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生北國:為什麼說紅豆起源於日本?——從基因到考古的科學解謎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紅豆(adzuki bean,Vigna angularis)是東亞飲食文化的重要成員,無論是紅豆湯、紅豆餅,還是日本的和菓子,都少不了它。更不用說夏天來一支紅豆牛奶冰棒,超讚的!

但是,到底紅豆最早起源於中國還是日本?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過去認為,紅豆應該是源起於中國。不過,最新的科學研究卻告訴我們一個令人意外的答案:紅豆的馴化起源,最可能是在日本⋯也就是說:紅豆本來是「日本人」!

這樣的結論,會不會太「ㄖㄨˋㄏㄨㄚˊ」了?雖然網友們都說,人生避免不了的,除了出生、死亡,還有「ㄖㄨˋㄏㄨㄚˊ」;不過我們還是先來看看科學證據怎麼說。

最近(2025)由台灣與日本的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發表於《Science》的研究,分析了來自喜馬拉雅、中國、日本等地約700個紅豆樣本,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的結論就是:栽培品系的紅豆,本來是日本人!

首先,研究團隊結合全基因組SNP數據和葉綠體基因體(母系遺傳)來進行深入分析。之所以會看葉綠體基因,是因為葉綠體DNA是母系遺傳,不容易受到後來花粉混入的影響。

結果他們發現,所有栽培紅豆的葉綠體基因,幾乎都和日本的野生紅豆一模一樣,與中國或喜馬拉雅地區的野生紅豆差異很大。這個結果清楚的告訴我們,馴化紅豆的「媽媽」最可能來自日本野生紅豆族群,而不是中國或喜馬拉雅。

所以,紅豆的媽媽來自日本,說不定爸爸還是來自中國啊?要確定這件事情,最好的辦法還是看核基因體。雖然核基因不能真的告訴我們紅豆的爸爸是誰,但是我們能從分析核基因體,知道整體來看,紅豆跟誰的親戚關係比較近。

分析結果顯示,日本野生紅豆和日本栽培紅豆的親緣關係最接近,而中國栽培紅豆卻有點一言難盡了。

怎麼說呢?研究團隊發現,中國栽培紅豆可進一步分為北方中國栽培紅豆(CN_Cn)與南方中國栽培紅豆(CN_Cs)。

其中,北方中國栽培紅豆和日本栽培紅豆(JP_C)非常接近,比中國野生紅豆還接近。這個發現,支持了「紅豆從日本傳入中國北方」的推論。

至於北方中國栽培紅豆和中國野生紅豆(CN_W)有關係嗎?研究團隊發現,這兩者之間有少量基因流動,但整體來說較遠。

至於南方中國栽培紅豆(CN_Cs),那就真的是「大混戰」了。研究團隊發現,南方中國栽培紅豆是一個「混血型群體」,與日本栽培紅豆、中國野生紅豆,甚至喜馬拉雅野生紅豆之間都有基因交流。不過,雖然南方中國栽培紅豆有較高的多樣性,但私有變異比例(獨有的SNP變異)卻比日本紅豆少。這個結果顯示了,南方中國紅豆可能是日本紅豆後來擴散到中國時,跟當地野生紅豆「二次雜交」的結果。

至於中國野生紅豆(CN_W),研究團隊發現它與日本紅豆(野生或栽培)距離較遠,基因體明顯分化。

而中國野生紅豆的葉綠體基因體與日本栽培紅豆明顯不同,顯示中國野生紅豆並不是直接的栽培紅豆祖先,而是後來的「混入者」。這也是支持紅豆日本起源說的另一個關鍵證據。

不過,這個結論是根據目前所有的基因數據和考古證據推導出來的模型,並不就是固定不變的真理。未來如果有更多中國古紅豆的基因體資料,或者找到未被發現的早期遺址,這個故事還有可能再被改寫。

所以,雖然中國的栽培紅豆多樣性比較高,但這並不是因為中國是紅豆的發源地,而是因為紅豆從日本傳入中國後,跟當地野生紅豆發生雜交,才增加了基因多樣性。

那麼,栽培紅豆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根據研究團隊的分析,日本野生紅豆和栽培紅豆分化的時間大約在3,000到5,000年前,這剛好對應到日本的繩文時期。

相比之下,中國的紅豆栽培記錄大約是3,000年前才出現,時間點比日本晚。

但是,可是還是會有人不服氣,覺得繩文時代的日本人是漁獵採集文化,怎麼會種田?還種紅豆?

有趣的是,考古學家在日本發現了最早的紅豆碳化種子和陶器壓印,時間大約在4,000到6,000年前,比中國(約3,000年前)還早。這表示,紅豆在日本被利用和栽培的時間,比中國還要早上千年。

要記得的是,漁獵採集文化也不表示就不會種田;事實上,新幾內亞的漁獵採集族群也會種田,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據。更何況,繩文人被認為是以漁獵採集為主,並不是只有漁獵採集喔。

最後,研究團隊還找出了三個和紅豆馴化有關的關鍵基因:

第一個,是造成紅豆之所以被稱為紅豆的紅色種皮基因VaANR1。這個基因會讓紅豆的種皮呈現均勻的紅色,而非如野生種帶黑色斑點的豆豆(感覺有點髒髒的)。他們發現,這個基因早在16,800–41,900年前就出現變異,比馴化時間更早!

不過,要讓野生紅豆的黑斑消失,除了VaANR1,還需要VaPAP1。他們發現,這個基因約在10,700–13,300年前出現變異。

最後,是造成成熟果莢不開裂的VaMYB26,約7,500–10,000年前出現變異。這個突變可以防止果莢成熟後自動破裂、種子四散,造成收穫困難,是「標準馴化配備」。

這些基因變異,有的在馴化之前就已經存在於野生族群中,但它們後來透過人類選擇慢慢累積起來,最後形成我們今天熟悉的紅豆。

所以,不論是葉綠體基因、核基因、考古發現,都支持栽培品系紅豆的祖先,應該是「尼轟勾」—日本人。

那麼,為什麼以前大家會以為紅豆起源於中國?

因為過去的研究只看栽培品系紅豆的基因多樣性,當時發現中國的栽培紅豆多樣性最高,就推論中國是起源地。

但這次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中國紅豆的多樣性高,是因為從日本傳入的紅豆,和當地野生紅豆雜交,產生了「混血」群體的關係。

換句話說,中國紅豆的高多樣性是後天形成的,不能作為起源地的證據。這也提醒我們:雖然一般來說,都是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區域是該物種的發源地,但有時候也會有例外。

這個研究成果的確有力地支持了「日本起源說」,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有幾個疑點仍然需要釐清。

  1. 日本的繩文文化到底有沒有能力進行紅豆的計劃性栽培?還是只是採集野生紅豆?當然,粗放栽培也是農業行為的一種。
  2. 有沒有可能在中國也有獨立的馴化事件,只是樣本還沒找到?畢竟中國也有野生種紅豆喔。

科學的答案永遠是暫時的,隨著新的考古發現、古DNA證據出現,未來還有可能推翻這個結論。這就是科學的美妙之處:永遠保持懷疑、持續追問、朝著真理的方向繼續逼近,才能持續進步。

總而言之,以目前的證據看來,栽培品系的紅豆最有可能發源於日本;在傳入中國後,又與在地的野生紅豆發生雜交;而近代的育種,又幫紅豆增加了更多不同。

下次品嚐宇治金時、或吃著紅豆牛奶冰棒,想到它們竟然來自「甲胖」,應該會有不同的感受吧!

參考文獻:

Chih-Cheng Chien et al. ,A single domestication origin of adzuki bean in Japan and the evolution of domestication genes. Science388, eads2871 (2025). DOI:10.1126/science.ads287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86會員
959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5/29
傳統噴農藥就像下雨,不管有病、沒病,通通一起噴;這樣浪費農藥又造成污染。 如果能讓農藥像「血滴子」一樣,瞄準真正重要的地方下手,當然就可以發揮精準打擊的效果囉! 但是,有這樣的農藥嗎? 有喔!最近新加坡大學開發了超厲害的「血滴子」農藥!
Thumbnail
2025/05/29
傳統噴農藥就像下雨,不管有病、沒病,通通一起噴;這樣浪費農藥又造成污染。 如果能讓農藥像「血滴子」一樣,瞄準真正重要的地方下手,當然就可以發揮精準打擊的效果囉! 但是,有這樣的農藥嗎? 有喔!最近新加坡大學開發了超厲害的「血滴子」農藥!
Thumbnail
2025/05/28
想像你考完試以後,老師告訴你,老師可以馬上告訴你考幾分,但無法改變結果;或者是,你得等幾天才會知道結果。 你會選哪一個? 多數人會選馬上知道成績,因為我們有一種天生的傾向——我們會想預先知道會發生什麼。 但是,其他的動物會嗎?
Thumbnail
2025/05/28
想像你考完試以後,老師告訴你,老師可以馬上告訴你考幾分,但無法改變結果;或者是,你得等幾天才會知道結果。 你會選哪一個? 多數人會選馬上知道成績,因為我們有一種天生的傾向——我們會想預先知道會發生什麼。 但是,其他的動物會嗎?
Thumbnail
2025/05/27
因為人類的嬰兒出生時大腦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出生前後如果暴露在壓力狀況下,對寶寶的發育會造成影響! 最近有一個研究,分析了五百多個嬰兒(含120個早產兒)的頭部MRI,有了一些重要的發現!
Thumbnail
2025/05/27
因為人類的嬰兒出生時大腦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出生前後如果暴露在壓力狀況下,對寶寶的發育會造成影響! 最近有一個研究,分析了五百多個嬰兒(含120個早產兒)的頭部MRI,有了一些重要的發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發酵食品在臺灣文化與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介紹發酵食品的歷史、製作過程以及近年科技對其影響,期望能將臺灣傳統飲食文化透過發酵食品的發展更廣為人知。
Thumbnail
發酵食品在臺灣文化與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介紹發酵食品的歷史、製作過程以及近年科技對其影響,期望能將臺灣傳統飲食文化透過發酵食品的發展更廣為人知。
Thumbnail
今天我們繼續從古代香料交易的路徑和現代地圖來探索世界上主要的香料, 進一步創造出屬於自己餐桌上獨特的味道, 這一集我們來到西班牙, 談到西班牙, 首先聯想的必然是西班牙鐵鍋飯, 其中番紅花和西班牙紅椒粉, 就是美味的關鍵, 在希臘神話的傳說中,番紅花本來是一位俊美的男子克洛卡斯,因為愛上了
Thumbnail
今天我們繼續從古代香料交易的路徑和現代地圖來探索世界上主要的香料, 進一步創造出屬於自己餐桌上獨特的味道, 這一集我們來到西班牙, 談到西班牙, 首先聯想的必然是西班牙鐵鍋飯, 其中番紅花和西班牙紅椒粉, 就是美味的關鍵, 在希臘神話的傳說中,番紅花本來是一位俊美的男子克洛卡斯,因為愛上了
Thumbnail
你可以學到: 1. 什麼是新興食品原料? 2. 新興食品原料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3. 怎麼確認我的食品原料可合法使用?
Thumbnail
你可以學到: 1. 什麼是新興食品原料? 2. 新興食品原料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3. 怎麼確認我的食品原料可合法使用?
Thumbnail
可可樹的馴化史 可可樹的學名叫做Theobroma cacao,是原生於中南美洲的常綠植物。在很早之前,就被人類馴化為作物。至於在哪裡馴化,目前還是一個有爭論的學術議題。從現況來說,在中美洲幾乎看不到野生的可可樹,以至於有些早期的植物學家認為可可樹應該是在南美洲馴化,才逐漸傳播到中美洲。 可可豆
Thumbnail
可可樹的馴化史 可可樹的學名叫做Theobroma cacao,是原生於中南美洲的常綠植物。在很早之前,就被人類馴化為作物。至於在哪裡馴化,目前還是一個有爭論的學術議題。從現況來說,在中美洲幾乎看不到野生的可可樹,以至於有些早期的植物學家認為可可樹應該是在南美洲馴化,才逐漸傳播到中美洲。 可可豆
Thumbnail
之前收到一棵辣椒的小苗,從開花到結果時間很短,一暝大一寸,不太敢吃辣的我,卻喜歡上紅綠相間,搭配在綠葉間的可愛小辣椒。 「辣椒」,又稱"番椒"、"紅辣椒",為茄科辣椒屬的果菜類蔬菜,原產於中南美洲,辣椒在大航海時代以前是僅存於新大陸的野生植物,當時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有辣味的漿果,直到哥倫布發
Thumbnail
之前收到一棵辣椒的小苗,從開花到結果時間很短,一暝大一寸,不太敢吃辣的我,卻喜歡上紅綠相間,搭配在綠葉間的可愛小辣椒。 「辣椒」,又稱"番椒"、"紅辣椒",為茄科辣椒屬的果菜類蔬菜,原產於中南美洲,辣椒在大航海時代以前是僅存於新大陸的野生植物,當時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有辣味的漿果,直到哥倫布發
Thumbnail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Thumbnail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Thumbnail
講到發酵食品, 最具有中華特色的非「紅麴」莫屬, 紅麴中天然來源的紅麴色素和萃取後得到的機能性成分, 可以說是中華”發酵食品界的紅寶石”。 紅麴是什麼? 紅麴可稱作紅麴米、赤麴以及丹麴,是以蒸煮過的米加入紅麴菌後,經過溫度以及濕度等發酵條件,使菌株生長並產生色素而將米粒逐漸染成紅色,除了當
Thumbnail
講到發酵食品, 最具有中華特色的非「紅麴」莫屬, 紅麴中天然來源的紅麴色素和萃取後得到的機能性成分, 可以說是中華”發酵食品界的紅寶石”。 紅麴是什麼? 紅麴可稱作紅麴米、赤麴以及丹麴,是以蒸煮過的米加入紅麴菌後,經過溫度以及濕度等發酵條件,使菌株生長並產生色素而將米粒逐漸染成紅色,除了當
Thumbnail
紫蘇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香草,早在先秦時代就已廣泛種植。後世人們形容光陰流逝的「荏苒」一詞,本意是草木柔弱,往前溯源,指的正是紫蘇這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到了後世,人們更認識到它有豐富的藥性,並進一步廣泛應用在飲食當中,歷來許多典籍都記錄了紫蘇的食用方法。本文也分享了「大宋第一茶飲——紫蘇飲」的作法。
Thumbnail
紫蘇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香草,早在先秦時代就已廣泛種植。後世人們形容光陰流逝的「荏苒」一詞,本意是草木柔弱,往前溯源,指的正是紫蘇這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到了後世,人們更認識到它有豐富的藥性,並進一步廣泛應用在飲食當中,歷來許多典籍都記錄了紫蘇的食用方法。本文也分享了「大宋第一茶飲——紫蘇飲」的作法。
Thumbnail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出包】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小林製藥宣布回收含紅麴營養食品,因含有紅麴成分的營養補充劑有導致腎臟疾病的風險。 小林製藥生產的紅麴約2成自用,約8成除了販售給日本飲料、食品製造商與製酒公司之外,也販售給台灣企業。
Thumbnail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出包】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小林製藥宣布回收含紅麴營養食品,因含有紅麴成分的營養補充劑有導致腎臟疾病的風險。 小林製藥生產的紅麴約2成自用,約8成除了販售給日本飲料、食品製造商與製酒公司之外,也販售給台灣企業。
Thumbnail
【調味料紛紛淪陷】 蘇丹紅流竄全台,許多調味料紛紛淪陷。 除了辣椒粉、胡椒粉、咖哩粉之外,又發現金福華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製作成等55款產品,且全數出貨、沒有庫存,銷往全台139家廠商。
Thumbnail
【調味料紛紛淪陷】 蘇丹紅流竄全台,許多調味料紛紛淪陷。 除了辣椒粉、胡椒粉、咖哩粉之外,又發現金福華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製作成等55款產品,且全數出貨、沒有庫存,銷往全台139家廠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