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主觀經驗EDITS:共情教練引導,看見主觀也看見自己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關係透明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是去改變誰,而是一起慢慢看見更多可能。

🎭「我只是問了一句,他卻像被踩到痛點一樣炸了。」

在職場、生活裡,你一定遇過這種對話場景——

你想關心進度,問了一句「你那邊好了嗎?」
對方語氣卻突然變得生硬:「我有在處理啊,不用催!」

你愣住了,一頭霧水:「我有說錯話嗎?」

這種時刻,往往不是你的語言出問題,而是對方的「主觀經驗性」被觸動了。

也許他過去曾被責備、曾經力不從心、曾經在某個地方感到羞愧或不被信任。 而你這句話,像是一根針,剛好刺中了那個還沒癒合的傷口。

raw-image

🎬 我們都活在「主觀剪輯」的片段裡

我們的大腦不是錄影機,而是剪輯師。

同一段經驗,每個人記得的,都不一樣——

  • 你放大了某個表情(Emphasis),別人可能根本沒注意到。
  • 你刪去了對方曾經的協助(Delete),只留下一次衝突。
  • 你加上了「他一定不重視我」的旁白(Insert),其實對方什麼都沒說。
  • 你帶著疲憊與焦慮來開會(Theme),自然覺得每句話都像批評。
  • 你戴著「我是被否定的人」的濾鏡(Shade),看誰都像是看輕你。

這五種內在剪輯習慣,就是我們常說的 E.D.I.T.S. 系統

不知不覺中,它成為你認定「這就是事實」的版本。

但其實,它只是你心裡那部還沒說完的電影


💡 六大引導原則:教練不是解方提供者,而是陪你看懂這段影片的人

共情教練的價值,不是幫你重拍,而是幫你「按下暫停鍵」。

讓你有機會,從自動播放的情緒劇本中抽身,重新看見更多畫面:

1️⃣ 我們看到的,不是事實,而是剪輯過的經驗

👉 共情的第一步,就是接受「每個人看到的版本都不一樣」。不是對錯,而是不同剪輯邏輯。

2️⃣ 腦補與預設,常悄悄主導了你的反應

👉 很多時候,讓你炸掉的不是別人說的話,而是你自己腦中浮出的內心旁白。

3️⃣ 主觀不是錯,而是等待被理解的感受與信念

👉 情緒的背後,藏著你沒說出口的在乎,那些被你自己都遺忘的需要。

4️⃣ 拉遠鏡頭,看見更多被忽略的細節

👉 從單一畫面切回全景,你會看到對方的難處,也看見自己的誤解空間。

5️⃣ 成長,就是願意暫停自動播放,重新選擇觀看角度

👉 當你願意放下「我早就知道怎麼回事」,才有機會接觸全新的理解。

6️⃣ 理解,不是找解方,而是願意陪著一起重新看

👉 真正的陪伴不是立刻給答案,而是讓對方知道:「我願意一起看這一段。」


🤝 共情,不是指導,而是一起重新播放

共情教練會怎麼做?他不會急著說「你想太多了」,也不會附和「對方真的很討厭」。

他會邀請你——

  • 「你當下感覺被什麼觸動了?」
  • 「你腦中出現的是哪段過往經驗?」
  • 「除了這個版本,你覺得還可能是什麼?」
  • 「如果換一種角度看,這件事可能是什麼樣貌?」

這不是心理分析,也不是說教,

而是幫你解開主觀經驗的結,讓你看見更多可能


🌱 結語|你幫別人解開的,不只是他的過去,也是你自己的

在陪別人重新觀看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一件事: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活在自己剪輯過的版本裡。 當你學會不急著糾正、學會好奇,就會慢慢明白——

✅ 成長,不是變得完美,而是越來越願意看見自己的不完美

✅ 理解,不是給出答案,而是願意陪著一起多看一點點

因為在對話裡,我們都不只是彼此的觀眾,

我們是陪著對方剪出新版本的共同導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94會員
344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5/27
很多關係不是不對,而是不對等。有人總是說了算,有人總在配合;有人知道地圖,有人只能猜方向。這篇用 D.R.I.V.E. 五個關鍵點,帶你看見關係裡的決策權、責任感、資訊量、發言權與期待落差。不是為了指責誰多誰少,而是幫你找回在關係中的方向感和駕駛權。
Thumbnail
2025/05/27
很多關係不是不對,而是不對等。有人總是說了算,有人總在配合;有人知道地圖,有人只能猜方向。這篇用 D.R.I.V.E. 五個關鍵點,帶你看見關係裡的決策權、責任感、資訊量、發言權與期待落差。不是為了指責誰多誰少,而是幫你找回在關係中的方向感和駕駛權。
Thumbnail
2025/05/20
為什麼原本好好的關係,後來都變得尷尬、冷淡、無話可說?可能是你不知不覺中了PAIN:討好、應該、過度分析、控制。這些模式一開始有效,久了卻會讓對方想逃。想讓關係不走味,先從看見自己的慣性開始,說出連結的話,而不是保護自己的話。
Thumbnail
2025/05/20
為什麼原本好好的關係,後來都變得尷尬、冷淡、無話可說?可能是你不知不覺中了PAIN:討好、應該、過度分析、控制。這些模式一開始有效,久了卻會讓對方想逃。想讓關係不走味,先從看見自己的慣性開始,說出連結的話,而不是保護自己的話。
Thumbnail
2025/05/19
你說得頭頭是道,對方卻冷回一句;你明明好意,卻被誤解為強勢?可能是你的PAIN反應在作祟。本篇教你把這些慣性轉為對話力,用「連結、規則、理由、檢核」四步驟,讓每一次溝通都更有感、也更有用。
Thumbnail
2025/05/19
你說得頭頭是道,對方卻冷回一句;你明明好意,卻被誤解為強勢?可能是你的PAIN反應在作祟。本篇教你把這些慣性轉為對話力,用「連結、規則、理由、檢核」四步驟,讓每一次溝通都更有感、也更有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最近比較有不同的機會更走向 內在覺察 跟 自我對話 的層次,發現起承轉合還是蠻有趣的,而對於一些人事物的清除還是有持續進行,更加勇敢正視跟選擇合適的,感恩這樣的自己。 慢慢的,不再只是人云亦云,也更加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和思維方式。當然,還是要先做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好好療癒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改變之所以困難,不是因為懶惰或缺乏毅力, 而是缺乏明確的指令、鮮明的情感,還有對的環境。
Thumbnail
★改變之所以困難,不是因為懶惰或缺乏毅力, 而是缺乏明確的指令、鮮明的情感,還有對的環境。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任何言論都有可能逐漸發酵,對話有時候不見得是相互理解, 我把別人的話語,放在心裡的什麼位置? 即便這個影響不是太大,卻是份無形的力量, "表達形式不同,即便意思相同,意義也會完全不同"。
Thumbnail
任何言論都有可能逐漸發酵,對話有時候不見得是相互理解, 我把別人的話語,放在心裡的什麼位置? 即便這個影響不是太大,卻是份無形的力量, "表達形式不同,即便意思相同,意義也會完全不同"。
Thumbnail
現在這個社會雖然大喊族群融合、接納不同的意見,但是多少人可以在接受不同意見時聆聽、思考並且一起討論並提出不批判的意見? 其實都只是角度問題,只是問問自己:「你有改變自己角度的勇氣嗎?」
Thumbnail
現在這個社會雖然大喊族群融合、接納不同的意見,但是多少人可以在接受不同意見時聆聽、思考並且一起討論並提出不批判的意見? 其實都只是角度問題,只是問問自己:「你有改變自己角度的勇氣嗎?」
Thumbnail
 改變你最固著、深刻的態度。 重新去探索、發現和改變。 學習使用創造性視覺心像的觀想,可以成為一個深入而有意義的成長過程。 我們經常發現,其實是自己一直在阻止自己。 是我們自己讓恐懼和消極觀念阻止我們在生活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生活中所發生且經歷的混亂現象,不會僅僅通過正向的思考
Thumbnail
 改變你最固著、深刻的態度。 重新去探索、發現和改變。 學習使用創造性視覺心像的觀想,可以成為一個深入而有意義的成長過程。 我們經常發現,其實是自己一直在阻止自己。 是我們自己讓恐懼和消極觀念阻止我們在生活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生活中所發生且經歷的混亂現象,不會僅僅通過正向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