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SHARE 對話法找回連結與成長動能
長期合作最怕的不是爭執,而是無話可說。
曾經並肩作戰的夥伴,如今變得只談交辦事項、不再交流想法。曾經主動給予支持,如今卻各自為政,只剩責任與壓力。你開始懷疑:我們是不是只是「共事」的人,而不再是「共進」的夥伴?
其實,多數關係並非突然破裂,而是慢慢地走向疲乏與脫節。不是不努力了,而是不知道怎麼再好好說話了。
這時候,你需要的,不是更多溝通技巧,而是重新設計對話的方向與質地。這正是 SHARE 對話法 所帶來的價值。

🌱 SHARE 對話法:讓對話成為彼此成長的土壤
SHARE 是五個關鍵對話行動的縮寫,對應五種讓關係重新活化、彼此共同進化的心法:
1. S — Sync:同步共識,不只是討論任務,而是對齊願景
「我們現在最在意的是什麼?這件事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
當對話只剩下「怎麼做」,而缺乏「為什麼做」,合作會慢慢失去動力。同步不是對流程的確認,而是找回彼此的初心與共同目標。讓每一次合作,都能對齊方向,而不只是完成分工。
2. H — Hold:承接差異,從分歧中找出互補
「我們在哪裡看法不同?這些差異能如何成為我們的優勢?」
關係長久後,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彼此不同的思考方式與感受習慣。但差異不是問題,只要我們願意承住它、理解它,就能在對話中激發更多創造力與策略互補,而非陷入對抗。
3. A — Appreciate:欣賞與回顧彼此的付出
「我們曾經怎麼幫助過彼此?最近有沒有一件你想感謝的事?」
越熟悉,越容易理所當然。但關係需要的是被看見、被肯定。不只是對事的回饋,更是對人的感謝。這些小小的欣賞,是讓夥伴關係保持溫度的養分。
4. R — Reveal:揭示真實,創造支持與信任
「最近有什麼讓你覺得卡住、想突破,卻不好意思說的?」
真正的夥伴,不只是一起完成工作,更是能在關鍵時刻誠實揭露自己,不怕展現脆弱。當我們敢說出真正的困難或渴望,就有機會打破表面和平,進入深層連結與實質幫助。
5. E — Expand:擴展角色與可能性,讓關係保持彈性
「我們的合作模式還適合嗎?有什麼可以再調整、再長出來的?」
關係不能只靠默契,更要靠更新。定期對話、重新界定角色、挪出新的嘗試空間,才能避免陷入「你就是這樣、我只能這樣」的關係疲乏,重新找回一起變更好的可能性。
✅ 結語:對話,不只是協調,而是進化的起點
一段關係能否持續、深化,不是靠忍耐,不是靠配合,而是靠對話中願不願意一起成長。
與其問「我們還能不能合作下去」,不如問——
「我們有沒有持續幫助彼此變得更好?」
用 SHARE 對話法,讓每一次交談不只是處理事情,而是打開更多理解、信任、靈感與未來的可能。
因為真正好的夥伴關係,不只是走得久,而是走著走著,彼此都變成了更好的人。