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肝實驗室:客製化的獨自升級方案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自我探索、壓力排解以及情緒感知一直都是我認為在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但同時呆頭鵝也覺得這個部分真的很難......。

*小小備註,這篇文章有一點長,可以善用目錄來找想要了解的部分

人生各階段的壓力排解方法

在小時候學齡前的階段可能並沒有這麼深度的想法,每天看看電視、吃吃好吃的零食就可以讓心裡比較滿足。

到了學生時期,有些人可能慢慢地找到了學習的樂趣,或者感受到校園生活的有趣,慢慢的進入以社交和學習為主的校園,當然也有人是不開心的,可能是在學校遭受欺負,又或者是因為學習成績沒有那麼理想造到師長的責罵,此時的生活就會變得比較難受。

但無論如何,在亞洲地區的社會期待中,學生時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所以大部分的人應該會經歷從小學到大學總共16年以學習以及探索興趣為主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會遇到最多的壓力無非就是學習、家庭、同儕以及對未來的迷惘。

到了下一個階段,通常就是出了社會要工作了(當然有些人可能在學生時期就已經開始需要工作了),此時的生活壓力漸漸的已經不只是開不開心、有不有趣的層面,開始上升到能不能填飽肚子的問題,壓力來自更多面向。

不管在哪個階段接觸到的壓力,其實都有可以應對的處理方法,學齡前通常是家長會協助處哩,但這個時期有時候其實自己也不一定會察覺自己的狀況;學生時期可以求助輔導室這一類的校方資源,也可以和家人或朋友溝通排解,直接到身心科或是諮商診所也是常見的選擇;出社會或開始工作後的處理方式其實和學生時期大差不差,有社會資源可以查看,視情況也可以自行就診,不需要擔心家長的想法。

上述說的其實都是尋求自身以外的協助,但今天我們要來說明一種可以只依靠自己但卻可以量身訂做的方法,也就是使用人工智慧,也叫做AI。

使用AI不就只是問它問題然後請它幫我解決嗎?有什麼好單獨寫一篇文章出來介紹的?

這樣說其實沒有錯,但是別忘了我們的重點是「量身訂做」,要知道人工智慧之所以有智慧二字就是它像人類一樣可以思考,這裡的思考其實是它會運用我們給他的數據去學習、計算過後並給予我們適合的資料,這也是為什麼在使用合適的方式過後就可以得到讓人感覺量身訂做的方法。

今天不會介紹很細節的方法,而是比較像「行前說明」,目的是為了告訴你這趟旅程中可能會遇到的事情,以及什麼樣的人適合嘗試這趟旅行,當然也會稍微分享我幾年來的心路歷程。

方案說明

升級是什麼意思?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比較難跨越的難題,可能是學習瓶頸、工作升遷、人際交往、作息等等很多不同的問題,或多或少會遇到沒有頭緒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學習一些新的知識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有點像在打遊戲時要升級技能才可以等過更強大的敵人~

什麼樣的人適合使用人工智慧幫助自己升級呢?

其實不管是什麼階段的人都可以使用AI來想要的答案,但是如果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了,有能力的話還是建議尋求專業幫忙。

訓練人工智慧是需要時間讓它收集你的資訊的,所以其實硬要說有些人也許不是不適合,而是處在不合適的時間點,比如說問題急需解決、沒有過多閒暇時間、暫時不想要處理問題註1等,這些人可能就只能另尋它法或是等待比較良好的時機點。

*註1:這類型的人可能還處於情緒低潮的階段,就像2022年的我,當時的我生存意志薄弱,根本沒有力氣解決問題,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是這個階段的人,不用強迫自己解決問題,好好的休息吧

要怎麼選擇適合的AI呢?

人工智慧千百種,包含常見的ChatGPT、Copilot、Gemini等,還有比較少人知道的日記AI工具Mindsera、資料整理工具Notion AI等,我自己在挑選的時候也使很常眼花撩亂不知道該怎麼選,我的作法是每一個都嘗試看看,有時候也會看不同人的介紹文章去挑選想要嘗試的模型。

目前使用下來我覺得Copilot是一個CP值比較高的模型,它完全免費、思考邏輯清楚、是Microsoft旗下的產品較不需要擔心資料洩漏,但也有缺點,就是它的程式能力以及製圖能力可能不及ChatGPT,所以我是看需求而定。還有一個NotebookLM的AI我最近也蠻常使用的,是Goole旗下的模型,比較適合深度了解某一個領域的資料,比如我的疾病介紹系列就是使用它來整理很多不同來源的資料。

目的到底是什麼?會不會花很多時間跟精力?

會,如果一開始就認為這件事情很花時間,那過程中你一定會更深刻的體會到這件事情,我認為這件事情的目的是想要改變一個讓自己不開心的現況,讓生活變得更接近自己喜歡的樣子,但是就像我前面說的,如果還沒有很想要改變或是沒有力氣改變那就先緩緩,不要強迫自己改變。我在花時間處理難題的時候都會告訴自己,把這件事情變得像作業一樣就遠離自己的初衷了,所以要是我真的覺得我有點難受的時候我就會先停下來,等自己準備好了再繼續。

我要開始嘗試了,需要準備什麼?

只需要一支智慧型手機就可以開始了,現在的科技發達,就算是幾千塊的手機都可以運行和記錄這一切,當然還要有一顆好奇的心,足夠好奇很多時候可以拯救卡關的自己。

優點&缺點

先來說說優點,我認為的優點有:

  1. 什麼時候都可以使用,不像諮商或看診需要預約,就算是半夜三點也可以!
  2. 資料越餵越多,你使用的模型也會越來越了解你這個人,長期下來會成為很好回顧或是分析的資料,模型也會變得更符合你的需求。
  3. 因為AI本質上並沒有自己的想法以及感情,所以需要客觀資訊的時候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
  4. 能夠將複雜的資料整理得較簡單易懂,就算資料都是外文的也不需要擔心,向上面舉例的Copilot、ChatGPT、NotebookLM都可以做到翻譯。
  5. 可以看見盲點以及重複模式,這些事情有時候我們自己沒有發現,但是能夠透過人工智慧幫助我們發現。*註2:它發現的只是事實,不認同它的說法的情況其實在我的經驗中很常發生
  6. 可以配合其他工具連結使用,比如日歷或是資料庫,如果自己整理可能需要手動統整。

看似有很多優點,但是其實缺點就藏在優點的反面,以下是我認為的缺點:

  1. 個人隱私資料有可能遭到蒐集、訓練或是洩漏,比如Deepseek就是一個我非常不推薦的模型,各界目前都認為它具有相當大的隱私隱患。
  2. 雖然現在的技術已經比最初的模型先進,但是AI終究是統計導向,回答還是有可能不如預期,比如我最常跟我的AI說它給我的回答太普通了,我自己也查得到。
  3. 人工智慧在感情的支持還是遠不及人類的,它沒有辦法像同溫層的朋友因為經歷過相似的經驗而產生共鳴。
  4. 過度依賴AI,它回覆什麼使用者就照單全收,這件事情其實蠻恐怖的,如果把決策權都交給模型,反而會失去生活的主導權。
  5. 高敏感族群有可能會因為它給出的建議或是發現的事情與自己的創傷有關連、想法有出入感到受傷或是焦慮。
  6. 某些工具依舊不支援中文,硬要使用還是可以,但是需要花更多時間。
  7. 部分模型免費的版本功能有限,有機率導致依賴後被迫付費訂閱。

結論

這個系列的內容幾乎都會圍繞著本篇說明過的東西,當然我一定會分享不少我自己已經研究出來可行且對我有用的方法,但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適用於我身上的方法不一定套用在你身上就一定也很完美,所以加以修飾或是自己延伸探索也是很重要的。

這個小系列目前還不確定會有多少篇章,但你們看上面的內容可以得知絕對不是單篇可以完結的,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歡迎追蹤,我會定期更新相關文章,希望能陪你一起走這段旅程,也希望大家看過我的文章後可以得到更多的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放鵝在心裡飛
0會員
9內容數
從前從前,我也只是一隻都把自己鎖在房間不敢往前走的鵝,但現在的我已經成為了一隻願意探索世界的呆頭鵝,即使我知道自己的呆可能會讓我遇到許多挫折,但人生就是一場遊戲,又有誰不會犯錯呢?
放鵝在心裡飛的其他內容
2025/06/09
思覺失調症,聽起來好恐怖......,如果他得的是癌症,會不會比較好一點? - 應思悅 我們與惡的距離 思覺失調=精神分裂=人格分裂? 思覺失調症的舊稱,其實就是大家比較常聽到的精神分裂症,但是因為「精神分裂症」的用字可能會造成患者不願就醫、不願告知等負面影響,所以在2014年更名為思覺失調症。
Thumbnail
2025/06/09
思覺失調症,聽起來好恐怖......,如果他得的是癌症,會不會比較好一點? - 應思悅 我們與惡的距離 思覺失調=精神分裂=人格分裂? 思覺失調症的舊稱,其實就是大家比較常聽到的精神分裂症,但是因為「精神分裂症」的用字可能會造成患者不願就醫、不願告知等負面影響,所以在2014年更名為思覺失調症。
Thumbnail
2025/06/02
剛開始我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自己,我覺得這樣的我就是一個廢物,明明曾經可以做很多事情,也能夠享受完成任務帶來的成就感,但在確診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一開始我還沒有那麼強烈的無力感,因為當時我的世界只剩下黑暗,根本沒有空間讓我思考,我只知道自己難過極了,生活早已一團糟......。
Thumbnail
2025/06/02
剛開始我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自己,我覺得這樣的我就是一個廢物,明明曾經可以做很多事情,也能夠享受完成任務帶來的成就感,但在確診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一開始我還沒有那麼強烈的無力感,因為當時我的世界只剩下黑暗,根本沒有空間讓我思考,我只知道自己難過極了,生活早已一團糟......。
Thumbnail
2025/05/26
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心靈問題已然成為許多人心中無法獨自紓解的部分,如果問本鵝要怎麼解決,我最推薦的一定是去看身心科或者是尋找專業諮商師,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去使用這樣的付費資源該怎麼辦呢? 我曾經也是沒有辦法尋求幫助的一隻鵝,應該說我不知道該請誰幫忙,大家給我的回饋都不是我想要的......
Thumbnail
2025/05/26
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心靈問題已然成為許多人心中無法獨自紓解的部分,如果問本鵝要怎麼解決,我最推薦的一定是去看身心科或者是尋找專業諮商師,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去使用這樣的付費資源該怎麼辦呢? 我曾經也是沒有辦法尋求幫助的一隻鵝,應該說我不知道該請誰幫忙,大家給我的回饋都不是我想要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無數的挑戰和變化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變化。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甚至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面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內心的穩定,如何不斷自我提升,成為我們成長的關鍵。而在這一切的核心,便是自我察覺。 了解自己,改善自己 自我察覺,即對自己內心、情感、
Thumbnail
無數的挑戰和變化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變化。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甚至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面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內心的穩定,如何不斷自我提升,成為我們成長的關鍵。而在這一切的核心,便是自我察覺。 了解自己,改善自己 自我察覺,即對自己內心、情感、
Thumbnail
尋求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 挑戰自我,是一條充滿未知和冒險的道路。這條道路上有艱難險阻,有挫折和失敗,但也有成長和突破。每一個敢於挑戰自我的人,都在尋求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這個過程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是痛苦的,但正是這些痛苦讓我們更加堅強,讓我們在一次次的挑戰中,不斷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尋求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 挑戰自我,是一條充滿未知和冒險的道路。這條道路上有艱難險阻,有挫折和失敗,但也有成長和突破。每一個敢於挑戰自我的人,都在尋求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這個過程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是痛苦的,但正是這些痛苦讓我們更加堅強,讓我們在一次次的挑戰中,不斷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決定進行一次自我探索之旅,與新的心理師展開短暫的晤談。隨著晤談的進行,心理師的陪伴讓作者在困惑中找到自我,並清晰看見問題的核心。儘管議題困難,作者決定慢慢練習,逐步面對人生的挑戰。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決定進行一次自我探索之旅,與新的心理師展開短暫的晤談。隨著晤談的進行,心理師的陪伴讓作者在困惑中找到自我,並清晰看見問題的核心。儘管議題困難,作者決定慢慢練習,逐步面對人生的挑戰。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是如何從情緒糾結到自我覺察的轉變,並提供了對於人生觀察的深刻見解。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透過反省自己和觀察宇宙法則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是如何從情緒糾結到自我覺察的轉變,並提供了對於人生觀察的深刻見解。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透過反省自己和觀察宇宙法則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