銷特助已經一年半,因為大學和科系關係,身邊大多數朋友都還在教育圈,有時候看著他們分享教學生活,感覺當老師對我來說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我是純文組畢業,讀師培體系,妥妥的一個「應該當老師」的學士文憑,我原本也覺的我出路就只有當老師,但我似乎高估了我的教育熱忱。
決定轉行的原因
教育實習完之後,我先到補習班教兒美,很多可愛的學生,但是只要有一個搗蛋鬼,就讓我教得痛苦。基本只要他在班上整堂課就毀了,試過各種方法,好了一陣子又開始搗亂,但坦白說,學生再怎麼影響課堂再怎麼無理,老師也不能拿學生怎樣,這是教育現場現況,老師並不是多麼被尊敬,不過也可以歸咎我威嚴不夠吧,班經一直是我覺得很難的事。總之,因為意識到只要出現一個有問題行為的學生就會讓我身心俱疲,還有一再復發的喉嚨問題,再來就是課堂結束不代表工作結束,備課、家長的期待等等事情也讓我覺得沒有真正下班的時候,教育熱忱早已被現實澆熄了。
所以我決定要辭職。
不當老師的「勇氣」
辭職前我想過的問題 1.我會後悔嗎 2.我還能做甚麼
☛ 離開了可能會後悔,但不離開絕對會後悔
我曾經真心認為教師是我的志業,大學利用暑假當志工老師,也花了半年實習,參加教案比賽,如果很努力並幸運地考上教甄,就有一輩子穩定的工作。
實習時,我有思考過我是要就這樣一路走考教師之路,還是先嘗試別的可能? 但沒有勇氣。兒美工作的經歷,也算是再一次提醒我,做決定要趁現在。
我第一直覺是,我知道我現在不離開,我會後悔。
☛ 那我還能做甚麼?
其實我身邊不少在職老師,看到我做這個決定,和我分享他們也覺得教書很累,也會有離開的想法,並不約而同講出相似的話:「但我不知道我還能做甚麼,好像除了教書甚麼都不會了。」
是阿,因為我們投入了這麼多時間在成為老師這件事情上,寫教案、試教,不僅是自己,周遭的人也是認為自己未來就一定是老師,彷彿只能走這條路。
可是我想說,親愛的各位,你的潛能不只這樣啊,你可能從一個上台會緊張的人,變成可以一次面對三十幾人講課的人;你可能從一個講話沒重點會結巴的人,變成講到能讓原本不會的人都懂了的人,我想說的是,你能做到這些,代表你不是沒有學習其他技能的能力。
好了,請相信自己有很多可能! 不過,雞湯喝完,現在講一講比較現實的-履歷。
我決定辭職的時候,就在想我轉行要做什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那些無經驗職缺都是甚麼類型,最後我選擇試試看行銷相關的職業。(順便說,我身邊也不少轉行金融業的朋友,不過基本上畢業後都有讀金融相關的研究所。)
我投不同職位,書審都有通過,面試就不一定,我想我可以稍微分享一下履歷重點。
最理想的情況是,大學參與很多課外活動,系上活動、社團活動、企業實習甚至打工等等,這樣很多事情可以寫,你的履歷就會很精彩,即便是教育相關的活動,譬如英文營隊助教好了,也是可以寫出教英文以外的收穫,要讓本科系變成是你的加分項,重點是能力以及特質要符合該職位的期待。
轉行準備
☛ 職缺過濾
我這份工作待遇比我擔任老師時來的好,月薪介於40~50K,雖然不是多了不起的薪資,但對於無經驗轉行而言,比我預期的好。
首先,職缺薪資範圍一律看最低開多少,如果寫29000~35000就當29000,給自己設一個可接受的薪資,只從數字以上去找,譬如希望至少35000,那35000以下的都不要看了,就算寫30000~42000也一樣,不要浪費時間在糾結這種事情上。
再來就是,看職缺的技能條件,如果是短時間內無法獲得的技能,就算很誘人我就也先不考慮了。
☛ 面試準備
我辭職之後,休息了幾個月,也有出國玩,調整好了再全力準備找工作。
除了好好準備自介和面試基本題型之外,可以去看這個職缺一般需要甚麼能力,然後找找看有沒有可用的資源。
我待業時學了一些GOOGLE工具像是GA4,GOOGLE Ads,還有SEO、行銷漏斗等知識,之後面試時雖然比較多是問我個人經歷,但我覺得有一些底氣給自己信心也是蠻重要的。
後來,我成功地在24歲開始了行銷的職涯,不過其實初期過得非常辛苦,好在是撐過來了,我想可以之後再說~ 另外分享一下,我也有投過LV的MA Trainee,書審過了但面試被刷了~ 不過這是無經驗職缺,也可以當作轉行的機會喔。
給自己鼓勵吧!
我還記得我在教育實習時,我的師傅(實習時帶我的老師)跟我說:「如果妳實習完後,決定不要當老師也沒有關係」。這真的是非常貼心的一句話,我很感謝師傅對我說這句話。我自己內心認為師傅是為人師表的典範,他帶我時給我非常多的資源和反饋,對學生也很用心,是一位不斷在進修和審視自己的好老師。
雖然說,我到現在也不能保證我當初做轉行決定是正確的,不過,至少到現在我不後悔。我想把我師傅送給我的鼓勵,也送給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家-「即便在一個地方努力了、也奉獻了時間,最後決定離開也沒有關係」,趁還沒有太多負擔時,闖一闖自己想嘗試的領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