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沒有語言天份,背單字都背不起來。」
多數台灣人學語言的經驗,都來自學校英語教育,而從小長大看過來,有正面經驗的應該非常少,所以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沒有語言天份,與學語言無緣。
語言補習班,尤其是幼教,一直放送「語言黃金期」的概念,讓人有種成年後無法學會語言的感覺,自己國小在黃金期時英語都學不起來,更遑論成年呢?
語言天份確實是天生的,不過幾乎每個人類都有,你的母語能力就是明證。
事實上一直到現今,世界上超過一半的人口都擁有流利使用雙語以上的能力,在民族國家以前的時代,多語使用不但更為普遍,也更難以迴避。
與其說阻礙學習的是天份,更多的是現代生活方式和教育體系,不太適合語言學習。
我自己就是雖然從幼稚園唸雙語學校,但國高中英文考試也多處於及格線上,看起來並不具備天賦。
學習意願更是差,記得有一次因為不願意背單字,洗澡洗到一半被爸爸衝進門毒打。當時媒體高唱東升西落、中國崛起,我就曾幻想,如果中國稱霸世界,我就不用學習討厭的英文,該有多好。
後來因為高中升學壓力苦讀英文,大一時達到多益550,算是初步掌握英語。一直到後來研究所拚出國留學,拿到雅思6.0,才算是稍微知道語言學習是怎麼回事。
我對語言學習真的有了興趣,是因為學習台語。
由於在外省家庭長大,從小被長輩同學取笑不會講台語,一直到三十歲才開始認真學台語,兩年內考上成大台語認證B2,並取得任教資格。
我從小英語學了二十年達到的成果,台語只花兩年就達成了。而且我並不像讀英文時那樣專心,我有三個孩子要養,正常上下班,還有社團要玩,百忙之中抽點時間學台語。
語言是天份,也是人類的本能,用對方式學語言,會是非常愉快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